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分层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分层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分层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A 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18 191.唐代怀素以“以心传心,直见本心”来书写草书,以“澄明静彻”的心境来诠释书法的本义。影响其书法风格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书法技术进步C.佛教思想传播D.理学思想提出解析 根据“以心传心,直见本心”“澄明静彻”可知,这些都与佛教的教义有一定的关系,反映出佛教思想的传播对唐代书法的影响,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理学出现于宋代,排除D项。C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佛教传入中国,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统治者开展灭
2、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了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出现这一结局的原因是()A.儒学实现突破,彰显文化自信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商品经济发展,价值观念改变D.佛教颠覆传统观念,不为社会重视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出现理学思想,它吸取了佛道思想,加强了理论建设,适应了时代要求,彰显了文化自信,A项正确。A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3.下面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这主要表明当时()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D.社会科学思
3、想于中国无益C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翻译的书籍大部分介绍西方军事、工艺制造和机械工程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故C项正确;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的说法比较片面,且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早在洋务运动之前,林则徐、魏源等人就已经开始关注西方,故B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4.下图是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对此图的正确解
4、读是()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A解析 1917年十月革命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故A项正确;B、C两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与图表中的统计数据信息不符,排除。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5.埃及福斯塔特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一共出土了陶瓷六七十万
5、片,来自中国的陶瓷约12 000片,时间从唐朝绵延至清朝,其余基本上是中国陶瓷的仿制品。这表明()A.埃及的手工业发展迅速B.中埃文化交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C.中埃文化交流始于唐朝D.中华文化影响了当时埃及人民的审美解析 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出土的中国陶瓷和大量中国陶瓷的仿制品,表明中华文化影响了当时埃及人民的审美,D项正确;埃及的手工业发展迅速与埃及发现大量中国陶瓷的仿制品不符,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不能说明中埃文化交流始于唐朝,C项错误。D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6.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
6、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A.体现了明朝专制的外交风格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C.成就了近邻国家的文化渊源D.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向朝鲜颁赐书籍,有利于中华文化在朝鲜的传播,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外交风格,排除A项;两国并非平等关系,明朝是朝鲜的宗主国,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7.中古时期,亚洲地区出现许多“撞名”的地点,如朝鲜有江西郡、延安郡,日本有“东京洛阳”“西京长安
7、”的说法。这反映了()A.中华文化的辐射传播B.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C.周边国家的生搬硬套D.华人移民的辛勤开拓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这些地点基本都是中国的地名,可见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无关,排除B项;“生搬硬套”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华人移民,排除D项。A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8.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中国热”的出现表明()A.中外交流开始触及文化领域B.中国是启蒙思想的源
8、头C.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深远D.中国历史文化领先西方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的影响,C项正确;在此之前,中外就已经有了文化方面的交流,排除A项;B、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B 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9.(2023浙江绍兴高二期末)中国现存的四大石窟是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按照建造年代依次为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大石窟的时空分布可反映出()A.佛教传入的路径B.佛教不断中国化C.中国文化的包容性D.民族的交流交融A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
9、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而四大石窟的分布基本符合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石窟的空间分布只能反映出传播路径,无法体现佛教内容的中国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路径,“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属于外来宗教,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D项。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10.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地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
10、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始终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之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始终最大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地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无法体现佛教的社会基础,故D项错误。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18 1911.鲁迅在介绍汉译的百喻经时这样评价:“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由此可见()A.佛教的传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佛教内容全是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C.佛教的翻译成为喜闻乐见的社会现象D.佛教传入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成分D 解析 由材料可知,天竺的寓言故事随佛经被翻译为汉语,随处可见,这体现了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成分,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没有体现出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23456789 10 11 12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58086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