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ISO90012015内审检查表含记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ISO90012015内审检查表含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ISO90012015内审检查表含记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限公司内审检查表部门:管理层NO: 001页码:1 OF 4要 求审核要点审核方法检查记录ISO90014.1理解组 织及其环境管理者是否识别和评审所处的外部环 境,环境因素是否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 负面因素或条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时是 否考虑;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 价值观;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 策和承诺;资源的获得等本公司定期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 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手册的策划是否考虑相关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内容相关外部环境是否考虑:国际、国家、地区 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文 化和社会因素。定期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
2、信息进 行监视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和适宜。 OK NG记录:1、公司已按标准的要求建立了 一个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2、质量手册符合标准的要求, 策划了内外部环境,并制定了相关方 和环境的识别记录明确对过程环境 进行了描述。4.2相关方 的需求和期 望管理者是否识别相关方,相关方的需求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方的需求是否有进行监视和评审手册的策划是否考虑相关方内容相关方包括是否考虑:国际、国家、地区和 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文化 和社会因素。定期对这些相关方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以确保其充分和适宜。 OK NG质量手册符合标准的要求,策划了内 外部环境,并制定了相关方和环境的 识
3、别记录明确对过程环境进行了描 述。4.3确认质 量管理体系 的范围手册说明的适用细节是否合理? 手册的内容覆盖面是否完整?手册中各过程的描述是否反映了公司 所提供产品的特点?审查手册和明示的程序文件,在质量手册 中包含的对标准要求适用的说明、引用或 含有程序、过程顺序和相互关系的表述、 支持性文件清单,确定其是否满足标准的 要求 OK NG1、公司已按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一个 文件化的质量环境管理;2、管理手册符合标准的要求,明确 体系覆盖的范围、条款的适用以及适 用的合理性,并对过程进行了描述。 包装彩盒的印刷服务4.4质量管 理体系及其 过程质量策划的输出是否形成了文件? 实现质量目标的资源是
4、否齐备?质量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质量策划是否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 持续改进?质量策划的更改是否受控?更改期间是 否保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审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能够反映质量 策划的结果,并体现了持续改进的要求. 质量目标实现的效果可通过内部审核、过 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数据分析、管理 评审等方面的审核来了解。审查改进计划的有效性,如果有效性差, 是否有替代的改进计划?审查如何传达至 相关部门的?当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 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时,有无做相应的修 改,以确保其适应性。 OK NG记录:1、总经理亲自参与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5.1领导作用和 承诺5.1.1总则最高
5、管理者对其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 体系的承诺能够提供哪些证据?最高管理者如何认识满足顾客的要求 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最高管理者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将 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 性传达给公司的员工?公司的员工如何认识这种重要性?通过与最高管理者座谈,了解最高管理者 是否知道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 的重要性.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如何体现 的?如对顾客、相关方要求的识别、产品 要求的评审、设计开发、顾客满意的测量 和监控、数据分析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的 要求。 OK NG记录:有证据表明总经理已按照标准 要求实现了管理承诺。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公司如何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将
6、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要求的形 式是什么?公司如何证实顾客需求转化为相应要 求并得到满足?通过与最高管理者座谈,了解其对以顾客 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的理解,并在 审核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开发过程、 顾客满意的测量和监控过程以及持续改进 方面寻找证据予以证实。 OK NG记录:1 、总经理对“以顾客为关注焦 点”的理解深刻,强调了确定和满足 顾客要求,追求顾客满意。5.2方针/制定沟通方针最高管量者是如何认识质量方针的重 要性?制定的质量方针是否满足标准的 要 求?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关系是否明确? 公司采用什么措施传达质量方针?审核最高管理者对制定的质量方针内涵的 说明,是否为制定质量目标提
7、供了框架, 怎样在适当层次上达到沟通与理解,如何 进行分解,是否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 审。 OK NG记录:总经理制订并亲自颁布了公司 的质量方针,方针满足标准的要求, 并在组织内得到了有效的沟通。公司各层次对质量方针的理解程度如 何?质量方针的评审及修改状态是否符合 文件控制的要求?5.3岗位,职 责和权限对应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职能, 是否明确了相应的职能和岗位? 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 否清楚、协调?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岗位员工是否明确 自己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查阅组织结构图及规定各部门、各岗位职 责、权限及相互关系的有关文件,并到有关 部门、岗位进行询问、了解,予以证
8、实。通过现场审核查看相关职能能否落实,划分 是否合理。 OK NG记录:通过编制职位说明书,对 与质量管理有关的部门和岗位明 确了其职责和权限。6策划,6.1应 对风险和机 遇的措施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考虑了风险和 机遇的措施?在策划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是否考虑了 组织环境和相关方的需求?如何评价风险和机遇?是否明确了必 要的资源?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如何整合风险和 机遇并实施这些措施?是否规定了评价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文 件?是否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有效性确认?查阅有关风险和机遇的规定,了解最高管理 者是否亲自制定风险和机遇活动。是否制定程序文件是否制定有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是否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风
9、险评估报告 风险和机遇应对的整合和实施 OK NG记录: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评估报告”6.2质量目标 及其实现的 策划质量目标的设定是否在相关层次上得 到分解?分解是否适宜?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 一致?质量目标是否有可测量性?测量方法是 否明确?从产品特性及服务特性中,从作为框架的质 量方针和环境方针所对应的内容中识别建 立质量和环境目标的适宜性。质量目标对于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来说都 可测量的,考察其测量方法的合理性。 OK NG记录:查公司已制定了质量目标。并制定 了质量管理体系品质策划(目标 分解)质量目标已分解到各职责和层次, 且可测量。公司及各部门目标按评
10、价频率进 行了评价,均达到了目标。6.3变更的策 划最高管理者采取了何种途径确定所需 提供的资源?为满足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 求,提供了哪些资源?提供的资源是否能确保提供的产品达 到顾客满意的要求?针对部门职能所涉及的过程,检查使得输出 满足输入要求时所需资源的适宜性。审核领导层对资源的安排和承诺及其落实 情况。结合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满足顾客期 望及持续改进的要求,综合判定所需资源的 必要性,识别是否有资源短缺或资源过剩的 情况。通过产品不合格情况,反推是否存在资源提 供不足或提供不及时的因素。 OK NG记录:总经理已为质量环境管理提 供了必要的资源。7资源提供7.1.1总则最高
11、管理者采取了何种途径确定所需 提供的资源?为满足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 求,提供了哪些资源?提供的资源是否能确保提供的产品达 到顾客满意的要求?针对部门职能所涉及的过程,检查使得输出 满足输入要求时所需资源的适宜性。审核领导层对资源的安排和承诺及其落实 情况。结合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满足顾客期 望及持续改进的要求,综合判定所需资源的 必要性,识别是否有资源短缺或资源过剩的 情况。通过产品不合格情况,反推是否存在资源提 供不足或提供不及时的因素。 OK NG记录:总经理已为质量管理提供了 必要的资源。9.1监视测 量分析和评 价9.1.1总则是否对保证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运 行所需的测
12、量和监控活动进行了规定、 策划和实施?在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中是否采用了 统计技术?测量和监控活动是否能确保满足要求 和实现改进?监测依据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查阅相关文件,了解对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 常运转和不断改进而规定的测量和监控活 动的合理性及充分性。询问质量管理部门,在测量、分析和改进活 动中采用了哪些统计技术(包括描述性的和 分析性的),效果如何。并查阅运用统计技 术的记录。是否有对持续改进的机会的识别方法以及 对持续改进的文件规定,实施情况如何。询问最高管理者是如何考虑实施持续改进 的,是如何策划的。是否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 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了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中是否包含
13、了对环境表现、有关的运行 控制、对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跟踪信 息的记录。有无关于法律法规适用性的评价记录。 OK NG记录:公司已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所需的测量和监控进行了策划,并 得到了实施。9.2内部审核是否制定了形成文件的程序?程序文件 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对内部审核方案进行了策划?策 划的结果是否适合公司的现状? 是否按规定要求实施?审核人员是否具备独立性? 是否记录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是否 及时采取了相应措施?是否对纠正措 施进行了验证和报告?效果如何?向主管内部审核部门的负责人索要程序文件,了解实施情况。检查程序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与质 量手册相协调,重点了解内部审核是
14、否涉及 了产品、过程和体系,实施步骤安排得是否 合理,对内部审核人员是否提出了具体要 求。查阅内部审核计划,是否覆盖了质量管理体 系的所有过程、部门。抽查12套内部审核的全套资料(主要有: 会议通知、会议签到、会议记录、审查计划、 检查表、不合格报告、审查报告、纠正措施 跟踪报告),了解内部审核的实施情况。 OK NG记录:1、公司已编制了内部审核 控制程序;2 、已制订了年度内审计划。9.3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如何认识管理评审的重要 性?是否保存了管理评审的记录?管理评审的执行人、时间间隔、输入及 输出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上次管理评审输出的改进措施是否得 到实施?有效性如何?本次管理评审输出的
15、改进措施是否进 行了跟踪验证?查阅有关管理评审的规定,了解最高管理者 是否亲自主持了管理评审活动。管理者代表及质量管理部门和其它部门的 相关人员是否参加了管理评审活动,做了哪 些管理评审的准备工作。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完备,输出是否明确? 抽查12次管理评审活动的全部记录资 料,主要包括会议通知、会议签到表、管理 评审计划、管理评审会议报告等。向部门负责人了解参与管理评审的情况及 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要求其出示有 关证据。 OK NG记录:经查,已制订了管理评审计 戈叽将于2016年12月20日进行 管理评审,同时输出了“管理评审 报告”10.持续改进10.1总则组织是否策划选择改进机会,
16、采取必要的 措施采取的措施是否满足顾客要求, 采取的措施是否有增强顾客满意 是否评审哪些改进机会和措施, 改进机会和措施是否有实效性是否规定改进的负责人查阅改进的案子,是否有质量方针的评审, 质量目标是否有统计分析,生产过程是否有 数据分析,纠正措施是否有效的,管理评审 是否有改进的内容向相关管理层进行询问有哪些改进内容;是 否评审有效; OK NG组织利用质量方针评审和目标、审 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管 理评审10.3持续改进最高管理者如何认识“持续改进”? 公司策划和管理了哪些持续改进的过 程?询问最高管理者是如何考虑实施持续改进的,是如何策划的。通过询问和查阅有关文件,检查持续改进
17、的 范围是否涉及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 持续改进的职责是否涉及质量特性、特征和 公司长远的、日常的改进,持续改进的职责 是否涉及公司的各层次,持续改进的结果是 否达到了提高效率和有效性。检查对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方法和对持续 改进的文件规定。检查在公司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展开的质 量目标是否包括持续改进的内容,不求在某 一段时间内全部的质量目标都在改进, 但至 少应有进行日常活动的改进证据。 OK NG记录:有证据表明公司已按策划的 要求实施了持续改进。审核员审核日期2017年5月15日部门:总务部NO: 001页码:1 OF2审核要点审核方法检查保留文件ISO90015.3职责和权限对应公司
18、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职能,是否 明确了相应的职能和岗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否清 楚、协调?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岗位员工是否明确自己 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查阅组织结构图及规定各部门、各岗位职责、 权限及相互关系的有关文件,并到有关部门、 岗位进行询问、了解,予以证实。通过现场审核查看相关职能能否落实,划分是 否合理。 OK NG保留文件:通过编制职位说明 书对与质量管理有关的 部门和岗位明确了其职责 和权限。6.2质量目 标及其实现 的策划质量目标的设定是否在相关层次上得到分解?分解是否适宜?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一致 ? 质量目标是否有可测量性?测量方法是否明 确?从
19、产品特性及服务特性中,从作为框架的质量 方针和环境方针所对应的内容中识别建立质量 和环境目标的适宜性。质量目标对于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来说都可测 量的,考察其测量方法的合理性。当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 动、产品或服务时,有无做相应的修改,以确 保其适应性。 OK NG保留文件:部门负责人能准确回答公 司及部门质量目标,并达成 目标。7.1.2人员组织是否确定并提供所需要的人员,以有效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公 司是否根据必要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 来安排人员,以确保人员素质满足岗位的需 要,能胜任其工作需要的人员是否有进行控制,入职登记表,有无 进行相关培训 O
20、K NG查有入职登记表 培训保留文件7.1.6组织的知识组织是否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确 保产品和服务符合性及顾客满意所需的知 识。这些知识是否得到保持、保护、需要时 便于获取。在应对变化的需求和趋势时,组 织应考虑现有的知识基础,确定如何获取必 需的更多知识知识的获取和更新应考虑组织经营方针、变 更需求,内外部变化。组织知识可以基于:内 部资源(如:知识产权、从经验获得的知识、 从失败和成功项目中获得的教训、获取和分享 未形成文件的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 的改进结果); 外部资源(如:标准、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以 及从顾客和外部供方收集的知识) OK NG查有入职登记表培训保留文件
21、,会议保留文件7.2能力、7.3意识公司是否识别了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各类 人员的能力?是否对人员能力的胜任情况进行了考核? 人员的安排是否满足需求?是否按需求安排了培训?是否评价了培训的有效性?员工的质量意识如何?是否保持了适当的培训保留文件?在行政主管部门检查人力资源的需求、资格要 求和满足情况,并在关键部门加以验证。通过考试、谈话、业绩评价、能力测试等其它 有效方法来评定培训的有效性。通过考试、面谈观察工作态度,询问对“以顾 客为中心”、“持续改进”等质量管理原则和对 质量方针目标的理解来评价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受审核部门实地审核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 的工作岗位有哪些?重要岗位的职工是否都
22、接受了相应的培训。 OK NG保留文件:总务部确定了质量各 岗位的能力要求,并根据各 岗位的需要组织进行了新 员工的入职培训、在职员工 的培训和转岗培训,对培训 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行政部 制订了人力资源控制程 序7.4沟通公司内部沟通工具有哪些?内外部沟通的渠道是否畅通有效? 是否规定内外部信息交流的方法以及各种 信息如何传递、保留文件。信息传递过程是否闭合。各类人员是否了解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 运作状况?向负责的部门负责人索要相关的程序,查看是 否建立并保持了信息交流的程序。审核公司是否对信息沟通的职责和方法作出明 确规定,是否使用了恰当的技术和工具,信息 是否被有效利用。审核内外部沟通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ISO90012015 检查表 记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