11《公共行政学》第11章行政监督.pptx
《11《公共行政学》第11章行政监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公共行政学》第11章行政监督.ppt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行政监督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与特点一、行政监督的含义与特点 1 1、行政监督的含义、行政监督的含义行政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行政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狭义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按行政系统的组织层级或专的行政监督是指按行政系统的组织层级或专门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系统自身的行政行
2、门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系统自身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广义的行政监督。的行为。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广义的行政监督。行政监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行政监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 1)行政监督主体由三方面主体构成。一是)行政监督主体由三方面主体构成。一是法定监督主体;二是法律、政策的授权的行政监法定监督主体;二是法律、政策的授权的行政监督主体;三是委托监督主体。督主体;三是委托监督主体。(2 2)行政监督的内容是指行政过程中的行政)行政监督的内容是指行政过程中的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的行为和与其相关联的机制。主体及
3、其公务员的行为和与其相关联的机制。(3 3)从形式特征方面。行政监督是一种)从形式特征方面。行政监督是一种“整整体性体性”的监督活动。所谓整体性,包含三方面:的监督活动。所谓整体性,包含三方面:一是方法和技术的多样化;二是行政监督的双重一是方法和技术的多样化;二是行政监督的双重性;三是行政监督结果的综合性。性;三是行政监督结果的综合性。(4 4)从价值特征方面,揭示行政监督是一种)从价值特征方面,揭示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配置效益整体配置效益”和和“效率与质量均衡性效率与质量均衡性”的监的监督。督。2 2、行政监督的特点、行政监督的特点(1 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监督主体的多样性;(2 2)监
4、督对象的双重性;)监督对象的双重性;(3 3)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4 4)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5 5)法律地位的独立性。)法律地位的独立性。二、行政监督的原则与作用二、行政监督的原则与作用 1 1、行政监督的原则、行政监督的原则 (1 1)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2 2)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原则。(3 3)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的原则
5、。(4 4)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5 5)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6 6)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2 2、行政监督的作用、行政监督的作用(1 1)行政监督能有效地强化和改善公)行政监督能有效地强化和改善公共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共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机关廉政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建设。(2 2)行政监督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行政监督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的有效制度。(3 3)行政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行
6、政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三、行政监督的类型三、行政监督的类型 1 1、依监督的主体:(、依监督的主体:(1 1)执政党的)执政党的监督;(监督;(2 2)权力机关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3 3)行政)行政机关的监督;(机关的监督;(4 4)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5 5)社会监督。)社会监督。2 2、依监督的过程:(、依监督的过程:(1 1)事前监督;)事前监督;(2 2)事中监督;()事中监督;(3 3)事后监督。)事后监督。四、一般行政监督四、一般行政监督 1 1、一般行政监督的含义、一般行政监督的含义一般行政监督制度是基于上级政
7、府对下一般行政监督制度是基于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各级政府对其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级政府、各级政府对其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在这种法律监督制度中,主体与对的监督。在这种法律监督制度中,主体与对象之间领导关系是其首要特征。象之间领导关系是其首要特征。2 2、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1 1)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向上级政府报告工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向上级政府报告工作。政府各工作部门向本级政府报告工作。通过作。政府各工作部门向本级政府报告工作。通过听取、审查报告,是上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各听取、审查报告,是上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各级政府监督其工作部门执
8、法情况的重要方式。具级政府监督其工作部门执法情况的重要方式。具体为:工作简报;年度报告;专题报告;临时报体为:工作简报;年度报告;专题报告;临时报告;综合报告。告;综合报告。(2 2)检查。)检查。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立法检查和执法检查;立法检查和执法检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3 3)专案调查。)专案调查。(4 4)审查。)审查。审查有事先审查、事中审查和事后审查三种形式。审查有事先审查、事中审查和事后审查三种形式。(5 5)备案。)备案。备案是主体对对象施行事后监督的一种形式。我国法律备案是主体对对象施行事
9、后监督的一种形式。我国法律有许多关于备案的规定,按照接受备案的主体,主要有:向有许多关于备案的规定,按照接受备案的主体,主要有:向国务院备案;向国务院各工作部门的备案;向地方各级政府国务院备案;向国务院各工作部门的备案;向地方各级政府及工作部门的备案。及工作部门的备案。(6 6)批准。)批准。批准作为人民政府的一种法律监督方式,指的是各级人批准作为人民政府的一种法律监督方式,指的是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的规定和授权对下级政府或工作部门的职权民政府依照法律的规定和授权对下级政府或工作部门的职权行为进行审查并加以确定的行为。它是约束力较强的一种事行为进行审查并加以确定的行为。它是约束力较强的一种事先
10、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先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批准查、批准(含不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不经批准,行为不能生三个基本步骤。不经批准,行为不能生效。在我国,人民政府批准的主要是制定行政法律文件的行效。在我国,人民政府批准的主要是制定行政法律文件的行为,也有一些重大的具体行政行为。为,也有一些重大的具体行政行为。(7 7)提出议案。)提出议案。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有权向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有权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其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其属于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如果人民政府认属于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11、如果人民政府认为其他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或采取的为其他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或采取的司法或行政措施违反了行政法律,但又无司法或行政措施违反了行政法律,但又无法采取其他方法加以纠正时,可以通过向法采取其他方法加以纠正时,可以通过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的方式,要求权力机关采取纠正或其他处分方式,要求权力机关采取纠正或其他处分措施。这是人民政府的一种间接监督方式。措施。这是人民政府的一种间接监督方式。(8 8)改变或撤销。)改变或撤销。根据法律的规定,行使改变或撤销权根据法律的规定,行使改变或撤销权的只能是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只能是国务院和各级
12、人民政府。(9 9)惩戒。)惩戒。对于下级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门的违法对于下级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门的违法行为,各级政府可视其情节作出惩戒处分。行为,各级政府可视其情节作出惩戒处分。五、行政监察五、行政监察 1 1、行政监察的对象、行政监察的对象行政监察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行政监察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2 2、行政监察的内容、行政监察的内容行政监察是通过执法检查、受理公民的行政监察是通过执法检查、受理公民的检举与控告、受理行政监察对象不服主管行检举与控告、受理行政监察对象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的申诉、调查处理违反政
13、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的申诉、调查处理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等方式对行政监察对象的廉行政纪律的行为等方式对行政监察对象的廉政状况与勤政状况进行经常性的、直接的监政状况与勤政状况进行经常性的、直接的监督检查。督检查。3 3、行政监察机关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检察机、行政监察机关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关的关系行政监察机关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检察机关行政监察机关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检察机关有明确的权限划分。对监督对象未构成犯罪,仅构有明确的权限划分。对监督对象未构成犯罪,仅构成违反政纪的案件,由行政监察机关调查处理;对成违反政纪的案件,由行政监察机关调查处理;对监督对象构成犯罪的案件,由检察机关追究
14、刑事责监督对象构成犯罪的案件,由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与行政监察机关合署办任;由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与行政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因此,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公,因此,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分别由行政监察机关给予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分别由行政监察机关给予政纪处分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给予党纪处分;对涉政纪处分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给予党纪处分;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国家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国家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行政监察机关给予政纪处分;而予处分的,则只由行政监察机关给予政纪处分;而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
15、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给予党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给予党纪处分。纪处分。4 4、行政监察机关的机构设置、行政监察机关的机构设置(1 1)国务院监督机关;)国务院监督机关;(2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3 3)派出监察机构或派出监察人员;)派出监察机构或派出监察人员;(4 4)内部职能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清)内部职能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清晰;晰;(5 5)发挥组织的效能。)发挥组织的效能。5 5、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1 1)行政监察机关
16、领导体制的含义:)行政监察机关领导体制的含义: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是指行政监察机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是指行政监察机关与其权力管辖范围之外的组织之间的法律关与其权力管辖范围之外的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和行政监察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所构成关系和行政监察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所构成的制度体系的总称。行政监察机关与其权力的制度体系的总称。行政监察机关与其权力管辖范围之外的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体管辖范围之外的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体现在行政监察机关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现在行政监察机关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的组织和人民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党的组织和人民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2 2)行政监察双重领导体制
17、的内容:行)行政监察双重领导体制的内容:行政监察机关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决定行政监政监察机关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决定行政监察机关必须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察机关必须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作,对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下级监督机关同时接受上一级监督机关的领下级监督机关同时接受上一级监督机关的领导。上级行政监察机关对下级监察机关的领导。上级行政监察机关对下级监察机关的领导是全面领导,但以业务领导为主。导是全面领导,但以业务领导为主。6 6、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行政学 11 公共 行政学 行政 监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