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18个文言虚词训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专题复习:18个文言虚词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18个文言虚词训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虚词复习学案一、复习“之”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3、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6、余之力尚足以入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10、顷之,烟炎张天。 11、蚓无爪牙之利。1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5、夫晋,何厌之有。课堂训练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
2、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二、复习“而”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图穷而匕见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5、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9、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0、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11、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12、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14、既而儿醒,大啼课堂训练 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兵者,诡道也
3、。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三、复习“以”典型例题 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1、 自以寿不得长 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5、宫之奇以其族行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8、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9、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0、请其矢,盛以锦囊 11、余船以次进 1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13、以资政殿学士行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1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6、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17、木欣欣以向荣 18、作师说以贻之课堂训练 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慕“凌九霄6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权
5、贵交,14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之叹。 四、复习“何”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11其辱人贱
6、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12何以哉?(曹刿论战) 13.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课堂训练 解释“何”在文中的意义。一日,曹操疾甚,急召御医,医遁。寻华佗,曰:“子不遁,何哉?”曰:“曹公可治。”曰:“汝从何而来?敢出此狂言!若医无效,何以保其性命?”曰:“公勿虑。何疑之有?凡事且疑,何时而乐耶?开颅取异物即愈,且俗医何能及我也?”曹操仰天笑曰:“其间闻何人诳语,敢自比扁鹊之功,我命在天,何如托命于汝?”操呼左右,命斩。华佗泣曰:“奈何不信?曹公何乃太区区!”无何,曹操薨
7、。五、复习“乃”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课堂训练 解释“乃”在文中的意义。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
8、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六、复习“乎”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8、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五人墓碑记)9、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10、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课堂训练 解释“乎”在文中的意义。王
9、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钝,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七、复习“其”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向使六国各爱其地3、独其为文犹可识 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6、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7、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8、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9、其皆出于此乎? 10、子其勉之1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2、如吾之衰
10、者,其能久存乎? 13、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1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5、吾其还也 16、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1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1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课堂训练 解释“其”在文中的意义。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
11、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 八、复习“且”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1、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6、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7、不出,火且尽 8、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甚恐9、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0、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课堂训练 解释“且”在文中的意义。 “存者1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
12、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2且委政非人。则李唐3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4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5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九、复习“若”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3、曾不若孀妻弱子 4、以为莫己若者 5、亦使之若何? 6、国其若之何?7、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8、若属皆且为所虏 9、若臣,则不可以入矣 10、若使烛之武见秦君1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2、以万人若郡降者,封万户 13、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14、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