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技术利用改扩建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技术利用改扩建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技术利用改扩建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7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 :HP-2018-109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二 一九年四月环境保护部监制目 录表 1 基本项目情况 1表 2 放射源 15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16表 4 射线装置 17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物库) 19表 6 评价依据 20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 22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 32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 36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 55表 11 环境影响分析 68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 87表 13 结论与建议 93表 14 审批 97附件:附件 1委托书附件 2原有核技术利用
2、项目环评批复、验收批复附件 3辐射安全许可证附件 4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合格证附件 5个人剂量监测报告附件 6拟建场所辐射环境本底监测报告附件 7辐射安全管理相关制度附件 8楼上新生儿科搬迁说明附件 9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明细登记表附件 10 核医学科日常监测记录附件 11 原核医学科 X-辐射水平监测报告附件 12 原核医学科表面污染水平监测报告附图:附图 1 大楼一层平面图附图 2 大楼二层平面图附图 3 拟建核医学科平面图I附图 4屏蔽设计剖面图附图 5核医学科人员流动路线规划图附图 6核医学科两区划分图附图 7三级衰变池设计方案附图 8核医学科废水管道布置图附图 9核医学科通风系统设计图II表
3、 1 基本项目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改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法人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广州市昌岗东路 250 号项目建设地点广州市昌岗东路 250 号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600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500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8.33%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 其他占地面积()/应 用 类 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 类 类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作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类 类销售类 类使用类类其他/1.1 建设单位情况、项目建设规模、目的和任务1.1.1 单位概况广
4、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广医二院)于 1982 年 12 月正式挂牌,2004 年 8 月成立广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2013 年 6 月医院正式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 院,广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经过 30 余年的艰苦 创业,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人才队伍齐备、学科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 科教成果丰硕、诊疗设备先进、医疗服务完善,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成为广州市重要的医疗诊治、医学教育、医1学研究机构,广州市干部保健基地。医院由院本部、番禺院区和西院区组成。医院本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核心地区,双地
5、铁昌岗站上盖。医院占地面积 11.1 万平 方米,建筑面积 21.93 万平方米(含西院区、番禺院区),实际开放病床 2500 余张,设 有 46 个临床科室, 12 个医技科室, 附设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心血管疾 病研究所,以及 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职工人数 3247 人,其中高级职称 631 人。 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 名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名、双聘 院士 2 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1 名、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 1 名、广东省自然科学 杰出青年 1 名。近 100 人次在省、市学术团体各专业学会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2016 年
6、全院门诊总诊疗 303 万人次,年收出院病人近 7.5 万人次,全院住院手术超过 3 万人次。医院拥有最新一代伽玛射线立体定位治疗系统、全飞秒激光机、3.0T 医用核磁 共振成像系统、 640 排全身高速螺旋 CT、双 C 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线机(DSA)、 术中放疗手术系统、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等一批先进的现代化医疗设备,总价值约 7.8 亿元。1.1.2 项目建设规模本次评价项目的规模为建设单位拟对医院原有核医学科进行改建,将住院部大楼一 层东北侧原核医学科区域、 MR 机房及配套相关房间、伽马刀治疗区域的部分候诊区域(只缩小部分候诊的区域,不含伽马刀机房)
7、拆除,重新建设核医学科。医院原核医学科辐射工作场所获得批准使用射线装置包括一台 SPECT/CT 及一台骨 密度仪,使用非密封放射性核素包括 99mTc 、131I 、89Sr 、32P 、18F 、125I(详见表 1-1 、表 1-2)。根据医院介绍, 18F 在核医学科迁建后因条件限制一直未使用,核素 131I 、89Sr、 32P 于 2018 年 1 月停用,核素 99mTc 已于 2018 年 8 月停用。本次改扩建项目当中,将 原核医学科工作场所拆除,原核医学科使用的骨密度仪搬迁到建成后的新核医学科继续 使用,原核医学科的其他设施包括 SPECT 机均不在改扩建后的新核医学科继续
8、使用,作报废处理。原有核医学科的内容见表 1-1 、1-2 、1-3:表 1-1 原有核医学科包含射线装置一览表序 号设备名称型号最大管电 流(mA)最大管电 压(kV)数 量使用场所活动种类 和范围1SPECT/CTGEMILLENNIUM VG3451401住院楼一层核医 学科 ECT 室使用类 射线装置22骨密度仪GE LunarProdigy3761住院楼一层核医 学科骨密度机房使用类 射线装置表 1-2 原有核医学科场所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一览表序号核素种 类日等效最大 操作量(Bq)用途使用场所活动种类和范围199mTc1.0E+8SPECT 显像住院部大楼一楼 核医学科使用乙级非密封
9、放射 性物质工作场所2131I7.5E+7SPECT 显像住院部大楼一楼 核医学科389Sr2.0E+7骨转移治疗住院部大楼一楼 核医学科432P2.0E+6敷贴治疗住院部大楼一楼 核医学科518F1.1E+6PET 显像住院部大楼一楼 核医学科6125I7.4E+8粒籽植入微创介入手术室表 1-3 原核医学科场所设施情况及处理措施位置房间/场所名 称房间内设备名称设备拟处理方式核医 学科走廊座椅、桌子、铁皮柜、饮水机去污后当普通废物处理注射后等候室座椅、铁皮柜、垃圾桶、铅衣架、铅衣(含上衣、 围裙、帽子、围脖)、运动踏车,心脏功能机去污后当普通废物处理注射室注射台、药品存放柜、温度计、升降椅
10、、洗手池、移动注 射台放射活度仪、注射托盘(含托盘内组件、)铅眼镜、 铅砖、表面污染仪、伽马辐射检测仪、铅制废物箱去污后当普通废物处理垃圾桶、注射用防护铅套作放射性固废委托处置骨密度机房骨密度仪整机(包含机架、检查床、电源等)去污后暂存,改扩建场所建成后继续在核医学科使用铅屏风,桌子、椅子去污后当普通废物处理SPECT/CT 机 房SPECT/CT 整机(包含机架、检查床、电源等)去污后作报废处理准直器、高压注射器、伽马相机、折叠椅、铁柜、移动小铁柜、注射托盘(含托盘内组件)、置物板、除湿机、铅屏风、个人剂量测定仪去污后当普通废物处理垃圾桶作放射性固废委托处置SPECT/CT 控 制室电脑、操
11、作台、文件柜去污后当普通废物处理室外衰变池衰变池去污解控后拆除注:*对无法去污或去污后无法满足解控标准要求的,作放射性固废处置。3经改扩建之后,核医学科将使用一台 PET/CT 及一台 SPECT/CT 进行核素显像检查, 配套有 3 枚 68Ge 放射源用于图像质控校正;同时将原核医学科使用的骨密度仪进行迁建 只新建设核医学使用。核医学科拟使用的核素情况:PET/CT 使用 18F 显像的受诊者人数 最大为 20 人/天,单人使用的核素最大用量为 10mCi ,SPECT/CT 使用 99mTc 显像的受诊 者人数最大为 30 人/天,单人使用的核素最大用量为 30mCi。考虑在使用中的药物
12、衰变,建设单位每天所需订购使用的 18F 标记物约 854mCi,订购 99mTc 放射性药物的量为1322mCi,关于放射性药物购药量的估算详见第十章,因此该核医学科拟使用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为 8.05107Bq,为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本次项目建设规模详细情况见表 1-3 、1-4 、1-5。表 1-3 此次环评改扩建项目射线装置一览表序 号设备名称型号最大管电 流(mA)最大管电压(kV)数量使用场所活动种类和范围1PET/CT待定10001401住院楼一层核医 学科 PET/CT 室使用类射线装置2SPECT/CT西门子 Symbia Intevo63451301住院楼一
13、层核医学科 SPECT/CT室3骨密度仪GE LunarProdigy3761住院楼一层核医 学科骨密度机房表 1-4 此次环评改扩建项目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一览表序 号核素 种类实际日最大 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 作量(Bq)用途使用场所活动种类和范围118F3.1610103.16107PET 显像住院部大楼一楼 核医学科使用乙级非密封放 射性物质工作场所299mTc4.8910104.89107SPECT 显 像住院部大楼一楼 核医学科表 1-5 此次环评改扩建项目放射源一览表序 号核素名称活度(Bq)枚数类别用途贮存方式与 地点备注168Ge(桶源)9.25107Bq1类PET-CT
14、日常质控屏蔽容器贮存,存放于储源室内1 年左右更 换,退役废 源送生产 厂家回收4268Ge(棒源)4.6 107Bq 2类PET-CT 日常质控屏蔽容器贮存,存放于储源室内1 年左右更 换,退役废 源送生产 厂家回收1.1.3 目的和任务为适应广州市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周围公众提供更好的放射诊疗服务,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拟将原有核医学科场所进行改扩建,在其中使用一台 PET/CT 及一台 SPECT/CT 进行核素显像检查,配套有 3 枚 68Ge 放射源用于图像质控校 正;同时迁建一台 X 射线骨密度仪。根据关于发布分类的公告(环境 保护部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
15、17 年第 66 号,2017 年 12 月 5 日公布), 医院拟购的 PET/CT 及 SPECT/CT 为类医用射线装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44 号,2017 年 6 月 29 日公布,2017 年 9 月 1 日施 行)以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 环境部令 第 1 号, 自 2018 年 4 月 28 日起实施),该评价项目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 表,须报广东省环保厅审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 2018 年 4 月 24 日委托核工 业二七研究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附件 1),核工业二七研究所接受委托后,组织
16、 了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踏勘与调查,充分收集相关资料,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呈报广东省环保厅审批。1.2 项目周边保护目标以及场址选址等情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位于广州市昌岗东路 250 号,拟建的核医学科工作场所 位于住院大楼一层西北侧原核医学科及 MR 机房区域。符合其地理位置、四至图详见图1-1、图 1-2。住院大楼东北侧约 25 米为职工餐厅;南侧约 50 米为医院职工宿舍楼;西侧约 150 米为江南大道,北侧约 170 米为昌岗中路。拟建设的核医学科位于住院大楼一层东北角。 核医学科西南侧相邻为同位于一层的 MR 机房,东南侧为伽马刀治疗场所。东北侧至西 北
17、侧为住院楼大楼旁的道路,道路外为停车场和职工食堂及办公楼。核医学科楼上为新 生儿科,根据医院发展规划,结合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考虑,现已决定将新生儿科搬迁调整,原核医学项目对应顶棚上方将不再作为新生儿科区域。院方的说明函见附件 8。核医学科设置在住院大楼一层的东北角,有独立的入口和出口,就诊病人和陪诊家属在诊断留观后可经检查后出口就近离开核医学科,核医学科的医务人员及病人亦不与5无关人员发生交叉;拟建核医学科大楼一层的一端,结合建筑结构及周围环境考虑,有 效避开了人流密集的区域,便于对放射性药物、带药的患者及放射性废物进行综合管理, 最大限度地使各种活动的放射源集中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减少了服药
18、人群的流动,有利 于缩短人员滞留时间,减少环境敏感目标数量、距离和敏感度;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避免 对周围流动人群的照射,减少事故风险及事故后的污染处置难度。综合分析,该选址合理可行。图 1-1 医院地理位置图6图 1-2 项目四至图3.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许可情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统计情况如下:使用 II 类射线装置 5 台,III 类射线装置 25 台;使用 I 类密封放射源 2 枚(钴-60 伽马刀治疗装置);拥有 核医学科及放免室2 处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使用 7 种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医院于2016年 11 月 14 日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粤环辐证02269),详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 医科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核技术 利用 扩建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