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班级】高一一班【时间】周一上午第一节【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明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制度变化与创新、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认识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国家分裂、民族交融的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变革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历史发展的过渡时期。时空观念:通过学习,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时间、标志等。史料实证:通过对史料进行分析,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具体内容等。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的冲突与和平交往,感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材分析】第五课是第二单
2、元的开篇,上承繁荣的两汉时期,下启昌盛的隋唐时期,是历史发展的过渡时期。本课共六页,分为四个子目,是按照王朝建立的时间顺序进行讲述的,整体来说内容较为分散,需要进行整理,可以将其总结为政权更迭、经济发展、民族交融三个部分进行教授。教材所示政权形势图、民族分布图等需要稍加补充和利用。【学情分析】在初中时期,同学们已经学习过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致上了解政权更迭,没有深入学习有关江南开发与民族融合的具体内容;此外也没有具体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导入】(给出“桃园三结义”图
3、片)大家应该都认识图片上的这三个人,这张图讲的就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桃园结义,此后三人同心协力共同建立了一番伟业。桃园结义也算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中的“名场面”,真实的历史是否与这部书所讲述的相同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历史。【新课讲授】【第一课时】第一部分政局变化:三国鼎立到南北分治一、 汉末割据到三国鼎立(给出“汉末诸侯割据示意图”“三国鼎立形势图”) 上节课我们学到东汉末年时期各地长官趁社会危机尖锐拥兵自重,军阀割据混战,其中实力比较强大的有董卓、袁绍等人,但是经过常年混战攻伐,最终胜出的是大家最熟悉的三个人物:刘备、曹操、孙权。大家可以阅读课本第26页标题下面诸葛亮对当时
4、局势的分析,这“三分天下”的预言最终成真。在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为魏;随后,刘备在公元前221年称帝,沿用汉的国号,史称蜀汉,简称为蜀,定都于成都;公元前222年,孙权也称帝,定都于建业,国号为吴。自此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国和吴国则注意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这段历史因为曲折的情节,群出的英雄人物,一直是为民间所津津乐道,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像三国演义这种书籍,毕竟只是小说,虽然文化价值很高,但总有夸张和弯曲的情节,不能作为正史来学习与研究。二、 三国鼎立到短暂统一(给出“西晋时期示意图”)三个国家经过长时间的混
5、战,最终形势发生了变化。公元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发兵灭了蜀国,公元266年,司马昭的孙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又灭掉了吴国,完成了统一。但这个统一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三、 短暂统一到偏安一隅八王之乱(给出“八王之乱”示意图)自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宗室诸王为争夺中央政权而互相残杀,引发了共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等人,参与这场动乱的西晋皇族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这场内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公元316年,只统一了几十年的西晋被内
6、迁的匈奴贵族所灭。自此之后,中国又进入了一个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又演变成南北朝的对峙。永嘉南渡(给出材料)材料一:西晋灭亡时的年号为“永嘉”。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时,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羯人石勒在东郡击败晋军,杀王公以下十余万人。 中华文明史大家阅读这段材料,大致了解一下当时混乱的情况。匈奴人攻破洛阳后,西晋的统治就结束了,当时北方地区被严重破坏,在其情况之下,大量人口难逃,史称“永嘉南渡”。(给出“永嘉南渡示意图”)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原居于北方的汉人大量南迁,而与此同时,更北方的少数民族迁居于北方,占据了原汉人居住之地。(给出“东晋十
7、六国形势图”)汉人南迁之后,西晋的宗室贵族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在东晋的统治过程中,北方逐渐形成了割据,大部分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总共有十六个,合称为“十六国”。此时形成统治南方的东晋与在北方割据的十六国对峙的局面。四、 南北政权分治与对峙1、南方东晋虽然建立,但由于仓促立国,无论是政治影响,还是军事实力,都极为有限,不得不借助于自中原南迁的士族以及南方士族的联合支持。东晋士族政治的形成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了一个社会阶层,称为士族。“永嘉南渡”中逃往南方的几家士族先后把持朝政,成为东晋统治的支柱。东晋朝廷对这些士
8、族、特别是其代表人物,给以尽可能多的倚重和照顾。以至于使高门士族的首领得以和东晋皇室在实际上分享统治权力,他们控制了最重要的军政实权,把皇帝的权力压缩到有限的范围之内。这是皇权衰微、士族得志的时代。在东晋所出现的门阀统治秩序,标志着士族政治发展到巅峰状态。(阅读课本第28页“历史纵横”)大家可以根据课本来了解一下当时情况。东晋士族之盛,除了政治上以高门垄断朝廷要职世代为官、军事上以士人专兵、经济上按官品占有大量田地和人口、免除赋役之外,还表现为在婚姻上实行门阀等级内婚制、在社会上强调籍贯(郡望)的重要性。后两者的目的,在于保持和显示士族门第的高贵。以婚姻关系的缔结而言,士族最讲究门第对等,严格
9、按照同类相婚的习俗行事。如果士族人物与庶族通婚,就会遭到社会舆论的讥笑。在此背景之下,中央政权衰弱,各个掌权士族之间互相攻歼,势力逐渐削弱。公元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称国号为宋。东晋灭亡。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为“南朝”。2、北方前秦北方的“十六国”局面在4世纪下半叶时结束,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北方割据局面。前秦统一北方后,开始大举进攻东晋,公元383年,在淝水发生决定性战役,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寿县,在此一战中,东晋以八万兵力战胜前秦八十万兵力,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著名的成语“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出自
10、于这场战役。在此一战后,北方各民族之间尚未解决的矛盾又重新显现出来,前秦政权迅速消亡。北方又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北魏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称北朝。这就是北朝与南朝的对峙局面。最终的统一(给出“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形势图总结大家可以根据这幅图来理解和记忆这段历史,东汉末年分三国,西晋短暂统一,东晋与十六国对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58513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