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超重与失重(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教案】超重与失重(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超重与失重(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4.6超重与失重(第1课时)课型新课授课教师核心素养目标1.物理观念: 这一节很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通过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探究超重和失重的相关因素及其实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实验能力和理论推导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2.科学思维: 通过对乘坐电梯“模型建构”为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通过分析表格中的因素“科学推理”超重与失重的决定因素,并且用受力分析“科学论证”为什么会出现超重、失重现象,对结论合理的“质疑创新”。 3.科学探究: 通过快速上提重物、“大力”分开书本、体验乘坐电梯、观看天宫一号失重环境、释放带
2、重物的卡纸圆筒等情景和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由现象到本质来研究和认识规律的过程,树立科学思维,领略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的魅力。 4. 科学态度与责任: 让学生感受科学之美和科学精神,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增强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领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从而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体会知识对于国家富强、民族发展甚至是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生活现象、实验验证和理论推导探究超、失重现象及其相关因素和本质。教学难点探究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相关因素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学习方法讨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幻灯片、教材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及互动意图二次备课(二) 导入新课(
3、35分钟)电梯启动和停下来的过程中,我们的感受有何不同呢?互动:鼓励学生应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三) 新课教学(1520分钟)一、超重和失重视频观察:电梯启动、运行、停下来的过程中,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支持物的压力)的变化情况。 教师介绍:1. 超重 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2. 失重 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 问题:人站在体重计上下蹲时,为什么体重计的示数会变化呢?视重:体重计的示数
4、。反映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F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先后经历加速、减速和静止三个阶段。加速阶段:mg-FN=maFN=m(g-a)mg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作超重现象。总结:1.物体处于超重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实际重力并未发生变化,只是视重变了。2.超重的运动学特征:有向上的a(或加速度有向上的分加速度)。3.失重的运动学特征:有向下的a(或加速度有向下的分加速度)。分析探究:分析电梯运行中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变化情况,并完成表格。猜测:超重和失重到底与哪些量有关?有什么运动学特征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超重 失重 课时 教学 设计 上学 物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一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