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衡金卷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12月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邕衡金卷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12月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邕衡金卷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12月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学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邕衡金卷南宁市第三中学(五象校区)2024 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学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0 分。第 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种群密
2、度的调查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标记重捕法 B调查不同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大小不一定相同 C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在目标个体集中分布的区域取样 D统计土壤小动物相对数量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物种 2含酶牙膏是添加了溶菌酶、蛋白酶等多种酶的牙膏,因为酶容易清除牙齿上的菌斑,达到清洁美白牙齿的效果,深受人们喜爱。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牙膏中的酶为清除菌斑提供了能量 B酶一般置于低温和最适 pH 条件下保存 C高温使酶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 D溶菌酶可分解细菌的细胞壁进而减少牙齿
3、上的菌斑 3利用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可以获得人类需要的不同产物。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依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变色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大量增殖,其产物酒精可以被人类利用 C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D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在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基质中被利用 4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中的强辐射、微重力等特殊因素诱导种子发生变异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关于太空育种与杂交育种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提高种子的突变率 B强辐射、微重力等因素可能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 C杂交育种将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能产
4、生新的基因型 D杂交育种的基因重组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 生物学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5miRNA 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单链非编码 RNA 分子(即功能性 RNA,从 DNA 转录而来但不能翻译出蛋白质),它能抑制 W 蛋白质的合成,其形成与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miRNA 基因转录成 miRNA 的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催化 BmiRNA 形成过程的加工阶段有 RNA 分子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CmiRNA 识别并结合到 W 基因 mRNA 上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碱基序列 DmiRNA蛋白质复合物通过抑制 W 基因的转录进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6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的一类
5、药物,人类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整体耐药性增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生素直接对细菌的耐药性基因进行选择 B抗生素直接诱导细菌产生定向的基因突变,进而产生耐药性 C细菌的耐药性突变属于有利变异,可使细菌更好地适应环境 D若没有自然选择的作用,细菌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 7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图示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 1 号个体不一定携带有致病基因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 2 号个体不可能是纯合子 C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
6、隐性遗传病,则 1 号和 2 号夫妇再生一个儿子不一定患病 D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该病在男性中发病率高于女性 8黄瓜属于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茎部细长、叶片碧绿、花果期长,其生长过程受到多种激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调节。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色氨酸转变成的生长激素会影响黄瓜苗的向光生长 B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大小会影响花的雌雄分化 C黄瓜植株产生的乙烯利既可促进开花也可促进果实的成熟 D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用于光合作用 W 基因 mRNAmiRNA 基因转录 加工 加工 细胞核 细胞质 miRNA蛋白质复合物 核糖体 生物学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9慢性
7、髓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疾病,该病是由 9 号染色体和 22 号染色体互换片段所致,如图所示,融合后的 22 号染色体上会形成一个新的融合基因 BCR-ABL 基因(简称 BA 基因),BA 基因表达出的融合蛋白能导致造血干细胞增殖失控,使患者骨髓内快速出现大量恶性增殖的白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 9 号染色体与 22 号染色体发生基因重组所致 B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发生了基因融合,该病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是否变异 C图示基因融合后,细胞中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但基因的总数目不发生改变 DBA 基因表达出的融合蛋白可能会导致造血干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的缩短 10稻-蟹
8、共作是以水稻为主体,在稻田中放养适量河蟹的生态模式。水稻能为河蟹提供遮蔽场所,河蟹能摄食杂草和害虫,河蟹的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河蟹在此生态系统中位于多个营养级 B水稻可以直接利用河蟹粪便中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模式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该生态模式能提高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11 为了处理污水中的一种有毒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A,某研究团队利用化合物 A、磷酸盐、镁盐和微量元素等配制了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 A 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振荡培养的目的是提高培养液的溶氧量,并使目的菌和培
9、养液充分接触 B若干天后应选择化合物 A 含量最低的培养液再接种到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 C该实验可以选择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向固体培养基接种 D重复多次上述实验后获得的目的菌可直接用于环境保护实践 生物学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1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以增加白细胞的数量。某科研团队将人的 GM-CSF 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可大量生产 GM-CSF,并用于临床上化放疗之后的肿瘤治疗。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通过 PCR 的方法获取人的 GM-CSF 基因 B构建 GM-CSF 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 DNA 聚合酶 C基因表达载体上的复制原点可调控 GM-C
10、SF 基因的表达 D可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 GM-CSF 基因导入大肠杆菌 13SOS 信号通路是植物重要的抗盐信号通路。植物受外界盐胁迫时,细胞内 SOS3 蛋白感受胁迫信号并传递给 SOS2 蛋白,SOS2 被激活后转移到细胞膜上,进一步引发细胞膜上 Na+-H+共转运蛋白 SOS1 的磷酸化,SOS1 借助细胞膜两侧的 H+的浓度梯度将细胞内的 Na+排到细胞外(如下图所示),减少 Na+在细胞中的积累,帮助植物抵抗盐胁迫。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借助 SOS1 蛋白排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SOS1 蛋白运输离子过程中自身空间结构不会改变 CNa+转运时需要与 SOS1
11、蛋白的特定部位结合 D降低 SOS3 蛋白的表达可达到增强植物耐盐性的效果 14研究人员将早产的羔羊放在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里培养了 4 周,足月后得到的小羊与在母羊子宫中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为羔羊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内环境 B输入过多的葡萄糖不会导致该羔羊产生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由于物质交换使得电解质溶液中含有羔羊产生的尿素和尿酸 D血氧交换系统的正常运作和电解质溶液适宜的 pH 是保证羔羊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 生物学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15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现在世界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 0.
12、1s 内起跑视为抢跑。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从听到枪响到做出起跑反应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B运动员从听到枪响到做出起跑反应过程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C运动员听到枪响信号后神经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进行传导 D“抢跑”规定的科学依据是兴奋从感受器传导到神经中枢所需的时间至少为 0.1s 162023 年 8 月 24 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水排海,我国海关总署随后发布公告全面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核污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会对海洋生态产生长期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变暖现象 B核污水中放射性物质释放的辐
13、射能损伤 DNA,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 C核污水中放射性物质可以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 D核污水中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水、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具有全球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17(13 分)Rubisco 是催化 CO2固定的关键酶,它在低浓度 CO2条件下的催化效率低。一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多样的 CO2浓缩机制以提高细胞内 CO2浓度,从而促进CO2的固定。下图是衣藻细胞浓缩 CO2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物质 X 是 ,图中 C3接受光反应提供的 释放的能量,并被 还原才能生成有机物。(2)衣藻吸收 HC
14、O3-的方式是 ,吸收 CO2的方式是 。(3)据图分析,衣藻在低浓度 CO2的水体中浓缩 CO2的机制是 。18(12 分)水稻的两对相对性状,控制耐镉(a)和不耐镉(A)的基因位于 6 号染色体上,控制耐盐(B)和不耐盐(b)的基因位于 2 号染色体上。某地区因为镉污染和土壤盐碱化,出现稻米镉污染和产量下降问题。为培育耐镉耐盐的水稻新品种,科学家选用不耐镉耐盐纯合品种甲和耐镉不耐盐纯合品种乙杂交,获得 F1,F1自交获得 F2。回答下列问题:(1)两对相对性状在遗传上遵循 定律,判断的依据是 。(2)让 F1与纯合品种乙杂交,理论上子代的基因型为 ,其比例为 。(3)让 F2中所有不耐镉耐
15、盐植株自交,发现有的植株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有的植株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1,还有的植株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9:3:3:1。其中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1 的 F2植株的基因型有 。(4)若用较高浓度的盐水浇灌 F2植株幼苗,让剩余植株在开花前自交,则理论上 F3中表现耐盐植株的比例为 。生物学试题 第 6 页(共 6 页)19(11 分)202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因发现核苷酸碱基修饰为 RNA 疫苗的研发做出杰大贡献的科学家。RNA 疫苗的技术路线是:体外设计编码某病毒抗原蛋白S 的 mRNA 序列,经脂质体包裹后接种,在人体细胞中直接作为模板合成蛋白 S。回答下列问题:(1)RNA
16、 疫苗进入人体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2)抗原蛋白 S 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除巨噬细胞外,抗原呈递细胞还包括 细胞和 细胞。(3)在特异性免疫中,激活 B 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的两个信号分别是:蛋白 S 直接和 B 细胞接触;。(4)极少数人在接种第二剂该病毒 RNA 疫苗后出现速发型过敏反应,如哮喘或皮肤红肿等。其中哮喘是由于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的 与蛋白 S 结合,使得这些细胞释放出 等物质而引起。20(12 分)海洋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广的水域,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分泌的碳酸钙外骨骼构成的,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产卵、繁殖、栖息
17、和躲避敌害的场所,还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渔业资源、旅游观光资源等。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珊瑚虫生长提供有机物,两者分开后各自均不能独立生活。回答下列问题:(1)海洋的不同水层存在不同生物,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珊瑚虫与虫黄藻的种间关系为 。(2)珊瑚礁生长对水质要求很高,填海施工会产生大量的悬浮物及沉积泥沙,影响珊瑚礁的生长。根据上述信息,分别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填海施工引起珊瑚虫死亡的原因:;。(3)珊瑚礁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 。21(12 分)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成功培育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邕衡金卷 广西 南宁市 第三中学 2024 届高三 第一次 适应性 考试 12 联考 生物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