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选择性必修二第7课 【课标要求】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及贸易通道;2.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商业贸易这一主题对世界古代不同区域或国家的经济生活进行遴选与淬炼。分为两个子目:第一子目从宏观层面概述古代商业贸易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起源、发展及贸易扩张,注重历史脉络梳理;第二子目从微观层面展现古代商贸发展,说明货币、信贷、商业契约是商贸发展的重要媒介。本课为第三单元第一课,要厘清古代商贸与近现代商贸发展的内在关系。【教学目标】1.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古代商贸起源及商路、商贸媒介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 2.认识古代的商业
2、贸易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学会在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下分析商贸发展现象。 3.利用教材中的图文材料并补充适度的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厘请问题、设置问题链、推进和深化问题,强化实证意识。 4.剖析货币、信贷及商契对不同时段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明进步的影响,促使历史解释素养有效涵育。 5.诠释古代中国海陆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感受中华文明的神奇魅力,理解当下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缘由。【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古代商贸活动内容、贸易通道及货币、信贷、商契发展表现 2.难点:古代商贸活动的特点;货币、信贷、商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 1.教法:史料研习与探究、启发式教学、智慧课堂等 2.
3、学法:合作探究、比较归纳、史料甄别与信息提取【课前准备】PPT课件;智慧课堂所需的平板、超脑等多媒体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思路】 基于学情、问题驱动式教学和大概念教学有效衔接,围绕商业贸易的兴起、发展历程、勃兴影响等视域,设计“寻根探究源”“把脉研路”“增资聚神”等三部分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遴选与串联。鉴于中国史内容的重要性和史料筛选的便捷,以古代中国商贸发展史为依托,剖析商贸起源、发展特点、发展趋向、对人类经济生活的影响,促使历史概念的深度学习有效达成。【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PT展示两幅图片:图1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2选择性必修2的课本封面:清中期徐杨的姑苏繁华图(略)教师
4、创设问题链:(1)图1、图2分别是什么名画?(2)从图1、图2中能获取哪些共同信息?(3)两幅画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学生讨论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清明上河图和姑苏繁华图反映了商业繁荣、交通便捷;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设计意图:选取教材封面和课文中的名画,让学生从最熟悉的图画中进行“研画寻史”,从而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之功效。)智能大屏和师生平板呈现本课学习目录: 目 录 一.寻根探源:商贸滥觞之始 二.把脉研路:商贸勃兴之面 三.增资聚神:商贸汇通之果【讲授新课】 寻根探源:商贸滥觞之始 一、概念释义 1.呈现“商”字的甲骨文写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解读:“商”,地名,今河南商丘,意指“商
5、”地人们善于经商,民间有形似燕子的说法。 2.呈现图片:黄洪波、徐丽编著的商业简史封面 教师解读“商业”内涵要略:商业不是一门关于生产的学问,而是关于交换的学问;劳动创造了财富,交换激励了创造;从商品到货币“卖”,从货币到商品叫“买”。 结论:商业的本质是交换,它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后来人们把以货币为媒介而进行商品流通的活动,称之为商业。 二、商业贸易起源1.古代商贸起源原因引入材料:材料一 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其时男务耕耘,女勤蝉织,以为衣食之源,而用以互相交换,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材料二 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
6、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图片材料:新石器时代农具、原始社会物物交换场景图(略)问题探究一:(1)商贸起源的条件有哪些? (2)商贸兴起之初的功能是什么?有何局限? 学生讨论后回答(利用平板抢答功能) (1)生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社会分工;产品剩余;私有制 (2)功能:互补余缺;局限:范围小、时间受限2.古代商贸起源特点及发展趋势引入地图和图画材料:农牧业生产及传播示意图;古埃及墓葬壁画(略)问题探究二: 古代商贸的起源有何特点?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利用平板点名功能)特点:多源发生;物物交换 趋势:呈现全球化趋势(设计意图:探究起源问题,要从概念内涵、产生条件、初生特点、
7、发展趋向这些最基本要素方面设计问题链,层层剥茧式推进,让思维能力培养更深入。)把脉研路:商贸勃兴之面呈现商贸发展要素: 主体商人场所市场、城市商业贸易 内容商品范围商路媒介货币、商贷、商契政策重商或抑商(设计意图:商业贸易发展的基本要素有商人、市场、商品、商路、商业媒介或工具、商业政策,有宏观也有微观,抓住核心概念进行史实整合与透视,让学生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理解古代商业贸易发展的动力和影响。) 一、商人 1. 名商代表 古代中国富商代表: “陶朱公”范蠡 仲父吕不韦 徽商胡雪岩 师:简要介绍三人的发迹及行商状况:范蠡:“商圣”,“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艰苦创业、救济贫民且
8、淡泊名利。吕不韦,经商致富、扶植秦庄襄王、嬴政,拜为相国。胡雪岩: “江南药王”,红顶商人,徽商代表。 2.商人地位变迁及商业政策 引入材料:材料三:商朝遗民为维持生计而四处买卖,逐渐发展为固定职业,周人称其为“商人”。 尚书酒诰材料四:高祖令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材料五: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争相“榜下捉婿”。 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材料六: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明朝伍袁萃林居漫录史料研读得出结论(师生共同总结)时间地位政策先秦商人出现,地位不高工商食官重农抑商秦汉地位低下生活受限重农抑商宋代地位提升,生活宽松抑商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