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诗词鉴赏——虚实结合.docx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诗词鉴赏——虚实结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诗词鉴赏——虚实结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词鉴赏虚实结合考点解说虚实结合是诗歌中常用到的表现手法。“虚”指想象、联想之景;“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事、实境等。如在沁园春雪一词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七句结合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等景物,具体描绘北国的雪景,是实写;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则是想象雪霁(j)天晴后的景色,是虚写。“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及其作用”是中考诗歌阅读中的重要考查点。常见题型为简答题:(1) 明确指出诗歌或诗句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要求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2)要求判断诗歌或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有时也
2、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判断正误。方法解读1.明确“虚”和“实”的判断依据。实景是作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的真实存在的景,而虚景是在实景的基础上由作者的头脑所想象出来的景,包括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想象的未来之境、回忆的已逝之景,由此及彼的联想等。2. 虚实结合手法的常见作用分析。常见作用示例分析(1)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激发读者的想象。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前两句写景,描写诗人登楼后所见到的壮观景色,是实写;后两句写意,表现了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是虚写。这里虚实结合,能够激发读者对登楼 所见景色的想象,开拓诗
3、歌的意境。(2)能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着重虚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破吴后富贵威武、繁盛热闹的往事,结句实写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 锦衣。址上飞来飞去的眼前之景,虚实对比,表达了昔盛今衰、人生无常之感。(3)渲染或衬托某种情景,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本诗前两句是实写,用巴山夜雨渲染衬托自己不能回 家与妻子相见的愁情。后两句是虚写,想象与妻子相 聚时两人共剪窗花、深夜长谈的欢乐场面。这首诗虚实相生,以想象的乐景反衬现实的悲
4、情,表达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3.掌握常见的解题思路。阐述实写、虚写的内容分析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如:营造境界;使形象更丰满;使感情表达得更充沛,更淋漓尽致;激发读者的想象,丰富诗歌内容,扩大诗歌意境)。真题示例一古诗阅读。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书剑:指能文能武,智勇双全。三公:此处泛指贵族和大臣。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_参考答案这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虚写梦回边关,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