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18(共16组)(附参考答案).doc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18(共16组)(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18(共16组)(附参考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想要保全树木的本性,要做到“_,_”,这体现了“呵护和放手都是爱”的思辨色彩。(2)陆机在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反其意而用之的诗句是:“_,_”。(3)杭州亚运会期间,小刚在电视上看水上项目时,旁边的父母问他都学过哪些描写西湖胜景的古诗词,小刚脱口而出两句“_,_”。(二)(1)杜牧阿房宫赋中,“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2)陆游书愤中,“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3)我国神话中的“蛟”隐
2、于深渊,能兴风化雨,古代诗文中常出现“蛟”的身影,如“_,_”。(三)(1)古人常以酒寄情,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_”来表达回归田园的闲适自得;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来化悲伤为旷达。(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除了想要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还希望做到“_,_”。(3)青玉案元夕中,通过视觉和嗅觉来写女子盛装出行,参加元宵赏灯活动的两句是“_,_”。(四)(1)归园田居(其一)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句子是“_,_”。(2)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3)诗经大雅荡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与
3、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_,_”两句意思相近。(4)“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渡口是前行远征之地,也是离别苦思之所,春江花月夜中“_,_”两句用渡口寄寓愁情。(五)(1) 礼记礼运中,揭示大同社会本质特点的句子是“_,_”。(2) 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3) “落花”是古典诗词常用意象。这一意象常被古代诗人用在作品中以抒发对美好事物逝 去的伤感,如“_,_”。(六)(1)钱塘自古繁华,不同的地域文化交汇于此,正如柳永望海潮“_,_”两句写出了杭州既有西北的羌管乐,也有江南的采菱歌。(2)石钟山记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认为“_
4、,_”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强调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3)山川风物、四时好景激发了文人墨客无限才情。古代许多诗词文赋都描绘了“水天相接”的美景,这些句子意境或开阔,或唯美,或空明,如“_,_”。(七)(1)劝学中荀子用两个比喻句“_,_”承接上文,并进一步说明人只有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2)琵琶行并序中,诗人用“_,_”两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后句还常被引申运用,形容在沉默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一句,对登楼远眺之景进行总括评价;联想过往,六朝已成流水,“_”,不禁产生惆怅之感。(4)李密陈情表中“_,_
5、”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他忠孝不能兼顾的窘状。(5)阿房宫赋中,杜牧告诫后人在悲悼秦人之时,更要以史为鉴,否则他们就会继续上演“_,_”的悲剧。(八)(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2)谏太宗十思疏中“_,_”两句的意思是人们做事往往有美好的开端,却很少能够坚持到底。(3)登泰山记中“_,_”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日观亭等待日出时看到的天边云彩出现的奇异变化。(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以美人烘托英雄,写出了周瑜青春年少,豪气满怀的英雄形象。(5)琵琶行并序中,诗人用“_,_”两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后句还常被引申运用,形容在沉默
6、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九)(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两句来描述秦王朝对待宝玉金珠的态度,揭示了“成由勤俭败由奢”这颠扑不破的真理。(2)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3)春晚满庭芳国色点燃“色彩新潮流”,而色彩的运用,在古诗词中很常见,既能写景,又能很好地抒发作者的情感。如“_,_”。(4)陈情表中“_,_”两句化用初学记鸟赋中的典故,来抒发李密对祖母的孝养之情。(5)诗经无衣中,展现着秦国军民互助的团结精神,其中描绘士兵洋溢着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愤慨地磨刀擦枪,一起行动的句子是“_,_”。(十)(1)白鸥作为“闲客”,具有与人
7、亲善,温柔敦厚,以及自由不受拘束的形象特点,如黄庭坚登快阁中“_”;杜甫客至中“_”。(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强调虽然自己想解释,但对方终究不会考虑自己建议的句子是“_,_”。(3)苏洵在六国论中讲述赵国败亡的原因时说“_,_”, 指出杀害良将是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之一。(4)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谈到诗经三百篇的创作者创作缘由是“_”,在屈原列传中也写到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是“_”。(5)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十一)(1)在赤壁赋一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江中驾着一叶小船,饮着
8、美酒的句子是“ _,_”。(2)在琵琶行 并序中,作者用设问的方式表达与琵琶女感同身受的两句是:“ _,_”。(3)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表现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_,_。(4)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的经验教训。(5)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_”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李煜虞美人中“_”则由春花秋月触发思念故国之情。(十二)(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援引盘庚迁都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他认为“ _,_”,是因为盘庚认为自己做得正确且看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2024 高考 复习 理解 默写 系列 练习 1218 16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