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理综试卷评析报告.doc
《湖南高考理综试卷评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高考理综试卷评析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08湖南高考理综试卷评析报告 注重基础理论 考查发散思维能力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报告 骆忠波(化学)朱一中(物理)李隆众(生物) 自2001年我省实施3+X考试模式以来,理综测试已有8年历史。今年理综测试题一改前七年紧扣教材、注重基础的稳健命题模式,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今年命题注重基础理论,考查发散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的指导思想,这对中学理科教学是一种良好导向。 1试卷结构与考查内容 11 试卷结构 今年理综试卷试题组成、试题编排、各学科分值均与前4年完全一致(见表1)各学科试题完全独立,没有跨学科的拼盘题。这一稳定结构有利于考生考
2、前复习和考试的正常发挥。 表1:20052008年理科综合测试题题量及分值分布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卷卷总分卷卷总分卷卷总分卷卷总分 生物1‒5T30‒31T 1‒5T30‒31T 1‒5T30‒31T 1‒5T30‒31T 30分42分72分30分42分72分30分42分72分30分42分72分 化学6‒13T26‒29T 6‒13T26‒29T 6‒13T26‒29T 6‒13T26R
3、10;29T 48分60分108分48分60分108分48分60分108分48分60分108分 物理14‒21T22‒25T 14‒21T22‒25T 14‒21T22‒25T 14‒21T22‒25T 48分72分120分48分72分120分48分72分120分48分72分120分 12考查内容及认知层次 1.2.1 物理学科双向细目(满分120分) 表2:2008年理综物理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题序题型赋分合计 质点的运动23计算14力学部分:62分,占物理总分51.7% 力和运
4、动的关系14选择6 15选择6 万有引力与圆周运动17选择6 机械能守恒22(1)实验6 动量定理,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24计算18 振动和波16选择6 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19选择6热学部分:6分,占物理总分5.0% 直流电和电路22(2)实验12电磁学: 40分,占物理部分33.3% 电场, 磁场25计算22 电磁感应20选择6 光的反射和折射21选择6光学部分:6分,占物理总分5.0% 原子和原子核18选择6原子和原子核部分:6分,占物理总分5.0% 表3:2008年理综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满分108分) 知 识 内 容题序题型认知等级赋分合计 化学用语9 26(1)
5、(2)(4)选择 填空B C6 9基本概念、原理合计61分(其中化学计算13分),占化学总分的56.5% 溶液6选择C6 原子结构 分子结构 晶体结构7选择B6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与分子极性10 27(3)选择 填空B C6 3 物质的量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11选择C6 盐类水解12选择C6 电离平衡及PH值计算 原电池原理 电解原理及应用13选择C6 阿佛加德罗定律 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试计算26(3)(5)计算C7 热化学反应方程及计算 气体摩尔体积 溶液浓度计算 卤族元素 元素 化合物合计12分,占化学总分的11.1% 氧族元素 氮族元素 碳族元素 碱金属与碱土
6、金属27(1)(2)填空C12 镁 铝及其化合物 铁 铁的化合物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烃和烃的衍生物8 29选择 填空C C6 16有机化学合计22分,占化学总分的20.4%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合成材料 高分子材料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演示实验 化学实验合计13分,占化学总分12% 化学仪器及药品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28(2)(4)填空C7 化学实验现象及结论28(1)(3)填空C6 注:A表示“了解” B表示“理解与掌握” C表示“综合运用” 表4:2008年理科综合测试生物学科双向细目表(满分:72分) 知识内容题序题型认知等级赋分 生命活动的调节1选择题B6 生态学2选择题B6 微生物学3
7、选择题B6 基因工程4选择题B6 细胞工程5选择题B6 新陈代谢30填空与简答C14 神经调节30填空与简答C10 遗传学31填空与简答C18 注:A表示“了解”,B表示“理解与掌握”,C表示“综合运用” 2:试题总体分析与评价 21物理试题总体分析与评价 2.1.1 物理试题构成 今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客观题8道组成第二大题,8道小题中有多选也有单选,其中单选6道,双选2道;主观题4道,共120分。客观题占40%,共48分。主观题占60%,共72分。12道题知识点分布广泛,占到考纲知识点的75%。按易、中、难度区分,试题偏难,所以,72分的主观题得分为23.12分,得分率仅为32%。 经分析
8、,今年物理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所含的知识内容均在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范围之内,但个别题有点难。如25题是一道22分的计算题,但平均得分只有2.72分。 (2)突出了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实验的考查,考题既突出了力学和电磁学重点,也顾及到热、光、原部分。所考内容大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 (3)突出了能力的考查。试题考查知识点大都在物理课本内,但仅靠死记硬背是考不好的,都是要仔细分析物理过程,找出物理情景。如22题第(1)小题从学生熟悉的“机械能守恒”的实验,需要检测的物理量和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采用的措施,主要考查实验中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要求学生
9、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迁移能力、误差分析与综合分析能力。25题题干较长,注重考查学生发现、分析问题能力;24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题目设计较为巧妙,只有物理概念清楚、分析能力强、基本功非常扎实的同学才能得到好成绩。今年其余考题也加强了对数学文字运算能力、看图能力的考查。 2.1.2 物理试卷主观题评价 (1)第22题为实验题,同往年分为两小题情况一样。第1小题围绕某个待测物理量,需要检测物理量,以及为保证测量的准确度需要采取哪些措施,题目有客观(选择),也有主观题(填空)。选择部分设计了两种等价的选择,通过多选不给分,来考察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第2小题是一直流电路题,这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围绕电
10、压表的扩大量程,并要求根据连接好的电路图计算出电压表的量程及电源的电动势。 (2)第23题是一道质点运动学的题,题目简短(只有3行)。对于匀加速运动大部分学生比较熟悉,题目也不难,但如果不与题目要求结合,只是运用一些匀加速运动公式进行堆砌,往往影响得分。本题强调物理概念要清晰,还要有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才能得出正确解答。这是一道常规题。 (3)第24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综合了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其内容是中学物理的基本内容,是一道设计比较巧妙的好题。 考查了力与位移不垂直的情况( 小球下垂很容易误认为是垂直的情况)。立足双基,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难度适中,但本题由错误的过程也可以得
11、到正确的结果,所以该题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 (4)第25题是一道电磁学的综合题。内容涉及到电荷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中的基本运动规律,题目较长,虽然是电磁学的基本内容,但综合起来还是比较复杂(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率圆周运动,电场力,洛仑磁力)所以难度较大,得分率比较低,一道22分的题目平均得分不到3分,所以区分度有问题。 2.1.3 物理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1)今年高考试题对文字运算的能力要求很高。例:选择题的第21题,II卷中的三个题均为文字运算题。 (2)23题按以往惯例,该题是一道容易得分的题,而今年的23题看上去是一道运动学的常规题,但文字运算能力要求相当高,放在该位置对学
12、生的心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影响学生正常发挥。 (3)24题方法多,考查的知识与方法面宽,但题中多给了一个条件。 仅为符合物理过程的特殊性,不具有一般意义。如果小球和滑块的质量用不同符号如m1、m2区分,就更容易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 22化学试题总体分析与评价 2.2.1化学试题的优点 现在网络上对2008年理综化学卷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存在一些过偏的言论,这可以理解,因为改革、创新肯定不会一步就能完美。我们认为今年理综化学卷有以下几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 1:立足基础知识 注重灵活运用 2008年理综化学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绝大多数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旨在对中学化学核心内容的考查,命题基
13、本体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指导思想,例如第6题考查的是基本化学反应,第7题考查的是晶体类型和晶体的基本性质,第9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和常见化学式,第10题考查的是分子结构、分子极性、化学键及氢化物的稳定性。这些试题虽然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但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完全源于教材。 2:突出选拔功能 注重能力测试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必须体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思想,今年理综测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例如:第11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基本知识点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2题考查的是对盐类水解规律的理解能力,第13题考查的是电解原理及相关计
14、算,这些原则、规律、原理均源于教材的基本内容,但试题设计有一定难度和灵活性,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第8题考查的是有机物的名称和同分异构体,因为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只是对烷烃的命名有要求,很明显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27题、28题命题新颍,学生感觉陌生,重点是考查学生较高层面的能力,在27题中CaC2与O2反应,教材没有此反应的方程式,如果学生通过判断CaC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利用发散思维推断,CaC2能O2与反应生成CaO和CO2,此题便迎刃而解,而绝大多数学生思维未打开,总局限于教材中的化学反应,不敢大胆推理而丢分。28题中的黄色粉末MZ与足量碳粉反应,学生从未训练过,
15、感到特别陌生,学生往往根据平时训练过的经验,推断具体物质,而此题恰恰在此设计陷阱,它考查的是学生的应变能力,使许多学生走入了“经验”的死胡同,这给高三复习采用题海战术提高应试能力当头一棒。 3:试题命题新颖 体现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提倡探究性学习,激励学生的学习参与性,2008年理综化学试题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大胆采用设计新颖试题,例如:26题、27题、28题试题设计都体现了探究性和研究性,尽管化学试题难度明显偏大,但使所有的学生能在同一起跑线上,用学过的基础理论去解决陌生的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2.2.2 化学试题存在的不足 由于今年理综化学试题变化较大,存在问题当然
16、也不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计算设计不合理 26题中两次计算原理相同,在有限的试题量中重复测试某一知识点,实属命题失策。 2:计算繁琐 26题第(5)都是三位数的乘除计算,一般学生光算数就得花掉4、5分钟,在需要考查的化学知识点很多,而试题有限的理综测试卷,出这样繁琐的计算实属命题失误。 3:题目设计陷阱过多 26题“滤去MnO2沉淀”,而很多学生考虑的是实际生产,根据生产实际写关系而掉入陷阱中,再如28题绝大多数学生掉入去推断黄色粉末MZ的具体物质的陷阱中,不愿自拔,浪费很多时间。还有就是29题,“C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若读题仔细,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肯定会掉入此陷阱中,因
17、为中学化学教材中酚与溴水反应只发生在邻、对位上,取代邻、对位上的氢。 4:语言表达欠清楚 如29题(4)(5)问,要求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到底是写一种还是全部可能的结构简式,题目表达不清,导致很多学生冤枉丢分。 23生物试题总体分析与评价 2.3.1 生物试题的特点 2008年生物试题在试题数量、题型比例、组卷方式、所占的分值等方面与2005、2006、2007年理科综合测试试卷基本保持一致,只是更进一步增加了填空题的份量,体现了测试试卷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1)试题内容源于教材,特别注重基础,各类知识在试题中的分布基本合理。 受题量的制约,考查内容覆盖面不是太广,还是像前两年一样,突出了中学
18、生物学的主干内容:代谢、调节和遗传。 (2)选择题相对比较容易,试题内容全部源于教材,只要学生掌握了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能很快的作出正确的选择;第2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图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第4题以生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DNA酶切片段的理解和基本的组合知识。 (3)非选择题部分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充分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5年全部都是开放式试题,2006年减少了开放式试题内容而增加了4个填空,2007年进一步增加了填空题的份量,2008年基本上是填空题,降低了试题的总体难度。 (4)试题注重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理
19、解能力、实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考查。两道非选择题虽然基本上是填空题的形式,但要求学生对涉及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过程进行分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体现了高考试题的选拔作用。 2.3.2 生物试题的不足 (1)选择题第2题,题干中没有任何有关竞争关系的信息,而选项中要求对竞争关系做出判断,这会让考生感到很茫然,有点无所适从;题干中对三种生物的捕食关系有清楚的描述,考生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超越题干信息去判断哪两种生物还具有竞争关系的,这对平时教学中要落实考纲中要求的“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2) 选择题第2题,估计考生在审题中正拉开架势准备对付“限制性内切酶”、“线性DNA”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高考 试卷 评析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