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全册情境默写练习(共7篇附参考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全册情境默写练习(共7篇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全册情境默写练习(共7篇附参考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选必中情境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屈原列传(司马迁)(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3)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4)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_,_。(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
2、“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7)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2.过秦论(上)(贾谊)1.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一句是:_,_,_。2.过秦论中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3.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4.过秦论中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的句子是“_,_,_”
3、。5.过秦论中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3.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2)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3)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_,_。”(4)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_,_!”(5)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_,_,_!”(6)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7)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_,_。”4.燕歌行(高适)(
4、1)在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_”这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_”这一句则用比喻手法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2)燕歌行并序中表现军队出师时旌旗如云、鼓角齐鸣的盛大阵容的句子:_,_。(3)高适燕歌行并序“_,_”两句中,战士的流血牺牲和主将的骄奢淫逸形成鲜明对比。(4)燕歌行中“_,_”写出了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5)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两句对边塞黄昏时风景的描写,渲染了悲壮的气氛,暗示着战争的失败。5.李凭箜篌引(李贺)(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_,_。(2)李
5、凭箜篌引中“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3)李凭箜篌引中“_,_”两句正面写乐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4)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_”;乐声感物至深,致使“_”。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5)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_,_。6.锦瑟(李商隐)(1)李商隐锦瑟“_,_”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2)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
6、”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_,_”。(3)锦瑟中以“_,_”起兴,且兴中含比,引出诗人韶华已逝的慨叹。(4)在李商隐锦瑟中,诗人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_,_”。(5)李商隐锦瑟以“_,_”两句表现怅惘的情怀。7.书愤(陆游)1.书愤中“_,_”一联,抒发了作者感叹岁月蹉跎、壮志难酬。2.书愤中“_,_”一联采用蒙太奇手法再现了北宋军队在瓜洲一带据守击溃金兵和浩浩荡荡进兵长安,强渡渭水,激战大散关,两种场景。3.“_,_”一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4.写诗人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的两句是“_,_”。附:
7、参考答案(教师版)1.屈原列传(司马迁)(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3)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4)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_,_。(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情境 默写 练习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