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了解作者及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相关知识;掌握默读课文的方法,积累生字词。(重点)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先生的人物形象及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难点)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少年时在生活、学习中的童真童趣,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情感。(重点)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很少烦恼”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新课教学
2、目标导学一:认识并积累生字词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觅食 竹筛 宿儒 渊博 鼎沸 珊瑚 锡箔 倜傥 脑髓 蝉蜕 攒 盔甲 东方朔 敛 目标导学二:默读指导,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揣摩标题的含义: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讲了什么? 明确:“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 “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 2.文章按照“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空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部分的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8):记叙在百草园的生活。 第二部分(924):记叙在三味书屋的生活。 目标导学三:细读语段,体会百草园的乐趣 第一部分写
3、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乐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明确:(1)有趣的动植物(2段); (2)神奇的传说(36段); (3)雪地捕鸟(78段)。 (一)百草园之“有趣的动植物” 1.第2段作者都写了百草园的哪些景物? 明确: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覆盆子等14种景物。 下面请大家欣赏百草园的这些景物: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百草园内的桑树、有着无限趣味的泥墙根一带,现在篆刻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皂荚树、桑椹、黄蜂、叫天子、斑蝥、木莲、何首乌、覆盆子。 2.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句式连在一起的?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了“
4、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把诸多景物连在一起。 以“面”烘托“点,又以“点”映照“面,既完整,又生动。 “不必说”为了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3.文章第2段这一段有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地抚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的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5、。 (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出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 (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二)百草园之“神奇的传说 说一说:第4段中“美女蛇”的故事是不是闲笔?可以删去吗? 不是闲笔,不能删去,“美女蛇的故事看似“闲笔”,实则独具匠心。这个故事符合儿童的好奇心,深深地吸引着“我,引起了“我”的担忧、幻想,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从而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因此,写“美女蛇”的故事,实际上突出了百草园是一个充满无限情趣的乐园。从记叙顺序看属于插叙。 (3)百草园之“雪地捕鸟的乐趣 1.品读红色的字,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
6、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明确:捕鸟动作的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 作用: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 2. 阅读第7段,思考下列问题: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明确: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3. 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有何意义? 明确:前边写了春、夏、秋三季的景物,这里再单写一下冬天的捕鸟活动,正构成一幅百草园四季图。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百草 园到三味 书屋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