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全册情境默写练习(共16篇附参考答案).doc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全册情境默写练习(共16篇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全册情境默写练习(共16篇附参考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情境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短歌行(曹操)(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_,_。(2)曹操短歌行中“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3)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_,_”,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4)曹操短歌行中“_,_”两句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5)曹操短歌行中,诗人借诗经鹿鸣里的“_,_”两句表达了招纳贤才的热情。(6)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7)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
2、,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_,_。(8)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_,_。(9)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自比周公,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 _,_。”(10)短歌行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意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 _,_”。2.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2)归园田居中透过“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3)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
3、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4)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有:“_,_。”(5)归园田居中“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2)晋代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为历代文人传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化用这个典故,写到“_,_”,表达他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的追求。(3)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
4、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和“_”,令人叹为观止。(4)在蜀道难中,李白借用“猛虎”“长蛇”极写蜀地的凶险。同样,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借用两种动物的声音,描写登山途中惊骇之景的两句是:_,_。(5)南宋戴埴曾说“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这一评价的两句是“_,_”。(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_,_”。(7)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8)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9)“猿啼”在古诗中多为哀音,甚是“凄凉”,如杜甫登高里“
5、_”一句;“猿啼”也不总是哀音,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里“_”一句。(10)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感叹欢乐的短暂和人生的虚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以“_”的行为消解人生如梦的感慨。4.登高(杜甫)1.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2.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_,_”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5.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
6、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5.琵琶行(并序)(白居易)(1)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两句。(2)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3)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展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曲两种旋律、音色交错出现的诗句是“_,_”。(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两句描写琵琶女沦落天涯后,梦中回忆往昔,涕泪纵横。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
7、浇愁的无奈之感。(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_”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4)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
8、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的结局。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_,_,_”借刘义隆的典故,批判了南宋朝廷草率北伐的行为。8.声声慢(李清照)1.声声慢中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的诗句是“_,_,_”。2.声声慢一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_
9、,_”。3.声声慢中通过写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来衬托词人晚年凄苦的诗句“_,_!”9.劝学(荀子)1文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的观点。2文中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3文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4 荀子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接着用“,”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5荀子劝学中以“,”论证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6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为学必须专一;与之相反的是螃蟹心浮气躁,以致“,
10、”。 7荀子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的变化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8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9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_,_。10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10.师说(韩愈)(1)韩愈的师说文末所说的“_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3)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那样相互为师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
11、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_,_”的尴尬局面。(4)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两句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5)在信息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的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专家。这可 以用师说中“ _,_”解释。(6)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_,_。”(7)随着时代的进步,IT行业出现了很多学生业绩赶超老师的事例,许多人用韩愈的师说中两句话发感慨,这两句是“_,_”。(8)韩愈师说中,揭示本文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9)柳宗元曾在答书中立论师道
12、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现象:“_,_,_。”11.赤壁赋(苏轼)(1)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的流去,“_”;月亮时圆时缺,“_”。(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2019全国卷)(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4)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6)苏轼赤壁赋)“ _,_ ”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7)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
13、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_,_”(8)苏轼在赤壁赋中”_,_”,借自己的动作神态侧面展现了洞箫声音的悲凉。(9)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江水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一句,苏轼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江水的汹涌。(10)赤壁赋中客人的箫声哀婉幽怨,细微悠长,甚至能产生”_,_。”的动人效果。12.登泰山记(姚鼐)(1)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_,_。(2)在登泰山记中,“ _,_ ”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3)在登泰山记中,
14、作者在“_,_,_,_”这四句用很少的笔墨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 _ ”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照应,再次凸显了天气的恶劣。(5)在登泰山记中,“_,_”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6)登泰山记,日出之前,“_,_”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其中“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7)登泰山记,“_,_”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
15、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13.静女(诗经)(1)邶风静女中点明女子与男子约会地点的句子是:_,_。(2)诗经静女中描写女子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男子着急的句子是 “_,_。”(3)在静女中,男子到城角赴约,但静女“_”,男子只能“_”。(4)诗经邶风静女中写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的句子是:_,_。(5)邶风 静女中“_,_”两句解释了男子对恋人赠物“爱屋及乌”式的反应。(6)邶风静女中:“_,_。”朱熹对此评曰:“非此荑之为美,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7)静女中写女主人公跋涉郊野亲自采来茅草赠予恋人的句子是:“_,_。”物微意
16、深,一如陆凯赠范晔诗中的“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8)诗经静女中,“_,_”两句表达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所赠管箫的喜爱。1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1)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遥望故乡,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两句是“_,_。”(2)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_,_。(3)在涉江采芙蓉中,“_,_”两句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一腔热忱,仿佛遭遇冷水泼洒,写出了主人公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4)涉江采芙蓉“_,_”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5)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表达情感的常有行为。涉江采芙蓉中“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 上册 情境 默写 练习 16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