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 :19DLFSHP040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报批版)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盖章)2019年1月环境保护部监制目 录表1 项目基本情况1表 2 放射源11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1表 4 射线装置12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13表 6 评价依据14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16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19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24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27表 11 环境影响分析32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39表 13 结论与建议44表 14 审批46附件 1 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环评和验收材料 47附件 2 建
2、设单位持有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66附件 3 环境 辐射剂量率检测报告69附件 4 建设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75附件 5 辐射工作人员上岗证84附件 6 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个人剂量检测报告 85附件 7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个人剂量检测报告 97表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建设单位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体育新城大运路 1 号项目地点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体育新城大运路 1 号的医技楼 1 楼东侧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120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40投资比例(环保 投资、总投资)3.33 %项目性质
3、新建 改建扩建 退役占地面积 (m2)/应 用 类 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 类 类 类非密封放射 性物质生产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类 类销售类 类使用 类 类其它1.1.建设单位概况及项目建设概述建设单位位于深圳市龙岗区体育新城大运路 1 号,是深圳市龙岗区建设的集医疗、 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中医院。建设 单位占地面积 5.7 万,建筑面积近 8 万平方米,由门诊楼、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行政楼等建筑物构成。建设单位医疗技术力量以在全国范围内引进的在相关专业1有较大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和学科
4、带头人为主, 本科学历占 60%,硕士研究生学历占15%,博士研究生学历占 5%。根据建设单位发展规划, 建设单位拟开展介入手术治疗项目, 为此, 建设单位拟 在深圳市龙岗区体育新城大运路 1 号的医技楼 1 楼东侧,建设 1 间 DSA 机房,在该 机房内安装使用 1 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建设单位拟用 DSA 的相关参数见表 1- 1。表 1-1 建设单位拟用 DSA 的相关参数型号数量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未定11501250介入手术治疗医技楼 1 楼DSA 机房受建设单位委托, 我司编制本评价文件。本评价文件针对建设单位拟安装使用的1 台 DSA
5、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公告 2017 年 第 66 号)对射线装置的分类,本次评价涉及到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 置(DSA)属于类射线装置。根据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 第 1 号)五十、核与辐射 191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中内容,本评价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1.2.项目周边环境概述本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体育新城大运路 1 号的医技楼 1 楼东侧,评价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图见图 1- 1。本次拟建 DSA 所在位置东侧 19m 处为道路(沙田围三街),东侧 42m 处为在建 商业楼,
6、南侧 123m 处为道路(阁溪二路),西南侧 39m 处为门诊楼, 西侧 142m 处为 科教楼,北侧 16m 处为住院楼,北侧 128m 处为道路(清辉路)。本项目 50m 范围内 基本是医院内大楼、商业楼、空地和道路, 项目选址基本合理。评价项目四至环境关系图见图 1-2,评价项目四至环境关系图(50m 范围)见图 1-3。2拟建位置图 1-1 评价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图图 1-2 评价项目四至环境关系图3图 1-3 评价项目四至环境关系图(50m 范围)注:图中医院内空地基本为绿化带、地面停车位和医院内道路本次拟建DSA 位于医技楼首层东侧,拟建位置上一层为茶歇室和电教室,拟建位置下一次为地
7、下车库。医技楼首层平面布局图见图 1-4,医技楼二层平面布局图见图 1-5,医技楼负一层平面布局图见图 1-6。4DSA 机房图 1-4 医技楼首层平面布局图5茶歇室电教室图 1-5 医技楼二层平面布局图6图 1-6 医技楼负一层平面布局图地下车库71.3 建设单位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许可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基本情况:早在 2013 年,建设单位就对拟开展的核技术利用项目进行了 2 次环境影响评价,并 获得了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的审查批复,批文号分别为深环批2013100006 号和深环批2013300113 号,见附件 1。2014 年,建设单位针对拟使用的 2 台类射线装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8、,并获得了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的审查批复,批文号为深环批2014300066 号,见附件 1。2015 年,建设单位针对拟使用的 1 台类射线装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获得了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的审查批复,批文号为深环批2015300043 号,见附件 1。2017 和 2018 年,建设单位针对拟用的类射线装置进行了网上备案,备案号分别为BAHG201700102、BAHG201700668 和BAHG201800003,备案回执见附件 1。项目竣工验收开展基本情况:早在 2013 年,建设单位针对在用的 1 台类射线装置,首次进行了竣工环保验收,并通过了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的验收,批文号为
9、深环建验20131166 号,见附件 1。2014 年、2015 年和 2016 年, 建设单位针对在用的类射线装置,多次进行了竣工 环保验收,并通过了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的验收,批文号分别为深环建验20143024号、深环建验20153027 号和深环建验20163010 号,见附件 1。建设单位的核技术利用项目,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落实了环保手续,各射线装置的使用场所与环评验收保持一致。建设单位已经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 证书编号: 粤环辐证B0219,许可的种类和范围为“使用类射线装置”。建设单位持有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见附件 2。建设单位已有的核技术利用项目落实环保手续情况统计见表 1-2
10、。表 1-2 建设单位射线装置落实环保手续统计情况序 号装置名称类别台数环评验收81DRIII1深环批2015300043 号深环建验20163010 号2纳米 CT 机III1深环批2014300066 号深环建验20153027 号3数字胃肠机III1深环批2014300066 号深环建验20153027 号4X 光机(DR)III1深环批2013100006 号深环建验20131166 号5移动式 C 型 X 射线机III1BAHG201700102/6数字化口腔全景 X 光机III1深环批2013300113 号深环建验20143024 号7NewTom VG 型锥形束 X 射 线计算
11、机断层扫描系统III1BAHG201700668/8MobiEye 700T 型移动式 X 射线机III1BAHG201800003/1.4 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的回顾性评价建设单位基本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 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相关辐射防护法律、法规, 积极配合各级环保部门的监 督和指导, 辐射防护设施运行、维护、检测工作良好, 在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的建立、落实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运行良好。(1)医院已建立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 医院将在辐射实践中 不断总结和完善辐射安全管理, 进一步细化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建设单位未出现
12、过辐射安全事故。建设单位现有的规章制度基本可行。(2)为加强对辐射安全和防护的管理工作。医院成立了辐射防护管理委员会, 明 确辐射防护责任, 并加强对射线装置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医院积极落实原有核技术利 用项目的环保手续, 规范申报、使用流程。建设单位现有的辐射安全和防护的管理工作基本可以满足相关标准要求。(3)医院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 全院的辐射安全和个人剂量、健康档案都由医院专人管理,得到批准方可查阅和借出。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基本可行。(4)医院辐射工作场所设置有电离辐射警示牌、报警装置和工作指示灯等。根据不同项目需要进行分区管理。建设单位原有项目的辐射防护措施和场所分区基本满足9相关
13、标准要求。(5)辐射工作期间, 辐射工作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 接受剂量监测, 建立剂量健 康档案并存档, 个人剂量计每三个月送检一次。建设单位切实有效的开展了个人剂量监测的相关工作,基本满足相关标准要求。(6)建设单位针对本单位的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每年均进行了年度评估,并于每年 1 月 31 日前向发证机关提交了上一年度的评估报告。10表 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 活度(Bq) 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 作
14、量(Bq)日等效最大操 作量(Bq)年最大操作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日等效最大操作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11表 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 (MeV)额度电流(mA) /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 X 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数字减影血管造 影装置(DSA)类1未定1501250介入手术 治疗医技楼 1 楼东 侧 DSA
15、 机房新建机房新增设备(三)中子发生器, 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 流(A)中子强度 (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贮存方式数量-12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 态核素名称活 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注: 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 , 固体为 mg/kg , 气态为 mg/m3 ; 年排放总量用 kg。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或 Bq/m3 )和活度(Bq)。13表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
16、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编制,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改并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年 10 月 1 日施行)(4)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第682 号令, 2017 年 7 月修订, 2017 年 10 月 1 日施行)(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 449 号令,2005 年 12 月 1 日施行;根据 2019 年 3 月 2 日国务院第 709 号令对本条例进行修改)(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6 年 1
17、月 18 日国 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31 号公布; 根据 2008 年 11 月 21 日环境保护部 2008 年第二次部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 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根据 2017 年 12 月 12 日环境保护部第 47 号环境保护部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18 号,2011 年 5 月 1 日施行)(8)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公告 2017 年 第 66 号, 2017 年 12 月 5 日施行)(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
18、 第44 号,2017年 9 月 1 日施行)(10)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 第 1 号, 2018 年 4 月 28 日施行)技术标准(1) HJ2.1-20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2017 年 1 月 1日实施)14(2) HJ 10.1-201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2016 年 4 月 1 日施行)(3)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2003 年 4 月1 日实施)(4) GBZ130-2013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2014 年 5 月
19、1 日实施)其他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995 年)15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评价范围本项目是在固定的有实体边界的射线装置机房内使用类射线装置, 参照辐射 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 2016)对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价范围和保护目标的相关规定, 确定本项目的评价范围为射线装置机房(实体屏蔽物)边界外 50m 的范围,见图 7- 1。图 7-1 本项目评价范围7.2.保护目标本项目 DSA 拟建于医技楼 1 层东侧,结合本评价项目的评价范围,确定本评价 项目的保护目标是评价范围内活动的辐射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市 龙岗区 中医院 核技术 利用 扩建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