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与施肥》课件.ppt
《《植物营养与施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营养与施肥》课件.ppt(1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肥料学相关基本概念一、肥料学相关基本概念 肥料学肥料学是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施用的科学。是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施用的科学。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都可称为物质,都可称为肥料肥料。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产量2)改善农产品性质)改善农产品性质3)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有机肥料)1整理课件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 定义:定义: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
2、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能量交换的科学。主要任务:主要任务:以植物营养原理为理论基础以植物营养原理为理论基础达到高产、达到高产、以施肥或改良植物遗传特性为手段以施肥或改良植物遗传特性为手段优质、高效优质、高效营养作用营养作用吸收吸收运输运输转化转化利用利用营养物质与营养物质与能量交换能量交换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植物植物环境环境 2整理课件(一)早期探索(一)早期探索1.海尔蒙特:海尔蒙特:1640年年水的营养学说水的
3、营养学说2.泰伊耳:泰伊耳:19世纪初腐殖质营养学说世纪初腐殖质营养学说(二)学科的建立(二)学科的建立二、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二、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李李比比希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德德国国化化学学家家,植植物物营营养养学学科科的的杰杰出出的的奠奠基基人!世界肥料工业之父人!世界肥料工业之父3整理课件o要点:要点:土壤中的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土壤中的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他肥料对于植物生长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他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
4、矿物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质。1840年年植物矿质营养学说植物矿质营养学说4整理课件v理理论论上上:否否定定了了当当时时流流行行的的腐腐殖殖质质学学说说,说说明明了了植植物物营营养养的的本本质质;是是植植物物营营养养学学新新旧旧时时代代的的分分界界线线和和转转折折点点,使使维维持持土土壤壤肥肥力力的的手手段段从从施施用用有有机机肥肥向向施施用用无无机机肥肥转转变变有有了了坚实的基础。坚实的基础。v实实践践上上:促促进进了了化化肥肥工工业业的的发发展展;推推动动了了农农业业生生产产的的发发展。展。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比希:李比希:养分归还学说养分
5、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最小养分律5整理课件(三)学科的发展(自三)学科的发展(自2020世纪初以来)世纪初以来)1.布森高(法国):开创了田间实验;布森高(法国):开创了田间实验;2.萨克斯、克诺普(德国植物学家):水培试验的先躯;萨克斯、克诺普(德国植物学家):水培试验的先躯;3.普普良良尼尼斯斯尼尼柯柯夫夫:植植物物土土壤壤肥肥料料相相结结合合,提提出出“肥肥肥肥土土,土肥苗土肥苗”;4.罗宗洛:中山大学,中国最早的研究者,氮素营养等罗宗洛:中山大学,中国最早的研究者,氮素营养等5.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1939年阿隆和斯托德)年阿隆和斯托德)7.有益元素的
6、发现有益元素的发现8.创立植物创立植物“营养遗传学营养遗传学”9.根系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根系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我校建立了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我校建立了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10.提出了植物营养生态学提出了植物营养生态学6整理课件现代发展时期现代发展时期(1950s以来以来)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时期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时期古典时期古典时期(19世纪世纪)新古典发展时期新古典发展时期(20世纪前半叶世纪前半叶)7整理课件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植物对营营养养元元素素的的吸吸收收利利用用效效率率,从而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程度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植植物物本本身身的的营营养养特特性性去去适适应应问问题土壤题土壤,从而提高问题土壤的
7、生产力(四)面临的任务(四)面临的任务8整理课件三、肥料学的研究内容三、肥料学的研究内容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2、肥料部分、肥料部分3 3、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 9整理课件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o植物体的组成成分;o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o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及影响吸收的环境条件;o介绍矿质营养学说,最小养分律等施肥原理。10整理课件2、肥料部分、肥料部分 各种肥料的成分、性质;各种肥料的成分、性质;肥料肥料施入土壤中的变化、被吸收的形态;施入土壤中的变化、被吸收的形态;肥效的维持时间、
8、施肥方法等。肥效的维持时间、施肥方法等。11整理课件按作用把肥料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按作用把肥料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直接肥料直接肥料为直接营养作物的肥料,如氮、磷、为直接营养作物的肥料,如氮、磷、钾化肥。钾化肥。间接肥料间接肥料为通过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为通过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达到营养作物目的的肥料,如石灰、石膏。况达到营养作物目的的肥料,如石灰、石膏。有机肥为二者作用都有的肥料。有机肥为二者作用都有的肥料。肥料的种类和分类肥料的种类和分类12整理课件 按组成可把肥料分为三大类:按组成可把肥料分为三大类:铵态氮肥:铵态氮肥:NH3.H2ONH4HCO3(NH4)2SO4
9、氮肥氮肥硝态氮肥:硝态氮肥:NaNO3Ca(NO3)2NH4NO3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CO(NH2)2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肥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沉淀磷肥沉淀磷肥化学肥料化学肥料难溶性磷肥:磷矿粉难溶性磷肥:磷矿粉骨粉骨粉钾肥:硫酸钾钾肥:硫酸钾氯化钾氯化钾微肥:微肥:ZnSO4Na2B4O7.H2OCuSO4FeSO4.7H2O肥料肥料化成:化成: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铵复合复合(混混)肥:肥:混成:混成:各种作物专用肥各种作物专用肥生物肥料生物肥料:磷细菌肥:磷细菌肥生物钾肥生物钾肥固氮菌肥固氮菌肥有机
10、肥料有机肥料:人畜粪尿:人畜粪尿厩肥厩肥绿肥绿肥杂肥杂肥肥料的种类和分类肥料的种类和分类13整理课件按来源分:按来源分:农家肥和商品肥农家肥和商品肥肥料的种类和分类肥料的种类和分类按肥效快慢分:按肥效快慢分:速效肥和迟效肥速效肥和迟效肥14整理课件3 3、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 o根据作物的养分平衡原理,土壤的肥根据作物的养分平衡原理,土壤的肥力水平或其肥料的效应函数,计算预力水平或其肥料的效应函数,计算预计产量的施肥量。计产量的施肥量。o肥料的施用方法及有效施用技术。肥料的施用方法及有效施用技术。15整理课件二、肥料学的研究方法二、肥料
11、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调查、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调查座谈会、现场观察。座谈会、现场观察。16整理课件2、试验研究、试验研究o生物试验:生物试验:田间试验:小区进行田间试验:小区进行 培养试验:培养试验:网室、温室的砂培、水培网室、温室的砂培、水培 o化学试验:化学试验:常规分析:常规分析:土壤、肥料的土壤、肥料的NPK 化学速测:营养诊断化学速测:营养诊断o生物物理试验生物物理试验:利用利用15N、32P等示踪肥料等示踪肥料,研究肥料的吸收利用规律,研究肥料的吸收利用规律q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q酶学诊断法酶学诊断法17整理课件由于一些营养元素是酶的组分,或是酶的活化剂,或是对由
12、于一些营养元素是酶的组分,或是酶的活化剂,或是对由于一些营养元素是酶的组分,或是酶的活化剂,或是对由于一些营养元素是酶的组分,或是酶的活化剂,或是对酶结构起稳定作用,或有调节作用。因此了解植物体内某酶结构起稳定作用,或有调节作用。因此了解植物体内某酶结构起稳定作用,或有调节作用。因此了解植物体内某酶结构起稳定作用,或有调节作用。因此了解植物体内某种酶的活性变化就可以反映出植物的营养状况。利用这一种酶的活性变化就可以反映出植物的营养状况。利用这一种酶的活性变化就可以反映出植物的营养状况。利用这一种酶的活性变化就可以反映出植物的营养状况。利用这一技术研究植物营养,被称为酶学诊断法。技术研究植物营养
13、,被称为酶学诊断法。技术研究植物营养,被称为酶学诊断法。技术研究植物营养,被称为酶学诊断法。酶学诊断法的酶学诊断法的酶学诊断法的酶学诊断法的主要优点是反应灵敏主要优点是反应灵敏主要优点是反应灵敏主要优点是反应灵敏,往往在植物尚未出现,往往在植物尚未出现,往往在植物尚未出现,往往在植物尚未出现缺素症状(即潜在缺素阶段)时,就可测出酶活性的变化。缺素症状(即潜在缺素阶段)时,就可测出酶活性的变化。缺素症状(即潜在缺素阶段)时,就可测出酶活性的变化。缺素症状(即潜在缺素阶段)时,就可测出酶活性的变化。不足之处是专一性差不足之处是专一性差不足之处是专一性差不足之处是专一性差。因为,酶活性除受营养状况影
14、响外,。因为,酶活性除受营养状况影响外,。因为,酶活性除受营养状况影响外,。因为,酶活性除受营养状况影响外,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酶活性变化与养分供应状况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酶活性变化与养分供应状况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酶活性变化与养分供应状况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酶活性变化与养分供应状况虽有正相关关系,但很难精确地反映出植物体内某一营养虽有正相关关系,但很难精确地反映出植物体内某一营养虽有正相关关系,但很难精确地反映出植物体内某一营养虽有正相关关系,但很难精确地反映出植物体内某一营养元素的实际水平。元素的实际水平。元素的实际水平。元素的实际水平。例如,植物体内锌营养状况与碳
15、酸酐酶的活性有很好的正例如,植物体内锌营养状况与碳酸酐酶的活性有很好的正例如,植物体内锌营养状况与碳酸酐酶的活性有很好的正例如,植物体内锌营养状况与碳酸酐酶的活性有很好的正相关,但由于植物体内的碳酸酐酶活性变化幅度很大,而相关,但由于植物体内的碳酸酐酶活性变化幅度很大,而相关,但由于植物体内的碳酸酐酶活性变化幅度很大,而相关,但由于植物体内的碳酸酐酶活性变化幅度很大,而植物固定植物固定植物固定植物固定CO2CO2并不需要很高的碳酸酐酶活性。因此通过碳并不需要很高的碳酸酐酶活性。因此通过碳并不需要很高的碳酸酐酶活性。因此通过碳并不需要很高的碳酸酐酶活性。因此通过碳酸酐酶活性的诊断,并不能获得良好
16、的结果。酸酐酶活性的诊断,并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酸酐酶活性的诊断,并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酸酐酶活性的诊断,并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1818整理课件整理课件第八章第八章 作物营养与施肥原理作物营养与施肥原理作物生长发育从环境中吸收营养作物生长发育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施肥是满足作物营养的手段。物质,施肥是满足作物营养的手段。要合理施肥,就要研究作物需要什么要合理施肥,就要研究作物需要什么营养元素,作物怎样吸收这些元素以营养元素,作物怎样吸收这些元素以及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及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19整理课件植物的营养成份植物的营养成份(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对
17、养分的吸收(吸收的机理)(吸收的机理)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的营养特性植物的营养特性(施肥的关键时期)(施肥的关键时期)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李比希的三个学说和施肥方法李比希的三个学说和施肥方法)主要内容及重点:主要内容及重点:20整理课件第一节第一节作物营养成份作物营养成份一、作物体内元素组成及含量一、作物体内元素组成及含量 水分水分 7595新鲜作物新鲜作物 CHON9599干物质干物质(525)灰分元素灰分元素CaKSiPSClAlNaFe(15)21整理课件灰分
18、元素:灰分元素:将作物干物质燃烧后,将作物干物质燃烧后,C H O N以以气体形态挥发(气态元素)残留下的不挥发的气体形态挥发(气态元素)残留下的不挥发的物质称物质称灰分灰分,灰分中的元素称灰分元素(几十,灰分中的元素称灰分元素(几十种)。种)。如:如:Ca K Si P S Cl Al Na Fe22整理课件 植物体中元素有七十多种,含量相差很植物体中元素有七十多种,含量相差很大,影响因素:大,影响因素:v 植物的种类植物的种类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如:豆科植物,如:豆科植物含氮多、水稻含硅多,马铃薯、甜菜含钾多;含氮多、水稻含硅多,马铃薯、甜菜含钾多;v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如:,如:盐生植物含
19、钠多、盐生植物含钠多、红壤土红壤土上的植物含铝多;施肥可以增加植物体内该上的植物含铝多;施肥可以增加植物体内该元素的含量。元素的含量。23整理课件二、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二、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自然界的元素在植物体内几乎都能找到,自然界的元素在植物体内几乎都能找到,但并非全部必需。可以用除去某一元素的但并非全部必需。可以用除去某一元素的营养液进行培养试验,通过作物生长和发营养液进行培养试验,通过作物生长和发育的情况判断。阿隆(育的情况判断。阿隆(D.I.Arnon)和斯托和斯托德(德(P.R.Stout)1939年提出了判断植物年提出了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三条标准:24整
20、理课件1.缺少这种元素,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不缺少这种元素,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生活周期能完成生活周期必要性必要性2.缺少这种元素,作物出现某些特定症状,缺少这种元素,作物出现某些特定症状,只有补充该元素才能恢复正常或预防只有补充该元素才能恢复正常或预防专一性专一性3.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出直接的效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出直接的效果,而不是改善了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而果,而不是改善了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而产生的间接效果产生的间接效果直接性直接性25整理课件目前认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目前认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7种种(大量元素(大量元素9种,微量元素种,微量元素8种):种):大量营养元
21、素大量营养元素 主要吸收形态主要吸收形态 主要来源主要来源 在干物质中的含量()在干物质中的含量()C CO2 大气大气 45 H H2O 土壤水土壤水 45 O CO2 O2 大气和土壤空气大气和土壤空气 6 N NH4+NO3-土壤土壤 1.5 P H2PO4-HPO42-土壤土壤 0.2 K K+土壤土壤 1.0 S SO42+土壤土壤 0.1 Ca Ca2+土壤土壤 0.5 Mg Mg2 土壤土壤 0.226整理课件微量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v种类种类 吸收形态吸收形态 含量含量 主要来源主要来源vCl Cl-0.01 土壤vFe Fe3 Fe2 0.01 土壤vMn Mn2+0.005
22、 土壤vB BO33-B4O72-0.002 土壤vZn Zn2+0.002 土壤vCu Cu+Cu2+0.0006 土壤vMo MoO42-0.00001 土壤镍(镍(Ni)27整理课件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1.同等重要律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生产上要求:生产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平衡供给养分2.不可代替律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生产上要求:生产上要求:全面供给养分全面
23、供给养分28整理课件三、必需元素的作用三、必需元素的作用第一类:第一类:C、H、O、N、S1.组成有机体的结构物质和生活物质组成有机体的结构物质和生活物质2.组成酶促反应的原子基团组成酶促反应的原子基团第二类:第二类:P、B1.形成连接大分子的酯键形成连接大分子的酯键2.储存及转换能量储存及转换能量第三类:第三类:K、Mg、Ca、Mn、Cl1.维护细胞内的有序性,如渗透调节、电性平衡等维护细胞内的有序性,如渗透调节、电性平衡等29整理课件2.活化酶类活化酶类3.稳定细胞壁和生物膜构型稳定细胞壁和生物膜构型第四类:第四类:Fe、Cu、Zn、Mo、Ni1.组成酶辅基组成酶辅基2.组成电子转移系统组
24、成电子转移系统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各种功能一般通过植物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各种功能一般通过植物的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而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而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元素时,会出现特定的外部症状,这些症状统称为元素时,会出现特定的外部症状,这些症状统称为“植物营养失调症植物营养失调症”,包括,包括“营养元素缺乏症营养元素缺乏症”和和“元素毒害症元素毒害症”。30整理课件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吸收的含义吸收的含义吸收形式吸收形式吸收部位吸收部位植物的养分吸收是指养分进植物的养分吸收是指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入植物体内的过程泛义指养分从外部介质进入泛义指养分
25、从外部介质进入植物体中的任何部分植物体中的任何部分确切确切指养分通过细胞原生质指养分通过细胞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离子或无机分子离子或无机分子为主为主有机形态的物质有机形态的物质少部分少部分矿质养分:根为主,矿质养分:根为主,叶也可叶也可根部吸收根部吸收气态养分:叶为主,气态养分:叶为主,根也可根也可叶部吸收叶部吸收31整理课件根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吸收最集根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吸收最集中的部位在根毛区。中的部位在根毛区。吸收形态:吸收形态:离子态:离子态:NO3-NH4+HPO42-分子态:尿素分子态:尿素 AA 生长素生长素 CO2 、根部对养分的吸收、根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营养与施肥 植物 营养 施肥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