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T-HBTSS 001—2022).pdf





《针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T-HBTSS 001—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T-HBTSS 001—2022).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7.140.10 X 55 T/HBTSS 湖北省茶叶学会团体标准 T/HBTSS 0012022 针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needle-shaped black tea processing 2022-03-14 发布 2022-03-15 实施 湖北省茶叶学会 发 布 T/HBTSS 001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1 5 原料要求.1 6 加工工艺.2 7 标志、标签、包装和贮存.4 8 管理要求.4 T/HBTSS 001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2、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茶叶学会归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金果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恩施馨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五峰汲明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雾山茶业有限公司、郧西县神农茶业有限公司、恩施大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鹏程、刘盼盼、高士伟、唐海燕、倪德江、余志、桂安辉、谭传柏、叶飞、王胜鹏、王雪萍、郑琳、滕靖、冯琳、苏方俊、何玉、梅元红、胡全波、陈坤、董妩倩。T/HBTSS 0012022 1 针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3、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针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标志、标签、包装和贮存、管理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针形红茶的加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31
4、748 茶鲜叶处理要求 GB/T 32744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GH/T 1071 茶叶贮存通则 GH/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针形红茶 needle-shaped black tea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干燥和精选工艺加工而成,外形紧细圆直、呈松针状的红茶。4 基本要求 加工场所、加工设备、加工过程及加工人员应符合GB 14881、GB/T 32744规定。5 原料要求 5.1 鲜叶要求 鲜叶原料应保持新鲜,均匀一致且无非茶夹杂物,避免暴晒、雨淋
5、、受人为机械损伤和堆积过厚而受热变质。5.2 鲜叶等级 针形红茶鲜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级别,各级鲜叶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T/HBTSS 0012022 2 表1 针形红茶鲜叶级别要求 级别 要 求 特级 单芽达到85%以上,芽头匀齐 一级 一芽一叶初展达到80%以上,芽叶完整匀齐 二级 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其中一芽一叶60%,芽叶较匀齐 6 加工工艺 6.1 工艺流程 萎凋 揉捻 发酵 初烘 做形 干燥 精选。6.2 加工技术 6.2.1 萎凋 6.2.1.1 萎凋可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或萎凋槽萎凋。6.2.1.2 室内自然萎凋(a)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0 30,相对湿度60%70%,需保持
6、空气流通;(b)鲜叶进厂后,按不同品种、级别分别摊放于篾制水筛或竹垫上,摊叶厚度不超过2 cm,萎凋过程中根据情况适当进行翻拌;(c)萎凋时间宜12 h18 h;(d)萎凋适度标准:叶质柔软,茎梗曲折不断,紧握萎凋叶成团,松手可缓慢松散,叶色转暗绿,青草气减退,透发清香。萎凋叶含水率58%62%为适度。6.2.1.3 萎凋槽萎凋(a)摊叶厚度5 cm10 cm,根据鲜叶的老嫩情况采取“嫩叶薄摊”、“老叶厚摊”,雨水叶及露水叶要薄摊;摊叶时要抖散摊平,使叶子有良好的透气性;(b)萎凋槽鼓风可采用自然风或加温热风。鼓风气流温度以28 32 为宜,且要求槽体前后温度要比较一致,温度差不超过1,下叶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T-HBTSS 0012022 红茶 加工 技术规程 HBTSS 001 20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