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842-2023 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可降解成分快速检测方法(湖南省).pdf
《DB43∕T 2842-2023 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可降解成分快速检测方法(湖南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T 2842-2023 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可降解成分快速检测方法(湖南省).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B43/T2023 284243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91.120.25P 15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11发布-092024-02实施-09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 可降解成分快速检测方法Rapid Testing Methods for Degradable Ingredients in Biodegradable Plastic Materials and Products DB43/T 28422023 I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方法原理 1 5 密度 2 5.1 非泡沫塑料类产品 2 5.2 泡沫塑料类产品
2、2 6 灰分 3 6.1 仪器 3 6.2 操作步骤 4 6.3 试验次数 4 6.4 结果表示 5 7 红外光谱(FT-IR)法 5 7.1 试剂 5 7.2 仪器设备 5 7.3 分析步骤 5 8 差示扫描量热(DSC)法 6 8.1 仪器设备 6 8.2 试样 7 8.3 试验条件和试样的状态调节 7 8.4 校准 7 8.5 操作步骤 8 8.6 结果表示 10 9 结果判别 10 附录 A(资料性)各种标准样品的转变或特征温度及转变焓 12 附录 B(资料性)试样制备说明 14 DB43/T 28422023 II DB43/T 28422023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3、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循环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山水检测有限公司、湖南航天天麓新材料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升阳新材料有限公司、长沙铭凯纸制品有限公司、湖南利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绿斯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湖南省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金悦降解塑
4、料制品有限公司、湖南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长沙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湖南荣宸塑业有限公司、湖南省绿色生态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永祥、何欣远、宋祺、王函宇、周儆、杨占红、陆晓中、冯建湘、沈友良、陶志豪、王哲旋、龙洁、曾梅容、张子为、郑化甫、刘跃军、石璞、李丹、黄朝广、谭金、李杜、廖剑波、刘雯静、黄奕、林志武。DB43/T 28422023 IV DB43/T 28422023 V 引 言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来,对塑料产业的“绿色化”发展,降解塑料的开发、生产、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各种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降解塑料的可降解性
5、能检测都存在周期长、时效低、费用高的问题,一次检测周期常常至少需要半年。这对于新产品的型式检验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但对已经型式检验的成熟产品而言,将严重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及销售,也不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检验、质量抽检或质量监督。为进一步加快我省生物降解纸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等降解塑料的开发、生产、推广应用,提高行业监管水平,保障塑料产品使用,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有必要制定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可降解成分快速检测方法,提升质量检测的时效,为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企业、政府监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本文件提供的基于密度、灰分、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测试方法均为判断生物降解塑料或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同类
6、同质的定性分析方法,可用于判别测试对象与已经认证的产品是否为同类同质产品,从而快速判别被测试对象与已经认证的产品是否具备相同的生物降解特性。本文件提供的方法不能用于定量分析生物降解塑料或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组成成分及其含量,也不能用于直接判定生物降解塑料或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性能。如需对生物降解塑料或制品的成分及含量或生物降解性能进行测定,应选用其它适用的组分分析或生物降解性能的检测方法或检测标准。DB43/T 28422023 VI DB43/T 28422023 1 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可降解成分快速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中可降解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原理、密
7、度、灰分、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已经按照其他国家标准或其他标准方法认定的、具有生物降解特性的可降解成分的一致性鉴别,不适用于直接判定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中可降解成分的生物降解特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2163.22015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 第 2 部分:可降解塑料 3 术语和定义 3.1 非泡沫塑料类产品 Non foam plastic products 通过注
8、塑、挤出等工艺将塑料材料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类产品。3.2 泡沫塑料类产品 Foam plastic products 由固体的塑料颗粒在高压和高温的环境下膨胀而成的塑料类产品。3.3 可降解成分 Degradable components 指生物降解塑料中能够按生物降解塑料或生物降解塑料进行定义(见 GB/T 32163.22015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 第 2 部分:可降解塑料)且能够发生生物降解的组成成分,如相关制品中的 PLA、PBAT 等成分。4 方法原理 4.1 根据产品的同质同性原理(即组成成分与含量一致的产品其性能也应该是一致的),可通过判定材料或制品组成的一致性,间接判定其性
9、能的一致性。4.2 密度及灰分是测定高分子材料组成一致性的最常见方法。组成成分一致的产品,其密度及灰分是一致的;密度及灰分不一致的产品,可判定其组成成分有差异。4.3 红外光谱(FT-IR)法是从分子水平鉴定有机化合物(包括聚合物)官能团及化学键结构的常用方法。红外光谱一致的产品,其组成成分才可能一致;组成成分不一致的产品,其红外光谱也会有所差异。4.4 每一种聚合物均具有各自的热力学特征参数(如熔融峰温、结晶峰温、热焓等),差示扫描量热(DSC)DB43/T 28422023 2法是测定聚合物多种热力学特征参数的常用方法。热力学特征参数一致的产品,其组成成分才可能一致;组成成分不一致的产品,
10、其热力学特征参数也会有所差异。5 密度 5.1 非泡沫塑料类产品 5.1.1 仪器 5.1.1.1 天平:精确到 0.1 mg。5.1.1.2 固定支架:如容器支架,可将浸渍容器支放在水平面板上。5.1.1.3 比重瓶:带侧臂式溢流毛细管,当浸渍液不是水时,用来测定浸渍液的密度。比重瓶应配备分度值为 0.1,范围为 030的温度计。5.1.1.4 恒温水浴锅:在测定浸渍液的密度时,可以恒温0.5范围内。5.1.1.5 干燥器:与真空体系相连。5.1.2 浸渍液 去离子水。5.1.3 测试步骤 5.1.3.1 称量干燥过的空比重瓶,在比重瓶中装上适量的试样,并称重。用浸渍液浸过试样并将比重瓶放在
11、干燥器中,抽真空将其中的空气赶出。中止抽真空,然后将比重瓶装满浸渍液,将其放入(230.5)恒温液浴中恒温,然后将浸渍液准确充满至比重瓶容量所能容纳的极限处。将比重瓶擦干,称量盛有试样和浸渍液的比重瓶。5.1.3.2 将比重瓶倒空清洁后烘干,装入煮沸过的去离子水,再用上述方法排除空气,在测试温度下称量比重瓶和内容物的质量。5.1.3.3 试样在 23时的密度按式(1)计算:210.1mmmpss=(1)式中:sp 23时试样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sm 试样的表观质量,单位为克(g);1m 充满空比重瓶所需液体的表观质量,单位为克(g);2m 充满容有试样的比重瓶所需液体的表
12、观质量,单位为克(g)。0.1 去离子水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5.1.3.4 每个样品至少应测三个试样,计算三次测试的平均值,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三位。5.2 泡沫塑料类产品 5.2.1 仪器 5.2.1.1 天平:精确到 0.1 mg。5.2.1.2 测微计:测量面积约为 10 cm3,测量压力为(10010)Pa,读数精度为 0.05 mm。5.2.1.3 千分尺;测量面最小直径为 5 mm,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泡孔平均直径的 5 倍,允许读数DB43/T 28422023 3精度为 0.05 mm。注:千分尺仅适用于硬质泡沫材料。5.2.1.4 游标卡尺:允许读数精
13、度为 0.1 mm。5.2.1.5 金属直尺与金属卷尺:允许读数精度为 0.5 mm。5.2.2 试样 5.2.2.1 试样尺寸:a)试样的形状应便于体积计算。切割时,应不改变其原始泡孔结构;b)试样总体积至少为 100 cm3;c)对于硬质材料,用从大样品上切下的试样进行表观总密度的测定时,试样和大样品的表皮面积与体积之比应相同。5.2.2.2 试样数量。至少测试 5 个试样。5.2.3 状态调节 5.2.3.1 测试用样品材料生产后,应至少放置 72 h,才能进行制样。5.2.3.2 样品应在规定的标准环境下至少放置 72 h。标准环境条件应符合:a)温度:232;b)湿度:(5010)。
14、5.2.4 试验步骤 5.2.4.1 测量的位置取决于试样的形状和尺寸,但至少 5 点,为了得到一个可靠的平均值,测量点尽可能分散。对于板状的硬质材料,在中部每个尺寸测量五个位置。分别计算每个尺寸平均值,并计算试样体积。5.2.4.2 称量试样,精确到 0.5,单位为克(g)。5.2.5 结果计算式 5.2.5.1 由式(2)计算表观密度,取其平均值,并精确至 0.1 kg/m3。610+=Vmmpa (2)式中:p 表观密度(表观总密度或表观芯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am 排出空气的质量,单位为克(g);V 试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毫米(mm3
15、)。6 灰分 6.1 仪器 试验仪器如下:a)坩埚。与试验物质不起化学作用的石英坩埚、陶瓷坩埚或铂坩埚;b)本生灯或其他合适的加热源;c)马弗炉。能控制在 60025,75050,850 50或 95050范围内;DB43/T 28422023 4d)分析天平。分度值为 0.1 mg;e)干燥器。盛有与灰分不起反应的高效干燥剂;注:如果灰分对水的亲和力大于所选的干燥剂对水的亲和力,则要另选更有效的干燥剂。f)称量瓶;g)通风橱。6.2 操作步骤 6.2.1 试样量。所取的试样量要足够产生 5 mg50 mg 的灰分。如预先未知灰分的近似含量,则要进行一次预测定。表 1 给出了推荐试样量。表 1
16、 推荐试样量 灰分近似含量(如已知道)/试样量/g 所得的灰分量/mg 0.01 0.010.05 0.050.1 0.10.2 0.2 200 100 50 25 10 550 1050 2550 2550 2050 对灰分量很少的塑料,应增大试样量。当试样不能一次燃烧完时,可在一个合适的称量瓶中一次称取所需的量,然后分次把适量试样加入坩埚进行连续燃烧,直到全部试样烧完为止。6.2.2 试验条件。应按本文件 6.2.8 规定连续煅烧至恒重,但在马弗炉内于规定温度下煅烧的累计时间不应超过 3 h。煅烧温度的选择,取决于该塑料的性质和它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如果在各种符合要求的条件间进行选择,则宜选
17、少于 3 h 便可达到恒重的条件。用较高的温度,通常能缩短煅烧的持续时间。除非有特殊技术上或商业上的理由要求采用其他温度,通常最后煅烧温度应从(60025)、(75050)、(85050)、(95050)温度系列中选择一种。注:灰化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6.2.3 把坩埚放在马弗炉内,在试验温度下加热至恒重。将其放入干燥器内至少 1 h,使其冷却至室温,并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精确到 0.1 mg。6.2.4 将按相关材料规范规定进行预干燥的或已知其挥发物含量的试样放入已知质量的称量瓶中。称量,精确至 0.1 mg 或试样量的 0.1,试样量的多少以能产生 5 mg50 mg 灰分为准。如果坩埚足
18、够大,能容纳相当于 5 mg50 mg 灰分的试样,则可直接把试样放在坩埚内称量。对体积较大的材料可先压成小块,然后再破碎成尺寸合适的碎片。6.2.5 把试样放入坩埚中,不能超过坩埚高度的一半,然后直接在本生灯或其他合适的加热源上加热,使其缓慢地燃烧。燃烧不可太剧烈,以免灰分粒子损失。冷却后再加其余的试样。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烧完全部试样。6.2.6 把坩埚放入已预热至规定温度的马弗炉中,煅烧 30 min。6.2.7 把坩埚放入干燥器内冷却 1 h,或使其冷却至室温,并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精确至 0.1 mg。6.2.8 在相同条件下,再煅烧 30 min,直至恒重,即相继两次称量结果之差不大于
19、0.5 mg。6.3 试验次数 应在每种材料的相关标准中规定试验次数和试验结果所允许的分散性,若相关标准中没有规定,则进行二次测定,必要时还需要重复试验,直到相继二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其平均值的 10为止。DB43/T 28422023 56.4 结果表示 灰分以质量分数计,数值以表示。由式(4)给出:10021=mmW (3)式中:W 灰分,单位();1m 干燥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2m 所得灰分质量,单位为克(g)。7 红外光谱(FT-IR)法 7.1 试剂 无水乙醇:分析纯。7.2 仪器设备 7.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波长范围覆盖(4000400)cm-1,配有衰减全反射附件
20、(ATR)。7.2.2 热压机:压力范围覆盖(O8000)MPa,可控温度不低于 300,温度精度为5。7.3 分析步骤 7.3.1 试样处理。选取塑料制品上 3 个洁净、褶皱较少、无印刷油墨和胶黏剂的部位分别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当制品为均匀材质且厚度小于 10 m 时,通过折叠增加试样厚度到 10 m 以上,再选取 3 个部位分别进行测试。当制品为多层复合膜时,需根据制品的成分选择合适的制样温度,通过热压机加热到制样温度,制成厚度为 10 m20 m、面积不小于 4 mm4 mm 的试样,每个制品制备 3 个试样,分别进行测试。应将热压机上接触到试样的部位在每次使用前用无水乙醇擦拭干净并晾干。
21、常见全生物降解塑料的参考制样温度见表 2。当制品为纸塑制品,选取制品的塑料层上 3 个部位分别进行测试。当制品体积较大或形状不规则时,裁取厚度大于 10 m、面积不小于 4 mm4 mm 的 3 个试样分别进行测试。对于不洁净的测试部位或试样,需在测试前将测试部位或试样用无水乙醇擦拭干净并晾干。表 2 常见全生物降解塑料的参考制样温度 名称 参考制样温度()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160 聚乳酸(PLA)200 聚乙交酯(PGA)260 聚丁二酸丁二酯(PBS)180 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酯(PBSA)180 DB43/T 28422023 6表 2 常见全生物降解塑料的参考制
22、样温度(续)名称 参考制样温度()聚己内酯(PCL)70 聚-3-羟基丁酸酯(PHB)180 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180 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180 聚碳酸亚丙酯(PPC)180 醋酸纤维素(CA)260 7.3.2 样品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开启后,设置仪器参数如下:a)采集模式设置为“反射模式”;b)分辨率设置为 4 cm-1;c)扫描次数设置为 32 次;d)检测器光谱扫描范围设置为(4000400)cm-1;e)保存的数据格式设置为.TXT 格式。7.3.3 常见生物降解塑料原料的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峰见表 3 所示。表 3 常见全生物降解塑料原料的红外光谱主要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3T 2842-2023 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可降解成分快速检测方法湖南省 DB43 2842 2023 生物降解 塑料 及其 制品 降解 成分 快速 检测 方法 湖南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