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docx
《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docx(1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 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国 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编制日期: 2022年11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内容 15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30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6五 、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9六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66七、结 论 72专题一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专题二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附件附件1 委托书附件2建设依据、可研批复附件3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附件 4 项目选址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附件5路径协议附件
2、 6 监测资质及监测报告附件7类比监测报告附件 8 已有工程环保手续附件9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加快电网建设提升电力保障能力实施方案的通知(莆政办2016132号)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 2 本工程线路路径图附图3 项目生态保护目标分布图附图4杆塔示意图( 一 )(三)附图5项目现状监测点位及敏感目标分布示意图(一)(三)附图6 项目周边环境现状照片附图7 莆田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附图8220kV屋外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对侧东进变)附图9220kV 屋外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对侧栖梧变)附图10 福建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总图附图11 项目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12 生态保护措施
3、平面布置图附图13 典型生态保护措施设计图(一)(二)附图14 项目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15 项目区域植被类型图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代码2201-350300-04-01-903415建设单位联系人木工联系方式建设地点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东庄镇,城厢区灵川镇、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 胜利围垦湄洲湾湾顶东侧海域地理坐标建设项目行业类别161、输变电工程用地(用海)面积(m)/长度(km)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中扩建口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月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口(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
4、批部门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项目审批文号莆发改审202220号总投资(万元)XX环保投资(万元)XX环保投资占比(%)1.12施工工期12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 :专项评价设置情 况专题一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附录B.2.1专题评价要求:“应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其评价等 级、评价内容与格式按照本标准有关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进行”,本工程应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专题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附录B.2.1专题评价要求:“进入生态敏感区时,应设生态专题评价, 其评价等级、评价内容与格式按照本
5、标准有关输变电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要求进行”,本评价设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规划情况本工程已纳入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22年一体化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闽电发展202236号)。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1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福建省“十三五”电网规划符合性分析:本工程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 供电公司规划建设的输变电工程,根据国网福建电力关于印发2022年一体化电网前期工作计划、招标计划及前期费用计划的通知(闽电发展202236号)(详见附件2),本工程属于福建省2022年电网规划建设的项目,项目建设符合福建省电网规划。2其他符合性分析1、工程建设与法律、法规符合性本工程线
6、路路径不涉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中规定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迁徙鸟类的重要繁殖地、停歇地、越冬地以及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等生态敏感区。受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因素、乡镇规划及已有电力线路等条件的制约,项目需高跨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一级,同属沿海基干林及规划中的生态保护红线),与有关政策条例符合性分析如下表。表1-1项目线路穿越林地敏感区与有关政策条例符合性分析政策条例及有关规定条款摘录本项目情况关于以改善环
7、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简称“通知”)中“一、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一)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相关规划环评应将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规划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在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中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措施。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的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受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因素、乡镇规划及已有电力线路等条件的制
8、约,本工程线路高跨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一级,同属沿海基干林及规划中的生态保护红线)约60m,线路仅在空中架线跨越,不在其中设立塔基,不在其中动土、砍伐,不改变公益林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用途,不减小公益林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占地面积。本工程属于输电基础设施项目,不属于通知中的严控开发建设活动类别。本工程属于输电工程,工程选址选线在综合考虑地方规划、环境敏感区等多方限制性条件后,仍不可能完全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基于工程点状线性分布特点,对必需经过生态保护红线的部分,采取了架空走线、间隔立塔的无害化穿(跨)越方式,与意见要求相符。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环规财
9、201886号)(简称“意见”)中“二、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激 发发展活力与动力(五)进一步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主动服务, 提前指导,开展重大项目审批调度,拉条挂账形成清 单,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建设单位尽早开展环评, 合理安排报批时间。优化审批管理,为重大基础设施、 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即 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审批时 限原则上压缩至法定的一半。实施分类处理,对符合 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一律加快环评审批;对审批 中发现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相关法定保护区的输气 管线、铁路等线性项目,指导督促项目优化调整选线、 主动避让;确实
10、无法避让的,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无害 化穿(跨)越方式,或依法依规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穿越法定保护区的行政许可手续、强化减缓和补偿措施”。本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鼓励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运行过 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气和固废等污染物,经采取生态防护措施在施工结束后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且选线已经取得各相关部门同意输电线路路径走向的原则性意3见(详见表4-10及附件5)。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 年修订)是国家引导投资方向、改善投资结构以及审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的
11、主要依据之一,项目属于电力行业中“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年修订)中鼓励发展的项目。项目已取得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电网项目核准的批复(莆发改审202220号)(详见附件3)。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3、与当地规划符合性分析本工程线路路径由可研设计单位结合区域总体规划、征求相关部门对初选路径 方案的指导意见、对路径进行优化,经综合分析比较后,最终选定了本工程推荐线 路路径。本工程路径方案未经过军事设施、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设施等,同时也不 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
12、境敏感区。本工程架空线路路径避开中心城区及 规划区范围,对沿线密集居民区进行了合理避让,线路走线不影响当地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规划,线路工程已取得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详见附件4),莆田市自然资源局已同意线路路径方案,建设在线路工程设计期间设计单位已与相关部 门进行了沟通,莆田市城厢区太湖工业园管理委员会、莆田市秀屿生态环境局、莆 田市城厢区生态环境局等有关单位原则同意本工程线路建设(沿线主要部门原则协议情况详见附件5)。综上,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的建设符合当地规划要求。4、“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
13、定成果调整工作 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780号),福建省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包括:“1 国家公园;2.自然保护区;3.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和核心景观区;4.风景名胜区 的核心景区;5.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区;6.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7.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8.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9.水产种 质资源保护区的核心区等。以及“(五)调整生态公益林等其他需要纳入红线的保 护地纳入范围。此前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作为一个单独的红线保护类型,调整以后 不再单列。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根据生态功能重要性,将有必要实施严格保护的各 类保护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主要涵盖:国家一
14、级公益林、重要湿地、沙(泥)岸沿海基干林带等重要生态保护地。”4对照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的内容,本工程线路须高跨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一级,同属沿海基干林及规划中的生态保护红线)约60m,线路仅在空中架线跨越,不在其中设立塔基,不在其中动土、砍伐,不改变公益林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用途,不减小公益林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占地面积。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简称“通知”)中“一、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一)生态 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 域。相关规划环评应将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规划
15、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 在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中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措 施。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的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 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 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本工程属于输电基础设施项目,不属于通知中的严控开发建设活动类别。根据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 导意见(环规财201886号)(简称“意见”)中“二、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激 发发展活力与动力(五)进一步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各级生态 环境部门要主动服
16、务,提前指导,开展重大项目审批调度,拉条挂账形成清单,会 同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建设单位尽早开展环评,合理安排报批时间。优化审批管理, 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即到即受理、 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审批时限原则上压缩至法定的一半。实施分类处 理,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一律加快环评审批;对审批中发现涉及生态保 护红线和相关法定保护区的输气管线、铁路等线性项目,指导督促项目优化调整选 线、主动避让;确实无法避让的,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无害化穿(跨)越方式,或依 法依规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穿越法定保护区的行政许可手续、强化减缓和补偿 措施”,本工程属于输电工
17、程,工程选址选线在综合考虑地方规划、环境敏感区等 多方限制性条件后,仍不可能完全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基于工程点状线性分布特点, 对必需经过生态保护红线的部分,采取了架空走线、间隔立塔的无害化穿(跨)越方式,与意见要求相符。综上,在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本项目建设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2021年莆田市环境质量状况可知,项目区域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根据莆田市湄洲岛轮渡第二通道陆岛交通码头工程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5(送审稿)对项目区域湄洲湾海域的海洋环境现状调查可知,2019年湄洲湾秋季调查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指标除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外,其余各项评价指标均符合类
18、海水水质标准,项目区域湄洲湾海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根据本次环评现场调查项目的监测数据分析可知,本期东进220kV变电站 间隔改造工程及栖梧220kV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间隔处围墙外声环境现状监测点 位Z1、Z10现状噪声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项目增容改造工程原线路沿线监测点位Z2-Z3(位于交通干线G228两侧35m范围内)昼间噪声监测值为(50.551.3)dB(A),夜间监测值为(40.141.3)dB(A),监测结果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对应的4a类标准(昼间7
19、0dB(A),夜间55dB(A)的标准限值要求,项目增容改造工程原线路沿线监测点位Z4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8.3dB(A),夜间监测值为43.0dB(A),监测结果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对应的2类标准(昼间60dB(A), 夜间50dB(A)的标准限值要求;项目拟建线路沿线各监测点位Z5-Z9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6.149.7)dB(A),夜间监测值为(38.441.3)dB(A),监测结果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对应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标准限值要求。从工频电磁场现状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期东进220kV变电站间隔改
20、造工 程及栖梧220kV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间隔处围墙外测点D1、D12的工频电场强度 为158.7V/m252.2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6355T0.8831T;项目增容改造 工程原线路沿线各监测点D2-4的工频电场强度在88.78V/m413.7V/m之间,工 频磁感应强度在0.4147T0.9333T之间;项目拟建线路沿线各监测点位D5-D11的工频电场强度在1.281V/m284.6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160T0.6562T之间。其中D4、D7、D11属于位于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 养殖水面,监测点位工频电磁场可以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中架
21、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离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 工频电场10kV/m及工频磁场100T的要求。其余测点的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曝露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的控制限值。本项目投产后正常运行不产生废气、生产废水,产生的噪声较小,虽然有一定 的电磁环境影响,在按照规程规范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电磁环境模式预测结果,采 取本报告表提出的环保措施,是可以达到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关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3)资源利用上线6本项目为输变电工程,不属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 福建 莆田 500 千伏 变电站 220 送出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