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41套北师大版.zip
1第 1 课时小熊购物第 1 课时小熊购物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1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合理性。2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3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难点:理解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一、复习1 1口算。(开火车)45386635189033738647139143492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751932183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2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 1 个蛋糕和4 个面包需付多少钱?3 3解决问题。(1)列算式:346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46 与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算式“346”中的“34”表示 4 个面包共付 12 元,所以 3 和 4 要先乘。12618(元)表示 4 个面包和 1 个蛋糕共付 18 元。算式“634”中的“34”表示 4 个面包共付 12 元,所以 3 和 4 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 1 个蛋糕和 4 个面包共付 18 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 与 634 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21 个蛋糕和 4 个面包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346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346解法二:634 126612 18(元)18(元)答:胖胖应付 18 元。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1 1提问:壮壮有 20 元,买 3 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2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a3412(元)20128(元)答:应找回 8 元。b203420128(元)答:应找回 8 元。3.3.重点讨论解法 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 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题中,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5 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题。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四、巩固练习1 1P3“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学生板演并订正。2 2“试一试”第 1 题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画起来。3 3“练一练”第 1、2 题。五、拓展练习1 1第 3 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先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2 2第 4、5 题学生独立完成。3 3第 6 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六、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346解法二:634 126 612 18(元)18(元)答:胖胖应付 18 元。3教材创设了“小熊购物”的情境。在购物活动中,需要两步运算才能得出结果,当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时,就要有一定的运算顺序,这样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1第 2 课时买文具第 2 课时买文具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1 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2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3 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难点: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复习1 1口算。(开火车)648497729243 819 3242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是什么?3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4764263二、探索新知出示 P5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2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3 本作文本一共 18 元。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3.3.解决问题。(1)分析问题:笑笑买了一本作文本和一本英文本。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 4 元,3 本作文本一共 18 元。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2)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a1836(元)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 10 元。b1834 64 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 10 元。(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2全班讨论:1834 表示什么意思?算式“1834”中的“18”表示 3 本作文本 18 元,“183”表示 1 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 1 本作文本和 1 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 1836,再算 6410,用脱式计算。(4)引导学生发现: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4 4尝试解决问题。(1)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5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6 6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总结脱式计算写法:(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2)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三、课堂练习P6“试一试”。1 1提示:先算淘气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2 2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3 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37125124四、巩固训练P67“练一练”全部内容。五、总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1836(元)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 10 元。解法二:1834 64 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 10 元。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了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还能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第 3 课时过河第 3 课时过河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 1结合“过河”的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2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3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难点:探索“小括号”的应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复习1 1口答题:(1)128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15366,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 2计算:2488202043055二、探索新知出示 P8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这个算式应该先算 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 2925。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3 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 4写出解答过程。(2925)9读作:29 与 25 的和除以 9。549 6(条)答: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 6 条船。5 5提问:如果 54 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因此算式为:54(93)三、课堂练习P9“试一试”。1 1提示: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算式:(7046)82 2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3 3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24168(2416)8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运算顺序、结果不一样。4 4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四、巩固练习P910“练一练”所有内容。五、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能举例说明吗?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2925)9读作:29 与 25 的和除以 9。549 6(条)答: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 6 条船。总体上讲,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部分学生对于“限乘”“至少”等词汇的理解还有欠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是一两日就能形成的,所以不能急于求成,要加强练习。1第 4 课时练习一第 4 课时练习一练习一1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 2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3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重点: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难点: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复习1 1提问: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口答)2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二、指导练习1 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独立解答。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画线)2 2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先算什么用红线画出来)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 3第 3 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4 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5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 3 种方法:解法一:1262(元)32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解法二:3618(元)1812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解法三:1234(瓶)64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2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3126 32 1(元)答:每瓶便宜 1 元。6 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b独立解决问题。c在小组内交流。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7 7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8 8数学游戏:数学游戏“24 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三、总结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学生通过练习,领会、巩固、加深理解了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技能,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第 1 课时看日历第 1 课时看日历 看日历(认识年、月、日)1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初步判断平年、闰年。2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重点: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难点:发现并记住每个月及平、闰年二月的天数。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师:同学们,有个稀奇宝宝听说我们班的同学既爱学习,又肯动脑筋,很想和大家交个朋友,你们欢迎吗?请看大屏幕,猜猜它是谁。电脑演示,出示谜语:“我是稀奇小宝宝,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生:日历。师:猜得真准。你认识哪几种日历?谜语中说的又是哪种?日历有什么用?揭示课题:“看日历”。二、探究新知1 1提问:你知道今天的日期吗?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和同伴互相说一说。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梳理已有的知识。2 2呈现 P101 附页 1 中的 2013 年到 2016 年的日历。(1)学生观察,与同伴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2)在表格中记录下 20132016 年各月份的天数,让学生独立完成。(3)完成后同桌两个互相核对订正所填的数据,保证结果的正确性。(4)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表格,提问:观察记录表的各月份的天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与同伴说说自己的发现。(5)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学生也许会发现:一年中十二个月的天数有所不同,其中 1,3,5,7,8,10,12 月每月是 31 天;4,6,9,11 月每月是 30 天;2 月的天数很特殊,有时是 28 天,有时是 29 天。(6)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介绍有关知识。有 31 天的月份是大月,有 30 天的月份是小月,2 月有 28 天的年份是平年,2 月有 292天的年份是闰年。3 3(1)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各月份的天数。(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说说各自的方法。如“拳头记忆法”,可以全班一起举起左拳头指一指、说一说。如“歌诀记忆法”,可以让学生翻开书读一读、记一记,同桌互相考一考。(3)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说一说学习体会。4 4出示记录表,让学生将 P105 附页 2 中 2009 至 2016 年 2 月的天数记录下来。(1)完成后同桌说一说核对订正结果。(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2 月的天数有什么变化规律?(3)把表中闰年的年份涂上颜色,完成后集体交流,并说一说判断的方法。5 5(1)说一说一年有多少天。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2)算一算平年、闰年的天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算法。(3)集体反馈,交流算法。三、巩固训练P6869“练一练”第 16 题。四、总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看日历(认识年、月、日)一年 12 个月大月:1、3、5、7、8、10、12 月(31 天)小月:4、6、9、11 月(30 天)2 月(28 天)平年(365 天)(29 天)闰年(366 天)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猜谜语吗?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1第 2 课时一天的时间第 2 课时一天的时间 一天的时间(认识 24 时记时法)1 1结合现实情境,知道一天有 24 时,认识 24 时记时法,能够对 24 时记时法与 12 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2 2在借助直观的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 24 时记时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 24 时记时法,能够对 24 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难点: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旧知导入1 1排一排。师: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哪些常用的时间单位你能把它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吗?(配合学生回答板书)2 2说一说。问:1 时是多少分?1 分是几秒?1 年里有多少个月?1 个月有多少天?1年有多少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问:那你们知道 1 天有几小时吗?生:一天有 24 小时。3 3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天的时间”。(板书:一天的时间24 小时记时法)二、探究新知1 1观察主题情境图,先鼓励学生与同伴说一说从两幅图中分别知道了哪些信息。2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说清楚几时的时候,淘气正在做什么。3 3介绍 24 时记时法。提问:你知道下午 1 时还可以表示为几时吗?(一天有 24 时,下午 1 时还可以表示为 13 时。)4 4出示钟表模型。(1)教师拨针,让学生再次观察“一天时针正好走两圈”。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2)出示标有两圈时刻的钟面,让学生观察,并与同伴说说发现了什么。(3)组织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明确:中午 12 时以后的时刻用 24 时记时法怎样表示,即在钟面显示的时刻上加 12。5 5填一填,说一说。(1)观察情境图,说说有哪些信息,以及要解决的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才能知道两次取信时间间隔几时几分,可以先同伴间说一说各自的想法。2(3)组织集体交流。三、巩固训练P71“练一练”第 14 题。四、全课总结说一说学习本节课的过程,并谈谈体会和收获。一天的时间(认识 24 时记时法)24 时记时法12 时记时法两次(起止)时刻的差经过的时间教学新课时,让学生观察课件演示一天的变化,并说出几个时刻,这个时刻你在做什么?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天的变化。让学生明白晚上 12 时就是 0 时,它是一天的起点,从夜里 12时到中午 12 时再到夜里 12 时的全过程,知道了 24 时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24 时就是 0 时,再通过教具演示,建立普通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联系,再让学生运用学具钟面,在钟面上标出 24 时计时法,使学生对 24 时有了深刻的体验。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24 时记时法和普通时记时法的区别。引导学生掌握把普通记时法转化成 24 时记时法和把 24 时记时法转化成普通记时法的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自主探索出了 24 时记时法的一般规律,理解和发现了普通时记时法和 24 时记时法的联系和区别。1第 3 课时时间表第 3 课时时间表 时间表(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得需要的信息。2 2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3 3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重点:能应用时间知识计算经过的时间。难点:制定自己的时间作息表。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音乐课上都学习过一首歌叫时间是小马车,大家还记得吗?齐唱时间是小马车。是啊,时间匆匆而过,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共同制作作息时间表,做珍惜时间的小模范。二、创设情境1 1看一看,说一说。(1)观察主题图,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要说清楚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2)提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的作息时间有所不同。)(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直接介绍。)(3)观察小兰和古丽所在学校的上课时间表,说一说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然后再与同伴说说。)(4)组织学生集体交流。2 2直接出示问题:上午第二节课,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右面哪个时刻?(1)组织学生讨论,说说如何解决问题,介绍自己的想法。(2)独立完成。3 3出示小兰和古丽提供的有关信息。(1)让学生读一读,理解意思后独立补充时间表。完成后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2)学生展示自己的结果,并重点说说自己思考、推算的过程。(3)总结。(提示学生要按时上学、放学并遵守时间等,逐步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三、巩固训练2P73“练一练”第 1、2 题。四、课堂总结说一说学习本节课的过程,并谈谈体会和收获。时间表(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小兰看表的时刻是 9 时 10 分,古丽看表的时间是 11 时 20 分。第五节:13:0013:40第五节:15:0015:40大课间:13:4014:40 第六节:15:5016:30第六节:14:4015:20 课外活动:16:3017:301 1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方法,能正确数出从某一时刻到另一时刻经过了多长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2 2讲练结合,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课本中走进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学生会因为数学的学习而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1三加与减三加与减第 1 课时捐书活动第 1 课时捐书活动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1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运算。2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复习导入1 1用竖式计算。1632483505394318252 2口答:下面 6 个数最接近哪个整百数?11810310410995983 3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认真学习的。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在我们国家还有许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因为买不起书,交不起学费而失学。某间学校的小朋友都非常有爱心,他们给希望小学捐了很多书,现在我们一起看一看吧。二、探究新知1 1出示“捐书活动”的课件,让学生独立观察主题图。提问:图表中呈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等问题。2 2提问: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预设:先算出每个年级捐了多少本书。(引导学生尝试估算,初步判断哪个年级捐书的数量多一些,探索估算的方法。)3 3提问: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重点)(1)列式:11810495三位数的连加(2)引导学生尝试估算三年级一共捐书大约多少本,探索估算的方法。预设:100100100300(本)2(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4)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5)全班汇报交流。方法一:10010010030018451730017317方法二:11810495 22295 3171181 014222222 195317 方法三:118104 1 915317 答:三年级一共捐书 317 本。4.4.即时练习,尝试解决问题。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去解答,得出计算结果。(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汇报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5 5归纳总结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也可以直接将三个数加在一起;如果相加的数中有接近整十整百数的,还可以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计算三位数连加时特别要注意连续进位的情况。)6 6提问:哪个年级捐的书多,多多少本?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订正,联系前面估算的结果,相互验证。三、巩固训练完成 P18“练一练”14 题。1 1独立完成第 1 题,集体订正。2 2第 2 题,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集体订正。3 3第 3、4 题,小组合作交流完成,集体订正。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方法一:10010010030018451730017317方法二:118104953 22295 3171181 014222222 195317 方法三:118104 1 915317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相对其他学习内容来说稍显枯燥。这节课,学生在各方面的精彩表现着实让我感到欣喜,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1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数学源于生活,它是从现实世界里抽象出来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创设了“捐书活动”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数学问题。2 2 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从而体现出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交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节课,我感到不足的地方是:(1)对于整节课的时间把握不是很到位;(2)对于估算的处理不是很到位,以后要加强学生对于估算方法的选择,以及合适与否的判断,逐渐向学生渗透估算的意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尤其是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方面,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的老师。1第 2 课时运白菜第 2 课时运白菜 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1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两步)及其验算。2 2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3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养成精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好习惯。重点:探索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并灵活地选用不同算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解题思路。一、激趣导入师:五一劳动节到了,淘气和笑笑也去农民伯伯的菜园里帮忙收白菜。(出示主题图)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我们从图中都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预设一:一共收了白菜 850 棵。预设二:第一次运走白菜 256 棵。预设三:第二次运走白菜 280 棵。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我们能根据我们找到的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预设一:一共运走多少棵?预设二:第一车运走之后,还剩多少棵预设三:运走两车之后,还剩下多少棵?(预设一、预设二边回答边解决,预设三边说边板书)师:同学们想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独立思考,并把算式写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只列式,不解答)(巡视全班,选取代表板演)板演:式子一:850256280式子二:850(256280)师:那老师请你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算呢?(式子一)预设:我是先求第一辆车运走之后剩余的白菜,再减去第二辆车运走的白菜。师:那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式子又是怎么列的呢?(式子二)预设:我是先求两辆车一共运走的白菜,再用总的棵数减去运走的数量。二、探求新知2师:下面我们来估一估,运走了两车之后,农田里还剩下多少棵呢?预设:还剩 310 棵。师:你是怎么估的呢?预设:850 不变,把 256 看成 260,280 不变,那么 850260280310(棵)。师:还有谁有不同的答案呢?预设:大约还有 300 棵。师:你又是怎么估的呢?预设:850 不变,把 256 看成 250,把 280 看成 300,那么 850250300300(棵)。师:看来同学们有很多不同的答案,那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菜园里到底还剩下多少棵白菜呢?(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回指导,请学生板演)师: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预设: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够向前借一。师:列递等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等号对齐。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式子(式子一),你们有什么发现?预设:有两个减号,都是三位数。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三位数连减。那老师再考考同学们,这样的式子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呢?预设: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师:如果有括号呢?预设:先算括号里的。师: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这两个式子,你们能发现什么异同点吗?预设:一个式子减号变成了加号,还多了一个括号。师:也就是说,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教师板书:850256280850(256280)594280 850536 314(棵)314(棵)三、巩固训练1 1师:这是两个小朋友的计算过程,请你仔细观察,他们分别错在了哪里呢?(1)小组讨论,说一说教科书中呈现的计算过程分别错在哪里,并讨论如何避免出现的错误。(2)集体反馈交流小组学习的成果。要引导学生说清楚每个错例出现错误的原因。(3)让计算准确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好办法,组织学生互相学习交流。(4)教师归纳小结,强调计算要认真、专注、用心、小心,养成验算的习惯。2 2算一算,再进行验算。(1)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1000372210,得出结果后同桌之间可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2)集体交流,共同探讨计算方法。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在计算中遇到连续退位时出现的错误,提醒学生多加注意。(3)引导学生探索教科书中提示的方法:把 1000 看成 9991,用 999 去减,得到结果再加上 1 即可。(4)集体验算。3四、拓展提高完成 P20“练一练”15 题。五、全课小结同学们,说说你们今天学了什么?你又学会了什么?生活中有很多连减的数学问题,就像今天研究的运白菜一样,同学们要善于发现这些数学问题,并且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850256280850(256280)594280 850536 314(棵)314(棵)1 1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2 2学生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掌握到一定的生活技能。3 3站在学生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总之,教师要精心的组织、要有效的引导、真诚的合作,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1第 3 课时节余多少钱第 3 课时节余多少钱 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1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重点: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难点: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一、引入亲爱的同学们,2009 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三千万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家人是如何节钱的。二、探究新知1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3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八月节余了多少元?”)(意图: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加减混合运算意义的理解,引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4 4探究“八月节余了多少元?”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师: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 800185745 或 800745185,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汇报。5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关注。三、合作交流1 1出示题目:“九月节余 260 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 30 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思考。2 2集体交流。(说明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过程)可能会出现教科书中的两种方法。教学时,注意引领学生理解两幅图的意义,建议全体2都尝试画一画,并在同伴之间进行交流,说清楚每部分的实际意义。3 3总结反思。提问:你是怎样理解的,听了同学的理解方式后,有什么启示?四、巩固训练P22“试一试”。1 1将情境图和问题同时呈现,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感受亮亮孝敬奶奶的良好品行。2 2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3 3让学生分别说一说估算结果,解释清楚自己是如何估算的。4 4提问:算一算,几个月节余的钱才能买到一台洗衣机?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可以借助表格、画图、列式等方式)5 5 组织学生反馈交流。(把侧重点放在让学生充分地说一说各自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上,不要过分强求算式的规范。)五、实践应用,拓展延伸完成 P2223“练一练”的第 16 题。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800185745800745185 985745 55185 240(元)240(元)本节课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很好地开拓了学生思维。练习贴近生活,使孩子在生活中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1第 4 课时里程表(一)第 4 课时里程表(一)里程表(一)(解决起点为 0 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1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2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3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重点: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难点: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一、导入新课国庆节假期你们都去哪里旅游?玩得开心吗?淘气在国庆节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他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二、学习新课1 1出示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1)学生独立观察,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2)找出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线图上分别是哪一段?并指一指。先指名说一说,然后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2 2你能提出问题吗?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帮忙,愿意吗?(1)出示问题: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2)学生动手在路线图上画一画,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的数据。弄清北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庄,保定到石家庄分别是哪一段路程。(3)你还会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试着画一画。展示学生的不同表示方法。重点看学生的线段图。说一说线段图与行车路线示意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每一段表示的数据都一样。不同点:淘气画图是“线段”并改变了方向。(4)你会向他一样试着画一画吗?2学生独立画图。画完后同桌交流,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5)你能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计算:277146131(千米)集体交流计算方法,说清楚每个数量在图中表示的是哪一段路程。(6)你还想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哪两个相邻城市之间的路程吗?学生先说一说。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先画一画,再解决问题。3 3老师有一个问题: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你会解决吗?(1)学生结合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在图上找一找、画一画,再进行计算。(2)集体交流,说说你的想法。689146543(千米)4 4你还会求出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吗?自己画图,列式解决问题。5 5老师发现有同学列出了这样的算式:813689,你知道他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吗?(1)学生对照里程表,在路线图中找一找,再画一画。(2)说一说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6 6 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已经行驶了约 300 千米,你能在图中标出火车的大概位置吗?学生在图中标一标。三、巩固训练完成 P25“练一练”。四、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火车里程表,并解决了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想一想我们这节课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说一说。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简洁明了,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弄清数量关系,理解题意,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位好伙
收藏
压缩包目录
|
预览区
|
-
全部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一混合运算第1课时小熊购物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5.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一混合运算第2课时买文具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4.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一混合运算第3课时过河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3.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一混合运算第4课时练习一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2.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年月日第1课时看日历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26.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年月日第2课时一天的时间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25.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年月日第3课时时间表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24.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第1课时捐书活动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23.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第2课时运白菜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22.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第3课时节余多少钱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21.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第4课时里程表一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20.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第5课时里程表二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19.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第6课时练习二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18.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二观察物体第1课时看一看一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35.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二观察物体第2课时看一看二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34.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周长第1课时什么是周长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8.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周长第2课时长方形周长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7.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周长第3课时练习四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6.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八认识小数第1课时文具店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41.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八认识小数第2课时货比三家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40.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八认识小数第3课时存零用钱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39.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八认识小数第4课时寄书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38.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八认识小数第5课时能通过吗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37.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八认识小数第6课时练习六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36.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乘法第1课时蚂蚁做操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33.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乘法第2课时去游乐园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32.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乘法第3课时乘火车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31.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乘法第4课时去奶奶家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30.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乘法第5课时0×5=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29.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乘法第6课时买矿泉水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28.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乘法第7课时练习五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27.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乘与除整理与复习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14.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乘与除第1课时小树有多少棵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13.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乘与除第2课时需要多少钱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12.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乘与除第3课时丰收了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11.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乘与除第4课时植树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10.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乘与除第5课时练习三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9.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1.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第1课时校园中的测量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17.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第2课时搭配中的学问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16.doc--点击预览
- 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第3课时时间与数学教案北师大版20210918215.doc--点击预览
|
|
编号:9655020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5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3-12-24
20
金币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一册
教案
打包
41
北师大
- 资源描述:
-
1第 1 课时小熊购物第 1 课时小熊购物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1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合理性。2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3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难点:理解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一、复习1 1口算。(开火车)45386635189033738647139143492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751932183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2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 1 个蛋糕和4 个面包需付多少钱?3 3解决问题。(1)列算式:346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46 与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算式“346”中的“34”表示 4 个面包共付 12 元,所以 3 和 4 要先乘。12618(元)表示 4 个面包和 1 个蛋糕共付 18 元。算式“634”中的“34”表示 4 个面包共付 12 元,所以 3 和 4 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 1 个蛋糕和 4 个面包共付 18 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 与 634 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21 个蛋糕和 4 个面包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346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346解法二:634 126612 18(元)18(元)答:胖胖应付 18 元。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1 1提问:壮壮有 20 元,买 3 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2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a3412(元)20128(元)答:应找回 8 元。b203420128(元)答:应找回 8 元。3.3.重点讨论解法 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 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题中,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5 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题。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四、巩固练习1 1P3“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学生板演并订正。2 2“试一试”第 1 题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画起来。3 3“练一练”第 1、2 题。五、拓展练习1 1第 3 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先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2 2第 4、5 题学生独立完成。3 3第 6 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六、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346解法二:634 126 612 18(元)18(元)答:胖胖应付 18 元。3教材创设了“小熊购物”的情境。在购物活动中,需要两步运算才能得出结果,当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时,就要有一定的运算顺序,这样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1第 2 课时买文具第 2 课时买文具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1 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2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3 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难点: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复习1 1口算。(开火车)648497729243 819 3242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是什么?3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4764263二、探索新知出示 P5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2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3 本作文本一共 18 元。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3.3.解决问题。(1)分析问题:笑笑买了一本作文本和一本英文本。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 4 元,3 本作文本一共 18 元。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2)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a1836(元)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 10 元。b1834 64 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 10 元。(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2全班讨论:1834 表示什么意思?算式“1834”中的“18”表示 3 本作文本 18 元,“183”表示 1 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 1 本作文本和 1 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 1836,再算 6410,用脱式计算。(4)引导学生发现: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4 4尝试解决问题。(1)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5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6 6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总结脱式计算写法:(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2)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三、课堂练习P6“试一试”。1 1提示:先算淘气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2 2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3 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37125124四、巩固训练P67“练一练”全部内容。五、总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1836(元)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 10 元。解法二:1834 64 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 10 元。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了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还能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第 3 课时过河第 3 课时过河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 1结合“过河”的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2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3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难点:探索“小括号”的应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复习1 1口答题:(1)128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15366,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 2计算:2488202043055二、探索新知出示 P8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这个算式应该先算 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 2925。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3 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 4写出解答过程。(2925)9读作:29 与 25 的和除以 9。549 6(条)答: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 6 条船。5 5提问:如果 54 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因此算式为:54(93)三、课堂练习P9“试一试”。1 1提示: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算式:(7046)82 2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3 3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24168(2416)8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运算顺序、结果不一样。4 4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四、巩固练习P910“练一练”所有内容。五、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能举例说明吗?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2925)9读作:29 与 25 的和除以 9。549 6(条)答: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 6 条船。总体上讲,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部分学生对于“限乘”“至少”等词汇的理解还有欠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是一两日就能形成的,所以不能急于求成,要加强练习。1第 4 课时练习一第 4 课时练习一练习一1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 2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3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重点: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难点: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复习1 1提问: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口答)2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二、指导练习1 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独立解答。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画线)2 2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先算什么用红线画出来)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 3第 3 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4 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5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 3 种方法:解法一:1262(元)32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解法二:3618(元)1812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解法三:1234(瓶)64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2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3126 32 1(元)答:每瓶便宜 1 元。6 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b独立解决问题。c在小组内交流。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7 7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8 8数学游戏:数学游戏“24 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三、总结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学生通过练习,领会、巩固、加深理解了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技能,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第 1 课时看日历第 1 课时看日历 看日历(认识年、月、日)1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初步判断平年、闰年。2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重点: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难点:发现并记住每个月及平、闰年二月的天数。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师:同学们,有个稀奇宝宝听说我们班的同学既爱学习,又肯动脑筋,很想和大家交个朋友,你们欢迎吗?请看大屏幕,猜猜它是谁。电脑演示,出示谜语:“我是稀奇小宝宝,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生:日历。师:猜得真准。你认识哪几种日历?谜语中说的又是哪种?日历有什么用?揭示课题:“看日历”。二、探究新知1 1提问:你知道今天的日期吗?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和同伴互相说一说。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梳理已有的知识。2 2呈现 P101 附页 1 中的 2013 年到 2016 年的日历。(1)学生观察,与同伴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2)在表格中记录下 20132016 年各月份的天数,让学生独立完成。(3)完成后同桌两个互相核对订正所填的数据,保证结果的正确性。(4)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表格,提问:观察记录表的各月份的天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与同伴说说自己的发现。(5)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学生也许会发现:一年中十二个月的天数有所不同,其中 1,3,5,7,8,10,12 月每月是 31 天;4,6,9,11 月每月是 30 天;2 月的天数很特殊,有时是 28 天,有时是 29 天。(6)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介绍有关知识。有 31 天的月份是大月,有 30 天的月份是小月,2 月有 28 天的年份是平年,2 月有 292天的年份是闰年。3 3(1)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各月份的天数。(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说说各自的方法。如“拳头记忆法”,可以全班一起举起左拳头指一指、说一说。如“歌诀记忆法”,可以让学生翻开书读一读、记一记,同桌互相考一考。(3)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说一说学习体会。4 4出示记录表,让学生将 P105 附页 2 中 2009 至 2016 年 2 月的天数记录下来。(1)完成后同桌说一说核对订正结果。(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2 月的天数有什么变化规律?(3)把表中闰年的年份涂上颜色,完成后集体交流,并说一说判断的方法。5 5(1)说一说一年有多少天。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2)算一算平年、闰年的天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算法。(3)集体反馈,交流算法。三、巩固训练P6869“练一练”第 16 题。四、总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看日历(认识年、月、日)一年 12 个月大月:1、3、5、7、8、10、12 月(31 天)小月:4、6、9、11 月(30 天)2 月(28 天)平年(365 天)(29 天)闰年(366 天)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猜谜语吗?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1第 2 课时一天的时间第 2 课时一天的时间 一天的时间(认识 24 时记时法)1 1结合现实情境,知道一天有 24 时,认识 24 时记时法,能够对 24 时记时法与 12 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2 2在借助直观的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 24 时记时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 24 时记时法,能够对 24 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难点: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旧知导入1 1排一排。师: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哪些常用的时间单位你能把它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吗?(配合学生回答板书)2 2说一说。问:1 时是多少分?1 分是几秒?1 年里有多少个月?1 个月有多少天?1年有多少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问:那你们知道 1 天有几小时吗?生:一天有 24 小时。3 3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天的时间”。(板书:一天的时间24 小时记时法)二、探究新知1 1观察主题情境图,先鼓励学生与同伴说一说从两幅图中分别知道了哪些信息。2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说清楚几时的时候,淘气正在做什么。3 3介绍 24 时记时法。提问:你知道下午 1 时还可以表示为几时吗?(一天有 24 时,下午 1 时还可以表示为 13 时。)4 4出示钟表模型。(1)教师拨针,让学生再次观察“一天时针正好走两圈”。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2)出示标有两圈时刻的钟面,让学生观察,并与同伴说说发现了什么。(3)组织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明确:中午 12 时以后的时刻用 24 时记时法怎样表示,即在钟面显示的时刻上加 12。5 5填一填,说一说。(1)观察情境图,说说有哪些信息,以及要解决的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才能知道两次取信时间间隔几时几分,可以先同伴间说一说各自的想法。2(3)组织集体交流。三、巩固训练P71“练一练”第 14 题。四、全课总结说一说学习本节课的过程,并谈谈体会和收获。一天的时间(认识 24 时记时法)24 时记时法12 时记时法两次(起止)时刻的差经过的时间教学新课时,让学生观察课件演示一天的变化,并说出几个时刻,这个时刻你在做什么?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天的变化。让学生明白晚上 12 时就是 0 时,它是一天的起点,从夜里 12时到中午 12 时再到夜里 12 时的全过程,知道了 24 时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24 时就是 0 时,再通过教具演示,建立普通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联系,再让学生运用学具钟面,在钟面上标出 24 时计时法,使学生对 24 时有了深刻的体验。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24 时记时法和普通时记时法的区别。引导学生掌握把普通记时法转化成 24 时记时法和把 24 时记时法转化成普通记时法的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自主探索出了 24 时记时法的一般规律,理解和发现了普通时记时法和 24 时记时法的联系和区别。1第 3 课时时间表第 3 课时时间表 时间表(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得需要的信息。2 2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3 3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重点:能应用时间知识计算经过的时间。难点:制定自己的时间作息表。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音乐课上都学习过一首歌叫时间是小马车,大家还记得吗?齐唱时间是小马车。是啊,时间匆匆而过,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共同制作作息时间表,做珍惜时间的小模范。二、创设情境1 1看一看,说一说。(1)观察主题图,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要说清楚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2)提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的作息时间有所不同。)(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直接介绍。)(3)观察小兰和古丽所在学校的上课时间表,说一说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然后再与同伴说说。)(4)组织学生集体交流。2 2直接出示问题:上午第二节课,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右面哪个时刻?(1)组织学生讨论,说说如何解决问题,介绍自己的想法。(2)独立完成。3 3出示小兰和古丽提供的有关信息。(1)让学生读一读,理解意思后独立补充时间表。完成后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2)学生展示自己的结果,并重点说说自己思考、推算的过程。(3)总结。(提示学生要按时上学、放学并遵守时间等,逐步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三、巩固训练2P73“练一练”第 1、2 题。四、课堂总结说一说学习本节课的过程,并谈谈体会和收获。时间表(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小兰看表的时刻是 9 时 10 分,古丽看表的时间是 11 时 20 分。第五节:13:0013:40第五节:15:0015:40大课间:13:4014:40 第六节:15:5016:30第六节:14:4015:20 课外活动:16:3017:301 1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方法,能正确数出从某一时刻到另一时刻经过了多长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2 2讲练结合,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课本中走进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学生会因为数学的学习而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1三加与减三加与减第 1 课时捐书活动第 1 课时捐书活动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1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运算。2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复习导入1 1用竖式计算。1632483505394318252 2口答:下面 6 个数最接近哪个整百数?11810310410995983 3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认真学习的。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在我们国家还有许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因为买不起书,交不起学费而失学。某间学校的小朋友都非常有爱心,他们给希望小学捐了很多书,现在我们一起看一看吧。二、探究新知1 1出示“捐书活动”的课件,让学生独立观察主题图。提问:图表中呈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等问题。2 2提问: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预设:先算出每个年级捐了多少本书。(引导学生尝试估算,初步判断哪个年级捐书的数量多一些,探索估算的方法。)3 3提问: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重点)(1)列式:11810495三位数的连加(2)引导学生尝试估算三年级一共捐书大约多少本,探索估算的方法。预设:100100100300(本)2(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4)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5)全班汇报交流。方法一:10010010030018451730017317方法二:11810495 22295 3171181 014222222 195317 方法三:118104 1 915317 答:三年级一共捐书 317 本。4.4.即时练习,尝试解决问题。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去解答,得出计算结果。(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汇报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5 5归纳总结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也可以直接将三个数加在一起;如果相加的数中有接近整十整百数的,还可以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计算三位数连加时特别要注意连续进位的情况。)6 6提问:哪个年级捐的书多,多多少本?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订正,联系前面估算的结果,相互验证。三、巩固训练完成 P18“练一练”14 题。1 1独立完成第 1 题,集体订正。2 2第 2 题,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集体订正。3 3第 3、4 题,小组合作交流完成,集体订正。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方法一:10010010030018451730017317方法二:118104953 22295 3171181 014222222 195317 方法三:118104 1 915317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相对其他学习内容来说稍显枯燥。这节课,学生在各方面的精彩表现着实让我感到欣喜,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1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数学源于生活,它是从现实世界里抽象出来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创设了“捐书活动”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数学问题。2 2 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从而体现出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交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节课,我感到不足的地方是:(1)对于整节课的时间把握不是很到位;(2)对于估算的处理不是很到位,以后要加强学生对于估算方法的选择,以及合适与否的判断,逐渐向学生渗透估算的意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尤其是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方面,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的老师。1第 2 课时运白菜第 2 课时运白菜 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1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两步)及其验算。2 2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3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养成精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好习惯。重点:探索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并灵活地选用不同算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解题思路。一、激趣导入师:五一劳动节到了,淘气和笑笑也去农民伯伯的菜园里帮忙收白菜。(出示主题图)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我们从图中都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预设一:一共收了白菜 850 棵。预设二:第一次运走白菜 256 棵。预设三:第二次运走白菜 280 棵。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我们能根据我们找到的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预设一:一共运走多少棵?预设二:第一车运走之后,还剩多少棵预设三:运走两车之后,还剩下多少棵?(预设一、预设二边回答边解决,预设三边说边板书)师:同学们想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独立思考,并把算式写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只列式,不解答)(巡视全班,选取代表板演)板演:式子一:850256280式子二:850(256280)师:那老师请你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算呢?(式子一)预设:我是先求第一辆车运走之后剩余的白菜,再减去第二辆车运走的白菜。师:那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式子又是怎么列的呢?(式子二)预设:我是先求两辆车一共运走的白菜,再用总的棵数减去运走的数量。二、探求新知2师:下面我们来估一估,运走了两车之后,农田里还剩下多少棵呢?预设:还剩 310 棵。师:你是怎么估的呢?预设:850 不变,把 256 看成 260,280 不变,那么 850260280310(棵)。师:还有谁有不同的答案呢?预设:大约还有 300 棵。师:你又是怎么估的呢?预设:850 不变,把 256 看成 250,把 280 看成 300,那么 850250300300(棵)。师:看来同学们有很多不同的答案,那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菜园里到底还剩下多少棵白菜呢?(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回指导,请学生板演)师: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预设: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够向前借一。师:列递等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等号对齐。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式子(式子一),你们有什么发现?预设:有两个减号,都是三位数。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三位数连减。那老师再考考同学们,这样的式子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呢?预设: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师:如果有括号呢?预设:先算括号里的。师: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这两个式子,你们能发现什么异同点吗?预设:一个式子减号变成了加号,还多了一个括号。师:也就是说,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教师板书:850256280850(256280)594280 850536 314(棵)314(棵)三、巩固训练1 1师:这是两个小朋友的计算过程,请你仔细观察,他们分别错在了哪里呢?(1)小组讨论,说一说教科书中呈现的计算过程分别错在哪里,并讨论如何避免出现的错误。(2)集体反馈交流小组学习的成果。要引导学生说清楚每个错例出现错误的原因。(3)让计算准确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好办法,组织学生互相学习交流。(4)教师归纳小结,强调计算要认真、专注、用心、小心,养成验算的习惯。2 2算一算,再进行验算。(1)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1000372210,得出结果后同桌之间可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2)集体交流,共同探讨计算方法。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在计算中遇到连续退位时出现的错误,提醒学生多加注意。(3)引导学生探索教科书中提示的方法:把 1000 看成 9991,用 999 去减,得到结果再加上 1 即可。(4)集体验算。3四、拓展提高完成 P20“练一练”15 题。五、全课小结同学们,说说你们今天学了什么?你又学会了什么?生活中有很多连减的数学问题,就像今天研究的运白菜一样,同学们要善于发现这些数学问题,并且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850256280850(256280)594280 850536 314(棵)314(棵)1 1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2 2学生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掌握到一定的生活技能。3 3站在学生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总之,教师要精心的组织、要有效的引导、真诚的合作,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1第 3 课时节余多少钱第 3 课时节余多少钱 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1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重点: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难点: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一、引入亲爱的同学们,2009 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三千万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家人是如何节钱的。二、探究新知1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3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八月节余了多少元?”)(意图: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加减混合运算意义的理解,引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4 4探究“八月节余了多少元?”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师: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 800185745 或 800745185,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汇报。5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关注。三、合作交流1 1出示题目:“九月节余 260 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 30 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思考。2 2集体交流。(说明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过程)可能会出现教科书中的两种方法。教学时,注意引领学生理解两幅图的意义,建议全体2都尝试画一画,并在同伴之间进行交流,说清楚每部分的实际意义。3 3总结反思。提问:你是怎样理解的,听了同学的理解方式后,有什么启示?四、巩固训练P22“试一试”。1 1将情境图和问题同时呈现,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感受亮亮孝敬奶奶的良好品行。2 2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3 3让学生分别说一说估算结果,解释清楚自己是如何估算的。4 4提问:算一算,几个月节余的钱才能买到一台洗衣机?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可以借助表格、画图、列式等方式)5 5 组织学生反馈交流。(把侧重点放在让学生充分地说一说各自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上,不要过分强求算式的规范。)五、实践应用,拓展延伸完成 P2223“练一练”的第 16 题。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800185745800745185 985745 55185 240(元)240(元)本节课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很好地开拓了学生思维。练习贴近生活,使孩子在生活中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1第 4 课时里程表(一)第 4 课时里程表(一)里程表(一)(解决起点为 0 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1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2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3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重点: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难点: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一、导入新课国庆节假期你们都去哪里旅游?玩得开心吗?淘气在国庆节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他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二、学习新课1 1出示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1)学生独立观察,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2)找出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线图上分别是哪一段?并指一指。先指名说一说,然后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2 2你能提出问题吗?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帮忙,愿意吗?(1)出示问题: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2)学生动手在路线图上画一画,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的数据。弄清北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庄,保定到石家庄分别是哪一段路程。(3)你还会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试着画一画。展示学生的不同表示方法。重点看学生的线段图。说一说线段图与行车路线示意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每一段表示的数据都一样。不同点:淘气画图是“线段”并改变了方向。(4)你会向他一样试着画一画吗?2学生独立画图。画完后同桌交流,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5)你能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计算:277146131(千米)集体交流计算方法,说清楚每个数量在图中表示的是哪一段路程。(6)你还想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哪两个相邻城市之间的路程吗?学生先说一说。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先画一画,再解决问题。3 3老师有一个问题: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你会解决吗?(1)学生结合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在图上找一找、画一画,再进行计算。(2)集体交流,说说你的想法。689146543(千米)4 4你还会求出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吗?自己画图,列式解决问题。5 5老师发现有同学列出了这样的算式:813689,你知道他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吗?(1)学生对照里程表,在路线图中找一找,再画一画。(2)说一说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6 6 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已经行驶了约 300 千米,你能在图中标出火车的大概位置吗?学生在图中标一标。三、巩固训练完成 P25“练一练”。四、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火车里程表,并解决了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想一想我们这节课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说一说。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简洁明了,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弄清数量关系,理解题意,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位好伙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