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 (单效、多效蒸发、蒸发设备).pdf
《蒸发器 (单效、多效蒸发、蒸发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发器 (单效、多效蒸发、蒸发设备).pdf(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蒸发7.1概述7.2 单效蒸发7.3 多效蒸发7.4 蒸发设备7.1概述(1)蒸发操作的目的 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化工产品 或半成品。脱除溶剂,将溶液增溶至饱和状态,随后加以冷却,析出固体产物,即采 用蒸发,结晶的联合操作以获得固体 溶质。除杂质,获得纯净的溶剂。(2)蒸发的流程不置性气体M 蒸发装置示意图1小外室;2加收管:3中央循环管;1一.菱堂空;三-徐沫器;6抄便器7.1概述(3)加热蒸汽和二次蒸汽蒸发需要不断的供给热能。工业上采用的热源通常为水蒸气,而 蒸发的物料大多是水溶液,蒸发时产生的蒸汽也是水蒸气。为了 区别,将加热的蒸汽称为加热蒸汽,而由溶液蒸发出来的蒸汽称 之为二次蒸汽
2、。(4)分类按蒸发操作空间的压力可分为:常压,加压,或者减压(真 空)蒸发。按二次蒸汽的利用情况可以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7.1概述(5)蒸发操作的特点沸点升高蒸发的物料是溶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由拉乌尔定律可知:在相同温度下,其蒸汽压纯溶剂的为低,因此,在相同的压力 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故当加热蒸汽温一定时,蒸发溶液时的传热温差就比蒸发纯溶剂时来得小,而溶液的浓 度越大,这种影响就越显著。节约能源物料的工艺特性本章的重点就是研究上述问题,同时还考虑从二次蒸汽中 分离夹带液沫的问题。7.2单效蒸发7.2.1 单效蒸发的计算对于单效蒸发,在给定的生产任务和确定了操作条件以后,通 常需
3、要计算以下的这些内容:分的蒸发量;热蒸汽消耗量;发器的传热面积。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应用物料衡算方程,热量衡算方程和 传热速率方程来解决。721单效蒸发的计算(1)物料衡算溶质在蒸发过程中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是个定态过程,单位 时间进入和离开蒸发器的量相等,即Fw0=(F水分蒸发量:3=尸(1-也)网0w=-完成液的浓度:F-W721单效蒸发的计算(2)热量衡算对蒸发器作热量衡算,当加热蒸汽在饱和温度下排出时,DIS 十 刀。=(尸一W)i+W/+Dis+Q损(3)0(4,;)=b(i,0)+W(/_i)+Q 损(4)式中 D-加热蒸汽消耗量,kg/s;.加料液与完成液的温度,;i。,i,k加
4、料液,完成液和冷凝水的热焰,kJ/kg;/,人二次蒸汽和加热蒸汽的热焰,kJ/kgo式中热损失。损可视具体条件来取加热蒸汽放热量(Dr)的 某一百分数。(2)热量衡算用以上两个式子进行计算时,必须预知溶液在一定浓度和温度 下的焰。对于大多数物料的蒸发,可以不计溶液的浓缩热,而由比 热求得其焰。习惯上取。为基准,即。时的焰为零,则有Z,0=C00 _ 0=C(/oi=ct Q=ct代入前面的两式得:D(Iis)=F(q-c0?0)+W(/-c?)+。损(2)热量衡算为了避免使用不同溶液浓度下的比热,可以近似认为溶液的比热 容和所含溶质的浓度呈加和关系,即Co=C*(1-WO)+CBWO*c-c(
5、1-w)+cBw式中 C*水的比热,kJ/kg;cB-溶质的比热,kJ/kgo(2)热量衡算由式(3)或式(4)可得加热蒸汽的消耗量为:(Io)+W(/7)+%LJ Is is忽略浓缩热时 D=-.一八浓缩热且一a X r Is-is=rQ(a 0%)+,+。损ro(2)热量衡算沸点进料,并忽略热损失和溶液浓度较低时,。=。0,则A W(I-ct)Wru=-x ro ro或D I-ct r 1=-lW ro ro式中称。/W为单位蒸汽消耗量,用来表示蒸汽利用的经济程度(或生蒸汽的利用率)。721单效蒸发的计算(3)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由传热速率方程得 a=-2-KA&A-蒸发器传热面积,m2;
6、。-传热量,w;K-传热系数,w/m2-K;Arm平均传热温差,Ko(3)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由于蒸发过程的蒸汽冷凝和溶液沸腾之间的恒温差传热,&=一,且蒸发器的热负荷。,所以有D7A K()K()7.2.1单效蒸发的计算(4)浓缩热和溶液的焰浓图如图7-21为Na OH水溶液从0 为基准温度的焰浓图。120020 40 60 80NaOH浓度/质量分数图7-21 氢氧化钠的培浓图1007.2.2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蒸发器中的传热温差等于T),当加热蒸汽的温度7。一定(如用47kkN/m2(绝压)的水蒸气作为加热蒸汽,T=150),若蒸 发室的压力为la t m而蒸发的又是水(其沸点T=10
7、0)而不是溶液,此时的传热温差最大,用加丁表示:ArT=T0-7=150-100=50如果蒸发的是30%的Na OH水溶液,在常压下其沸点是高于100。若其沸点t=120 ,则有效传热温差Ay I;150-120=30,4比 4T所减小的值,称为传热温度差损失,简称温度差损失,用表示7.2.2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传热温差损失A=A?=(T0 T)(T。,)t T溶液沸点t=T+A有效传热温差Nt=A?t A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溶液沸点的升高。这是由于溶液蒸汽压较纯溶剂(水)在同一温度下的蒸汽压为低,致使溶液的沸点比纯溶剂(水)高;蒸发器中静压头的影响以及流体流过加热管是产生的摩 擦阻力,都导致
8、溶液沸点的进一步上升。7.2.2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D溶液的沸点升高和杜林规则在相当宽的压强范围内溶液的沸点与同压强的下溶剂的沸 点成线性关系:W W,A=4+K(%-巴)式中人和或代表某中种液体(或者溶液)在两种不同压力下 的沸点,几和E代表溶剂在相应压力下的沸点。(D溶液的沸点升高和杜林规则如图7-22为不同浓度Na OH水溶 液的沸点与对应压强下纯水的沸点的 关系,由图可以看出,当Na OH水溶 液浓度为零时,它的沸点线为一条 45。对角线,即水的沸点线,其它浓 度下溶液的沸点线大致为一组平行直线。5050 100 150 200水的沸点C图7-22 N/OH水溶液的杜林线图(1)溶
9、液的沸点升高和杜林规则由该图可以看出:浓度不太高的范围内,由于沸点线近似为一组平行直线,因 此可以合理的认为沸点的升高与压强无关,而可取大气压下的数 值;浓度范围只需要知的两个不同压强下溶液的沸点,则其他压 强下的溶液沸点可按杜林规则进行计算。7.2.2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2)液柱静压头和加热管内摩擦损失对溶液沸点的影响按液面下处5溶液的沸腾温度来计算,液体在平均温度下的饱和压力:1 r Pm=PjLpgp液面上方二次蒸汽的压强(通常可以用冷凝器压强代替),Pa;L蒸发器内的液面高度,mo(2)液柱静压头和加热管内摩擦损失对溶液沸点的影响液柱静压强引起的溶液温度升高:八(+?田)-5)所以
10、沸腾液体的平均温度为:/=在大多数教材中,液柱内部的平均压力取的是液面压力和液柱 底部压力的平均值,即1 rPm=P+LpG及=t(P+:Lpg)T(p)7.2.2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3)因蒸汽流动阻力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在多效蒸发中,末效以前的二次蒸汽流到下一效的加热室的过程 中,为克服管道阻力使其压强降低,二次蒸汽的温度也相应的降低,由此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总的温度差损失 =AA1+A1蒸发过程的传热温度差(有效温度差):Az=T0 t T A注意:中A,为前一效蒸汽到下一效时由于阻力损失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若单效蒸发,已知入口蒸汽(生蒸汽)的温度,则时要计入I 吗?7.2.2蒸发设备中
11、的温度差损失(4)效蒸发过程的计算设计型计算:给定蒸发任务,要求设计经济上合理的蒸发器。给定条件:料液流量尸,浓度/,温度。以及完成液浓度;设计条件:加热蒸汽的压强以及冷凝器的操作压强主要由可供使用 的冷却水温度来决定;计算目的:根据选用的蒸发器形式确定传热系作,计算所需供热 面积A及加热蒸汽用量。o(4)效蒸发过程的计算操作型计算:已知蒸发器的结构形式和蒸发面积给定条件: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弱给热系数,料液的进口状态。叫与,完成液的浓度要求,加热蒸汽与冷凝器内的压 F DA 用虽。/tQ w计算目的:核算蒸发器的处理能力和加热蒸汽用量或:已知条件:,。加热蒸汽与冷凝器内的压强;计算目的:反算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蒸发器 单效、多效蒸发、蒸发设备 蒸发 设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