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s539线阳春大道至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省道s539线阳春大道至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道s539线阳春大道至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3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省道 S539 线阳春大道至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阳春市交通运输局地方公路管理站编写单位:广州汇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二一年八月概述1 、项目背景和概况省道 S539 线阳春大道至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 ),已 被纳入阳春市综合建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19-2035)中。本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春市 境内,起于春州大道与阳春大道交叉口处,路线自西向东,途径石拦水库、灯心塘、 学塘岗,终点于阳春东站,线路总长度为 10.557 公里。广湛高铁在阳春市春城街道蟠 龙村设置阳春东站, 目前这一片区范围内的公路仅有一条三级公路,行车速度每小时 30 公里,
2、无其他高等级公路,片区内交通设施路网落后。项目的建设有利于阳春市进 一步完善交通体系,加强阳春市区与阳春东站之间的连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及客运 发展,提高区域交通通行能力。省道 539 线位于阳春市区东部的高铁综合发展片区, 是促进高铁片区发展、加强高铁片区与中心城区联系的重要交通通道,有利于高铁客 流的快速换乘,构建市政公路和铁路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高铁站片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交通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2020 年 6 月 23 日,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文件关于省道 S539 线阳春大道至 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阳发改产交2
3、020165 号) 中批复本项目路线起于阳春市春州大道与阳春大道交叉口处,起点桩号 K92+613 ,路 线自西向东,途径石拦水库、灯心塘、学塘岗,终点于阳春东站,终点桩号 K103+170。 路线全长 10.557Km ,全线设计速度为 80km/h ,路面结构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设置桥 梁 7 座,涵洞 43 道,等级平面交叉 5 处,桥涵与路基同宽,汽车荷载为公路-I 级。 其中:K92+613- K95+613 路段采用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标准建设,长度为 3km,双向 六车道 ,路基宽度为 45m;K95+613- K103+170 路段采用一级公路标准,长度为7.557km ,双向四车
4、道,路基宽度为 35m。根据 2020 年 9 月 10 日会议意见,起点与春州大道、阳春大道的 1 处交叉口 不纳入本次建设(因现状已有项目在建),其余事项按批复意见执行。中国华西工程 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于 2020 年 12 月编制完成了省道 S539 线阳春大道至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初步设计。本次评价按照项目初步设计推荐路线方案进行。I本项目初步设计推荐路线方案起点位于春州大道与阳春大道交叉口处,起点桩号 K92+613 ,路线自西向东,途径塘坎水库、灯心塘、学塘岗、速沙坑、果元,终点至阳 春东站,终点桩号 K103+170 ,路线长 10.557 公里。近市区 3km 路段按一级公
5、里兼 城市道路标准进行设计,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 45m ,其他路段按一级公路标准进行 设计,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 35m ,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汽车荷载为 公路-I 级。全线设置路线等级平面交叉 5 处,中桥 97m/1 座,大桥 852m/6 座,涵 洞 43 道。项目拟用地总面积 114.0753 公顷,其中农用地 112. 1784 公顷(占用耕地 32.5889 公顷),建设用地 1.3402 公顷,未利用地 0.5567 公顷,不涉及围填海,不占 用永久基本农田。路段永久性占地共计 1374.7 亩(91.6467 公顷)。其中宅基地 7.0 亩、 旱地 51. 1 亩
6、,荒地 16. 1 亩、菜地 0.8 亩、林地 912.2 亩、竹林 4.7 亩、鱼塘 17.1亩、草地 107.4 亩、旧路 14.0 亩、河道 12.9 亩,果园 227.6 亩,蕉园 3.7 亩。工程建设总投资预计为 78772.41 万元,环保投资 612.5 万元,环保投资占整个 项目工程投资的比例为 0.78% 。本项目计划于 2021 年 9 月动工,2023 年 11 月建成,2023 年 12 月初通车,建设周期 27 个月。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受阳春市交
7、通运输局地 方公路管理站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分 析了现有项目技术资料,收集本项目涉及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资料,并对项目 进行了现场踏勘及初步调查,确定了初步的工作方案,并进行类比调查,在综合分析、 预测计算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编制了省道 S539 线阳春大道至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省道 S539 线阳春大道至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为新建公路项目,项目建设 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施工期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施工固废排放对环境 的影响,公路施工占
8、用土地、破坏植被,引发或加剧水土流失,将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营运期公路交通噪声、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4 、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法律,满足省公路建设的整体框架以及阳春市公路路网的II的总体规划,符合沿线城市总体规划,没有环境制约因素。拟建项目在设计中经过多 部门和多方案的研究比选, 目前推荐方案的路线走向也与沿线政府达成一致意见。同 时,路线不可避免会影响其中一些居民区等,因此,该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 营运阶段须采取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基础上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将降至最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III目 录概述I第一章 总则11.1 评价目的和
9、原则11.1.1 评价目的11.1.2 评价原则11.2 编制依据11.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策11.2.2 地方相关法规、规范、政策41.2.3 相关导则和标准61.2.4 项目其他文件依据61.3 环境功能区划71.3.1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71.3.2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71.3.3 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71.3.4 声环境功能区划71.3.5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81.3.6 区域环境功能属性81.4 评价标准91.4.1 环境质量标准9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11.5 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131.5.1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131.5.2 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14
10、1.5.3 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141.5.4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141.5.5 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141.5.6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151.6 评价重点与评价因子15- 1 -1.6.1 评价重点151.6.2 评价因子151.7 评价时段、内容、方法161.7.1 评价时段161.7.2 评价内容161.7.3 评价工作方法161.8 评价工作程序171.9 环境保护目标171.9.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71.9.2 水环境保护目标181.9.3 大气、声环境保护目标18第二章 方案比选222.1 路线布设总体思路222.1.1 路线设计基本原则222.1.2
11、 路线方案布置及比选论证232.2 方案比选232.2.1 方案概述242.2.2 主要影响因素比较情况262.2.3 比选结论 27第三章 工程分析303.1 地理位置及建设意义303.1.1 地理位置303.1.2 建设意义303.2 路线走向303.3 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313.3.1 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313.3.2 与相关交通规划的相符性分析313.3.3 与相关城市规划符合性分析323.3.4 与环境保护规划相符性分析33- 2 -3.4 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规模353.4.1 技术标准353.4.2 工程内容及规模363.5 交通量预测383.6 主要工程方案393.6.1
12、 路基工程393.6.2 路面工程443.6.3 桥梁涵洞工程453.6.4 交叉工程533.6.5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563.6.6 景观绿化工程573.6.7 其他工程583.7 工地占地及拆迁情况583.7.1 永久占地583.7.2 临时占地593.7.3 拆迁情况603.8 土石方平衡603.9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633.10 施工方案633.10.1 总体安排633.10.2 施工方案643.11 工程投资653.12 施工工艺流程653.1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筛选673.13.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673.13.2 环境影响要素分类和筛选683.14 污染源分析693.14.1
13、施工期污染源分析693.14.2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73- 3 -第四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94.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94.1.1 地理位置794.1.2 气候气象794.1.3 地形地貌804.1.4 河流与水文特征804.1.5 自然资源814.1.6 饮用水源保护区情况824.1.7 生态环境敏感区情况824.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834.2.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与评价834.2.2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834.2.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894.2.4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914.3 区域污染源调查95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65.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6
14、5.1.1 施工期965.1.2 运营期995.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95.2.1 施工期995.2.2 运营期1025.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25.3.1 施工期1025.3.2 运营期1025.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45.4.1 施工期1145.4.2 运营期1155.5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5- 4 -5.5.1 施工期1155.5.2 运营期124第六章 风险评价1276.1 评价依据1276.2 环境敏感目标1276.3 环境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1276.4 环境风险分析1286.5 风险防范措施129第七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1327.1 水污染防
15、治措施1327.1.1 施工期1327.1.2 运营期1337.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347.2.1 施工期1347.2.2 运营期1357.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367.3.1 施工期1367.3.2 运营期1367.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1377.4.1 施工期1377.4.2 运营期1387.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387.5.1 施工期1387.5.2 运营期141第八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438.1 社会效益1438.2 经济效益1438.2.1 节能效益1438.2.2 节约价值效益144- 5 -8.2.3 节约时间效益1448.2.4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1448.3 环境影响经济损失
16、分析144第九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469.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1469.1.1 环境保护计划目标1469.1.2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1469.1.3 环境保护管理职责1479.1.4 环境管理计划1479.1.5 环境保护计划的执行1499.2 环境监理计划1499.2.1 环境监理目的1499.2.2 监理范围1499.2.3 环境监理内容1499.2.4 监理工作框架1509.2.5 工程环境监理要点1519.3 环境监测计划1529.3.1 环境监测计划目的和原则1529.3.2 监测机构1529.3.3 监测方案1529.3.4 监测报告制度153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5410.
17、1 项目概况15410.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5410.2.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5410.2.2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5410.2.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5510.2.4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论15510.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55- 6 -10.3.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5510.3.2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5610.4 环境保护措施结论15810.4.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结论15810.4.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结论15910.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5910.6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6010.7 综合结论160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161附图 2 阳
18、春市主体功能区划图162附图 3 阳江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图163附图 4 沿线水系分布图164附图 5 阳江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分布图165附图 6 项目敏感目标分布图166附图 7 项目地表水、噪声监测点位分布图167附图 8 项目弃土场分布图168附图 9 项目桥梁分布图169附图 10 项目弃土场周边情况图170附件 1 监测报告171附件 2 选址意见书171附件 3 阳江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省道 S539 线阳春大道至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 194附件 4 关于省道 S539 线阳春大道至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194附件 5 各政府部门意
19、见199- 7 -第一章 总则1.1 评价目的和原则1.1.1 评价目的鉴于项目施工和营运将对所在区域环境带来正负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拟在对 项目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项目工程污染分析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提 出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防治和减缓影响的可行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指导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和环境管理,使工程建设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1.2 评价原则遵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规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及成果,结合建设项目 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努力做到评价结论科学化、防治措 施具体可行,根据建设项目的内容调查和项目存在的原有问题,使
20、评价为建设项目环 境管理、优化环保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促进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1.2 编制依据1.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 月 1 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 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省道 s539 阳春 大道 至广湛高铁 东站 新建 工程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