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2019-02 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D 2019-02 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D 2019-02 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19-02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Technicalrequirementofsolidmineralgeologicalsurvey(150000)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1月目次前言.I引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34.1目的任务.34.2部署原则.34.3工作程序和调查内容.44.4基本要求.54.5调查区分类.65预研究.65.1目的任务.65.2工作内容.65.3基本要求.65.4技术要求.66调查技术方法.86.1遥感地质调查.86.2矿产地质专项填图.96.3物探.106.4化探.
2、116.5矿产综合检查.116.6钻探.136.7矿产资源潜力评价.136.8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146.9环境影响评价.146.10资源环境综合评价.156.11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157野外验收.167.1基本要求.167.2验收条件.167.3验收资料.168成果编制.168.1报告编写.168.2图件编制.168.3数据库建设.179成果提交.18附录A(资料性附录)矿产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格式及主要内容.19附录B(资料性附录)自然重砂测量技术要求.21I附录C(资料性附录)矿产地质调查信息表.23附录D(资料性附录)区域成矿要素表.25附录E(资料性附录)矿产预测类型划分表.26附录F
3、(资料性附录)找矿靶区分类表.27附录G(资料性附录)矿产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格式及主要内容.28附录H(资料性附录)矿产地质图说明书编写格式及主要内容.31附录I(资料性附录)矿产地质图参考图示.32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
4、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作衡、邢树文、龙宝林、张生辉、蔺志永、吕志成、李永胜、肖克炎、李厚民、郝国杰、陈丛林、张伟、耿林、庞振山、于晓飞、颜廷杰、程志中、马生明、李丰丹、赵恒勤、刘长淼、陈晓青、赵元艺、马飞宙、王振涛、张会琼、杨金中、姚佛军、李光耀、王利。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I引言1:50000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是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摸清国家矿产资源家底、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或新发现、引导和拉动后续矿产勘查,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
5、础地质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2016年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发展理念对矿产资源调查工作的新要求,提出“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加强对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地质潜力、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状况的综合评价”“加快推进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发展动力三个根本性转变”“将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作为新时代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两大引擎”等重大改革举措,为开展1:50000固体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决策部署精神,深入总结汲取以往经验教训,学习借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矿业发达国家的成功有效做法,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
6、运用成矿系列、成矿系统、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创建了以成矿作用类型为主线、以成矿要素为对象、以预研究为基础、以矿产地质专项填图为核心、按成矿作用类型填(编)建造构造图的新方式和基于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体系,建立了矿产资源潜力、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工作体系,建立了涵盖找矿信息、地质资料、图件和数据库的产品体系,编制形成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本技术要求是对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试行)(DD2004-04)的修订完善,是今后一个时期固体矿产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组织实施、质量管理、
7、预算编制和成果验收的主要依据,也可供地方公益性矿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参考。II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50000固体矿产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部署原则、工作程序、调查内容、技术方法、野外验收、成果编制、成果提交等方面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50000固体矿产地质调查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766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2528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GB/T3344420
8、16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DZ/T00042015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000)DZ/T00112015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DZ/T00702016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DZ/T0071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82015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00792015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DZ/T01452017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512015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762006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DZ/T0179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DZ/T01872016地面磁性源瞬变电
9、磁法技术规程DZ/T0227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02482014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DZ/T02802015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3052017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DD200605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DD200606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DD201105矿产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要求DD201412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成矿区带metallogenicbelt在地质构造、岩石建造、地质发展历史以及在成矿作用上具有共性的成矿有利地区。3.2找矿远景区ore-searchingprospectarea1成矿地质条件、物探化
10、探异常、矿化蚀变信息以及已有矿床、矿(化)点分布反映成矿有利,可能发现矿产资源的地区。3.3矿集区ore-concentratingarea矿床密集分布区,范围相当于一个级构造单元,包括1个或多个矿田,至少有3个大型或1个超大型规模矿床。3.4建造formation指同一时代、同一构造环境、同一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宏观上可识别填绘的一套岩石组合,可分为沉积岩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建造、变质岩建造等。具有一定含矿性、已发现矿(化)体赋存的建造为含矿建造。3.5成矿要素metallogenicfactors成矿地质要素的简称,指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建造、构造、矿化蚀变等地质要素。3.6成矿地质体m
11、etallogenicgeologicalbody与矿床形成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地质体,是形成矿床主要矿产(具有工业价值)主成矿阶段空间定位的成矿地质作用的实物载体。3.7成矿结构面metallogenicstructureinterface成矿作用过程中赋存矿体的显性或隐性存在的岩石物理及化学性质不连续面,即赋存矿体的各类界面,可分为原生成矿结构面、次生成矿结构面和物理化学转换结构面三类。3.8成矿作用特征标志characteristicsymbolofthemineralization通过宏观和微观手段确定的,能够直接指示矿体赋存位置的和对找矿预测具有特殊意义的标志。3.9成矿
12、规律metallogenicregularity矿床形成的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物质共生关系及内在成因关系等的总和。3.10矿产资源潜力评价assessmentofmineralresourcespotential在全面总结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科学研究等成果基础上,深入研究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矿床特征和区域成矿规律,采用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科学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支撑。3.11矿产预测类型prospectingtypesofmineralresource用于矿产预测的矿床分类。一般指在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下,由同一地质作用形成的成矿地质要素基本相同的矿
13、床、矿(化)点类型为同一种矿产预测类型。3.12找矿靶区prospectingtarget通过矿产地质调查,依据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勘查、科研等资料,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与已知矿床找矿预测模型吻合程度高,成矿条件有利、资源潜力较大、预测依据充分,预期可发现新的矿产资源的地区。找矿靶区面积一般不超过40km2。23.13矿产地orefield经探矿工程证实存在工业矿体,资源储量达到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中规定的小型规模上限的二分之一及以上的地区。本次调查工作发现的矿产地称为新发现矿产地。3.14建造构造图formation-structuremaps反映调查区内各类建造和构造要
14、素特征、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及与成矿关系的图件。3.15绿色调查greensurvey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兼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的的全过程地质调查。3.16数字地质调查技术digitalgeologicalsurveytechniques贯穿地质调查全过程的野外数据获取及其成果一体化描述、组织、存储、集成、综合处理与发布等内容的数字化技术。3.17资源环境综合评价geologically,environmentallyandtechno-economicallycomprehensiveevaluation综合考虑矿产资源的地质、
15、技术、经济、环境等要素,涵盖矿产资源潜力、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的“三位一体”多要素综合评价。4总则4.1目的任务4.1.1目的大致查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特征,分析控矿因素、揭示成矿规律、评价资源潜力,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或新发现,预测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状况,为后续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4.1.2任务4.1.2.1调查区内已有和新发现矿产地、矿(化)点的特征,总结区域矿产分布规律。4.1.2.2调查与成矿和赋矿有关的沉积岩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建造、变质岩建造和构造地质特征,以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
16、感等特征。4.1.2.3解剖典型矿床,研究成矿地质特征,查明矿床类型和主要成矿要素,建立成矿模式和找矿预测模型,总结成矿规律。4.1.2.4研究解决制约找矿突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问题,必要时开展针对性的专项调查和专题研究。4.1.2.5开展矿产检查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圈定预测区并估算资源量,优选找矿靶区,开展区域矿产资源潜力动态评价。4.1.2.6预测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4.1.2.7预测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状况。4.1.2.8以找矿靶区或新发现矿产地为对象,开展矿产资源潜力、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4.1.2.9建立1:50000矿产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D 2019-02 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 2019 02 固体 矿产 地质 调查 技术 要求 50 00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