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docx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部分 课时教学设计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一、学习目标1通过材料阅读和问题思考,初步理解考古资料与传世文献记载互证的方法,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人类居住的影响,认识生产发展、社会制度等与居住环境变化的关系。2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整理世界各地民居建筑及特色,培养学科概括能力,认识居民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关系,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二、学习重点村落的产生和城市的功能。三、学习难点世界各地民居特色及形成原因。四、教与学活动(第1课时)教师讲述: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 在上古,人民少而禽兽众,原始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享用。由捕猎
2、采集野生的动植物,逐步发展为原始的渔猎农牧。使用的工具主要为石器。从使用打击成型的旧石器发展到使用经过磨制的“新石器”,并已有少量的骨器及陶器。原始人群成群地居住在靠近水源的天然洞穴里,或“构木为巢”以应对风寒雨雪和猛兽虫蛇的危害。他们只有天然石块、木棍等工具,尚不具备进行营建的条件。巢居可以避洪水猛兽,是一种很自然产生的居住方式。这种方式传到后世即发展为“干阑”式建筑。“干阑”在我国曾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建筑形式,直到明清以来才逐渐减少。现在我国西南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中仍大量使用。“巢居”与“穴居”并非因地域而截然分开的,正如易系辞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礼记上所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
3、,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大体是寒冷干燥地带适于穴居,温热潮湿地带宜巢居,适中地带则随气候条件而采取穴居或巢居。-刘致平著,王其明增补: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页教师设问:人类最初的居住状况是怎样的?当时的居住条件受到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概括远古时期人们穴居和巢居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教师讲述: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看到远古人类居住在洞穴或在树上,处于穴居和巢居状态。这种居住形式对后世也产生了影响,形成了南方干栏(阑)式房屋和北方窑洞式住屋。这样的居住形式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社会组织水平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4、设计意图】材料阅读与问题思考的意图是通过学者的论述,让学生了解中国远古居民居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当人们从洞穴和树上走下来,营建住屋时,就形成了村落,为“村落的产生”子目的学习做好铺垫。(一)村落的产生材料二 人类最初是住在洞穴里,当时的人们以狩猎为生。在洞穴中他们很安全。人们在洞口生火,这样既能取暖又能在他们烤肉时防范动物。人类离开洞穴,气候或许是个原因,当冰川撤回到北方时,气候变得温暖潮湿,植物生长,阳光让人们走出洞门,正如它催发了花开。同时,冰河消融让其他地区的肥沃土壤得以显露,大批畜群也随之而去,离开人类居住的平原-这意味着狩猎不再是可靠的食物来源。从狩猎到农业、从洞穴到房屋是一个缓慢
5、的、渐进的过程。大约是在1万年前,农业定居地诞生了,定居地意味着房屋。房屋是一种创造物,一种新东西,一种独立于洞穴观念的庇护所。洞穴的基本形态大体上是半圆的,于是房屋就设计成圆形的。-英斯蒂芬加得纳:人类的居所:房屋的起源和演变,汪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教师设问:材料反映人类居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活动:人类从穴居到定居,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原始农业生产出现等紧密相关。人类最初选择穴居,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受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制约。人类离开洞穴开始营建房屋定居,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与狩猎、原始农业生产和房屋建造技术发展紧密相关。农耕生活在地理
6、空间上相对固定一些。教师讲述:对农业起源的探索,最早是从栽培作物的起源的研究开始的。1882年,德国的康多尔提出了世界上的三个最早的植物驯化中心:中国;西南亚和埃及;热带美洲。1923-1931年,瓦维洛夫领导考察队到亚洲、非洲、美洲收集栽培植物,提出了作物起源中心的概念,他将作物起源分为8个中心:中国、印度、中亚、近东、地中海、阿比西尼亚、中美洲、南美洲。他的理论影响很大,具有开创性。1971年哈兰提出了中心和非中心的理论。中心是起源地,非中心是早期传入地。他认为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是中东、中国北部、中美洲。三个非中心是非洲、东南亚和东印度群岛、南美洲。三个中心和非中心刚好成对,中心在北,非中
7、心在南。那么,农耕定居对人类社会组织有什么影响呢?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农耕与定居材料三 向农业的转化-包括农作物栽培和动物的饲养-在世界的几个地区都独立地出现了。已知最早的农业活动的证据是在西亚(现代的伊拉克、叙利亚和土耳其),时间是遥远的公元前9000年之后。在公元前9000-前7000年前,农业也出现在定居于撒哈拉沙漠东南角的非洲人中间,接着在公元前8000-前6000年,撒哈拉以南的西非也出现了农业。在东亚,长江流域的居民早在公元前6500年开始种植农作物,他们北方的邻居在黄河流域也在公元前5500年进行了农作物种植。在东南亚,种植农作物的时间虽然还不确定,但是也很早,大约在公元前
8、3000年或者更早。在西半球,中美洲(墨西哥中部)的居民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种植了农作物,南美洲安第斯山中部地区(现代的秘鲁)的居民紧接着在公元前3000年进行了效仿。也有可能,亚马逊河流域是另一个独立发展出农业的地区。快速的人口增长促使新石器时代的人们采取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因为他们把时间投入到耕种中,不再去找寻食物,所以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不再继续他们旧石器时代祖先们的迁徙生活,而是定居在土地附近的村落里。新石器村落里的绝大多数居民都种植农作物或者饲养动物,也有一些人继续狩猎或者采集野生植物。但是,多余的食物使某些个人能够不再从事食物的生产,而是集中时间和才智专门从事其他工作,特别是陶器制作、
9、冶金和纺织。而且,人们集中到永久的居住地以及专业劳动的增加,也首次为个人积累相当多的财富提供了机会。个人拥有土地财产的制度化-一发生在农业出现后的某个不确定的时间里-增加了积累财富的意义。因为土地是(而且一直是)农业社会财富的最终来源,土地所有权带来了强大的经济权力。特别是当成功的个人费尽心机把财富固定在自己家族手中传承几代时,明显的社会阶级就出现了。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著:简明新全球史(第3版),魏凤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8-9页教师设问:依据材料,在世界地图上标出世界农业产生的地区与时间。阅读材料,概括农业产生对人类社会组织产生的影响。学生活动:在世界地图上标出不同地区
10、农业产生的时间,大致明晰农业革命的时空关系。明确农业革命对社会财富占有、社会关系、公共权力、社会分工等方面的影响。教师讲述:读课本“历史纵横”中关于“耶莫遗址”的介绍。“耶莫遗址”位于伊拉克摩苏尔的切姆查玛尔城东12公里处的一个山顶上。遗址面积为140米x90米,堆积厚度为7米,可以划分为15个建筑层。从1948年至1965年共发掘3次,当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农业村落”,它的发掘对没有使用陶器的新石器时代的划分和农业起源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使许多考古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山区和山麓地带。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耶莫遗址”住屋和生活、生产状况。材料四 耶莫,距今9000年。种植的小麦、大麦,接
11、近野生。家畜中有了山羊。住长方形茅屋,涂灰泥,已定居。发现有骨制作的装饰品,有烧制的女人像,是母权的表现。-邹德秀主编: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11页材料五 房屋是由院子、贮藏室和居室组成,房内有灶,由门道出入。石器以磨制的为主,除常见的谷物加工工具石杵石臼以外,大量的石容器和石环、石镯反映了这一文化的石器面貌,此外还有石斧和石锄。琢制石片被沥青粘合成一把长镰刀。骨器有钻、针、刮刀、环、坠饰,还有泥制妇女塑像。这个村落根据其面积和房屋数量,推测是一个大约150人的农业村庄,以种植小麦、大麦和蓄养山羊、少量绵羊为主,并从事一些采集和狩猎活动作为补充。-杨建华著:两
12、河流域史前时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4-25页教师设问:依据材料,概括耶莫居民的生活状况,说明耶莫村落的基本特点。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概括生活、居住、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合理想象耶莫居民的生活,并运用材料中的信息印证自己的想象。教师讲述:读材料时,要注意准确提取材料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归类和重组。材料中介绍了耶莫居民生产和生活两方面的情况。生产方面,介绍了农牧业生产、生产工具等,生活方面,介绍了住屋及布局、村落人口数量、装饰品、社会关系等。通过材料中考古推测的时间,能判断这是较早的定居村落,耶莫居民的生活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的农耕与定居生活的关系。阅读下面的
13、材料,思考农业与定居的关系。材料六 农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由采猎自然食物到自己生产食物,由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方面又进了一步。人类脱离动物状态经历了几次大的事件,如制造工具、火的使用、语言的产生,而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告别动物的又一次重大事件。农业生产要求定居生活,定居生活保证了经济、文化的稳定性和边续性,使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累起来,跨入文明社会。许多古代遗址都是连续了几千年,表现了农业文化的继承、传递。甘肃大地湾遗址就延续了3000年。-邹德秀主编: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8-9页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说明农业生产与村落定居的关系。教师讲述:农耕与定居
14、相对稳定,考古发掘发现农耕遗址延续的时间相对较长。思考这个问题时,要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出判断,叙述时要结合考古证据进行说明,而不仅是贴标签或套用原理的话语,这是史料实证与唯物史观融合运用的基本要求。【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阅读与问题思考,理解农耕与定居的关系;考古学材料的运用,增强实证意识,加深对课本结论的理解,认识生产力的进步对人类居住条件改善的影响。教师讲述:我们再来看看中国远古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哪些反映农耕与定居关系的证据。材料七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至4千年前)这一阶段已发现的建筑遗址大体可分两大系统。南方潮湿及沼泽地带可能由巢居发展到架空的木构干阑,实例是距今7000年前余姚河姆
15、渡遗址的用榫卯与绑扎结合而建的干阑。在黄河中下游,房屋由地穴、半地穴发展为木骨抹泥墙覆盖草泥顶的地上建筑,实例是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遗址以大房子为中心的聚落。-傅熹年著: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材料八 追寻西辽河流域的史前文明,从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至距今3000年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前后延续5000年,各考古文化期的聚落围绕400-700米高程区的山坡形成最主要的分布区。尽管5000年内,人类对水源、食物的追求贯穿始终,却经历着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变化,食物来源不同,人类对于环境的利用幅度、利用方式自然不会一样。聚落既是人类的定居场所,也是人们对环境
16、加以选择的结果,因此,聚落持续使用与人类生存方式以及环境都存在关联性,而环境容量则是探讨这一问题的重要思考点。-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9、22页材料九 良渚文化的住居呈现出多样性格局。从目前的发现看来,早期房址以浅地穴式或半地穴式建筑为主,另有个别的平地起建式,而晚期则出现了干栏式建筑;屋顶的结构有两面坡式和四面坡式,而两面坡式则集中于早期;早期柱洞底部多垫有陶片、硬土块或木板;地面也多经过夯筑。在6000年前的良渚文化的先祖马家浜文化中已经盛行地面建筑,墙用芦苇涂泥筑成,居住面也经过夯筑并火烤,而且在柱洞中已铺垫1-2块木板作基础,报告者认为这与该
17、地区的松软土质有关,而与其相邻的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多年,它的木建筑十分发达,其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栽桩架板的干栏式建筑-栽柱打桩式的地面建筑-栽柱式的地面建筑,其总体发展趋势是从空中到地面。可见,在这之前,该地区的房屋建筑早已达到较高水平,因而,良渚居民的建筑形式的差异应该是各种地方风格的区别,体现出各地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郑小炉:从龙南遗址看良渚文化的住居和祭祀,载东南文化,2004年第1期材料十 远古人类居住的地点,有个共同点,即对于居住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性。一个总的倾向是,喜生活于森林及草原交接地带,附近河湖众多的地方,因为没有水,人是无法生活的。著名的元谋人所在地-云南
18、元谋县是一山间盆地,这一盆地位于云南高原东北金沙江畔,盆地东边有海拔2000米高的东山。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气候温湿,森林茂密,种水稻,居住于地面上的干栏式架空建筑,这种住房完全是适应于热带亚热带沼泽环境的。北方地区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附近水草丛生,水中有鱼,半坡先民们种植粟,居于半地穴建筑或地面建筑。-计宏祥:远古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选择,载化石,1984年第2期教师设问:农业生产对聚落环境的影响是怎样的?结合黄河流域、辽河流域、长江流域考古发掘的成果,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活动:可以用列表的形式对材料信息进行摘录和归纳,了解村落选址、生产状况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对村落的影响。在老师指导下阅读课
19、文导言“兴隆洼遗址”介绍和课后“问题探究”中德国艾希比尔村的介绍。【设计意图】课后活动中,对德国艾希比尔村落介绍的材料不够充分,学生无法思考“村落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有哪些”,也难以“结合图文材料说明德国艾希比尔村落选址的特点”,转换成思考中国相关遗址的问题,能较深入地进行交流分享。教师讲述:传统定居聚落形成,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定居聚落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充足的食物供给。不同气候环境,不同生物群落,不同的地形,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这需要运用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思考问题。而足够的食物供应,人生活、生存需要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才能保证聚落居民的生存与生活需要。两河流域居民培育出小麦
20、,黄河流域居民培育出粟,拉丁美洲居民培育出玉米、马铃薯等作物,这些为远古居民生存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食物供给。教师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周易系辞下墨子辞过两则材料,这与考古发现有哪些方面是吻合的?说说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阅读与问题思考,理解中国古代居住条件演进的特点;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的引用,增强史料实证的意识,提升史料运用的能力,实现材料信息与课文内容的融通,提升历史认识水平。过渡: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对居住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开发适度,会使土地、水、物种、空气、人等优良组合,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如果开发过度,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自然和人类的发展。2村落与居住环境教师讲述
21、:阅读材料,判断村落与居住环境的关系。先看看中国考古发掘的村落中居住的情况。材料十一 龙山时代指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至今发现的龙山时代的城址大约有40多处,分布于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四川和内蒙古等省区,一些城址中有大型宫殿式建筑或大型夯土台基。聚落等级化明显,以城址为中心的聚落群可分三至四级。最高一级是中心城址,第二级是次中心聚落,第三级是普通的村落,有的聚落群有第四级聚落,即临时居住点。尉迟寺二间一排、四间一排、五间一排和六间一排房屋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的家庭形态有重大的意义,同样黄楝树遗址单间、双间套房和三间套房的发现具有同样的价值,可以看出当时有的家庭人口较
22、多,而有的家庭人口较少,人口较多的家庭过婚姻生活的夫妻不止一对,有必要分间居住,说明当时的家庭形态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倾向。-韩翀飞:龙山时代聚落形态研究,载华夏考古,2010年第4期教师设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末期我国远古居民的居住情况是怎样的?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概括信息,运用材料中信息描述龙山文化时期的住屋情况。教师讲述: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概括考古发掘资料,综合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遗存,对中国全国范围内的文化遗存,从考古学的角度分为六大区系,分别是:(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3)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
23、南部;(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6)以鄱阳湖一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这显然与远古居民的居住地自然环境、农耕生产等因素紧密相关。教师设问:那么,中国古代文献又是怎样记录农民住屋情况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材料十二(睡虎地秦简中有几条关于住宅形制的记载,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中)“封守甲室、人:一宇二内,各有户,内室皆瓦盖,大木具,门桑十木(株)”(对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将其注释为)“一宇二内,即一堂二内。汉书晁错传:“家有一堂二内。堂即厅堂,内为卧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49页材料十三 汉政府实行移民时
24、,对新区的建设,皆依“制里割宅”的规划进行建聚。“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之所以轻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汉书卷四九袁盎晁错传)这说明当时政府对新区移民的安置,不仅要选择地理环境,提供生产、生活条件,组织“新里”,建筑家室,“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这一政府行为,同样反映了当时乡村社会生活中按里建聚的常制。-黄今言:汉代聚落形态试说,载史学月刊,2013年第9期教师设问:战国秦汉时期,关于农民居住的规定是怎样的?这两则材料在证实当时人们的居住状况时,各有什么价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