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打包48套苏教版.zip

收藏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打包48套苏教版.zip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打包48套苏教版.zip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5.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4.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3课时练习一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3.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6.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5.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练习九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4.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测定方向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3.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2.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第2课时认识平面图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1.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第3课时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0.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第1课时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2.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第2课时两三位数的加减法和毫米和分米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1.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第3课时角和认识方向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0.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认识时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6.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第2课时认识几时几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5.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认识秒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4.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第4课时练习二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3.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第1课时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8.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第2课时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7.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第3课时练习五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6.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了解你的好朋友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7.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第1课时简单的数据收集与分类整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80.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第2课时简单的数据调查与分类整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9.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第3课时练习十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8.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0课时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9.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1课时练习八1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8.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2课时练习八2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7.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3课时复习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6.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5.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4.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3课时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3.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4课时练习六1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2.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5课时练习六2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1.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6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进位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0.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7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9.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8课时练习七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8.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9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退位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7.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10课时复习1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9.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11课时复习2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8.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1课时数数和千以内数的组成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7.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2课时千以内数的读写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6.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3课时用算盘表示数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5.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4课时练习三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4.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5课时数数和万以内数的组成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3.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6课时万以内数的读写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2.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7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1.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8课时近似数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0.docx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9课时练习四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9.docx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5.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4.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3课时练习一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3.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6.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5.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练习九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4.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测定方向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3.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2.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第2课时认识平面图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1.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第3课时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0.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第1课时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2.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第2课时两三位数的加减法和毫米和分米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1.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第3课时角和认识方向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0.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认识时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6.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第2课时认识几时几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5.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认识秒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4.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第4课时练习二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3.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第1课时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8.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第2课时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7.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第3课时练习五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6.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了解你的好朋友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7.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第1课时简单的数据收集与分类整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80.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第2课时简单的数据调查与分类整理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9.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第3课时练习十教案苏教版20220520478.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0课时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9.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1课时练习八1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8.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2课时练习八2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7.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3课时复习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6.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5.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4.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3课时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3.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4课时练习六1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2.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5课时练习六2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1.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6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进位教案苏教版20220520460.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7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9.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8课时练习七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8.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9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退位教案苏教版20220520457.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10课时复习1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9.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11课时复习2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8.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1课时数数和千以内数的组成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7.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2课时千以内数的读写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6.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3课时用算盘表示数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5.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4课时练习三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4.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5课时数数和万以内数的组成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3.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6课时万以内数的读写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2.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7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1.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8课时近似数教案苏教版20220520440.docx--点击预览
    •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9课时练习四教案苏教版20220520439.docx--点击预览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9655018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70.41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3-12-24
20
金币
关 键 词:
年级 数学 下册 一册 教案 打包 48 套苏教版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 1 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第 1 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 页例 1、例 2,第 3 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抽象成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能正确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观察、操作、交流等经验,感受除法意义的扩展过程,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把平均分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右图:让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两道除法算式,并结合图意说说两道除法算式的含义。2.导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二、新授1.教学例 1。(1)出示例 1,指名读题。用课件或实物教具出示 10 支铅笔。谈话:这里有 10 支铅笔,如果要把这 10 支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反馈:你想怎样分?(可以每人分 2 支,也可以每人分 5 支。)追问:把 10 支铅笔平均分,还可以每人分几支?(启发学生想到还可以每人分 3 支,或每人分 4 支。根据学生回答,填出表中“每人分几支”一栏的“3”和“4”。)2(2)谈话:把 10 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 2 支、3 支、4 支、5 支,分别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先用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再和小组里同学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3)组织反馈。(按顺序指名演示分铅笔的过程和结果)谈话:我们先来看“10 支铅笔,每人分 2 支”的情况,谁来汇报你是怎样分的,分得的结果怎样?结合学生的演示,明确:10 支铅笔,每人分 2 支,正好分给 5 人。谈话:“10 支铅笔,每人分 3 支”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谁来展示你分铅笔(小棒)的过程?随着学生的操作,相机提问:分给 2 个人后,分掉了几支,还剩几支?剩下的 4 支还够分吗?分给 3 人后,分掉了几支,还剩几支?还能继续再分吗?结合学生的演示,明确:10 支铅笔,每人分 3 支,可以分给 3 人,还剩 1 支。继续指名演示“每人分 4 支”“每人分 5 支”的情况,同时明确:10 支铅笔,每人分 4 支,可以分给 2人,还剩 2 支;10 支铅笔,每人分 5 支,正好分给 2 人。(4)出示书上的表格,谈话:你能把每次分铅笔的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吗?自己先填一填,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填的。(5)启发:请大家看填出的表格,联系刚才分铅笔的过程,想一想,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可能出现哪两种情况?(有时正好分完,有时有剩余。)再问:表中的 4 种分法,哪些是正好分完?哪些平均分后有剩余?(6)指出:像这样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也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例如,“10 支铅笔,每人分 3 支,可以分给 3 人,还剩 1 支”,写成除法算式是:1033(人)1(支)。(板书算式)追问:你知道这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吗?这里的“3(人)”表示什么?“1(支)”呢?讲解:这样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这里的“1”叫作余数,表示平均分后余下的部分。表示余数时,要在商的后面写上省略号,再写上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10331”读作:“10 除以 3 等于 3 余 1”。让学生读一读算式,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含义,以及商和余数的单位。提问:你能把每人分 4 支的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学生列出算式后,组织反馈,并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商和余数的单位。2.教学例 2。(1)谈话:大家都用小棒摆过正方形,(出示 4 根小棒)这里有 4 根小棒,用 4 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学生回答后,用 4 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3再问:用 8 根小棒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你是怎样知道的?(2)谈话:如果像这样用 12、13、14、15、16 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请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根据每次摆出的结果填写书上的算式和表格。(3)谈话:请大家比较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先自己比一比、想一想,再把你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指名汇报,并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12 根小棒正好摆出 3 个正方形,如果要再摆一个正方形,还需要多少根小棒?13 根比 12 根多 1 根,能多摆出一个正方形吗?13 除以 4 等于几余几?14 根比 12 根多几根?能多摆出一个正方形吗?15 根呢?用 16 根小棒摆出 3 个正方形后,还剩几根?剩下的 4 根小棒能摆出一个正方形吗?也就是说,如果余数等于除数或比除数大,就要怎样?所以,在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怎么样?(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小结:请同学们回顾例 1 和例 2 的学习过程,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三、练习做“想想做做”第 13 题。四、课堂总结(略)【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的认识1.写除法算式。1025(人)1052(人)余数比除数小 1033(人)(1)支2.读除法算式。10331 读作:10 除以 3 等于 3 余 1【教学反思】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概念是在学生具备了操作、观察、分类等自主学习活动能力之后概括总结出来的。整节课从分铅笔(初步感知),到观察特点、分类(感知清晰化),再动手摆小棒得出结论(形成概念),最后反馈练习(应用概念),这条先建立表象再形成概念的认知线索,符合学生概念形成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合理。整个教学环节层次清楚,重点、难点突出,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体验新教改理念。1第 2 课时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第 2 课时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 页例 1、例 2 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竖式各个部分所表示的含义。2.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3.使学生感受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各个部分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情境图:45 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就能马上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你们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学生随意说号码,老师回答。2.揭示课题。师: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们也一定能像老师这样,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板书课题: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二、借助直观,理解算理1.自主探索算法。出示教材情境图:妈妈买了 12 个苹果,每 4 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操作,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选择代表性的算法在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方法:(1)摆一摆。用 12 个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每 4 个分一份,能够分成 3 份,没有剩余。(2)圈一圈。2用铅笔将 12 个苹果,4 个 4 个一圈,能够圈 3 份,没有剩余。(3)用.口诀。想 12 里面最多有几个 4,三四十二,12 里面刚好有 3 个 4。(4)列除法算式。平均分可以写成除法算式的形式:1243(盘)比较:上面的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2.用竖式进行计算。师:刚刚我们通过各种方法知道了 124 的结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除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用竖式计算除法。引导学生书写竖式并理解其含义:(1)先写“厂”表示是除法计算,也可以理解为除号。被除数写在“厂”里面,除数写在“厂”的左边,商写“厂”上面。(指导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2)12 除以 4 的商是 3,把 12 写在“厂”里面,4 写在“厂”左边,商 3 写在“厂”的上面,要与被除数 12 的个位对齐。每 4 个是一份,一共分成了 3 份,共有 4312 个。就把4 乘以 3 的积 12 写在被除数 12 的下面,表示原来的 12 里分掉 12 个,12120,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 0 表示。竖式中这样写,在分掉的 12 下面画一横线,再用被除数 12减去 4 和 3 的积 12,等于 0,写在横线的下面,写时注意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并板书:师:写竖式时,如何确定商 3 呢?师明确商表示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可利用乘法口诀试商,想 4 乘以几的积最接近 12又小于 12。(3)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的乘积的写法。3.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师:如果 12 个苹果,每 5 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要求学生先圈一圈,然后根据操作的结果写除法算式:1252(盘)2(个)。师:我们知道除法可以用竖式进行计算,我们刚刚学习了余数是 0(即没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余数不是 0(即有余数)的除法同样也可以用竖式进行计算,如何进行计算3呢,请同桌相互议一议,然后试着做一做。学生试做后,组织交流,并作如下引导:(1)125 商是几?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商 2 呢?(想 12 里最多有几个 5,最多有 2 个 5,商是 2)(2)写竖式时,12 的下面应该写多少?为什么?10 表示什么?(3)余数是几?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余数表示什么呢?(4)根据反馈板书:三、联系情境,在比较中掌握试商方法1.出示 18 个气球图,提出问题 1:把 18 个气球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到商 6 的?启发学生联系问题情境表述自己求商的思考过程,并明确可以用乘法口诀先想:“3()18”。2.提出问题 2:把 18 个气球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还剩几个?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到商 4 的?如果利用乘法口诀可以怎样想?明确:利用乘法口诀,可以想“4 与几相乘最接近 18,又小于 18”。讨论:如果商 3,你认为行吗?为什么?如果商 5 呢?3.提出问题 3:把 18 个气球平均分给 5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还剩几个?学生计算时,提醒学生利用乘法口诀试商。学生计算后,指名说说试商的思考过程。4.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1)组织学生理解题意,依据题意写出除法算式。(2)计算算式的结果,并要求学生说说试商的思考过程。四、课堂小结1.解决课始情境中的问题。师:现在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球的颜色了吧?(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彩球按红、黄、蓝 3 种颜色为一组排列,只要将彩球的号码除以 3,余数是几.就是一组中的第几种颜色)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进行猜彩球颜色的游戏。2.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与学习感受。【板书设计】4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除法的经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试商的思考方法,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化过程,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升数学思考水平。1第 3 课时 练习一第 3 课时 练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 页例 1、例 2 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计算方法。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搜集信息,正确选择算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听算。7796213342481223574769488182567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练习一二、巩固练习1.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1 题。出示插图,学生弄清图意。让学生反馈,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每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2.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2 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巡视指导。交流:是怎样想到商的?3.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3 题。组织学生自己写竖式,并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4.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时指导。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除数相同,为什么有的题目有余数,有的没有余数?5.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7 题。2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计算正确率,教师巡视。6.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5、6 题。出示情境图。指导看图,理解图意。并把图意完整地说给同桌听听。组织列式计算。交流。7.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8 题。出示第 8 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除数最小应该填几?为什么?8.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9、10、11 题。出示题目,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再说说理由。9.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12 题。出示表格。观察余数和除数的变化特点,找出变化规律。如果除数是 5,余数又是怎样变化的?10.教材第 7 页“练习一”思考题。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一比,哪组答案最多。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几个除数,还要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板书设计】练习一余数要比除数小3047(个)2(张)4567(盒)3(个)1第七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第七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第 1 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第 1 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 页例 1、例 2 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谈话:同学们,你认识三角形和五角星吗?(从准备的学具中找出来)你知道它们中的角在哪儿吗?(同桌交流)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角。(板书:认识角)二、互动新授1.找出三角形中的角。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几个角?(3 个)你能指出来吗?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学生模仿指出 3 个角。2.从实物中找角。师生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纸工袋、剪刀、长方形纸,用手比划这些实物中的角。出示五角星,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出示闹钟,指名说一说。(指出: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一个角)3.认识数学中的角。教师出示课件(例题中的三个图),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2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指出:直直的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边)。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2)指名学生到黑板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3)练习:判断是不是角(教材第 85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提问:是角的图形在图形中标出角的顶点和边,不是角的说出为什么?5.教学“试一试”。(1)教师出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示范做一个活动角。然后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按照教师的方法做一个活动角。(2)提问: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学生尝试将角变大。想象一下:角的两条边就像人的两条腿,腰就是顶点,要使角变大就把两条腿怎样(叉开)?提问:把这个角变小一些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合拢。(3)现在把这个活动角贴着黑板沿着纸条描出一个角。你能像老师这样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吗?学生在作业本上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4)要求学生找出比较大的角,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学生齐答: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 85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提问: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重点观察第一个图形,指名说出有几个角。学生可能会认为有 3 个角,也有的会认为是 1 个角,分别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点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直的。(板书:边是直直的)其余三个图形,逐个指名说一说,产生分歧时,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理由。2.完成教材第 85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课件出示三个不同的钟面,将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用红色线条表示。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角的大小与它叉开的大小有关。3.完成教材第 85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3课件出示两幅大小不同的三角尺,将形状相同的三角尺放在一起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说出:这两个角一样大。4.完成教材第 85 页“想想做做”第 5 题。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分小组活动。每人折出一个角,小组内比一比,谁折出的角最大,谁折出的角最小?四、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认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边一定是直直的。【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直的。【教学反思】角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经常会见到,如桌角、墙角、书角等,它与数学中角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平面图形、三角形和五角星引入新课,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到三角形的三个角和五角星中的五个角;然后在教师的示范下描出角,认识角,画出角。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对角的认识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在学完角的各部分名称后,及时通过判断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对于角的概念及其组成有更清晰的认识。1第 2 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第 2 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86 页例 2 和例 3,第 87 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2.使学生在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直角。难点: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过程】一、认识直角1.谈话引入。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出示例 2 的实物图)图中有哪些物品,各是什么形状的?你能在这些物品的面上找出角吗?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组织反馈,让学生指出这些物品面上的角。2.抽象图形。谈话:请仔细观察这些物品面上的角,能找出形状相同的角吗?先在每个物品的面上找出一个这样的角,再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组织交流后,用红色彩笔沿物品的边把这些角画出来,并隐去或去掉相应的物品,留下三个直角。在多媒体或黑板上演示。3.给出名称。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三个角,想一想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说明:像这样的角都是直角。(板书:直角)为了区分直角,通常在直角上标注符号“”表示这个角是直角。通过示范告诉学生如何给其中一个直角画上直角符号,指名试着在另外两个直角上标出直角符号,其他同学跟着书空。24.操作发现。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三角尺,找到三角尺上的直角。边演示边讲解:三角尺上的这个角是直角。如果要知道其他的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这个直角去比一比,像这样把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和要比的这个角的顶点重合,三角尺的一条边和这个角的一条边重合,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这个角就是直角。你能像老师这样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与书上另外两个直角比一比吗?你有什么发现?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你觉得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怎样做?指出:通过刚才的操作和比较,我们发现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所以,只要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就可以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二、认识锐角和钝角1.教学例 3。(1)出示例 3 中的三个钟面图。提问:这三个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分别形成了三个大小不同的角,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中哪一个角是直角,哪一个角比直角小,哪一个角比直角大吗?学生说明判断方法后,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与每个钟面图上的“角”比一比,得出:第一个角是直角,(板书:直角)第二个角比直角小,第三个角比直角大。(2)用多媒体呈现,抽象出钟面上三个角的图形。说明: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板书:锐角、钝角)适当指导“锐”和“钝”的读音和写法。2.联系实际举例。(1)学生举例。提问: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锐角或钝角?(2)判断。出示一些锐角和钝角的图形。提问:根据我们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认识,让你来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你想怎样做?让学生用想到的方法进行判断,并说一说各是什么角。小结:有些角能够直接看出它们比直角小或者比直角大,就可以直接进行判断。如果不能通过观察直接作出判断,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3钝角。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出示一张不规则的纸片,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纸,像这样先将这张纸对折,再换一个方向对折,(边说边演示)折出一个角。先折一折,再指一指折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提问:你有什么办法知道折出的这个角是不是直角?组织交流后,让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折出的这个角比一比,看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确认折出的是直角。指名演示比较的过程,确认折出的是直角。谈话:把刚才的这张纸打开,看看折出的折痕,你能从中找到几个直角?先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再和同学交流。反馈:你折出了几个直角?你是怎样知道的?小结: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如果这个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样大,那么这个角就是直角。2.做“想想做做”第 2 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再在钟面上拨一拨。拨好后,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并照样子在钟面图上画出时针和分针。再拨出一些是整时的时间,让学生判断这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各是什么角。3.做“想想做做”第 3 题。让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判断,是直角的标上直角符号。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指出:给出的几个角中,与三角尺上直角一样大的是直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4.做“想想做做”第 4 题。出示题中的四个图形,提问:请大家看这里的四个图形,它们各是什么图形?让学生先找出并标出每一个图形中的直角,再组织交流。提问:哪几个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追问:其他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是不是也都是直角呢?在自己身边再找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比一比、看一看。交流:这些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什么角?4提问: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四、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本课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角的初步认识帮助学生认识直角。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操作中进行比较,从中进一步感知,获得直观的认识,从而使教学目标有效地完成。例 2 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认识直角的大小都是相等的;例 3 中认识锐角和钝角也抓住了“比较”这个环节。在比较角的大小、认识锐角和钝角时,选择了“钟面”作为学习材料。通过钟面上时钟和分钟的转动,不仅直观地感受到角的大小变化,而且也深化了对有关钟面知识的认识。各种名称的角在钟面上都能找到,钟面是非常好的学习材料,应充分加以利用。1第 3 课时 练习九第 3 课时 练习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 页例 1、例 2 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利用所认识的平面图形找出其中存在的角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综合图形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判断各是什么角。难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中的角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练习九)二、巩固练习1.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个角。(1)让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边。(2)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3)哪些是直角?并标上直角符号。2.完成教材第 88 页“练习九”第 1 题。出示图,提问:每个图形各有几个角?它们各是什么角?指出:队旗上非常大的角,叫优角。3.完成教材第 88 页“练习九”第 3 题。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图形,各有几个角。指出:从这几个图形中可以得出几边形就有几个角。4.完成教材第 88 页“练习九”第 4 题。出示图中的角,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哪两个角相等?它们各是什么角?5.完成教材第 89 页“练习九”第 5 题。研究平行四边形的角的特征。先让学生找找图中各有几个锐角和几个钝角?2小组讨论,两个锐角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提问:要想知道这两个角的大小,就要把这两个角进行比较,怎么比?集体操作,比一比,两个锐角的大小。提问:它们的大小怎样?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两个钝角的大小。指名说说结果怎样。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锐角相等,两个钝角也相等。6.完成教材第 89 页“练习九”第 6 题。研究三角形的 3 个角的特征。读题。指名说说各是什么角。提问:每个三角形中有几个锐角?教师小结:每个三角形中最少有 2 个锐角。7.完成教材第 89 页“练习九”第 7 题。(1)出示左图的上半,说一说,这是什么图形,图中有几个直角?标出直角符号。出示左图的下半,提问:它是什么图形?有几个直角?标出直角符号。现在把这两个图形合并成左图,大家数数有几个直角。(2)出示右图的一半,数数图中有几个直角?出示右图,提问:现在你能数出图中的直角吗?讨论:图中有几个直角?教师肯定答案:有 4 个直角。指出:同一个顶点的两个角可以组成一个大角。这里的大角是直角。集体在教材上标出直角符号。8.完成教材第 89 页“练习九”思考题。出示图形,你能找出其中的角吗?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数的?交流数的过程。指出:先数出相对独立的每一个,有 3 个;它们有同一个顶点,每两个角可以合成一个大角,有 2 个;这 3 个独立的角还可以组成一个更大的角。因此一共有 6 个角。提问:直角有几个呢?拿出三角尺来找一找。指名回答。3三、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练习九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几边形就有几个角。直角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锐角相等,两个钝角相等。锐角(小)三角形最少有 2 个锐角。钝角(大)1测定方向测定方向【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 页例 1、例 2 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参与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2.培养学生在确定方向的过程中进行认真观察和积极的思考,并清楚地说明自己观察的结果和思考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3.培养与同伴积极合作的精神,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辨认八个方向的能力。难点:培养学生在确定方位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室内活动1.用方向板辨别方向。(学生面向北坐)师:大家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让学生把方向板按实际的方向放在桌上。师:你能根据方向板指出其他的七个方向吗?同桌互相指、说。2.说一说同学之问的位置关系。师:请坐在教室中的一位同学起立,再请坐在北面、东面、南面、西面的同学听口令起立。提问东北面的学生:你坐在他的哪一面?再分别请坐在东南面的、西北面的、西南面的学生说出自己在他哪个方向。任意找一个学生,让他说说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关系。设计意图运用学生自制的方向板,联系自己的座位感受实际场景中的方向。3.在教材呈现的场景里辨认方向。师:同学们在教室里已经能正确地辨认方向,你们想不想到校园里去辨认一下方向呢?在去校园之前,我们先看看书本上的小朋友们是如何在校园里测定方向的?(呈现教材中的场景图)生:他们利用指南针测定方向,判断出校园里的景物分别在他们的什么方向。2师: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平面图有什么不同?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交流后再指名回答)师:以往我们看到的平面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指向图的左上方,这从指南针和小朋友的话中能看出来。找到了正北方向,看看图中的指南针,你们说说图中小朋友的各个方向都有哪些景物?小组交流,再指名回答。二、室外活动1.在校园里测定方向。师:从刚才我们帮助小朋友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不少物体不一定都是面向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我们学校的方向如何呢?我们现在走出教室一起去测定,请大家带上指南针(或自制的方向板)、表格和铅笔。为了不影响其他班学生上课,请大家尽量保持安静。走到校园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校园里确定一个观测点,然后利用指南针(或方向板)找出八个方向的景物,并把结果填写在表格中。2.学生活动。提醒学生选择便于开展观察的活动地点,但不要过于集中在一个地方。3.汇报测定结果。师:下面请第一小组带第二小组的同学到你们的测定地点,介绍一下你们测得的结果,第二小组看看他们测得对不对;然后两组再交换。其他小组也是两两合作,相互检查,检查以后再回到操场集合。(组织交流时,既要求学生说清楚自己观察的结果,也要提醒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时判断其他小组的观测结果是否正确。)三、课堂小结师:你对这次实践活动有什么看法?说说你在测定方向时的体会。想一想,在测定方向时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判断?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师: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测定方向的活动吗?放学后可以在你们居住的地方进行测定,可以自己画一个表格,把测定的情况记录下来,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板书设计】测定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3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刻地体验生活,能积极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学生在参与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判断方向的经验,进一步掌握利用方位词对物体位置进行描述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虽然在室外活动,但学生都显得有组织有纪律,能听从组长安排,并且能很积极地参与活动,这样的教学设计真的很受学生欢迎。1第三单元 认识方向第三单元 认识方向第 1 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第 1 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 页例 1、例 2 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确定和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过程,能正确辨别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正确辨别其他三个方向。【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情境图中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难点: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一些词语来表示方位,你知道是哪些词语吗?提问:关于东、南、西、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东、南、西、北。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 1。谈话:你们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指名回答)你能指一指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现在大家起立,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立,前面是什么方向?后面是什么方向?右面是什么方向?左面是什么方向?(学生齐答)(请坐下)出示教材小明面对太阳的图,隐去图中四个方向词。谈话:图中画的是早晨小明面向太阳站立,谁来说一说小明的前面、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指名回答,并在图中分别板书:东、南、西、北)2.教学“试一试”。师:刚才大家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辨认出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又通过看图和填写,进一步明确了四个方向的关系。谁来说一下,这四个方向中哪些方向是相反的?(指名口答)现在我们看一看根据一个给定的方向,能不能辨认其他的方向。让一名学生到教室前面,面向东站立,右手侧平举,说一说右面是什么方向,再左手侧平举,2说一说左面是什么方向。提问:他的背后是什么方向?(指名回答)全体起立,面向南站立,思考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说给同桌听。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 19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指名学生口答,小红面向西,她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提问:你是怎样很快确定其他三个面的,说给同学听听。2.完成教材第 19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指名两名学生到讲台前,面对面站立,指出自己的前、后、左、右,再指出各自的东、西、南、北。其他学生注意听,思考有什么新发现。3.完成教材第 19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出示题目插图,指名读题。找出图中窗户的位置,这个位置在房间的哪一面?你能说说房间的东面和西面各有什么吗?指名回答。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你住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小组交流,指定几人说给全班同学听)4.完成教材第 19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谈话:请大家带好纸和笔轻轻走出教室,走到操场的中间,看看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把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指名汇报自己的记录,共同评议。四、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板书设计】认识东、南、西、北前面是东(太阳升起的方向)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教学反思】“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接纳新知识。本课中,教师通过选取学校门口、居住房间、操场周围等学习数学的生活背景,从日出东方这个自然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学生探求3知识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1第 2 课时 认识平面图第 2 课时 认识平面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 页例 1、例 2 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初步认识简单的平面图,认识方向标,了解“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制图的规定,能描述平面图中景物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从图中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行走路线。【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简单的平面图。难点: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东、南、西、北表示方向,想一想,如果早晨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东、南、西、北是怎样规定的?(指名回答)我们还到操场上观察了操场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各有哪些景物,并记录下来。如果想把我们学校操场四面的景物是什么告诉远方的朋友,有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当然,用文字叙述是可以的,画张图标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也是可以的。不过,现实生活中我们将景物的位置关系画图表示,人们一般不把四个方向都写出来,而是遵守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规定,按这个规定绘制平面图,认识平面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认识平面图。(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教学例 2。谈话:绘制平面图首先要确定方向,一般在图的右上角画出方向标。(板书:北个)你能看懂这个方向标表示的意思吗?(图中上面的方向是北)我们现在画操场四周的景物图,把操场画在中间。(板书:操场)你能指出操场的南面、西面和东面是什么吗?提问:你是怎样根据上面的方向是北来确定其他方向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谈话:请把教材翻到第 20 页,你能看着在操场上记录的资料,把学校北面、南面、西面、东面各有什么景物填写在教材的平面图中吗?2学生各自填写,指名到黑板填图。全班共同订正黑板上的平面图。提问:如果你是远方的朋友,看了这幅平面图,能说出我们操场四周各有什么吗?(指名回答)提问:回顾刚才的制图过程,谁能说一说,绘制平面图是如何规定方向的?(指名回答)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 20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出示题中情境图。谈话:小红想到人民公园去,她来到了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走,你能帮助她吗?(指名回答)追问:你从哪里看出到人民公园应向东走?请指着图说一说。2.完成教材第 21 页“想想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打包48套苏教版.zip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550180.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