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蜀道难》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3课《蜀道难》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蜀道难》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蜀道难【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3.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教学重点】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在我国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大家知道是哪位诗人吗?是的,他就是李白。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歌,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床前明月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曾经有人认为,李白所做的诗歌都是在
2、喝醉酒的情况下创作的,是酒引出了他的诗意。真的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吗?还是另有玄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蜀道难,对他进行一番彻底地了解。二、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即唐玄宗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因而思想上便由入
3、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 , 也是潦倒的一生。为了便于研究他的创作道路,我们将他的生平分为四个阶段来介绍。(l)读书漫游(42岁以前,701742)(2)长安三年 (4244岁,742744)(3) 再度漫游 (4455岁,745-755)(4) 身经战乱(5562岁,755-762)。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夜宿山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2.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
4、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3.关于唐诗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5、。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三.整体感知1.注意字音 噫吁嚱(yixxi) 鱼凫(f) 秦塞(sai) 萦绕(yng) 石栈(zhn) 猿猱(no) 参(shn) 峥嵘(zhngrng) 抚膺(yng) 巉岩(chn) 飞湍(tuan) 咨嗟(zji) 喧豗(hu) 砯崖(png) 崔嵬(wi) 吮血(shn)2.解释词义噫吁曦:三个字都是叹词。开国何茫然:茫然,模糊难知的样子
6、。尔来四万八千岁:尔来,从那时以来,指古蜀国开国以来。不与秦塞通人烟:秦塞,秦地的边塞。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越,飞越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回转。高标,指高耸的山峰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倒流。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黄鹤,黄鹄,善高飞的大鸟。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星宿名,二者邻近,分别是蜀和秦的分野。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3.诵读提示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4.梳理诗歌脉络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诗人大体是按照由古至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7、2.朗读第一段,精讲分析。(1)开篇两句“噫吁 难于上青天”,在全文中的作用?明确: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的基调,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张本。(2)这一段其余的内容有几层意思?明确:两层意思。第一层:(蚕丛天梯石栈相钩连)写蜀道的来历。第二层:(上有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3)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有何作用?明确:引用此神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开山的勇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4)“上有六龙回日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中,作者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明确:作者充分运用了点面结合.以虚衬实以及夸张的艺术手法,
8、表现了诗人想像的丰富和奇特。点面结合:“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以虚衬实:“六龙回日”的传说.黄鹤.猿猱都是虚写,以此来衬托实写蜀道的高危。夸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等。3.熟读第二段,精讲分析。(1)第二段可分为几层意思?明确:分为两层。第一层:(问君西游使人听此凋朱颜)描写蜀道景物的凄清。第二层:(连峰去天胡为乎来哉!)描绘蜀道山水的险恶。(2)“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明确:“君”可能是虚拟的,借用“君”一个虚拟的人说话的方式可以层层深入地展开内容,突出地表明诗人的主要意图。(3)这一段中哪句话起到了钩连前后两层内
9、容的作用?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起到了这一作用。这一句说明蜀道是“畏途”,无论是上文的凄凉,还是下文的险恶,都是游人难以承受的“凋朱颜”。(4)这一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明确:“但见”四句运用细节描写,借景抒情,渲染了苍凉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由静到动进行描写,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营造出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是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4.朗读第三段,赏析第三段。(1)这一段说了几层意思?明确:两层意思。第一层:(剑阁峥嵘化为狼与豺)写剑阁的险恶。第二层:(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写战祸的惨烈。(2)“不如早还家”和文章中哪
10、一句相照应?明确:“问君西游何时还?”(3)文章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所说的剑阁的险要和蜀中的战祸之烈,又与开头.句中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收束全文,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内容概括无余。四.深入探究1.体会本诗中主要的写作章法(1)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明确:不是,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