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JXHG(44)-2021- 011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盖章)二二一年十月环境保护部监制目 录表 1 项目基本情况 1表 2 放射源 12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12表 4 射线装置 12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13表 6 评价依据 14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 16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 21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 26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 30表 11 环境影响分析 41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 54表 13 结论与建议 59表 14 审批 61附件 1 委托书 62附件 2
2、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 63附件 3 环评备案文件 65附件 4 个人剂量检测报告 68附件 5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证书及统计表 79附件 6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规定 86附件 7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123附件 8 类比 DSA 项目机房监测报告128附件 9 类比项目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136附件 10 辐射工作场所监测报告 156附件 11 关于督促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 DSA 机房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的通知169表 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建设单位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司前街 65 号项
3、目建设地点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司前街 65 号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1000环保投资(万元)50投资比例5%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 其他占地面积 (m2)/应用类 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 类 类 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 乙 丙射线装 置生产类 类销售 类 类 使用类 类其他/1. 建设单位情况、项目建设规模、目的和任务1.1 建设单位情况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又名五华县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医院”),位于广东 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司前街 65 号。医院始建于 1956 年,是五华南片的一家二级综
4、合医院, 开设床位 200 张。全院干部职工 217 人,其中高、中级职称 45 人,初级职称 154 人,医院 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预防保健科等科室, 拥有 CT 机、电子胃肠镜、彩色 B 超、 X 光机、麻醉机等医疗设备。1.2 项目建设规模为适应五华县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为周围公众提供更好的放射诊疗服务, 医院 在医技内科住院大楼一层新建介入手术室及相应配套用房,并在介入手术室内新安装 1 台DSA 用于介入手术。医院本次环评项目射线装置详细情况见表 1-1。表 1-1 本次环评项目射线装置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 (台)型号最大管电压、最 大管电流
5、类别项目性质应用目的和任务设备安装位置1DSA1Optima IGS 330125kV 、1000mA类新建介入治疗医技内科住院大楼 一层介入手术室2.3 目的和任务1为适应五华县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以及为周围公众提供更好的放射诊疗服务, 医院在医技内科住院大楼一层新建介入手术室及相应配套用房,并在介入手术室内新安装 1 台 DSA 用于介入手术。根据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卫生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医院购的 DSA 为类医用射线装置。根据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 16 号),该评价项目 属于“
6、五十五、核与辐射, 172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中使用 II 类射线装置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审批。2.工作场所周围环境简介及选址合理性分析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司前街 65 号。医院北面为树 林及村庄,东面为住宅高楼,西面和南面为空地。项目地理位置见图 1-1,医院平面布置见图 1-2。本项目 DSA 在医技内科住院大楼一层介入手术室使用,介入手术室北面为走廊,东面 为操作间, 南面为设备间, 西面为病人缓冲间及污物打包间, 楼下为停车场, 楼上为检验科。 介入手术室北面 11m 为医技内科住院大楼边界,医技内科住院大楼北面 39m 范围内为院
7、区 广场;介入手术室南面为设备间, 设备间南墙为医技内科住院大楼边界, 介入手术室南面 28m 为门诊楼, 介入手术室东南面 20m 为医技楼; 介入手术室西面 20.4m 为医技内科住院大楼边 界,医技内科住院大楼西面 30m 范围内为医院空地;介入手术室东面 52m 为医技内科住院 大楼边界。环评现场踏勘时, DSA 主体工程已建成。梅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五华县安流镇中 心卫生院(五华县第二人民医院)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要求医院取得环评批复后方可启动建设。介入手术室四周照片见图 1-3,介入手术室所在一楼平面图见图 1-4,医技内科住院大楼负一层平面图见图 1-5,医技
8、内科住院大楼二层平面图见图 1-6。综上所述, 项目选址屏蔽体外 50m 范围均位于医院内, 选址考虑了机房四周及楼上楼下 情况, 避开了人群聚集点, 选址周围无限制性因素, 项目平面布置合理, 基本符合防护最优化原则和工艺流程的要求,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3.医院原有核技术项目许可情况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持有原梅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证书编号为 粤环辐证【M0080】。种类和范围为: 使用 III 类射线装置, 有效期至 2021 年 12 月 1 日。 辐射安全许可证登记许可使用 III 类射线装置 2 台,分别为 1 台 16 排螺旋 CT 机和 1 台 X射线拍片机,使
9、用位置为放射科 CT 机房和放射科 DR 室。医院拟在医技内科住院大楼一层2新增使用数字胃肠机、乳腺机、 CT 机和 DR 机各 1 台,拟新增的 4 台射线装置于 2020 年 7 月 29 日办理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手续,但尚未更新辐射安全许可证。医院射线装置环保手续统计情况见表 1-2。表 1-2 医院射线装置环保手续统计情况序号装置名称数量位置环评验收116 排螺旋CT 机1放射科 CT 机房备案号:202144142400000054(补充备案)/2X 射线拍片机1放射科 DR 室3CT1医技内科住院大楼一层 CT 机房备案号:2020441424000001904DR1医技
10、内科住院大楼一层 DR 室5数字胃肠机1医技内科住院大楼一层数 字胃肠机室6乳腺机1医技内科住院大楼一层乳 腺室4 、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的回顾性评价(1)医院针对原有的核技术应用项目, 已制定了辐射工作场所和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场所和周围场所放射防护监测计划、辐射工作人 员个人剂量监测计划方案、辐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和培训计划方案、设备使用和维 修台账管理制度、放射科岗位职责等一系列基本规章制度, 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至今未发生过辐射事故。(2)为加强对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工作,医院成立了辐射安全管理小组,明确辐射防 护责任, 并加强对射线装置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
11、医院积极落实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环保手续,规范申报。(3)医院配备辐射防护管理员和辐射安全监督小组,根据医院提供的资料,医院现有 11 名辐射工作人员, 其中 8 名已经参加了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组织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该医院原有辐射工作人员培训情况表见附件 5。(4)辐射工作期间,要求辐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所有辐射工作人员接受剂量 监测, 建立剂量健康档案并存档, 个人剂量计每三个月送检一次, 严格按照辐射监测计划对 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场所进行常规检查, 以保护工作人员和控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医 院提供的 2020 年第二季度至 2021 年第一季度的个人剂量监测报告结果可知,
12、 统计结果见表1-1,医院辐射工作人员最近 4 个季度的个人剂量年累积剂量为 0.030.34mSv,符合电离3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对辐射工作人员要求的剂量限值要求,个人剂量监测报告见附件 4。(5)制定了设备定期保养维护制度,每年由设备厂家进行定期预防性保养。所有设备质控协议,每天、每周、每月检测设备状况,记录设备日常运行和异常情况。医院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意见:(1)由于医院相关辐射工作管理人员环保手续工作交接的疏漏,导致未能及时完成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而进行了机房的屏蔽防护建设及设备的安装。医院应加强环保意识, 对于新进的射线装置应及时履行环评手续。(
13、2)医院辐射安全许可证台帐明细保存不完善,医院应加强辐射安全与防护档案标准化管理并建好档。(3) 医院目前还有 3 名辐射工作人员尚未取得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针对存在的 问题, 医院应加强辐射安全管理, 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辐射安全考核的公告(国家生态 环境部 2021 年第 9 号公告)的有关要求,对于仅从事 III 类射线装置使用的辐射工作人 员,医院可自行组织培训与考核,并妥善留存相关辐射工作人员考核记录;对于从事 II 类 射线装置使用的辐射工作人员, 应及时参加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平台进行网络培训学习,并报名辐射安全与防护现场考试,确保辐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5 、原有
14、项目与本项目的依托关系本次项目为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 本次项目建成后拟配备 6 名辐射工作人员, 包括 3 名医师、 1 名技师、 2 名护士。 6 名辐射工作人员中有 1 位医师从原来辐射岗位调配,其 余 5 名辐射工作人员均为新引进人员, 原有辐射工作人员从事本项目辐射工作后停止原有工 作。辐射安全管理制度方面, 医院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已制定了辐射安全相关制度, 本次评 价项目在医院已制定的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制度。投入运行后, 建设单位应进一步完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表 1-1 医院辐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统计表(mSv)辐射人员2020.42020.6
15、2020.72020.92020.102020.122021.12021.3合计李国献0.040.020.020.150.23魏国雄0.030.02MDL0.290.34张奕灵0.050.050.03MDL0.13曾旭平0.04MDLMDL0.220.26魏少彬MDL0.01MDL0.150.164李茂松0.03MDLMDLMDL0.03陈其茂MDLMDL0.030.200.23曾环兆0.04MDL0.03MDL0.07朱运标/0.04MDL0.140.18李铠/0.010.040.260.31李泽琛/0.010.020.220.2558介入手术室北侧走廊介入手术室上方检验科介入手术室东侧操作
16、间介入手术室南侧设备间介入手术室东侧卫生间 介入手术室东侧更衣间图 1-3 本项目工作场所现状照片介入手术室东侧淋浴间图 1-5 医技内科住院大楼负一层平面图10表 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 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 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 种类实际日最大操 作量(Bq)日等效最大 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17、)及“关于明确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环办辐射函2016430 号”。表 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 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 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 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 压(kV)最大靶电 流(A)中子强 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 (Bq)贮存方式数量/(三) X 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DSA类1Opt
18、ima IGS 3301251000介入治疗医技内科住院大楼一层介入手术室/12表 s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 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注: 1. 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 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固体为 mg/kg,气态为 mg/m3 ;年排放总量用 kg。 2. 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或 Bq/m3)和活度(Bq)。13表 评价依据法 规 文 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 2014 年修订,2015 年 1 月 1 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19、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 10 月 28 日通过,自 2003 年 9月 1 日起施行; 2016 年 7 月 2 日第一次修正; 2018 年 12 月 29 日第二次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 2003年 10 月 1 日施行)(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 11 月 29 日国务院令第 253 号发布; 根据 2017 年 7 月 16 日国务院令第 682 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 449 号令 20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华县 安流镇 中心 卫生院 核技术 利用 扩建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