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溶剂萃取核化学与放射化学.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54)--溶剂萃取核化学与放射化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4)--溶剂萃取核化学与放射化学.ppt(1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讲第一讲 无机物的溶剂萃取无机物的溶剂萃取v萃取是有机化学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通的手段之一。通过萃取,能从固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化合物。的化合物。v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第一节第
2、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萃取平衡萃取平衡第三节第三节 各级萃取体系各级萃取体系第四节第四节 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第五节第五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及其计算溶剂萃取分离法及其计算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要求:要求:1、了解萃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萃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2、熟悉萃取平衡时几个量(分配定律熟悉萃取平衡时几个量(分配定律分配比分配比萃取萃取 率率分离系数和萃取平衡常数),并能进行有关这分离系数和萃取平衡常数),并能进行有关这 些量的计算;些量的计算;3、熟悉六种萃取体系的特点熟悉六种萃取体系的特点萃取剂萃取剂萃取机理和影萃取机理和影 响萃取的各种因素;响萃
3、取的各种因素;4、熟悉溶剂萃取分离法及其计算(单级萃取熟悉溶剂萃取分离法及其计算(单级萃取多级错多级错 流萃取和多级逆流萃取)流萃取和多级逆流萃取)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一、萃取体系一、萃取体系 二、萃取与反萃取二、萃取与反萃取三、溶剂萃取的相比三、溶剂萃取的相比 四、饱和容量与操作容量四、饱和容量与操作容量 五、萃取平衡等温线五、萃取平衡等温线 萃萃 取取 体体 系系 Light phase萃萃 取取 体体 系系 杂质杂质溶质溶质原溶剂原溶剂萃取剂萃取剂Light phaseHeavy phase实验室液液萃取过程实验室液液萃取过程一般工业液液萃取过程一般工业液液萃取过程料液料液(待
4、萃物质(待萃物质 +杂质)杂质)萃取剂萃取剂+稀释剂稀释剂 萃残液萃残液(杂质)(杂质)产物产物(待萃物质待萃物质)萃取剂萃取剂+稀释剂稀释剂(待返回使用)(待返回使用)反反萃萃取取待待萃萃物物质质萃取液萃取液(待萃物待萃物+少量杂少量杂质质)洗洗涤涤剂剂杂质杂质+少量少量待萃物质待萃物质反反萃萃洗洗涤涤萃萃取取一、萃一、萃 取取 体体 系系 v萃取体系萃取体系由有机相和水相组成,在同一个体系中两相互不相溶由有机相和水相组成,在同一个体系中两相互不相溶或基本不互溶。或基本不互溶。v有机相有机相由萃取剂和稀释剂组成。由萃取剂和稀释剂组成。v萃取剂萃取剂能够与被萃金属相结合,并以萃合物形式转入有机
5、相的能够与被萃金属相结合,并以萃合物形式转入有机相的活性有机反应剂。活性有机反应剂。v稀释剂稀释剂溶解萃取剂的一种低密度的有机溶剂。它是一种不与金溶解萃取剂的一种低密度的有机溶剂。它是一种不与金属发生作用的惰性溶剂,用来调节萃取剂的浓度,降低有机相的属发生作用的惰性溶剂,用来调节萃取剂的浓度,降低有机相的粘度与密度,增加萃合物的溶解度。稀释剂通常是各种低芳烃的粘度与密度,增加萃合物的溶解度。稀释剂通常是各种低芳烃的烷烃混合物,如煤油烷烃混合物,如煤油。萃萃 取取 体体 系系 v有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萃取剂,其萃取性能超过各个萃取剂单有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萃取剂,其萃取性能超过各个萃取剂单独使用
6、时的效果,这种作用称独使用时的效果,这种作用称协萃协萃。v被萃取物被萃取物指原先溶于水相,然后被有机相萃取的物质。指原先溶于水相,然后被有机相萃取的物质。v萃取液和萃余液萃取液和萃余液 萃取分层后的有机相称为萃取液,此时的水相为萃余液。萃取分层后的有机相称为萃取液,此时的水相为萃余液。v无机酸无机酸用于控制水溶液的酸度,或参与萃取反应,或防止金属离用于控制水溶液的酸度,或参与萃取反应,或防止金属离子的水解,使待萃取金属离子得到较好得分离。常用的无机酸:子的水解,使待萃取金属离子得到较好得分离。常用的无机酸:HCl,HNO3,H2SO4,HClO4,HBr.v盐析剂盐析剂是指溶于水相不被萃取又不
7、与金离子络合的无机盐。它使是指溶于水相不被萃取又不与金离子络合的无机盐。它使自由水分子浓度降低,金属离子浓度增加,有利于萃取自由水分子浓度降低,金属离子浓度增加,有利于萃取萃萃 取取 体体 系系 可分为:可分为:助萃剂(助萃络合剂)助萃剂(助萃络合剂)抑萃络合剂抑萃络合剂v络合剂:络合剂:是指溶于水相且与金属离子生成各种络合物的配位体是指溶于水相且与金属离子生成各种络合物的配位体助萃剂(助萃络合剂)助萃剂(助萃络合剂)水相中加入能促进被萃取物的分配比或萃取率增大的络合水相中加入能促进被萃取物的分配比或萃取率增大的络合剂,是萃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试剂。剂,是萃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试剂。例:二
8、安替比林甲烷例:二安替比林甲烷(DAPM)萃取钴,生成能溶于萃取钴,生成能溶于CHCl3的的(DAPM)H2Co(SCN)4。萃取剂:萃取剂:DAPM;萃取溶剂:;萃取溶剂:CHCl3;助萃剂助萃剂:SCN-抑萃络合剂抑萃络合剂 指溶于水且与被萃金属离子形成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相的指溶于水且与被萃金属离子形成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相的试剂。抑萃剂的存在常降低萃取率和分配比。常用来提高分离试剂。抑萃剂的存在常降低萃取率和分配比。常用来提高分离的选择性。的选择性。萃萃 取取 体体 系系 萃取溶剂萃取溶剂指与水不相混溶且能够构成连续有机相的液体。指与水不相混溶且能够构成连续有机相的液体。活性萃取溶剂活性萃
9、取溶剂可与被萃取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配合物、可与被萃取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配合物、离子缔合物或溶剂化物。离子缔合物或溶剂化物。例:磷酸三丁酯,正丁醇等例:磷酸三丁酯,正丁醇等。惰性萃取溶剂(惰性萃取溶剂(稀释剂稀释剂)本身不与被萃取物发生化学反本身不与被萃取物发生化学反应,仅起溶解被萃取物,改变萃取剂的物理性质,(应,仅起溶解被萃取物,改变萃取剂的物理性质,(用来调用来调节萃取剂的浓度,降低有机相的粘度与密度,增加萃合物的节萃取剂的浓度,降低有机相的粘度与密度,增加萃合物的溶解度),溶解度),使萃取两相易于分层的作用。使萃取两相易于分层的作用。通常是各种低芳烃通常是各种低芳烃的烷烃混合物的烷烃
10、混合物.例:四氯化碳,三氯甲烷,苯,例:四氯化碳,三氯甲烷,苯,煤油煤油等。等。萃萃 取取 体体 系系 v 溶剂萃取的两相溶剂萃取的两相,通常是指含有萃取剂(有时还有改质剂),通常是指含有萃取剂(有时还有改质剂)和稀释剂的有机相和含金属离子(或无机酸、碱)的水相。和稀释剂的有机相和含金属离子(或无机酸、碱)的水相。v 相比:相比:就是在萃取过程中有机相体积与水相体积的比例,通就是在萃取过程中有机相体积与水相体积的比例,通 常用常用O/A表示。表示。O代表有机相体积,代表有机相体积,A代表水相体积。在连续代表水相体积。在连续 萃取过程中,有机相和水相是连续供入的,此时相比就用连萃取过程中,有机相
11、和水相是连续供入的,此时相比就用连 续供入的有机相流量与水相流量的比例表示,这又称流比。续供入的有机相流量与水相流量的比例表示,这又称流比。流比不一定完全等于萃取容器内的相比。流比不一定完全等于萃取容器内的相比。相相 比比 在一定萃取体系中,单位浓度的萃取剂对某种溶质在一定萃取体系中,单位浓度的萃取剂对某种溶质的最大萃取能力,称为这种萃取剂的的最大萃取能力,称为这种萃取剂的饱和容量饱和容量(也称极(也称极限浓度)。以单位体积浓度(限浓度)。以单位体积浓度(1V/O)萃取剂的有机相)萃取剂的有机相含被萃溶质的浓度(含被萃溶质的浓度(g/l)表示。)表示。在实际生产中,萃取剂的负荷能力往往低于其饱
12、和在实际生产中,萃取剂的负荷能力往往低于其饱和容量,萃取剂这种实际萃取的溶质容量称为容量,萃取剂这种实际萃取的溶质容量称为操作容量操作容量。四、饱和容量与操作容量四、饱和容量与操作容量 等温下萃取达到平衡时,以水相中金属离子浓度对等温下萃取达到平衡时,以水相中金属离子浓度对有机相中金属离子浓度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萃取平衡有机相中金属离子浓度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萃取平衡等温线。等温线。萃取平衡等温线(萃取平衡等温线(extraction isotherm)料液料液(待萃物质(待萃物质 +杂质)杂质)萃取剂萃取剂+稀释剂稀释剂 萃残液萃残液(杂质)(杂质)产物产物(待萃物质待萃物质)萃取剂萃取剂+
13、稀释剂稀释剂(待返回使用)(待返回使用)反反萃萃取取待待萃萃物物质质萃取液萃取液(待萃物待萃物+少量杂少量杂质质)洗洗涤涤剂剂杂质杂质+少量少量待萃物质待萃物质反反萃萃洗洗涤涤萃萃取取 萃取、洗涤和反萃取操作示意图萃取、洗涤和反萃取操作示意图萃取与反萃取萃取与反萃取 洗洗涤涤:使使杂杂质质(含含包包藏藏水水相相)由由有有机机相相反反萃萃到到水水相相,而而被被萃萃物物仍仍留留在在有有机机相相。所所以以洗洗涤涤水水相相的的条条件件选选择择应应有有利利于于杂杂质质在在水水中中的的分分配配,如如常常在在水水中中加加入入少少量量能能与与杂杂质质元元素素络络合合的的水水溶溶性性络合剂。络合剂。反反萃萃取取
14、:通通过过加加入入一一种种新新的的不不含含被被萃萃物物的的水水相相,与与萃萃取取液液接接触触,使使被被萃萃物物返返回回水水相相的的过过程程。反反萃萃取取技技术术通通常常是是调调节节水水相相的的酸酸度度和和络络合合剂剂、还还原原剂剂等等组组成成,或或者者络络合合反反萃萃、还还原原反反萃萃、分步反萃等方法。可见分步反萃等方法。可见,洗涤是一种特殊的反萃取洗涤是一种特殊的反萃取。解解萃萃:指指把把被被萃萃物物从从有有机机相相移移出出来来的的过过程程。除除了了反反萃萃取取外外,还还可可采采用用蒸蒸发发方方式式除除去去有有机机溶溶剂剂。如如醚醚的的除除去去,可可往往有有机机相相加加入少量水,然后水浴加热
15、除去醚。入少量水,然后水浴加热除去醚。第二节第二节 萃取平衡萃取平衡一、萃取过程的本质一、萃取过程的本质二、萃取分离的基本参数二、萃取分离的基本参数三、萃取平衡常数三、萃取平衡常数四、萃取反应中的标准焓、熵、自由焓的变化四、萃取反应中的标准焓、熵、自由焓的变化五、萃取体系的分类五、萃取体系的分类一、萃取过程的本质:一、萃取过程的本质:将物质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的过程。将物质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的过程。例:例:萃取镍萃取镍(P507,5709)水溶液中:水溶液中:Ni(H2O)62+亲水性亲水性丁二酮污(丁二酮污(A)(疏水性,可溶于疏水性,可溶于CHCl3)pH=9任务:任务:选择适当的萃取剂
16、,在适当的条件下,促使物质选择适当的萃取剂,在适当的条件下,促使物质 由亲水性向疏水性转化。由亲水性向疏水性转化。物质亲水性与疏水性强弱的规律:物质亲水性与疏水性强弱的规律:(1)凡是离子都有亲水性。凡是离子都有亲水性。(2)物质含亲水性基团越多,其亲水性越强。物质含亲水性基团越多,其亲水性越强。常见的常见的亲水基团亲水基团:-OH,-SO3H,-NH2,=NH等。等。(3 3)物质含疏水性基团越多,其疏水性越强。物质含疏水性基团越多,其疏水性越强。常见的疏水基团:烷基、芳香基等。常见的疏水基团:烷基、芳香基等。二、萃取分离的基本参数二、萃取分离的基本参数二、萃取分离的基本参数二、萃取分离的基
17、本参数1、分配定律、分配定律、分配系数分配系数能斯特(能斯特(Nernst)分配定律)分配定律 当某一种溶质在基本上不相混溶的两个溶剂之间分当某一种溶质在基本上不相混溶的两个溶剂之间分配时,在配时,在一定温度一定温度下,两相达到平衡后,且溶质在两相下,两相达到平衡后,且溶质在两相中的中的分子量相等分子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的浓度比值为一常数。则其在两相中的浓度比值为一常数。如:如:某一溶质某一溶质A同时接触到两种互不混溶的溶剂时,如一同时接触到两种互不混溶的溶剂时,如一种是水,另一种是有机溶剂时,溶质种是水,另一种是有机溶剂时,溶质A就分配在这两种溶就分配在这两种溶剂中。剂中。A(w)A(o)分
18、配达到平衡:分配达到平衡:KD分配系数分配系数说明说明(1)KD只在一定温度下只在一定温度下 (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很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很低 (3)溶质在两相中的存在形式相同时溶质在两相中的存在形式相同时浓度高,达平衡时:浓度高,达平衡时:PA热力学分配系数热力学分配系数A(w)A(o)2 2、分配比、分配比分配比分配比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萃取平衡时,被萃物质在有机相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萃取平衡时,被萃物质在有机相和在水相的总浓度之比。和在水相的总浓度之比。D=1 表面表面A在两相中的总浓度相等;在两相中的总浓度相等;D 表明几乎全部被萃取;表明几乎全部被萃取;D0 表明几乎没有任何萃取。表明
19、几乎没有任何萃取。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所关注的是被萃物分配在两相中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所关注的是被萃物分配在两相中的的实际总浓度实际总浓度各为多少,而不是它们的具体存在的型体各为多少,而不是它们的具体存在的型体。例例1:碘在:碘在CCl4和和H2O中的分配过程中的分配过程在水溶液中在水溶液中:I2 +I-I3-I2分配在两种溶液中:分配在两种溶液中:I2(w)I2(o)分配比:分配比:结论结论:分配比随分配比随I-w(被萃物浓度被萃物浓度)浓度改变而改变浓度改变而改变讨论:(讨论:(1)D随随I-w浓度改变而改变,浓度改变而改变,I-=0时,时,D=KD (2)I-w,D,当,当Kf I-w1时时
20、两相中的平衡关系如下两相中的平衡关系如下:Ka例例2:某有机酸某有机酸HA在水相和有机相中进行分配在水相和有机相中进行分配-+wwwoAHHAKDHAc结论:分配比受水溶液结论:分配比受水溶液pH(酸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变化而变化分配常数和分配比的比较分配常数和分配比的比较 概念不同,关注的对象有差别概念不同,关注的对象有差别 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两者有一定的联系 分配比随萃取条件变化而改变。因而改变萃取条件,分配比随萃取条件变化而改变。因而改变萃取条件,可使分配比按照所需的方向改变,从而使萃取分离更完全。可使分配比按照所需的方向改变,从而使萃取分离更完全。KD表示在特定的平衡条件下,被萃物在两相中
21、的有表示在特定的平衡条件下,被萃物在两相中的有效浓度(即分子形式一样)的比值;而效浓度(即分子形式一样)的比值;而D表示实际平衡条表示实际平衡条件下被萃物在两相中总浓度(即不管分子以什么形式存件下被萃物在两相中总浓度(即不管分子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比值。在)的比值。分配比可衡量被萃物在一定条件下进入有机相的难易分配比可衡量被萃物在一定条件下进入有机相的难易程度,但它不能直接表示被萃物有多少量已被萃取出程度,但它不能直接表示被萃物有多少量已被萃取出来。那么,如何表示萃取完全程度呢?来。那么,如何表示萃取完全程度呢?3.萃取率萃取率(萃取百分率萃取百分率)(Extractability/Percen
22、t Extration)表示被萃取的组分已萃入有机相的总量与原始溶液表示被萃取的组分已萃入有机相的总量与原始溶液中被萃取组分总量比值的百分数。用中被萃取组分总量比值的百分数。用E表示。表示。某一物质某一物质A的水溶液,体积为的水溶液,体积为V水水,用有机溶剂萃取,用有机溶剂萃取时,有机溶剂的体积为时,有机溶剂的体积为V有有分子分母同分子分母同除以除以C水水V有有相比相比R=Vo/Vw 当R=1时,从萃取率公式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从萃取率公式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分配比越大,萃取率越高。分配比越大,萃取率越高。有机相的体积越大,萃取率越大。有机相的体积越大,萃取率越大。萃取率与被萃物的含量大小无关
23、,这就是所谓的萃取率与被萃物的含量大小无关,这就是所谓的“定量分离定量分离”。DE%1001.00.01100500D1999999E%50909999.9例例3 用用100mL乙醚从乙醚从100mL10-2mol/L的某药物水溶液中萃的某药物水溶液中萃取该药物后,计算在每一相中的物质量和浓度及萃取效率。取该药物后,计算在每一相中的物质量和浓度及萃取效率。(假设该药物在乙醚和水中的分配比为(假设该药物在乙醚和水中的分配比为3.0)。如果用)。如果用1000mL乙醚萃取,萃取效率又怎样?乙醚萃取,萃取效率又怎样?解解(1)V有有=100mL V水水=100mL C0=10-2mol/L 设萃取后
24、乙醚相中药物的浓度设萃取后乙醚相中药物的浓度C 水相中药物的浓度水相中药物的浓度CD=C/CC0 V水水=CV水水+CV有有=CV水水+CD V有有 C=C0 V水水/(V水水+D V有有)=C0/(1+D)=10-2/4=2.510-3mol/LC=DC=3 2.510-3mol/L=7.510-3mol/L n=CV水水=2.510-3 100 10-3=2.510-4 mol E=D/(D+V水水/V有有)=D/(D+1)=3/(3+1)=75%(2)V有有=1000mL V水水=100mL C0=10-2mol/L C=C0 V水水/(V水水+D V有有)=10-2/(1+310)=3
25、.2210-4mol/L E=D/(D+V水水/V有有)=3/(3+100/1000)=96.8%n=CV有有=7.510-3 100 10-3=7.510-4 mol 连续萃取:连续萃取:溶质经一次萃取后,分离两相,再用新鲜的有机溶溶质经一次萃取后,分离两相,再用新鲜的有机溶剂萃取剩余在水相中的溶质,再分离,如此反复剂萃取剩余在水相中的溶质,再分离,如此反复。萃取率与萃取次数的关系萃取率与萃取次数的关系连续萃取连续萃取 用连续萃取数次的方法,要达到单次萃取同样的用连续萃取数次的方法,要达到单次萃取同样的萃取率,是否只需用较少量的有机溶剂?萃取率,是否只需用较少量的有机溶剂?若若V有有=V水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4 溶剂萃取 化学 放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