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12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产线项目配套大宗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12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产线项目配套大宗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12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产线项目配套大宗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项 目编号 :qg131r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12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 产线项目配套大宗气站项 口建设单位 (盖章) : 广 技有限公司编制 日 期: ZU23 + 10 月中 华人民共和国 生态环境部制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4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20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28五、地下水、土壤40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42六、结论44附表45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47附图 2 大宗气站项目四至图48附图 3 项目四至现状照片49附图 4-1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含管道) 50附图 4-2 大宗
2、气站项目平面布置图51附图 4-3 项目雨水管网图52附图 5 大宗气站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53附图 6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图54附图 7 声环境功能区划图55附图 8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区划图56附图 9 项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优化图57附图 10 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图58附图 11-1 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大气环境空间管控区图) 59附图 11-2 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图) 60附图 11-3 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图) 61附图 11-4 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水环境空间管控区图) 621附图 12 广州市环境管控单元图63附图 13 增城
3、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64附图 14 广东省环境管控单元图65附图 15-1 “三线一单”示意图(环境管控单元) 66附图 15-2 “三线一单”示意图(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 67附图 15-3 “三线一单”示意图(大气环境高排放重点管控区) 68附图 15-4 “三线一单”示意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69附图 16 地表水监测布点图70附图 17 本项目与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关系图712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12 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产线项目配套大宗气 站项目项目代码2112-440118-04-01-746420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广州市
4、增城区创新大道、新和北路、永宁大道围合区域(广 州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坐标E 113 度 38 分 3.742 秒,N 23 度 11 分 37.980 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C3985 电子专用材料 制造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三十六、计算机、通信和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9 81 电子元件及电子 专用材料制造 398 电 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化 工材料制造除外)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 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 填)/总投资(万元)7227环保投资(万元)
5、300环保投资占比(%)4%施工工期12 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用地(用海) 面积(m2)14277.1专项评价设置情 况无规划情况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机关:原增城市人民政府文号:增府20156 号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原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穗环管2019189 号);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 书、原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穗环函201892 号)1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内(见附图 17),基地已 完成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跟踪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内
6、容中包含 产业基地准入条件,故本项目需分析与该产业基地的相符性分析,具体内容如下表。表 1-1 与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相符性分析表相关条例分析内容相 符 性优先和 鼓励引 入行业国内外先进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新型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汽车物流配送、售货服务行业;优先建设公用工程和环保设施;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本项目为增芯 12 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产线项目配套大宗气站项目,本项目属于优先和鼓励行业的配套设施项目相 符限制和禁止引进的项目和行业不符合基地产业定位,不符合环保要求,清洁生产水平
7、较低的企业;限制新建造纸、制革、味精、电镀、漂染、印染、炼油、发酵酿造、非放射性矿产冶炼以及使用含汞、砷、锅、铬、铅为原料的项目;禁止新建生产农药、铬盐、钦白粉、氟制冷剂的;禁止稀土分离、炼砒、炼皱、纸浆制造业和氰化法提炼产品的;开采和冶炼放射性矿产的本项目不属于上述 行业相 符废水含难降解的有机物、“三致 ”污染物,且废水经预处理达不到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的项目本项目废水不含难降解的有机物、“三致 ”污染物相 符工艺废气中含有目前治理技术无法有效处理 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本项目生产过程无有毒有害气体产生及排放相 符永和污水处理厂系统工程运营后引入,废水经预处理达不到接入市政管网相关行业与国家标准的
8、项目本项目废水经处理 达到标准后排入永 和污水处理厂处理相 符永和污水处理厂无法接纳其排放的废水永和污水厂能接纳 本项目排放的废水相 符产业园总量控制废水:根据统计数据,基地辖区内进入永和污水处理厂污水量为 315.39 万 t/a,COD 的排放量为 860.08t/a ,氨氮的排放量为 45.98t/a;废气:SO2 、NO2 、PM10 、TVOC 、氟化物分别为 100 、1150 、170 、620 、309.24t/a本项目排放的污水污染物总量未超过园区规划环评划分的限定量,且占比较低,最大占比不超过 0.6%相 符2其他符合性分析1 、“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
9、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 案的通知(粤府202071 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三线 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穗府规20214 号)等相关要求, 本项目与“三线一单” 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相关规定的相符性如下:表 1-2 “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序 号管控要 求本项目是否相符1与生态 保护红 线符合 性分析根据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中的广 州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图(详见附图 11-2),本项目建设用 地不涉及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相符2环境质 量底线根据2022 年广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增城区环境
10、 空气质量属于达标区,项目生产过程中无有害气体产生及排 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增芯厂区化粪池处理后由增芯厂区 生活污水排口(WS01)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引入新塘永和 污水处理厂( 一、二期)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凤凰水;本项 目循环冷却定期排污水经增芯厂区酸碱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后由增芯厂区生产废水排放口(WS02)排入专用工业污水 管网,引入新塘永和污水处理厂(三期)深度处理后排入凤 凰水。相符3资源利 用上线根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粤发改能源函20221363 号),本项目不属于“两高 ”项目。相符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 年版)可知,项目不属于
11、禁止准入事项或许可准入事项。相符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 案的通知(粤府202071 号) ,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 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本项目所在位置属于重点管控单元,详见附图 6。本项目与粤府202071 号文相符性分析如下表。表 1-3 本项目与粤府202071 号文的相符性分析对照表类 别全省总体管控要求项目对照分析情况符合性结论区 域 布 局 管优先保护生态空间,保育生态功 能。持续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 输结构调整。按照“ 一核一带一区”发展 格局,调整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布 局,推动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发展本项目建成后为晶圆
12、制 造项目专供气态氮气、高纯 氮气、气态氧气、高纯氧气、 高纯氢气、高纯氩气、高纯 氦气、压缩空气、气态二氧符合3控 要 求协同匹配。 推动工业项目入园集聚 发展,引导重大产业向沿海等环境容量 充足地区布局,新建化学制浆、 电镀、 印染、鞣革等项目入园集中管理。依法 依规关停落后产能,全面实施产业绿色 化改造,培育壮大循环经济。环境质量 不达标区域,新建项目需符合环境质量 改善要求。化碳等大宗气体,不属于重 大产业、化学制浆、 电镀、 印染、鞣革等项目。项目选 址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其它需要 特殊保护的敏感区域 。项目 生产过程中无有害气体产生 及
13、排放。污 染 物 排 放 管 控 要 求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重点 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优先向重大发展 平台、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工业园区、 战略性产业集群倾斜。加快建立以排污 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 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强化环境监 管执法。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指标或未完成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区 域,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重点污染物 实施减量替代。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 内,重点重金属排放总量只减不增;重 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清洁生产逐步达 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实施重点行业 清洁生产改造,火电及钢铁行业企业大 气污染物达到可核查、可监管的超低排 放标准,水泥、石化、化工及有色金
14、属 冶炼等行业企业大气污染物达到特别 排放限值要求。深入推进石化化工、溶 剂使用及挥发性有机液体储运销的挥 发性有机物减排,通过源头替代、过程 控制和末端治理实施反应活性物质、有 毒有害物质、恶臭物质的协同控制。严 格落实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要 求。优化调整供排水格局,禁止在地表 水、类水域新建排污口,已建排污口 不得增加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工业园区 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完善污水集中处理 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建立健全配套管 理政策和市场化运行机制,确保园区污 水稳定达标排放。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 理设施建设和提质增效,因地制宜治理 农村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 源化利用。强化陆海统筹,严控
15、陆源污 染物入海量。本项目生产过程不排放 重金属,不使用溶剂型油墨、 涂料、清洗剂、胶黏剂等高 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增芯 厂区化粪池处理后由增芯厂 区生活污水排口(WS01)排 入市政污水管网, 引入新塘 永和污水处理厂( 一、二期) 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凤凰 水;本项目循环冷却定期排 污水经增芯厂区酸碱废水处 理系统处理后由增芯厂区生 产废水排放口(WS02)排入 专用工业污水管网, 引入新 塘永和污水处理厂(三期) 深度处理后排入凤凰水。符合能 源 资 源 利 用 要 求积极发展先进核电、海上风电、天 然气发电等清洁能源,逐步提高可再生 能源与低碳清洁能源比例,建立现代化
16、能源体系。科学推进能源消费总量和强 度“双控”,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煤炭使 用量,力争在全国范围内提前实现碳排 放达峰。依法依规强化油品生产、流通、 使用、贸易等全流程监管,减少直至杜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消 耗能源为电能, 区域水、 电 资源较充足,项目消耗量没 有超出资源负荷,没有超出 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通过 对循环冷却水投加缓释阻垢 剂等水处理剂提高冷却水循 环利用效率。符合4绝非法劣质油品在全省流通和使用。贯 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实行最严格水 资源管理制度,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 束,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落实东 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流域水 资源分配方案,保障主要河流基本生态 流
17、量。强化自然岸线保护,优化岸线开 发利用格局,建立岸线分类管控和长效 管护机制,规范岸线开发秩序;除国家 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落实单 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等 建设用地控制性指标要求,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 资源产出率。积极发展农业资源利用节 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 源化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环 境 风 险 防 控 要 求加强东江、西江、北江和韩江等供 水通道干流沿岸以及饮用水水源地、备 用水源环境风险防控,强化地表水、地 下水和土壤污染风险协同防控,建立完 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重点加 强环境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全省环 境风险源在线
18、监控预警系统,强化化工 企业、涉重金属行业、工业园区和尾矿 库等重点环境风险源的环境风险防控。 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 产品禁止生产区域,规范受污染建设用 地地块再开发。全力避免因各类安全事 故(事件)引发的次生环境风险事故(事 件)。项目不在东江、西江、 北江和韩江等供水通道干流 沿岸以及饮用水水源地、备 用水源保护区,本项目建成 后为晶圆制造项目专供气态 氮气、高纯氮气、气态氧气、 高纯氧气、高纯氢气、高纯 氩气、高纯氦气、压缩空气、 气态二氧化碳等大宗气体, 不属于涉重金属行业、工业 园区和尾矿库等重点环境风 险源企业。项目营运过程存在的主 要环境风险是物质泄漏及火 灾爆炸,
19、为有效预防事故发 生,建设单位应按照要求对 项目实际的所有压力容器与 压力管道及安全附件进行定 期检测、维护保养,避免与 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按照 要求对危险废物贮存间进行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储存容 器进行定期检查,并建立完 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 系。符合类 别珠三角核心区区域管控要求项目对照分析情况符合性结论区 域 布 局 管 控 要筑牢珠三角绿色生态屏障,加强区 域生态绿核、珠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入 海河口等生态保护,大力保护生物多样 性。积极推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 海横琴等区域重大战略平台发展;引导 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先进材料等战略 性支柱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已有石本项目运营
20、过程中无需使用 锅炉及其相应燃料,不属于 水泥、平板玻璃、化学制浆、 生皮制革行业,不使用高挥 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不涉及矿产开采。符合5求化工业区控制规模,实现绿色化、智能 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发展半导体与集 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 区块链与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禁止新建、扩建燃煤燃油火电机组和企 业自备电站,推进现有服役期满及落后 老旧的燃煤火电机组有序退出;原则上 不再新建燃煤锅炉,逐步淘汰生物质锅 炉、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的分散供 热锅炉,逐步推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全 覆盖;禁止新建、扩建水泥、平板玻璃、 化学制浆、生皮制革以及国家规划外的 钢铁、原油加工等项目。推广
21、应用低挥 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严格限制新建生 产和使用高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的 项目,鼓励建设挥发性有机物共性工 厂。除金、银等贵金属,地热、矿泉水, 以及建筑用石矿可适度开发外,限制其他矿种开采。能 源 资 源 利 用 要 求科学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 控”,新建高能耗项目单位产品(产值) 能耗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实现煤炭 消费总量负增长。率先探索建立二氧化 碳总量管理制度,加快实现碳排放达 峰。依法依规科学合理优化调整储油 库、加油站布局,加快充电桩、加气站、 加氢站以及综合性能源补给站建设,积 极推动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动 化(或实现清洁燃料替代)。大力推进 绿色港口和公用码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 科技有限公司 12 英寸 先进 智能 传感器 特色 工艺 制造 项目 配套 大宗 环境 影响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53932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