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74)--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4)--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1.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第四章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14.1 受弯构件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的一般构造要求 4.1.1 4.1.1 梁的截面形式和构造要求梁的截面形式和构造要求 常见的梁截面形式有矩形、常见的梁截面形式有矩形、T T 形、工形、箱形、形、形、工形、箱形、形、L L 形、形等。考虑到施工方便和形、形等。考虑到施工方便和结构整体性要求,工程中也常采用预制和现浇结合的施工工艺,形成叠合梁或叠合板。梁的结构整体性要求,工程中也常采用预制和现浇结合的施工工艺,形成叠合梁或叠合板。梁的常见截面形式见图常见截面形式见图 4.14.1。(e)预制板预制梁后浇混凝土(d)(
2、c)(b)(a)图图 4.1 4.1 梁的常见截面形式梁的常见截面形式 (a a)矩形截面;()矩形截面;(b b)T T 形截面;(形截面;(c c)倒)倒 L L 形截面;(形截面;(d d)I I 形截面;(形截面;(e e)叠合)叠合梁梁 梁的一般构造要求如下:梁的一般构造要求如下:(1 1)梁的)梁的高跨比和高宽比高跨比和高宽比 梁的高跨比梁的高跨比。根据刚度要求和设计经验,梁的高跨比可参考表。根据刚度要求和设计经验,梁的高跨比可参考表 4.14.1 选择。选择。表表 4.1 4.1 梁的高跨比选择梁的高跨比选择 构件类型构件类型 简支简支 梁端连续梁端连续 悬臂悬臂 独立梁或整体肋
3、形独立梁或整体肋形梁的主梁梁的主梁 11128 11148 16 整体肋形梁的次梁整体肋形梁的次梁 111810 112012 18 梁的高宽比梁的高宽比。矩形截面梁的高宽比。矩形截面梁的高宽比h b一般取一般取 2.02.03.53.5;T T 形截面梁的形截面梁的h b一般取一般取 2.02.0-4.04.0(此处(此处b为梁肋宽)。为梁肋宽)。矩形截面的宽度或矩形截面的宽度或 T T 形截面的肋宽形截面的肋宽 b b:一般为一般为 100100mm、120120mm、150150mm、(、(180180mm)、)、200200mm、(、(220220mm)、)、250250mm和和 30
4、0300mm,大于,大于 300300mm以以 5050mm为级差增加。括号中的数为级差增加。括号中的数值仅用于木值仅用于木模。模。梁高梁高 h h:250250mm、300300mm、350350mm、750750mm、800800mm、900900mm、10001000mm等尺寸。等尺寸。800800mm以下的级差为以下的级差为 5050mm,以上的为,以上的为 100100mm。(2 2)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 c c。梁最外层钢筋(有箍筋时从箍筋外皮算起)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梁最外层钢筋(有箍筋时从箍筋外皮算起)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厚度,用,用
5、c c 表示,其值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见附表表示,其值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见附表 A12A12),且不小),且不小 2 于受力钢筋的直径于受力钢筋的直径d。(3 3)截面有效高度)截面有效高度0h。截面有效高度截面有效高度0shha或或0shha。其中其中sa和和sa为下部和上部受力钢筋的合力作用点距截面较近边沿的距离,可根据保护层为下部和上部受力钢筋的合力作用点距截面较近边沿的距离,可根据保护层厚度和所配纵向钢筋的直径计算确定。厚度和所配纵向钢筋的直径计算确定。为了设计方便,一般取为了设计方便,一般取单排钢筋单排钢筋时为时为 4040mm,双排钢筋双排钢筋
6、时为时为 6565mm。(4 4)梁的腹板高度)梁的腹板高度wh。矩形截面梁矩形截面梁的腹的腹板高度板高度wh=0h(见图(见图 4.24.2(b b););T T 形截面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取有效高度wh为为0h减去翼缘高度(见图减去翼缘高度(见图 4.24.2(c c););工字形截面工字形截面取腹板净高(见图取腹板净高(见图 4.24.2(d)。)。(a a)梁腹板裂缝;)梁腹板裂缝;(b b)矩形截面;)矩形截面;(c c)T T 形截面;形截面;(d d)工字形截面)工字形截面 图图 4.2 4.2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 (5 5)纵向受力钢筋)纵向受力钢筋。梁底部纵向受
7、力钢筋一般不少于梁底部纵向受力钢筋一般不少于 2 2 根,常用钢筋的直径为根,常用钢筋的直径为 10103232mm。钢筋数量较多时,。钢筋数量较多时,可多层配置。可多层配置。(6 6)架立钢筋)架立钢筋。当梁内部配置箍筋,且在梁上部箍筋转角处无纵向受力钢筋时,需配置架立钢筋。当梁内部配置箍筋,且在梁上部箍筋转角处无纵向受力钢筋时,需配置架立钢筋。架立筋的作用架立筋的作用:形成钢筋骨架、承受温度和收缩应力等。形成钢筋骨架、承受温度和收缩应力等。架立筋的根数架立筋的根数:在绑扎骨架配筋中,采用双肢箍筋时,架立钢筋为在绑扎骨架配筋中,采用双肢箍筋时,架立钢筋为 2 2 根;采用四肢箍筋根;采用四肢
8、箍筋 时,架立钢筋为时,架立钢筋为 4 4 根。根。架立筋的架立筋的直径直径:当梁的跨度当梁的跨度4lm时,架立筋直径不宜小于时,架立筋直径不宜小于 8 8mm;当当l为为 4 46 6m时,架立筋直径不应小于时,架立筋直径不应小于 1010mm;当当6lm时,架立筋直径不宜小于时,架立筋直径不宜小于 1212mm。架立钢筋与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架立钢筋与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当架立钢筋直径小于当架立钢筋直径小于 1010mm时为时为 100100mm;当架立钢筋直径大于当架立钢筋直径大于 1010mm时为时为 150150mm。(7 7)钢筋净间距)钢筋净间距。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梁上部钢筋水平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74-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1 74 第四 构件 截面 承载力 计算 4.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