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载体的研究与探索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载体的研究与探索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载体的研究与探索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载体的研究与探索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摘 要:本文从教学载体的角度出发,针对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和措施,降低课程学习难度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改善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制图 载体 项目 一、现状分析 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机械制图的学习和掌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论知识,但多数中职学生喜欢动手而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基础薄弱,所以机械制图既是机电专业学生的学习难点,也是学习重点。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教材和教法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侧重知识点,实例为知识点服务。 2.实例或载体各自独
2、立,没有关联。 3.相同或类似载体出现频率低,导致载体数量多。 本文统计了某出版社在2008-2020年期间出版的教材,在35本“中职技校教材”系列的机械制图教材中,目录以章节形式呈现讲解知识点的有24本(约68.57%),目录以项目单元形式呈现但实际以知识点讲解为主的有7本(约20.00%),从形式到内容可归为项目化教学的有4本(11.43%),但都存在采用零件关联不大或无关联的现象。 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机械制图(第七版)为例,各零件均关联不大或没有关联,每个零件只用于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零件也没有共同形成一个有意义的装配体。学生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就需要接触一个零件;不同
3、零件的差异,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这种设置容易造成知识载体的碎片化,间接影响了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掌握和兴趣的提高。 二、研究思路 中职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理论基础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载体或实例是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重要桥梁,可以通过载体的改善来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通过调整授课内容编排,配合授课手段和授课方式,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和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1.利用装配体,实现载体及课程的系统化。 通过几个装配体作为学习和实训的载体,实现各项目各零件之间的关联性,可达成课程载体的体系化。可以作为典型载体的装配体有很多,但应尽量选取经常出现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图 教学 载体 研究 探索 优秀 获奖 科研 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