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使用I-125粒子源和Ⅱ、Ⅲ类射线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使用I-125粒子源和Ⅱ、Ⅲ类射线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使用I-125粒子源和Ⅱ、Ⅲ类射线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 13FSHP015核 技 术 应 用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报批版)填 表 人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法人代表签字 填报单位全名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单位公章二O一三年八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制修改说明根据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2013 年 7 月 24 日组织专家对本报告表进行评审提出的各条意见,对评价项目及环评报告作出修改,主要修改内容如下。1、补充完善专用病房的辐射防护分析; (P 附 10-20)2、细化项目操作流程及管理; (P10、14-16、附 16-18)表1 项 目 概 况单位名称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地址佛山市高明区康宁路 1 号法人代表姓名电话
2、邮编528500联系人及电话项目名称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使用 125 I 粒子源和、类医用 X 射线装置项目用途放射诊疗建设性质改扩建项目地点佛山市高明区康宁路 1 号核技术项目 投资(万元)核技术项目环保投资(万元)应 用 类 型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密封源射线装置其它丙级非密封工作场所使用类射线装置/1.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拟使用 125 I 粒子源开展放射植入治疗项目, 并在住院楼首 层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介入手术治疗项目。此外,医院报废了放射科3 号室内安装的 1 部旧数字 X 射线摄影系统(DR),新装了 1 部 DR 机。本次针对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拟
3、使用 125 I 粒子源开展放射植入治疗项目、新建DSA 介入手术项目以及放射科 3 号室更换 DR 机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2.建设单位介绍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始建于 1984 年(原称高明市人民医院),是高明区唯一的 大型现代化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1993 年评为“ 二级甲等” 医院, 1996 年评为“爱婴医 院”,1998 年广东省卫生厅授予“ 百家文明医院” ,是广州医学院实习基地, 佛山职工医学院、肇庆卫校教学医院。全院业务用房面积 54524 平方米,总资产 3.84 亿元。编制床位 700 张,年门诊 量 84 万人次、住院 2.5 万人次。1993 年评为“ 二级甲等”
4、综合医院, 是广东省普通高 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广东省人们医院双向转诊合作医院和卫生部一概重点联系县级医院,服务人口逾 120 万人。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位于佛山市高明区康宁路 1 号,地理位置详见图 1-1。图 1-1 地理位置图3.核技术应用项目简介目前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已开展的核技术应用项目是使用 8部类医用X 射线3装置进行的放射诊断项目, 使用 8 部类医用 X 射线装置已通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的审批,取得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为粤环辐证【03795】(见附件 1)。原有核技术应用项目未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该医院现拟使用 12
5、5 I 粒子源开展放射植入治疗项目, 新建 DSA 介入手术项目, 并更换放射科 3 号室 1 部 DR 机。拟开展 125 I 粒子源植入放射治疗项目, 125 I 粒子源的暂存和分装场所拟设于新综 合住院楼首层, 将在放射科的 CT 室内借助 CT 扫描的引导进行粒子源植入, 并在新综 合住院楼四楼设有 2 间专用病房作为植入粒子源后的病人休息场所。拟建的介入手术 室位于住院楼首层东北角, 放射科位于医技楼首层, 本次评价项目在医院的平面分布见图 1-2。相关辐射工作场所所在区域的平面布置见附图 1-4。介入手术室放射科 3 号室粒子实验室、 专用病房图 1-1 地理位置图4表 2 评价依
6、据及评价标准1.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年 10 月)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 449 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18 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 31 号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环境保护部令第 3 号)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的内容和格式(HJ/T 10.1-1995)根据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
7、局公告 2006 年 第 26 号) 对射线装置的分类, 本评价项目DSA装置属于类射线装置, 更换的DR机属于类射线装置。参照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中关于非密封 源工作场所分级的相关规定,该评价项目的 125 I粒子源工作场所使用放射性核素的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 4.74106Bq,在豁免活度值以上2107Bq之间,因此该项工作场所属于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 第 2 号),该评价项目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52.评价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在实践过程中, 工
8、作人员所受的剂量限值为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 20mSv/a; 公众所受 有效剂量不超过 1mSv/a。在环境评价中,出于“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原则,对 于某单一项目的剂量控制, 可以取这个限值的几分之一进行管理, 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工作人员的有效剂量不超过 5mSv/a,公众的有效剂量不超过 0.25mSv/a。低能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178-2006)125 I 粒子源管理要求; 125 I 粒子源植入其他防护要求。参照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关于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参照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
9、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 关于医用诊断X射线机使用中的防护监测要求。9表 3 放射性同位素及密封源核 素 名 称放射性活度物理、化学 性 状操作方式贮存方式与地点全年使用量 (Bq/a)单颗源活度(Bq)日等效最大 操作量(Bq)125 I4.3210112.961074.74106固态(粒子源)植入治疗密封在铅外 壳屏蔽体中存放 于存储室注:1.栏 2 中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源的年操作量(Bq/a)。2.等效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 4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废弃物名 称状 态排放口浓度年排放总量暂存情况最终
10、去向盛装 125I 粒子源的源罐和破损或不合格的粒子源固态少量用专用屏 蔽容器收集粒子源供应方注: 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 , 固体为 mg/kg , 气态为 mg/m3 ; 年排放总量用 kg。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或 Bq/m3)和活度(Bq)。 3.等效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 5 射 线 装 置名称型号管电压 (kV)输出电流 (mA)用 途类别备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DSA) /Allura XperFD20125125
11、0放射诊断新建, 安装于住院楼一楼 DSA 室数字 X 射线摄影装置(DR)/Digital Diagnost150900放射诊断更换, 安装于医技楼一楼放射科 3 号室,原旧 DR 报废。7表 6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1.125 I 粒子源植入项目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是属于近距离内放射 治疗的一种。它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等优点,使其临床应用显示了广阔的前 景。目前,碘125 I粒子源在国外除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外,对其他部位不同 类型肿瘤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恶性神经胶质瘤, 非小细胞肺癌等。 国内已有部分医院率先将粒子源用于肝、
12、 直肠、胰腺、食管、胃、甲状腺、乳腺、 前列腺等器官的肿瘤治疗,经跟踪随访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并且此治疗方法正在国内迅速普及,将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了解和接受。 核素性质及使用分析粒子源作为植入体内近距离治疗用低能辐射源,其特点是其核素发射的射线射 程短,在合理布置下辐射仅对病灶组织起作用,而对邻近正常组织辐射损伤少,避 免了体外放射治疗时大量损伤正常组织的缺点,因而放射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大大降 低。粒子源的有效杀伤距离约为 1.7cm, 可通过金属注射植入器经表皮植入或手术中 放置于肿瘤内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剂量取决于肿瘤的体积、肿瘤的位置以及接受治疗的历史。放射性粒子源由内置全杆标记
13、放射性核素的钯丝,外壳为激光密封的钛合金管 组成。外径约 0.8mm,长度约 4.55.0mm,壁厚 0.05mm。密封无孔,端点焊接圆滑,无凹凸不平,结构示意图见图 6-1。图 6-1 碘125 I粒子源结构示意图放射性核素 125 I 的半衰期约 59.4 天,主要通过 EC 衰变发射光子,其中包括35.5KeV 的射线, 125 I 粒子源同时由于 125 I 和银丝相互作用,释放出 22.1KeV 和825.2KeV 荧光 X 射线,均属低能辐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该院拟使用的 125 I 粒子源的单颗活度约为 29.6MBq, 每个 病人植入粒子源的总活度最高约为 1.18GBq。
14、每日最多治疗四个病人, 每年操作粒子源的天数不超过 185 天,全年治疗病人约 400 例。该院粒子源的使用情况见表 6-1。表 6-1 使用粒子源的相关核素属性及用量单颗活度一次最大使用量日最大使用量日平均使用量最大年使用量活度(Bq)2.961071.181094.741092.361094.321011数量(粒)1401608014600虽然单颗粒子源的放射线活度较低,且有密封外壳,但由于其体积小,而且总 体数量大,因此其使用的工作场所参照非密封放射性核素的相关法规、标准进行评价项目的相关要求分析。根据国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18871-2002)附录 C 非密封源 工作场
15、所的分级规定,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等于放射性核素的实际日操作量 (Bq)与该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的积除以与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所得的商。 本评价项目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修正因子,操作方式修正因子,日实际操作量和日等效操作量见表 6-2。表 6-2 评价项目日等效最大操作量计算核素名称125I说 明日实际最大操作量(Bq)4.74109160 粒29.6MBq/粒毒性组别修正因子0.1中毒操作方式修正因子100表面污染水平较低的固体的很简单的操作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4.741064.74109 0.1/100由表 5-2 可见,参照使用非密封放射性核素工作场所的分类方法,该评价项
16、目 工作场所拟使用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 4.74106Bq,在豁免活度值以上2107Bq 之间,因此该项工作场所属于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9病人分装、消毒CT 室植入专用病房休息 工作场所及工作流程分析该医院拟使用 125 I 粒子源均是根据受诊病人所需的数量预订购买, 由供应方负责 安全运送至于粒子实验室,医院方由专人负责验收后暂存在粒子实验室暂存间的保 险柜中, 实行双人双锁管理。使用 125 I 粒子源的辐射工作人员在粒子实验室内借助分 装操作箱的屏蔽保护进行 125 I 粒子源的分装操作, 根据实际需要的剂量要求将一定数 量的粒子源分装到植入器中,操作完成并通过相应的消毒后,
17、辐射工作人员将已装 入粒子源的植入器装在金属器具箱内并带至放射科 CT 室, 通过 CT 放射诊断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资料,确定肿瘤靶区的立体治疗位置后实施粒子源植入。医院在综合住院楼四楼设置了 125 I 粒子源植入专用病房, 接受粒子源植入后的病人将被安排至该专用病房休息。125 I 粒子源的使用流程见图 6-2。粒子实验室保险柜暂存图 6-2 125 I 粒子源的使用流程 主要辐射影响和影响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正常工况的辐射影响、污染分析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项目的辐射影响主要是在分装、植入过程中 125 I 粒子源发 射的 X 射线、射线使工作人员受到外照射。接受治疗的病人由于身体组
18、织中植入 了放射性粒子源后短时间内成为一个辐射体,可能对周围环境中的其它人群造成外照射。由于 125 I 粒子源是长期植入体内, 正常情况下不会再取出。而粒子源是被密封在 金属包壳内盛装在带铅外壳玻璃瓶中,正常情况下不会污染玻璃瓶,因此本项目正常实施过程中不会产生放射性“三废”。10 事故工况的辐射影响、污染分析a 操作人员在分装过程中因未采取辐射防护用具而导致自身超剂量外照射。b 操作人员在分装过程中因操作失误,粒子源脱落造成放射性核素释放入环境c 保管不善,放射性物品被盗,流失到社会,对局部环境产生污染,并可能使部分公众受到照射。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介入手术治疗项目 源项分项数字减影
19、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一种新 的X线成像系统, 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普通 血管造影图像具有很多的解剖结构信息,例如骨骼、肌肉、血管及含气腔隙等等,彼此相互重叠影响,若要想单纯对某一结构或组织进行细微观察就较为困难。DSA 的成像基本原理是将受检部位没有注入造影剂和注入造影剂后的血管造影 X 线荧光图像,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益后, 再用高分辨率的电视摄像管扫描,将图像 分割成许多的小方格,做成矩阵化,形成由小方格中的像素所组成的视频图像,经 对数增幅和模/数转换为不同数值的数字, 形成数字图像并分别
20、存储起来, 然后输入 电子计算机处理并将两幅图像的数字信息相减,获得的不同数值的差值信号,再经 对比度增强和数/模转换成普通的模拟信号,获得了去除骨骼、肌肉和其它软组织,只留下单纯血管影像的减影图像,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通过DSA处理的图像,使血管的影像更为清晰,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更为安全。 主要辐射影响和影响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与普通 X 射线诊断装置一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的 X 射线管是 X 射线检查 的辐射源。X 射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 阴极是钨制灯丝, 它 装在聚焦杯中。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 ”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直接向嵌在金属阳极
21、中的靶体射击。高电压加在 X 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11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靶体一般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制成。高速电子轰击靶体产生 X 射线。X 射线在辐射场中可分为三种射线: 由 X 射线管窗口出射的用于诊断检查的有用 射线;有 X 射线管防护套泄漏出来的漏射线;以及由上述两种射线在诊断床、受检 者身体上产生的散射线。对于受检者,主要的辐射照射是有用射束,漏射线和散射线对受检者没有任何临床意义,只会增加辐射危险。 正常工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固定在介入手术室内使用,在采取隔室操作的情况 下, DSA 介入手术室外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不会受到 X 射线的照射, 前提是设备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佛山市 高明 人民医院 使用 125 粒子 射线 装置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