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古风诗.docx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古风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古风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专题训练-古风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古风(其十九)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叛军已经攻占了洛阳城。莲花山: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明星:传说中的华山仙女。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经过千里跋涉,终于见到了明星仙女。B第三至六句描绘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玉女纤纤素手拈着芙蓉,凌空飞舞,仙袂飘飘。C第七至十句是诗人想象自己被邀请
2、来到云台峰,与仙人卫叔卿长揖见礼,并一同遨游于太空。D后四句为实写,胡兵占据洛阳,人民惨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禄山及其部属却封爵簪缨。2请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简要分析,这首诗写的仙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写的仙境有什么区别?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
3、”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本诗比兴、用典,信手拈来,自然无迹,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不功而工”之妙。4结合全诗,分析李白“剑歌行路难”的具体原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古风李白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注】燕昭,即燕昭王;郭隗,战国时燕国人,劝说燕昭王求士。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邹衍,战国时著名哲学家,齐国人。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4、,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等。B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这首诗是一首寄慨而抒怀的五言古诗。C这首诗大量运用典故,对具体讽刺对象故意闪烁其词,但倾向分明,感情激越。D“青云士”原指立德立言的高尚之人。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李白在诗中反其意而用之,指那些无德无才的尸位素餐者。6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有何作用?请结合诗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古风庄周梦蝴蝶李白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
5、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辛弃疾为沽美酒,过溪来、谁道幽人难致。更觉元龙楼百尺,湖海平生豪气。自叹年来,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东风归路,一川松竹如醉。怎得身似庄周,梦中蝴蝶,花底人间世。记取江头三月暮,风雨不为春计。万斛愁来,金貂头上,不抵银瓶贵。无多笑我,此篇聊当宾戏。【注】“青门”二句:秦时,广陵人邵平为东陵侯,秦亡后,为平民,在青门外种瓜,瓜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青门,汉时长安城东门。词人在隐居瓢泉时期沽酒求醉,结识了住在清溪的赵国兴。赵国兴为此写了一首词赠给词人。本词就是词人对赵国兴的酬答之作。人间世:庄子中的
6、篇名。7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诗写蓬莱的广邈海水变为清清细流来佐证“一体”二句。B辛词以“松竹如醉”的曲笔来写醉态,更显其醉态的朦胧。C“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与高适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使用的手法相同。D“万斛愁来,金貂头上,不抵银瓶贵”与李白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表达的内涵不同。8李诗和辛词都用了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典故,但所起作用不同。试从结构与主旨两个方面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古风(其二十四)李白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7、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注】中贵:“中贵人”的省称,指有权势的太监。洗耳:传说,尧帝想让天下给许由,许由认为这些话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边洗耳。跖:春秋时期率盗匪数千人的大盗。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亭午时分却暗然不见阡陌,可见尘土之大,写出了大车之多与行驶之迅疾。B诗的第四句中以“连云”状宦官宅第高而且广,直接霄汉,突出其高大连绵。C“鼻息干虹霓”运用夸张手法,活现斗鸡者势焰薄天、不可一世的骄横神态。D前四句写的是宦官,其中前两句属正面描写;五至七句从服饰和神态两个方面写斗鸡者,属侧面描写。10本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8、。古风(十一)李白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注西海:西方日落之处。西方有“西王母”,这里的西海可能是指王母的“瑶池”。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二句以黄河走东海、白日落西海言时光流逝,与关雎开篇均是赋的手法。B三、四句用“飘忽”形容河川上的“流光”,绘出水上光彩跟着一起流走的图画。C第五句到第八句作者以季节变化比喻人生,但季节可更替,人的容貌不能长驻。D最后两句作者突发奇想,要阻挡日光前进,这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具体体现。12请简要分析本诗与将进酒所抒发的情感相同点。阅读下面
9、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古风二十三李白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注释】结束:自我约束,拘束。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两句触景生情,洁白的秋露降落在庭院的碧草之上,让诗人不禁感慨万千。B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人比作飞鸟,认为人生应该轻盈自在,不应自我约束。C诗中化用齐景公登牛山感慨人生短暂的典故,诗人借批评景公表达自己的思想。D本诗语言平实,情感曲折,意蕴深沉,充分体现了诗人矛盾与复杂的内心世界。1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联想的艺术手
10、法,请结合全诗分析。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古风(其六)李白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注】代、燕:泛指古代北方边地。古诗十九首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句。龙庭: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这里泛指匈奴之地。虎鹖:虎,指虎衣,鹖,指鹖冠,皆古代武将衣冠。李飞将:指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15下列对这首诗相关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雁门关已为边塞之地,龙庭则更在此关之北。由“别”到“戍”,说明离家越来越远;“
11、昔”别“今”戍,见出戍守时间之长久。B“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虎鹖”里生满虮虱,表明将士对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松懈;“旌旃”是指挥作战的旗帜,“心魂逐旌旃”表明将士渴望尽快结束战斗。C“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苦战”一词将战争过程虚笔带过,给人想象空间;两句诗突出世道的不公,虽纯为客观叙写,但不满之情、讽刺之意尽在不言之中。D“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以屡立战功而终无封赏的李广为喻,表达对守边将土的深切同情和惋惜;“谁怜”二字以反诘语气,表达了诗人那难以遏制的激愤。16诗歌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答案1D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是浩大恢弘、奇幻瑰丽的全景图,而古风(
12、其十九)是神女凌空飞舞、仙袂飘飘与高揖卫叔卿的特写镜头。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虽然热闹、欢乐,诗人却不在其中;而古风(其十九)中的诗人则应邀与仙同游。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古风(其十九)则表现了诗人在出世与正视现实、忧国忧民间的徘徊。【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后四句为实写”错误。并非实写,“俯视洛阳川”是李白从天上俯视人间,可知虽写人间现实,但仍是虚写。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其“仙境”是浩大恢弘、奇幻瑰丽的全景图,“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
13、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而本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描绘的是神女凌空飞舞、仙袂飘飘与高揖卫叔卿的特写镜头。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笔下的仙境是一个洞天福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光耀夺目。而“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仙境”虽然热闹、欢乐,但诗人却不在其
14、中。而本诗虚拟游仙之事,“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诗人想象被邀请来到云台峰,与仙人卫叔卿长揖见礼,并一同遨游于太空。可见,诗人是应邀与仙同游。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可以说,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了对远离现实的“仙境”的向往。再看本诗,从“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向现实的回归,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他身在山林而心系国家和耽于游仙而又不能忘怀现实的思想矛盾,表现了诗人在出世与正视现实、忧国忧民间的痛苦与徘徊。3A4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