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5∕T118 -2023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施工技术规程(宜昌市).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4205∕T118 -2023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施工技术规程(宜昌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05∕T118 -2023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施工技术规程(宜昌市).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93.080 CCS P 51 4205 宜昌市地方标准 DB 4205/T 1182023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with multi-hole modules 2023-10-27 发布 2023-11-28 实施 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205/T 118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要求.2 5 设计.3 6 材料.7 7 施工.7 8 质量检
2、验.13 附录 A(规范性)土工格栅技术指标.16 DB 4205/T 118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宜昌市建筑市场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宜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宜昌益通鹏程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宜昌泰格斯通新型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厚匠劳务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鹏、刘丽、陈荣、吕文艳、彭东梅、张鹏、范文、杨帆、
3、宋文峰、李会琴、汤垚捷、李扬、靳明照、王金亭、邓永华、张琴剑。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或对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西陵二路165号益通大厦,联系电话:0717-6986709,邮箱:。DB 4205/T 1182023 1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施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的术语与定义、一般要求、设计、材料、施工及质量检验。本文件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的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施工和质量检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4、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CJJ 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JTG/T D32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G E50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JGJ 7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TG 343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T/CHTS 10043 公路柔性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多孔模块 Porous module 具有空腔结构和锚固孔的模块化混凝土装配式预制构件。多孔模块
5、式面板 Porous modular panel 由多孔模块在现场装配,并用碎石填充构件空腔组成的挡土墙面板。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 Perforated modular 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 由填料、筋材和多孔模块式面板组成的加筋土体以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DB 4205/T 1182023 2 标引序号说明:1多孔模块;2锚固棒;3基础;4边沟;5压肩;6墙背结构物;7隔水层;8筋材;9反滤层。图1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结构图 填料 Fillers 加筋土挡土墙墙背后和筋材产生摩擦作用并易于填筑和压实的水稳定性好的填充材料。
6、筋材 reinforced material 在填料中起加筋作用的材料。锚固棒 Anchor Rod 用于锚固上下层多孔模块、模块与筋材的棒状结构。压肩 Shoulder-Press 多孔模块式面板顶部具有增强结构整体性,起防隔水作用的结构。4 一般要求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可用于各类道路路基、桥台等用地受限的需设支挡的填方路段。DB 4205/T 1182023 3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应根据边坡安全等级、地质环境和变形控制等要求设置监测点,边坡工程监测应符合 GB 50330 的规定。5 设计 一般规定 5.1.1 设计前,应根据挡土墙的规模、重要程度及设置环境进行现场调查与试验,主要
7、包括下列内容:a)土压力、地基承载力与变形等所需参数;b)基础与地基土间摩擦系数;c)沿河路段挡土墙应调查收集洪水流量、水位、水深、流速、流向和冲刷等水文资料;d)确定挡土墙结构形式、基础类型及基础深度所需的相关资料;e)施工现场的作业空间、原有构筑物、地下埋设物的情况,以及施工安全条件。5.1.2 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进行加固处理。5.1.3 当墙址附近存在地表水时,应采取截、排、防等墙外排水措施。5.1.4 筋材选择应综合考虑墙后土体性质、加筋区填料性质、地基条件等因素。5.1.5 加筋土挡土墙设计应采用以极限状态设计的分项系数法为主的设计方法,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8、。设计要求 5.2.1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单级墙高不宜高于 10 m;当采用多级墙时,总高度不宜大于 30 m,每级墙高不宜大于 6 m。单级墙高大于 10 m 或总高度大于 30 m 时应进行特殊设计。5.2.2 多级加筋土挡土墙分级平台宽度不宜小于 2 m,并应根据分级平台宽度及基础位置条件,按 T/CHTS 10043 附录 D 及表 1 规定的方法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多级加筋土挡土墙的基础位置条件如图 2所示。表1 多级加筋土挡土墙设计方法 基础位置条件 平台宽度 设计方法 下级墙主动区 W(H1+H2)/20 采用单级加筋土挡土墙模式进行设计 下级墙稳定过渡区(H1+H2)/20
9、WH2tan(90)逐级分析设计。最上级挡土墙采用单级加筋土挡土墙模式设计,下级墙应将上级墙作为外加荷载进行设计。下级墙稳定区 WH2tan(90)各层单独设计 注:W 为分级平台宽度;H1为上级墙高度;H2为下级墙高度,单位为 m;为填料内摩擦角。DB 4205/T 1182023 4 标引序号说明:1下级墙主动区;2下级墙稳定过渡区;3下级墙稳定区。图2 多级加筋土挡土墙基础位置条件图 注1:我国高填方边坡工程中多级加筋土挡土墙的应用逐渐增多,根据工程经验,过窄的平台宽度对挡墙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大,且对上级挡土墙的基础施工、多孔模块铺设及后期维护带来困难,一般不宜采用过小的平台,因此,条文规
10、定多级加筋土挡土墙平台宽度不宜小于2 m。注2:美国FHWA设计方法认为,当平台宽度W(H1+H2)/20时(H1为上级墙高度,H2为下级墙高度),可把双级加筋土挡土墙按照单级墙考虑;WH2tan(90-)时,不考虑上下级挡土墙的相互作用,可单独设计;当(H1+H2)/20WH2tan(90-)时,需在考虑上级荷载对下级墙垂直压力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上下级墙的内部和外部稳定性计算,该设计方法对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分析时按照“坡”的稳定性计算模式进行的。5.2.3 筋材的设计抗拉强度应按式(1)计算确定。Tai=TultRF=TultRFCRRFIDRFD (1)式中:Tai筋材的设计抗拉强度,kN/
11、m;Tult筋材的极限抗拉强度,kN/m,按JTG E50试验确定;RF筋材强度综合折减系数;RFCR筋材蠕变折减系数;RFID筋材施工损伤折减系数;RFD筋材老化折减系数。5.2.4 筋材蠕变、老化、施工损伤折减系数宜根据筋材类型、环境条件、填料类型、筋材所处的应力水平等通过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筋材强度综合折减系数可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在 2.55.0 范围内选用,施工条件差、材料蠕变大时,应取大值。5.2.5 筋材与填料接触的界面摩阻系数宜根据筋土界面实际情况,按照 JTG E50 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可按式(2)计算或根据当地经验参考表 2 选用。f=0.9tan (2)DB 420
12、5/T 1182023 5 式中:f 筋材与填料间的界面摩阻系数;填料的内摩擦角,单位为度。表2 筋材与填料之间的界面摩阻系数 筋材类型 黏性土 砂类土 碎石类土 土工合成材料 0.25-0.40 0.35-0.45 0.40-0.50 钢丝(筋)网金属材料 0.30-0.40 0.35-0.55 0.50-0.70 注:当墙高大于12 m的挡土墙,摩阻系数取小值。5.2.6 筋材最小长度及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墙高小于 6 m 时,筋材长度不宜小于 5 m,采用等长布置;b)墙高大于 6 m 时,筋材最小长度宜大于墙高的 0.8 倍1.1 倍,且不得小于 5 m;必要时,可增设长度不小于
13、2 m 的辅筋,其间距不宜大于 0.3 m;c)当挡土墙上方有填土等其他附加荷载时,应适当增加筋材长度,筋长与墙高之比不应小于 1:1;d)在填挖交界处、新老路基交界处,挡土墙上部 1/3 墙高范围的筋材长度应延长至老路基;e)采用不等长的筋材时,同等长度筋材的墙段高差应大于 3 m;相邻不等长筋材的长度差不宜小于 1 m。5.2.7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筋材的设计长度可按式(3)计算,且不得小于 5.2.6 条规定的最小长度。=fi+ai (3)式中:Li 第 i 层筋材的设计总长度,单位为 m;Lfi 第 i 层筋材在加筋体非锚固区内的长度,单位为 m;Lai 第 i 层筋材在锚固区的有
14、效锚固长度,单位为 m。5.2.8 非锚固区筋材长度可按式(4)计算。Lfi=(H Zi)tan(45+2)(0 ZiH)(4)式中:H 加筋体高度,单位为 m;Zi 第 i 单元筋材节点至加筋体顶面的垂直距离,单位为 m;填料的内摩擦角,单位为度。5.2.9 筋材的有效锚固长度应按式(5)进行计算。ai=2vif (5)式中:DB 4205/T 1182023 6 Exi第 i 层筋材高度处,每延米墙面承受的水平土压力,单位为 kN,数值按 T/CHTS 10043 附录D 计算确定;vi第 i 层筋材高度处的垂直压应力,单位为 kPa;筋材宽度,条带状筋材取筋带的实际宽度,平面网状筋材按
15、1.0 计算,单位为 m;f筋材与填料间的界面摩阻系数,按 5.2.5 条的规定确定。5.2.10 筋材的竖向加筋间距为 30 cm60 cm,最大间距不宜大于 80 cm,当间距超过 60 cm 时,宜增设辅筋。注:对于高度较低的加筋土挡土墙通常只选用同一强度筋材且进行等竖向间距布置,而较高的挡土墙可根据情况沿墙高选用多种强度的筋材或进行非等竖向间距布置。筋材间距并不是越小越好,过小时容易造成“超筋土”,不但会导致经济上的不合理,增加建设投资,增大施工难度,而且实际的加筋效果并不比适度加筋效果明显。因此,要使加筋土挡土墙更加稳定,并充分地发挥其效用,发挥其强度特性,必须确定合理的筋材竖向间距
16、。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筋材竖向间距应为模块高度的倍数,但最大间距不应超过80 cm。5.2.11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下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形式与尺寸应根据地基、墙面形式、墙高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基础应按照 T/CHTS 10043 附录 D 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b)基础宽度不宜小于 0.8 m,厚度不宜小于 0.4 m;c)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5;d)当基底起伏不平时,可结合地形做成台阶形基础;e)挡土墙曲线段或转角部位的基础应做加强处理。5.2.12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基础底面的埋置深度应根据地基承载力、沉降、冻胀性来确定,其最小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7、:a)土质地基的最小埋置深度不应小于 0.6 m;b)设置在岩石上的基础,应清除表面强风化层;c)受水流冲刷的基础,其底面应设置在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 1 m 的位置;有铺砌层时,应设置在铺砌层底面以下不小于 1 m 的位置;d)斜坡上的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基础最小埋置深度还应满足表 3 的要求。表3 基础最小埋置深度 序号 地面坡率 最小埋置深度(m)1 1:3 H/10 2 1:2 H/7 3 1:1 H/5 注:H为墙高,单位为m。5.2.13 防排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多孔模块式面板可不设泄水孔;b)多孔模块与填料之间宜设置厚度不小于 0.5 m 的碎石排水层,当采用细粒土填料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05T118 -2023 多孔模块式加筋土挡土墙施工技术规程宜昌市 DB4205 T118 2023 多孔 模块 式加筋土 挡土墙 施工 技术规程 宜昌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