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罗湖区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届罗湖区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罗湖区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解析版).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届罗湖区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解决物理疑问的过程,往往伴随新理论的建立,在物理学史中,下列现象与物理新理论的建立不存在必然联系的是()A.光电效应现象与光子说B.行星绕太阳运动与万有引力C.粒子散射现象与原子的核式结构D.电流的磁效应现象与楞次定律【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A 不符合题意;B行星绕太阳运动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两者之间有联系,B 不符合题意;C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
2、 不符合题意;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在概括了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条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称为楞次定律,两者没有必然联系,D 符合题意。故选 D。2.已知铜、铂的极限波长为 268nm、196nm某光源发出的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如图所示用该光源分别照射铜、铂,则()A.都能产生光电子B.仅铂能产生光电子C.仅铜能产生光电子D.都不能产生光电子【答案】A【解析】【详解】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条件为: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即0,由公式c可知,即要0,由图可知,光源的
3、波长大约在50200nmnm,所以光源发出的光能使铜和铂发生光电效应,故 A 正确3.如图所示是汽车 45极限爬坡时的照片,汽车缓慢逐步沿斜坡攀爬,斜坡的倾角逐渐增大至 45。下列关于汽车这一爬坡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坡的倾角越大,汽车对坡面的压力也越大B.汽车受到沿坡面向上、大小不断增大的静摩擦力作用C.汽车受到沿坡面向下、大小不断减小的滑动摩擦力作用D.若汽车能顺利爬坡。则斜坡对轮胎的摩擦力大于车胎对斜坡的摩擦力【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汽车缓慢逐步沿斜坡攀爬,其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得汽车对坡面的压力为cosNFmg则坡的倾角越大,汽车对坡面的压力也越小,所以 A 错
4、误;BC汽车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沿坡面向上,静摩擦力大小为sinfmg则坡的倾角越大,汽车受到坡面的摩擦力越大,所以 B 正确;C 错误;D汽车能顺利爬坡。则斜坡对轮胎的摩擦力等于车胎对斜坡的摩擦力,因为这两个力为相互作用力,所以 D 错误;故选 B。4.某飞机海上救援的情景如图所示,飞机以 4m/s 的速度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以3m/s 的速度匀速收拢绳索将待救人员接到飞机里,绳索始终竖直。该过程中()A.待救人员相对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B.待救人员相对地面做曲线运动C.绳索的拉力大于待救人员受到的重力D.待救人员的实际运动速度大小为 7m/s【答案】A【解析】【详解】AB待救
5、人员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合运动也为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B 错误;C绳索的拉力与待救人员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 C 错误;D待救人员的实际运动速度大小2234 m/s5m/sv,选项 D 错误。故选 A。5.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内轨对轮缘会有挤压作用B.图乙中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时处于超重状态C.图丙中若摆球高相同,则两锥摆的角速度就相同D.图丁中同一小球在光滑圆锥筒内的不同位置做水平匀速圆周运动时角速度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图甲中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重力和支持
6、力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火车将离心,故火车轮缘对外轨有挤压,也即外轨对轮缘会有挤压作用,故 A 错误;B图乙中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时向心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火车处于失重状态,故 B错误;C图丙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tanmgmr由几何关系,可得tanrh联立方程,可得gh则若摆球高相同,两锥摆的角速度就相同,故 C 正确;D图丁中,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因此有tanmgma可得2tangar即两个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相同,r 不同角速度不同,故 D 错误。故选 C。6.如图,线圈 L 的自感系数极大,直流电阻忽略不计;D1、D2是两个二极管,当电流从“”流向“-”时能通过,反之不通
7、过;R0是保护电阻,则()A.闭合 S 之后,B 灯慢慢变亮B.闭合 S 之后,A 灯亮且亮度不变C.断开 S 瞬时,A 灯闪一下再慢慢熄灭D.断开 S 瞬时,B 灯闪一下再慢慢熄灭【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闭合 S 瞬间,A 灯二极管正向导通 A 灯亮,B 灯二极管正向不能导通,因此不亮,之后线圈自感阻碍逐渐减小,电流从自感线圈流过的电流逐渐增大,A 灯又熄灭,故AB 错误;CD断开 S 瞬间,线圈 L 产生与原电流方向相同的自感电流,可通过 D2,故 B 灯闪一下再慢慢熄灭,而不能通过 D1,故 A 灯不亮,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7.2019 年 1 月 3 日,“
8、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着陆前的部分运动过程简化如下:在距月面 15km 高处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减速下降至距月面 100m 处悬停,再缓慢降落到月面。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月球半径约为 1.7103km,由上述条件不能估算出()A.月球质量B.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C.探测器在 15km 高处绕月运动的周期D.探测器悬停时发动机产生的推力【答案】D【解析】【详解】AB.第一宇宙速度GMvgR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月球半径约为 1.7103km,所以可以求出月球质量 M 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故 AB 错误;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环绕天体的向
9、心力得2224MmGmrrT,rRh解得32rTGM,所以可以求出探测器在 15km 高处绕月运动的周期 T,故 C 错误;D.探测器悬停时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大小等于探测器的重力,由于不知道探测器的质量,所以无法求出探测器悬停时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故 D 正确。故选 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篮球,可视为质点。从离地面高为 H 处水平抛出,第一次落地后反弹高度为916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
10、列说法正确的是()A.篮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B.篮球第一次着地的竖直分速度为2gHC.篮球第二次反弹的最高点一定是216HD.篮球反弹第一次的最高点的重力势能比抛出点减少了716mgH【答案】ABD【解析】【分析】【详解】A篮球与地面撞击机械能损失,机械能不守恒,A 正确;B篮球第一次着地的竖直分速度为202yvgH解得2yvgHB 正确;CD第一次与地面碰撞的损失的能量为971616Emg hmg HHmgH 第二次与地面碰撞损失的能量不一定等于716mgH,所以第二次反弹的最高点不一定是216H,C 错误,D 正确。故选 ABD。9.如图所示,有一竖直向上的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有两个
11、比荷相等的带电粒子 k1、k2分别从 P 点沿着半径垂直磁场射入,其中粒子 k1偏转 90右边从 A 点射出,粒子 k2偏转 60左边从 B 点射出。不计粒子重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粒子 k1带正电,粒子 k2带负电B.粒子 k1带负电,粒子 k2带正电C.带电粒子 k1、k2的速度 v1:v2=3:1D.带电粒子 k1、k2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t1:t2=3:2【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B根据左手定则可知 k1受向右的洛伦兹力,故 k1带正电,k2受向左的洛伦兹力,故 k2带负电,B 错误,A 正确;C根据2vqvBmR可得mvRqBk1、k2的比荷相等,则有1122vRv
12、R由几何关系可知1RR23tan30RRR则有1213vvC 错误;D由2 mTqB可知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相同,运动的时间分别为14Tt 216tT则1232ttD 正确。故选 AD。10.如图(a),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带电小球,t=0 时,甲静止,乙以 6m/s 的初速度向甲运动。此后,它们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 v-t 图像分别如图(b)中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A.两带电小球的电性一定相同B.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一直减小C.甲乙达到共速时,乙的位移大于 4 倍甲的位移D.甲、乙速度相等时两球间的电势能最大【答案】AC
13、D【解析】【详解】A由图(b)可看出,甲从静止开始与乙同向运动,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明甲受到了乙的排斥力作用,故两带电小球的电性一定相同,故 A 正确;B由图(b)可看出,甲的速度一直增大,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速度先沿着原来方向减小,后方向增大,故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故 B 错误;C图(b)中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设甲乙共速时对应时刻为1t,乙的位移112642xtt乙甲的位移11022xtt甲所以4xx乙甲故 C 正确;D从开始运动到甲乙共速时,由图像的面积关系可知,两带电小球之间距离逐渐减小,电场力对系统做负功,系统的电势能增大。甲乙共速之后,两带电小球之间距离逐渐增大,电场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湖区 物理 第一 学期 期末 测试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