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阅读专题古诗阅读专题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 2022-20232022-202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贺新郎端午端午刘克庄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注】钗符艾虎,荆门记:“午节
2、人皆采艾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灵均,屈原名平字灵均。椒醑,泛指香物、美酒。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描写一幅端午民俗风情画,石榴花开,气候清爽宜人,人们钗符艾虎,竞渡龙舟。B.上片少年争夸装束,游人热闹观渡,与我手摇绢扇、慵懒作戏对比,突出我的悠闲自在。C.下片以“纫兰佩”“怀椒醑”所赞的屈原品格,与离骚芰荷为衣、芙蓉为裳相同。D.“谁信”是反诘语气,意为无人相信;词人对投粽入江祭奠屈原的传说持否定的态度。16.杨慎在词品中评价下片:“此一段议论,足为三闾千古知己。”谈谈你的发现。【答案】15.B16.作者“为三闾千古知己”表现为:(1)理解屈原高洁不污的
3、品性。品性如芳草,襟怀如美酒。(2)理解屈原以死明志的心境。认为民众投粽祭典屈原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活在今世,屈原会选择醉死也不投江。(3)理解屈原精忠为国的理想。屈原忠于国家,想力挽狂澜却壮志难酬,对当权者表示愤慨。【解析】【1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突出我的悠闲自在”错,词人年高疏懒,对龙舟竞渡情怀不同。表面轻闲自在,实是“闲愁最苦”,要从反面见意。故选 B。【1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本词下片写对屈原的怀念及歌颂,以及对投粽民俗表示不认同的态度,认为这是对屈原的愚弄。“灵均标致高如许”是对屈原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使作者对屈原的崇敬跃然
4、纸上。“忆平生”二句回想以前自己以屈原为楷模,但却生不逢时。“纫兰佩”“怀椒醑”则是引用离骚中的诗句,展现出屈原生前的高风亮节。“谁信”三句,词人认为投粽入江祭屈原的风俗属无稽之谈。“谁信”是反诘,意即不信。词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往水里投几个粽子无济于事,那些神话传说荒诞不经,倒不如学一学屈原精忠为国、高洁不污的品格,比搞这些表面文章强多了。词人理解屈原以死明志的心境,对投粽入江祭奠屈原的传说持否定的态度。“蛟馋龙怒”暗指嫉贤谗能的阴暗小人,此处词人实质上是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满。“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这几句忧愤尤深,意谓屈原若在今世,还会忧愤满腔再度投江的。与
5、其清醒而苦恼,还不如“醉死差无苦”。这既是说屈原,也是说自己。作者是个热血男儿,但在当时文恬武嬉,统治者苟且偷安而不思振作的世风中,诗人又能做什么呢?只有长歌当哭而已。“聊一笑”,实是苦中作笑,含泪的笑,足见词人对当权者极度的失望乃至绝望之情。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 2022-20232022-202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冬日归旧山(节选)李白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
6、清。注三清:指道教指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包括玉清、上清、太清。此处比喻朝廷。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呼应标题,写诗人未洗征尘,行色匆匆,表现诗人冬归旧山的急切心情。B.第四句的“云不行”侧面烘托天寒,这与“空山凝云颓不流”的手法有相同之处。C.第五句写诗人归山所见之景。嫩竹绕舍,为这寒冷萧瑟的冬日增添了勃勃生机。D.本诗综合运用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描写景物,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山居图。19.本诗的最后四句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答案】18.C19.前两句写要发愤学习,养成青松般的“素贞”品格,表达诗人修身治国的愿望;后两句设想不久又将离去,应该会去往朝廷,抒
7、发诗人建功立业的抱负。【解析】【18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勃勃生机”错误,本诗主要写旧居的荒败景象,嫩竹绕舍为这寒冷萧瑟的冬日增添了一点生机,不能说“勃勃生机”。故选 C。【19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句,洗砚,指发愤读书;素贞,指情操。意思是,要发愤读书学好治国本领,养成青松一样高尚的品格。表达诗人修身治国的愿望。“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句,三清,道教指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包括玉清、上清、太清。此处比喻朝廷。“去合到三清”,意即以诗文干谒权贵,重用于当世,以伸鲲鹏之志。意思是,这次回来不久将又要离去,离开后准备大
8、干一番事业。抒发诗人建功立业的抱负。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 2022-20232022-202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游诸葛武侯书台游诸葛武侯书台宋陆游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注】诸葛武侯书台:诸葛亮相蜀时,曾在成都北筑读书台。沔阳:今陕西勉县,城南定军山有诸葛亮基和武侯祠,武侯祠后迁城北。典午:指司马。梁甫吟:古歌曲名 一作梁父
9、吟。诸葛亮隆中时,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本诗开篇从河阳道中的诸葛武侯祠着笔,渲染出衰飒的气氛,引发了怀古之思。B.诗中写司马懿不敢应战诸葛亮之事,暗含了作者对两人鲜明的褒贬与爱憎态度C.诗中以出师表肯定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认为诸葛亮远胜前人管仲与乐毅。D.诗人批判一般的读书人见识鄙俗浅陋,即便登上武侯书台也不明白读书的意义。16.本诗“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两句与苏轼江城子“料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二者都是虚写,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D16.本诗由阵阵松风想到诸葛亮吟唱梁甫吟及慨然出山的场景,表达出对诸葛亮
10、的仰慕之意;苏词想象明月照在亡妻坟墓上的情景,表达对亡妻深沉的思念。【解析】【1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即便登上武侯书台也不明白读书的意义”错,诗人是嘲讽俗儒不明白诸葛亮为何能够建立这样的功业,还在纷纷猜测当年诸葛亮在这高台上读的是什么奇书。故选 D。【1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意思是这墓前的松风还在怀想当年诸葛亮吟诵梁甫吟的情景,以及回忆诸葛亮慨然应允出山,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此句借“松风”抒己怀,向往诸葛亮的风采,表达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意。“料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想象明月照在亡妻
11、坟墓上的情景,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此处推己及人,表达对亡妻深沉的思念。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 2022-20232022-202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房中曲(节选)李商隐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识。【注】檗(b):即黄蘖,一种落叶乔木,树皮可人药,味苦。常以喻人的心苦。16.下列对这首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语文期末 试卷 分类 汇编 古诗 阅读 专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