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7章 实验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7章 实验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7章 实验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八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目标要求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会利用不同案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知道在不同实验案例中要测量的物理量,会进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实验技能储备一、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1、v2、v1、v2,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二、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案例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1实验器材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2实验过程(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2)安装:正确安装好
2、气垫导轨,如图所示(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4)改变条件,重复实验:改变滑块的质量;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5)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3数据处理(1)滑块速度的测量:v,式中x为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案例二: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1实验器材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圆规、铅垂线等2实验过程(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2)安装:按照如图
3、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O.(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同步骤(4)中的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乙所示 .(6)验证: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m2O
4、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7)整理: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3数据处理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三、注意事项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2案例提醒(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确保导轨水平(2)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 考向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例1(2022全国甲卷23)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对碰撞过程进行研究让质量为m1的滑块A与质量为m2的静止滑块B在水
5、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比较碰撞后A和B的速度大小v1和v2,进而分析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完成下列填空:(1)调节导轨水平;(2)测得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0.510 kg和0.304 kg.要使碰撞后两滑块运动方向相反,应选取质量为_ kg的滑块作为A;(3)调节B的位置,使得A与B接触时,A的左端到左边挡板的距离s1与B的右端到右边挡板的距离s2相等;(4)使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气垫导轨运动,并与B碰撞,分别用传感器记录A和B从碰撞时刻开始到各自撞到挡板所用的时间t1和t2;(5)将B放回到碰撞前的位置,改变A的初速度大小,重复步骤(4)多次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12345t1/s
6、0.490.671.011.221.39t2/s0.150.210.330.400.46k0.31k20.330.330.33(6)表中的k2_(保留2位有效数字);(7)的平均值为_(保留2位有效数字);(8)理论研究表明,对本实验的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可由判断若两滑块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的理论表达式为_(用m1和m2表示),本实验中其值为_(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该值与(7)中结果间的差别在允许范围内,则可认为滑块A与滑块B在导轨上的碰撞为弹性碰撞答案(2)0.304(6)0.31(7)0.32(8)0.34解析(2)用质量较小的滑块碰撞质量较大的滑块,碰后运动方向相反,故选质量为0.
7、304 kg的滑块作为A.(6)由于两段位移大小相等,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k20.31.(7)的平均值为0.32.(8)弹性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m1v0m1v1m2v2m1v02m1v12m2v22联立解得,代入数据可得0.34. 考向2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例2(2023湖北武汉市模拟)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两个半径相同的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同一组实验中,入射小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B轨道倾斜部分必须光滑C轨道末端必须水平(2)图甲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多次从斜轨上的位置S点由
8、静止释放,通过白纸和复写纸找到其平均落点的位置(A、B、C三点中的某个点),然后把被碰小球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末端,仍将入射小球从斜轨上的位置S点由静止释放,与被碰小球相碰,并多次重复该操作,用同样的方法找到两小球碰后平均落点的位置(A、B、C三点中剩下的两个点)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有_A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m1、m2B入射小球开始的释放高度hC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D两球相碰前后平抛的水平位移OB、OA、OC(3)某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测得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关系为m12m2,两小球在记录纸上留下三处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他将米尺的零刻线与O点对齐,测量出O点到三处平均落地点的距离分别为
9、OA、OB、OC.该同学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两小球在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该同学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若进一步研究该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需要判断关系式_是否成立答案(1) AC(2)AD(3)2(OCOA)OBOCOAOB解析(1)本实验只要确保轨道末端水平,从而确保小球离开轨道后做的是平抛运动即可,并不需要轨道光滑;另一方面,要确保放上被碰小球后,入射小球的碰前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故要求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入射小球,故选A、C.(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必须测量质量和速度,由于入射小球、被碰小球离开轨道后的运动都是平抛运动,且平抛的竖直位移相同,故由xv0可知,小球的水平位移
10、xv0,故可用水平位移的大小关系表示速度的大小关系,因此不需要测量H及入射小球开始的释放高度h,H只要保持不变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测量出来,故选A、D.(3) 由题图乙可知,OA17.60 cm,OB25.00 cm,OC30.00 cm,代入质量关系,可知m1OBm1OAm2OC但是m1OCm1OAm2OB故OC才是入射小球碰前速度对应的水平位移,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OCm1OAm2OB根据m12m2解得2(OCOA)OB验证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则可以验证m1v12m1v12m2v22即m1OC2m1OA2m2OB2变形得m1OC2m1OA2m2OB2根据m12m2则有2(OCOA)(OCOA
11、)OB2解得OCOAOB.考点二探索创新实验 考向1实验装置的创新例3如图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再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P;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B处,仍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m1、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B的距离图中M、P、N三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
12、置,从M、P、N到B的距离分别为sM、sP、sN.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1)两小球的质量m1、m2应满足m1_m2(填“”“”或“(2)MN(3)m1m1m2(4)m1sPm1sMm2sN解析(1)为了防止入射小球碰撞后反弹,一定要保证入射小球的质量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故m1m2;(2)碰撞前,小球m1落在题图中的P点,由于m1m2,当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题图中M点,m2的落点是题图中N点;(3)设碰前小球m1的水平初速度为v1,当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小球m1落到M点,设其水平速度为v1,m2落到N点,设其水平速度为v2,斜面BC与水平面的倾角为,由平抛运
13、动规律得sMsin gt2,sMcos v1t,联立解得v1,同理可得v2,v1,因此只要满足m1v1m1v1m2v2,即m1m1m2.(4)如果小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满足m1v12m1v12m2v22代入以上速度表达式可得m1sPm1sMm2sN故验证m1sP和m1sMm2sN相等即可 考向2实验方案的创新例4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足够大的水平平台上的A点放置一个光电门,其右侧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左侧为粗糙水平面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在小滑块a上固定一个宽度为d的窄挡光片;B用天平分别测出小滑块a(含挡光片)和小球b的质量ma、mb;Ca和b间
14、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短弹簧(与a、b不连接),静止放置在平台上;D细线烧断后,a、b瞬间被弹开,向相反方向运动;E记录滑块a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片的遮光时间t;F小球b从平台边缘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点,用刻度尺测出平台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及平台边缘铅垂线与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G改变弹簧压缩量,进行多次测量(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为_ mm.(2)针对该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同学们做了充分的讨论讨论结果如下:该实验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则只需验证a、b弹开后的动量大小相等,即_(用上述实验所涉及物理量的字母表示);若该实验的目的是求弹簧的最大弹性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7章 实验8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24 年高 物理 一轮 复习 新人 实验 验证 动量 守恒定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