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课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 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课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 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课时)6 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1.认识“钝、仅等13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正确读写“恐龙、笨重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写下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教学重点 阅读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膨”为后鼻音;“钝、吨、斤、仅、崭读前鼻音,其中“崭”又读翘舌音;“辟读“p”,不要读成“b。“末”与“未容易混淆,利用说文解字区分;“隧”字的笔画比较多,重点
2、指导书写。 2.阅读理解 理解“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去读书、去学习,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细心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3.语言运用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都以学生为主体,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钝、仅等13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正确读写“恐龙、笨重等15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
3、程 板块一 导入新课,了解恐龙 1.谈话激趣,了解恐龙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出示:恐龙)看到“恐龙”这个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形象?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生:高大 生:凶猛 生:笨拙 师:你认识哪些恐龙呢? 生:样子奇特的剑龙,凶猛的霸王龙,笨重的马门溪龙 师:老师对恐龙也很感兴趣呢,我也很想来和大家交流交我流课前收集到资料。 师:我们知道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但是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竟然很可能与小巧玲珑的鸟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出示鸟儿飞翔图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板书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生: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生:
4、飞向蓝天的恐龙和地上行走的恐龙一样吗? 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从课前查找到的相关恐龙资料入手,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了解,启发谈话,丰富学生的认知,在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相机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题之后,启发学生质疑,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板块二 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出示自学要求)。 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遇到难读的字、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查字典或工具书。 2.出示词语: (1)借助拼音,自己试着练习将这些字音读准,难
5、读的词语你可以多读几遍。 小结:第一行前鼻音,读准声母 “辟读“p”,不要读成“b。栖“qi”,注意声母 (2)我们把这些生字送回词语里,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准吗?和老师对照一下吧!(老师读)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再次读准字音,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有需要,你都可以按下暂停键。 3.生字词会认了,再来看看这些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读课文,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于下列意思相相应的词语吗? 课件出示: 颜色多,灿烂多彩。 (五彩斑斓) 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的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的精辟语句。(点睛之笔) 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茹毛饮血) 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毋庸置疑) 形容高兴、兴奋到了极点
6、。(欣喜若狂) 师:和老师给出的答案对照一下,看看你都答对了吗? 师:课文中还有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词语中生代,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办法帮助你理解呢? 生:查字典 生:找资料 生:向他人请教 师:这些都是不错的注意,老师就是通过查找资料来理解这个词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4.好了,现在扫清了阅读障碍请大家把生字新词送回课文中,再去练习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5.刚才,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课件出示: 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飞向蓝天的恐龙和地上行走的恐龙一样吗? 默读课文,看看你是否能自己找到答案? 师: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这个答案藏在课文的哪个段落。 生:第四自然段 师:
7、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的过程(第4自然段)是这篇课文的重点段。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 生:12自然段: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和依据 生:第5自然段:最后写到科学家希望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师:最后剩下第3自然段,写到科学家希望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他与哪个自然段联系更紧密一些。 生:第4自然段 生:开头以设问的形式承接了上文恐龙的羽毛,引出下文恐龙的演化过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6.小结:我们根据课题引发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脉络。于是,我们发现文章先提出假说寻找证据重现演化过程表达美好愿望。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有条有理写清楚的。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8、。本课生字新词较多,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了教学活动的目的性。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了学生分析观察的能力,突破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板块三 精读第1自然段 1.了解 关于鸟儿起源于恐龙这一假说 (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让我们先走进第一板块关于鸟儿起源于恐龙这一假说,课文是如何写的。 课件出示: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会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五彩斑斓的孔雀。 师:这一个自然段在写法很上有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是对比。 师:在对比中强调了两者之
9、间巨大的差异。恐龙生:凶猛、笨重、迟钝,而鸟儿呢生:轻灵、五彩斑斓,你能读出他们的区别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老师,我想知道恐龙和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生:哦,就是恐龙变成了鸟儿。 师:真是又简单又好懂。那么作者为什么不这样简单地写出来呢?让我们把这两个句子比较着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课件出示: 恐龙变成了鸟儿。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预设讲解点: 一支 是不是一只?那是什么?一个分支、一部分 漫长 最早的始祖鸟在1亿多年前出现,从恐龙到鸟有 师:原来,句子简单虽然好懂,
10、可是如果要表达科学的准确的意思,这些词语是必不可少的。像这样准确的科学用词前半句中也有,如:似乎、大量 小结:让我们读好这个句子,再次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用词的严谨也是这类科普文的一大特色,课文中类似这样用词准确的句子还有很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继续分享。 师: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其实科学界还存在着多种鸟类起源的假说。有人认为鸟类起源于一种早起鳄形动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后资料袋。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用词的严谨性,这也是这类科普文的一大特色,了解说明方法。】 2.书写指导。 最后,让我们来学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课时 蓝天 恐龙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