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必修4 第19课 课时1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docx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必修4 第19课 课时1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必修4 第19课 课时1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九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标要求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表达无神论立场。3.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时1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核心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概念(1)准确把握物质的内涵(2)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暂时存在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
2、态代替物质,否则就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提醒运用逻辑与思维中的知识准确把握概念的知识,理解物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2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方法论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依据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内容看
3、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结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1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纠正: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纠正
4、: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3意识是大脑的机能。纠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纠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考向一世界的物质性典例1(2021浙江6月选考)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行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气候行动目标,提振了国际社会信心,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整体性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气候治理规律比气候变化规律更难掌握A B C D答案A解析材料未体现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故
5、不选。材料未体现气候变化的规律难以掌握,而且气候治理规律与气候变化规律二者无法比较哪一个更难掌握,故不选。故本题选A。变式1“冬奥冰”不简单。和传统制冰方式相比,北京冬奥会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可以保证冰面温度恒定,冰面质量更优,满足了不同比赛项目对冰面温度、厚度的不同需求,而且没有污染,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冬奥冰”的制作()A说明实践取决于认识,人能够创造出新物质B运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抛弃传统制冰方式C坚持绿色办奥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D将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满足不同比赛项目需求答案C解析实践决定认识,不是认识决定实践;物质是永恒的,应该是人能够创造出新的物质具体形态,
6、A错误。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原有事物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而不是完全抛弃,B错误。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D错误。易错提醒:误认为人能够创造出新物质。物质是永恒的,是不能被创造和改变的;人能够创造出新的物质具体形态。考向二意识的本质典例2(2021湖北高考)湖北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在此迎来送往,触景生情,留下了大量广为流传的送别诗篇,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等。这表明()意识的内容可还原社会生活意识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情感需求意识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意识的形式可以由人们主动创造A B C D答案D
7、解析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意识的内容并不能还原社会生活,错误。人的情感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需求,因此,意识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人的情感需求,错误。变式2(2021山东高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中国绘画美学纲领性命题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是()A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C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D意识是
8、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答案C解析实践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认识具有反复性,A说法错误。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B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产生的,D说法错误。易错提醒:误认为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物质不依赖意识。核心考点二规律的客观性1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关系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
9、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提醒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结合逻辑与思维中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的知识加以理解。2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规律的普遍性原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
10、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提醒结合人类社会的两大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逻辑思维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知识,理解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纠正: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2人可以利用规律和改变规律。纠正: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或消灭规律。3规律
11、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纠正:规律是有条件的,不是永恒不变的。考向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典例1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工作性质和环境会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如果长期从事枯燥无聊的工作,大脑因缺乏刺激和挑战而退化的概率增加。研究牵头人约瑟夫格日瓦奇博士说,这一结果印证了大脑“用进废退”的理论。大脑“用进废退”蕴含的哲理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A B C D答案A解析大脑“用进废退”,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即强调运动的重要性,而都是说明运动离不开物质,强调的是物质的重要性,不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必修4第19课课时1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 2024 年高 政治 一轮 复习 部编版 必修 19 课时 世界 物质性 规律 客观性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56698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