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双文本专练《说苑》《孔子家语》.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双文本专练《说苑》《孔子家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双文本专练《说苑》《孔子家语》.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专练-说苑+孔子家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衰公问于孔子曰:“当今之君,孰为最贤?”孔子对曰:“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公曰:“其事何如?”孔子对曰:“灵公之弟,曰公子渠牟,智足治千乘,信足守之,灵公爱而任之。又有士曰林国者,见贤必进之,而退与分其禄,是以灵公无游放之士,灵公贤而尊之。又有士曰庆足者,卫国有大事,则必起而治之;国无事,则退而客贤,灵公悦而敬之。又有大夫史鰌,以道去卫,而灵公郊舍三日,琴瑟不御,必待史鰌之入而后敢入。臣以此取之,虽次之贤,不亦可乎?”子贡问于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乎?”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则贤者矣。”子贡曰
2、:“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赐!汝徒知其一,未知其二也。汝闻用力为贤乎?进贤为贤乎?”子贡曰:“进贤,贤哉!”子曰:“然。吾闻鲍叔达管仲,子皮达子产,未闻二子之达贤己之才者也。”一孔子家语贤君)文本二: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齐宣王谓尹文曰:“人君之事何如?”尹文对曰:“人君之事,无为而能容下。夫事寡易从,法省易因,故民不以政获罪也。大道容众,大德容下,圣人寡为而天下理矣。”伊尹曰:“夫王者得贤材以自辅,然后治也。虽有尧舜之明而股肱不备则主恩不流化泽不行。故明君在上,慎于择士,务于求贤。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尊其爵,重其
3、禄。贤者进以显荣,罢者退而劳力。是以主无遗忧,下无邪慝。百官能治,臣下乐职,恩流群生,润泽草木。昔者虞年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说苑君道)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虽A有B尧C舜D之E明F而G股H肱I不J备K则L主M恩N不O流P化Q泽R不S行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乘,指千辆兵车。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后期,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是中等国家。B“灵公爱而任之”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字意思相同。C“则必起而治之”与庖丁解牛中“提刀而立”的“而”用法不同。D“法省
4、易因”与鸿门宴中“不如因善遇之”的“因”字意思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庆足在国家有事之时,出来辅佐治理国家。而当国家安定无事时,他就辞去官职而让其他的贤人被容纳,卫灵公很尊敬他。B孔子教导子贡,把管仲、子产推上关键位置的举贤者一一鲍叔牙和子皮才是真正的贤者,强调了虚己举贤的重要性。C尹文理想的政治愿景是“无为而治”。“无为”即无所作为,通过“无为”的指引,以“事寡”和“法省”等方式,实现天下大治的目标。D伊尹认为虞舜不下朝堂而能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是因为身边有贤能之人辅佐,是重用贤能的结果。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贤者进以显荣,罢者退而劳力。(
5、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5请结合两则文本谈谈你对为君治国之道的认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晏子复于景公曰:“朝居严乎?”公曰:“朝居严,则曷害于治国家哉?”晏子对曰:“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下无言,则谓之喑;上无闻,则谓之聋;聋喑,则非害治国家如何也?具合菽粟之微,以满仓廪;合疏缕之纬,以成帷幕。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也。夫治天下者,非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距而不入者哉?”(节选自说苑正谏)材料二子贡问于孔子曰:“昔者齐君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节财。鲁君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谕臣。叶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悦近而来远。三
6、者之问一也,而夫子应之不同,然政在异端乎?”孔子曰:“各因其事也。齐君为国,奢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伎乐不解于时,一旦而赐人以千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节财。鲁君有臣三人,内比周以愚其君,外距诸侯之宾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谕臣。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心莫安其居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此三者所以为政殊矣。诗云:丧乱蔑资,曾不惠我师。此伤奢侈不节以为乱者也。又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此伤奸臣蔽主以为乱者也。又曰:乱离痪矣,奚其适归。此伤离散以为乱者也。察此三者,政之所欲,岂同乎哉?”孔子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风谏乎。”子贡问于孔
7、子曰:“夫子之于子产、晏子,可为至矣。敢问二大夫之所为,夫子之所以与之者。”孔子曰:“夫子产于民为惠主,于学为博物。晏子于君为忠臣,于行为恭敏。故吾皆以兄事之,而加爱敬。”(节选自孔子家语辩政)6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荆A之地B广而都C狭D民有离E心F莫安G其居H故曰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指回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对”表示面对着,两者词义不同。B恶,指哪里,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的“恶”词义不同。C悦,指使悦,与归去来兮辞中“悦亲戚之情话”的“悦”词义和用法相同。D度
8、,指揣度、估计,与鸿门宴中“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的“度”词义相同。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君主应该如何朝居,晏子认为,君主朝居时若太威严,这会导致大臣不敢说话,就像哑巴一样,而君主则变成了聋子,这不利于国家治理。B晏子以微小的菽粟和疏缕的纬线为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积累的重要性,从而向景公阐述了国家储备物资应该重视积少成多的道理。C孔子认为,忠臣向君主进言有谲谏、戆谏、降谏、直谏和风谏五种方法,孔子主张向君主进谏要讲究策略,他倾向于风谏这种委婉的方法。D子贡说孔子对子产和晏子两人推崇备至,针对子贡的疑问,孔子说,子产学问广博又给民众带来恩惠,晏子行为谦恭聪敏又对国君忠
9、诚不贰。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也。(2)内比周以愚其君,外距诸侯之宾以蔽其明。10材料二中,孔子是如何回答子贡“三者之问一也,而夫子应之不同”这一问题的?答案1FKP2B3C4(1)有才能的人,让他们做官以显示他们的荣耀;软弱无能的人,罢免他们的官职,让他们去从事体力劳动。(2)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5要选贤任能,赏罚分明,使官员各尽其才,各司其职。要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减少对百姓的限制与束缚。要行宽恕仁爱之道,施恩于民,润泽万物。【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即使有
10、尧舜那样的贤明,但是没有辅佐的大臣,那么君主的恩德不能传播,教化恩泽不能施行。“尧舜之明”做“有”的宾语,其后断句;“股肱”作主语,“不备”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不备”后断句;“主恩”作主语,“不流”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不流”后断句;故选FKP。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爱字意思相同”错误,含义不用。“灵公爱而任之”中的“爱”是“喜爱”,“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中的“爱”是“吝啬、吝惜”,所以两者意思不同。句意:卫灵公喜欢任用他。/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一头牛。C.连词,表示承接;连词,表示修饰,不译。句意:就必定出来帮助治理。/提着刀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