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1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项 目编号:824rkn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 0 二三年六月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1 前言11.1 项目由来11.2 项目特点21.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21.4 主要环境问题21.5 评价结论32 总则42.1 编制依据4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62.3 评价工作等级112.4 评价范围162.5 环境敏感目标162.6 评价重点243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263.1 建设项目概况263.2 建设项目与政策、
2、法规、标准及规划的相符性353.3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53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54.1 区域概况554.2 自然环境574.3 电磁辐射环境现状评价584.4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634.5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654.6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674.7 大气环境现状评价675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685.1 声环境影响分析705.2 污水排放环境影响分析70I5.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705.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715.5 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716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726.1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26.2 声环境影响分析866.3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896.4 固体
3、废物环境影响分析896.5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97 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分析与论证907.1 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分析907.2 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论证928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939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949.1 环境管理949.2 环境监测949.3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9510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9610.1 项目概况9610.2 环境质量现状9610.3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9610.4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9710.5 环境保护措施9810.6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9910.7 总结论99附件 1 委托书100II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 前言1.1 项目由来广东省作为我国东
4、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大省, 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多发频发,受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较大。围绕全省“全灾种、大应急、大指挥” 的工作需要,建设集信息汇聚中心、成果展示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决策研判中心、监测预警中心 于一体的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 围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链条的监测、预报、预警、防灾、减灾、指挥、救援、重建、 总结等节点,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强大、 简便实用、安全可靠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其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为一体的省级应急指挥中心。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筑面积 13677 平方米,共五层,楼高 30 米。基于此
5、,在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楼顶建设 1 个 Ka 和 1 个 Ku 卫星固定站,实现卫 星通信网的接入,为应急通信提供更可靠的保障,支撑打造天地一体化的应急通信网 络体系。卫星通信不受通信两点间任何复杂地理条件的限制和任何自然灾害、人为事 件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提高省应急指挥中心在常规地面通信系统失效等极端条件下的 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有力支撑省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等工作的有序、高 效开展。服务商应能确保实现本次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楼顶新建的卫星固定站与原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楼顶卫星固定站及广东省航空护林站楼顶卫星固定站等的互联通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本项
6、 目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 版)(生态环境部令第 16 号),本项目属于“ 五十五、核与辐射” 中“164 卫星地球上行站” 中的“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 建设单位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 响评价工作。 编制单位承接任务后,随即成立了项目组,并组织项目组成员赴现场 收集资料、进行现场踏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以及现场踏勘情况, 编制单位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相关规范编制了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7、1.2 项目特点本项目为卫星地球上行站项目,运行过程主要的环境影响是卫星天线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1.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评价工作程序见图 1.3- 1。图1.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4 主要环境问题根据项目施工期及运行期环境影响特性,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2题是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废水、噪声及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运行期卫星天线产生的电磁辐射和空调、电机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5 评价结论本项目为卫星上行站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本项目采取了有效的污染 防治措施,各项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本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完善,在落实本报告提出 的各项环保措施和执行“三同时
8、” 的情况下,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 总则2.1 编制依据2.1.1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订);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订);(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 月 1 日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 年 4 月 29 日修订);(6)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 年 6 月
9、5 日施行);(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2011 年 3 月 1 日施行);(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 年 6 月 29 日起施行);(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 年 10 月 1 日施行);(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2021 年 1 月 1 日施行);(1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 年修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令第 49 号, 2021 年 12 月 30 日施行);(12)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 年版);(1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9 年 1 月 1 日)。2.1
10、.2地方法规和规章(1)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8 年 11 月 29 日);(2)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区划的通知(穗环2018151 号);(3)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8 年 11 月 29 日修订, 自 2019年 3 月 1 日起施行);(4) 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4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 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 2019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6)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办法(2018 年 11 月 29日通过,自 2019 年 3 月 1
11、 日起施行);(7)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2018 年 11月 29 日第三次修正);(8) 关于同意实施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粤府函201129号,2011 年 1 月 30 日);(9)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10)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广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规范优化方案的批复(粤府函202083 号);(11) 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粤府202071 号);(12) 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穗府20214 号)(13) 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14) 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修订)(
12、穗府201317 号);(15) 广州市城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4-2030 年)(穗府20175 号);(16)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水功能区调整方案(试行)的通知(穗环2022122 号)。2.1.3技术导则和规范(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6);(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卫星地球上行站(HJ1135-202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13、导则 声环境(HJ 2.4-2021);(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22);(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9)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7 年第43 号);(10)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5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996);(11)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 1996);(12) 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GB13615-2009);(13)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标准(GB/T5
14、1391-2019);(1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天气雷达站(GB31223-2014);(15) 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场地要求(GY/T5039-2011);(16)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17) 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2.1.4其它有关依据及项目相关文件(1)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的复函(粤发改投审202246 号);(3)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复函(粤发改投审202222 号);(4)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应急指挥中心项
15、目信息化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粤办函【2023】24 号);(5)环评过程中所需要的其他资料。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2.2.1评价因子根据项目的性质及其所处地区的环境特征分析,本类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产生的 污染因子有噪声、施工污水、生态环境;运行期产生的污染因子有电磁辐射环境、噪声,废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 2.2- 1。表2.2-1 环境评价因子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因子单位预测评价因子单位施工期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 声级, LeqdB(A)昼间、夜间等效 声级, LeqdB(A)地表水环境pHa 、COD、BOD5 、 NH3-N、mg/LpHa 、COD 、 BOD5 、 NH3-
16、mg/L6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信息化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因子单位预测评价因子单位石油类N、石油类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运行期电磁辐射环境功率密度电场强度W/m2V/m功率密度电场强度W/m2 V/m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 声级, LeqdB(A)昼间、夜间等效 声级, LeqdB(A)地表水环境pHa 、COD、BOD5 、 NH3-N、石油类mg/LpHa 、COD 、 BOD5 、 NH3-N、石油类mg/L注 a:pH 值无量纲。2.2.2环境质量标准2.2.2.1 电磁辐射环境质量标准本工程新建中星 6DKu
17、卫星天线 1 副、中星 16Ka 卫星天线 1 副。Ku 卫星天线上行频率 14GHz14.50GHz、下行频率 12.2512.75 GHz,等效口径 4.5 米,磁场强度59 dBW、发射功率 40 W。发射增益54.32+20lg(f/14.25)dBi;接收 增益:53.53+20lg(f/12.5)dBi,选用位于东经 125轨位的中星 6D 卫星,提供覆盖中国及周边海域的连续 20MHz Ku 频段卫星转发器传输服务。Ka 卫星天线上行频率 28GHz30GHz、下行频率 17.8GHz20.2GHz,等效口径 3.7 米,磁场强度58dBW、发射功率 10W。发射增益 59.2a
18、t 29GHz,接收增益 55.5 at 19GHz。接收和发射 Ka 频段信号,利用我国首颗 Ka 频段高通量宽带卫星中星 16 号卫星。根据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标准(GB/T51391-2019)要求,确定本工程 固定卫星地球站上行站是否可豁免管理。向没有屏蔽空间发射 0.1MHz300GHz 电磁场 的,且等效辐射发射功率小于表 2.2-2 所列数值的无线通信设施(设备)可免于管理。可豁免的无线通讯设施(设备)的等效辐射功率如表 2.2-2 所示。表2.2-2 可豁免的无线通讯设施(设备)的等效辐射功率频率范围(MHz)等效辐射功率(W)0.133003300000100本工程 3.
19、7mKa 频段卫星天线和 4.5mKu 频段卫星天线上行频率处于“3300000MHz ”,等效辐射功率豁免值为 100W ,根据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标准7(GB/T51391-2019)等效辐射功率计算公式为发射机标称功率与对全向天线而言的天 线增益(倍数)的乘积,两幅天线等效辐射功率均大于 100W,不可豁免管理,需做电磁波强度评估。电磁辐射评价标准主要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和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 1996)要求。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 0.1MHz300GHz 频率,场量参数是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应急 指挥中心 项目 信息化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