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洲镇产业平台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坦洲镇产业平台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坦洲镇产业平台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坦洲镇产业 平台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盖章) : 中山市坦洲锁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 (中山 市坦洲 镇 土地 房 屋 征收 中 心) 编制日 期 : 2023年10月中 华人 民共和 国生态环境部制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坦洲镇产业平台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工程项目代码2308-442000-17-01-978743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中山市坦洲镇环洲东路七村变电站旁地理坐标(东经: 1132846.4,北纬: 221725)国民经济行业类别N8022 城市环境 卫生管理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四十八、“ 公共设施管理业” 中“
2、105 、 生活垃圾(含餐厨废弃物) 转运站” 中的“ 日转运能力 150 吨及以上的”建设性质新建(迁建) 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 填)/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3968.07环保投资(万元)950环保投资占比(%)23.9施工工期/是否开工建设否是: 用地面积(m2)3995.61专项评价设置 情况无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 4 表 1 政策合理性分析一览表序 号规划/政策 文件涉及条款本项目
3、是否符合1产业 结 构调整指 导 目 录 (2019 年 本 ) (2021 年 修订)/本项目为生活垃圾转运项目,属 于 N8022 环境卫生管理, 不属于 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是2市 场准 入负面清 单 (2022 年版) /本项目为生活垃圾转运项目,不 属于禁止准入类和许可准入类。是3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的通知 中 府 2023 57 号中表 47 坦洲镇 一般管控 单元准入 清单区域布局管控要求: 1- 1.【产业/ 鼓励引导类】鼓励发展新一代信息 技术(液晶屏幕)、电子信息、健 康医药、先进制造、精密制造、新 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本项目不
4、属于鼓励类。是1-2.【产业/禁止类】禁止建设炼油 石化、炼钢炼铁、水泥熟料、平板 玻璃、焦炭、有色冶炼、化学制浆、 鞣革、陶瓷(特种陶瓷除外)、铅 酸蓄电池项目。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禁止类。是1-3.【产业/限制类】印染、牛仔洗 水、电镀、鞣革等污染行业须按要 求集聚发展、集中治污,新建、扩 建“两高”化工项目应在依法合规 设立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 布设, 禁止在化工园区外新建、扩 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运输工具 加油站、加气站、加氢站及其合建 站、制氢加氢一体站,港口(铁路、 航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危险 化学品输送管道以及危险化学品 使用单位的配套项目,国家、省、 市重点项目配套项目、
5、氢能源重大 科技创新平台除外) 。本项目不属于产业限制类。是1-4【生态/综合类】加强对生态空 间的保护,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按照 国家、省有关要求进行管控。本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是 5 1-5【大气/限制类】原则上不再审 批或备案新建、扩建涉使用非低 (无) VOCs 涂料、油墨、胶粘剂 原辅材料的工业类项目,相关豁免 情形除外。本项目不涉及非低(无) VOCs 涂料、油墨、胶粘剂等原材料。是1-6.【土壤/综合类】禁止在农用地 优先保护区域建设重点行业项目, 严格控制优先保护区域周边新建 重点行业项目,已建成的项目应严 格做好污染治理和风险管控措施,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加快提 标升
6、级改造,防控土壤污染。本项目位于环卫用地,不涉及重 金属产排。是能源资源利用:2- 1.【能源/限制类】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行清 洁生产,对于国家已颁布清洁生产 标准及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 行业,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均要 达到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集 中供热区域内达到供热条件的企 业不再建设分散供热锅炉。新建 锅炉、炉窑只允许使用天然气、液 化石油气、电及其它可再生能源。 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锅炉、炉窑 须配套专用燃烧设备。本项目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均使用 电能,不涉及高污染燃料使用, 不属于“高耗能、高排放”的项 目,符合能源资源利用要求。是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3- 1.【水/ 鼓励引
7、导类】全力推进前山河流域 坦洲镇部分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 工程, 零星分布、距离污水管网较 远的行政村,可结合实际情况建设 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项目为垃圾转运项目建设,不属 于此条评判标准评判类型项目。是3-2.【水/限制类】涉新增化学需氧 量、氨氮排放的项目, 原则上实行 等量替代,若上一年度水环境质量 未达到要求,须实行两倍削减替 代。项目不涉及废水直排,不涉及新 增废水总量占用指标。是3-3.【水/综合类】推进养殖尾水资 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项目不涉及养殖尾水产排。是3-4.【大气/限制类】涉新增氮氧化 物排放的项目实行等量替代,涉新 增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项目实行 两倍削减替代。项目不涉及
8、氮氧化物、挥发性有 机物排放是3-5.【土壤/综合类】推广低毒、低 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经验,开展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 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项目为垃圾转运项目建设,不属 于此条评判标准评判类型项目。是环境风险防控要求: 4- 1.【水/综合 类】集中污水处理厂应采取有效本项目不属于集中污水处理厂项 目。是 6 措施,防止事故废水直接排入水 体,完善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系统 联网, 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实时、动 态监管。单元内涉及生产、使用、 储存危险化学品或其他存在环境 风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按要求编 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需设 计、建设有效防止泄漏化学物
9、质、 消防废水、污染雨水等扩散至外环 境的拦截、收集设施, 相关设施须 符合防渗、 防漏要求根据本项目使用的原辅料理化性 质特点,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设 备或物品。4-2.【土壤/综合类】土壤环境污染 重点监管工业企业要落实工矿用 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要 求,在项目环评、设计建设、拆除 设施、终止经营等环节落实好土壤 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本项目不属于土壤环境污染重点 监管工业企业。是4生 活垃 圾转运站 技 术 规 范(CJJ/T 47-2016) 相符性分 析2.1.1 转运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规 定:l 应符合城乡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 专项规划的要求;2 应综合考虑服务区域、服务人 口、转
10、运能力、转运模式、运输距 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 影响;3 应设在交通便利, 易安排清运线 路的地方;4 应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 通信等方面的要求。2.1.2 转运站不宜设在下列地区:1 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 地段;2 邻近学校、商场、餐饮店等群众 日常生活聚集场所和其他人流密 集区域。2.1.1:1 本项目符合中山市生活垃圾 处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 的要求(具体详见本表序号 8 内 容);2 本项目设计已考虑服务区域、 服务人口、转运能力、转运模式、 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 等因素的影响;3 本项目位于坦洲镇环洲东路, 交通便利, 清运线路易安排
11、;4 本项目选址满足供水、供电、 污水排放、通信等方面的要求;2.1.2 本项目建设地点不在:1 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 华地段;2 邻近学校、商场、餐饮店等群 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和其他人流 密集区域。是2.2.1 转运站的设计日转运垃圾能 力,可按其规模划分为大、中、小 型, 及 I 、II 、III 、IV 、V 类五小 类。不同规模转运站的主要用地指 标应符合表 2.2.1 的规定。当设计 转运量1000t/d 时, 用地面积应 15000m2。因 用 地 受 限 , 用 地 面 积 3995.61m2 ,本项目通过优化设 计,合理利用空间,主体建筑共 2 层,同时将办公区、卫浴室等
12、 空间全部设置于垃圾转运车间一 层,进一步加强空间利用效率, 使 本 项 目 在 占 地 面 积 不 足 4000m2 的前提下,具备 400t/d 转 运能力。是 7 3.0.1 转运站的总体布置应依据其 规模、类型, 综合工艺要求及技术 路线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总平面布置应工艺合理、布置紧 凑、交通顺畅, 便于转运作业;应 符合安全、环保、卫生等要求;2 转运作业区应置于站区主导风 向的下风向;3 车辆出入口应设置在站区远离 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端;4 应设置围墙。1 项目平面布置合理, 符合安全、 环保、卫生等要求;本项目办公 区与转运作业区合并建设,平面 布局紧凑,除绿地
13、及洗车场外主 要空间均用于转运作业。2 中山市主导风向为北风,转运 作业区位于站区中部偏西南,转 运作业区位于站区主导风向的下 风向3 本项目北侧距离最近敏感点永 新街 80 米,500 米范围内东侧、 北侧有环境保护目标,其中,东 侧居民区人口数量最多, 因用地 受限(项目西侧为城市道路) , 本项目车辆出入口设置在西侧。 4 本项目设置围墙。是5.0.3 转运站的建筑结构应符合下 列规定:1 保证垃圾转运作业在相对密闭 的状态下进行,以便于对污染实施 有效控制;2 垃圾转运车间应安装便于启闭 的卷帘闸门,设置非敞开式通风 口;3 转运站及转运车间内的辅助用 房应单独设置门。5.0.9 转运
14、车间地面和内墙面 1.5m 以下应做防腐处理,且应便于清 洗。5.0.3:1 本项目垃圾收集车卸料、垃圾 压缩、转运等均在主体站房室内 进行,卸料作业区、压缩作业区 均设有快速卷帘门。2 项目车间安装快速卷帘闸门, 设置非敞开式通风口。3 本项目辅助用房单独设置门。5.0.9 本项目要求车间地面、墙面 1.5m 以下做防腐处理, 且便于清 洗。是6.0.4 转运站排水系统应符合下列 规定:l 应按雨污分流原则进行转运站排 水设计;2 站内应场地平整, 不滞留渍水; 并应设置污水导排沟(管);3 应设置积污坑或沉沙井等设施, 以收集生产作业过程产生的污水。 积污坑或沉沙井的形式和容量应 与相关工
15、艺要求相匹配;4 应采取有效的污水处理或排放 措施。1 本项目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 制;2 站内地面平整, 设置导流沟; 3 本项目要求设置积污坑;4 本项目生活污水、设备冲洗水、 地面清洗水、洗车清洗废水经预 处理排入中山市坦洲镇污水处理 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垃圾渗滤液 经过密闭槽车转移进入中山市坦 洲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废 气处理设施更换废水定期交由有 废水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理。是7.1.1 转运站的环境保护配套设施 应与转运站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 时建设、同时启用。7.1.2 转运站应合理布局建(构) 筑物, 设置绿化隔离带,配备相应 污染防治设施和设备。7.1.3 转运站应结合垃圾转
16、运单元 的工艺设计,强化在卸装垃圾等关1 本项目严格落实“三同时”制 度;2 本项目布局合理,项目四周均 设有绿化带;项目配备废气、废 水、噪声、固废污染防治措施;3 本项目在卸料作业区设置快速 卷帘门, 卸料时启用喷雾降尘设 施, 设置“微生物除臭+化学洗涤是 8 键位置的密闭、通风、 降尘、除臭 措施; 大、中型转运站应设置独立 的抽排风除臭系统。转运站臭气 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恶臭污 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 的有关 规定。7.1.4 转运站的噪声控制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GB12348、声环境 质量标准GB3096 的有关规定。7.1.5 转运站应根据所
17、在区域环境 质量要求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等 具体条件和垃圾转运工艺,确定转 运站污水排放、处理形式, 并应符 合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7.1.6 配套的运输车辆应有良好的 整体密封性+ 生物滤池+ 活性炭吸附除臭系 统 ”、在压缩作业区设置“微生 物除臭+两级生物喷淋除臭 ”,臭 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 标准;4 本项目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厂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的有 关规定。5 本项目垃圾渗滤液经槽车密闭 转运至中山市坦洲镇污水处理有 限公司处理。排放形式符合环保 部门要求;6 入站垃圾由收集车密闭运输, 出站垃圾放入集装箱后密闭包
18、 装,整车运输。5生 活垃 圾转运站 工程项目 建 设 标 准 (建 标117-2009) 相符性分 析第四十条 转运站环境保护配套设 施必须与转运站主体工程设施同 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启用。第四十一条 转运站应通过合理布 置建(构)筑物、设置绿化隔离带, 配备污染防治设施和设备等措施, 对转运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进行 有效防治。第四十二条 转运站应结合垃圾转 运单元的工艺特点,强化在卸装垃 圾等关键位置的通风、降尘、除臭 措施;大型转运站必须设置独立的 通风、除臭系统。第四十三条 配套的转运车辆必须 有良好的整体密封性能。第四十四条 配套作业过程产生的 噪声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 市区域环
19、境噪声标准(GB3096) 的规定。第四十五条 转运站应根据所在地 区水环境质量要求和污水收集、处 理系统等具体条件,确定渗沥液及 污水排放、处理措施, 并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及当地环境保护 部门的要求。中、小型转运站的渗 沥液及污水宜直接排入市政污水 管网集中处理。第四十条 本项目严格落实“三同 时”政策,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必 须与转运站主体工程设施同时设 计、同时建设、同时启用。第四十一条 本项目布局合理,设 置了绿化隔离带,大气污染防治 措施为“微生物除臭+化学洗涤+ 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除臭系统 ” 与“微生物除臭+两级生物喷淋除 臭 ”;设置了分区防渗措施;采 用低噪设备、厂房隔声
20、、绿化隔 声等措施减小噪声污染。第四十二条 本项目关键位置设 置更多吸风口,同时设置了喷雾 降尘设施;具备独立的通风、除 臭系统;第四十三条 本项目垃圾装入密 闭的集装箱,通过转运车转运;第四十四条 根据本报告噪声预 测结果,本项目作业噪声能够满 足标准;第四十五条 本项目垃圾渗 滤液经槽车密闭转运至中山市坦洲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9 6“ 十四 五” 城镇 生活垃圾 分类和处 理设施拖 发 展 规 划(2021 年 5 月, 国家发展 改革委、 住房城乡 建设部发 布)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是城镇 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推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现 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坦洲 产业 平台 垃圾 中转站 项目 建设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