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地理B卷含答案.pdf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地理B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地理B卷含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B 卷江苏省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卷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密封线内。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 M 地与南京(32N)正午太阳高度差值(HM-H南京)年变化图。据此完成 13 题。1.甲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A.0B.2326NC.2326S D.18N2.图中 Q 值为()A.14B.18C.29D.353.M 地、南京在甲乙期间,两地的()A.正午太阳高度均减小B.昼夜时长差值均
2、增大C.日出方位均向东南移D.正午日影均朝北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自 2022 年 8 月 6 日跌破 12 m 后,水位持续维持在低水位。2023 年 3 月 15 日,星子站出现 2023 年以来最低水位 6.7m。下图为该日鄱阳湖某处湖床上出现的“树枝状”水脉景观图。据此完成 46 题。4.图中四地海拔最接近 6.7 m 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图中湖床“树枝状”水脉的形成过程是()A.丰水期流水沉积枯水期流水侵蚀B.丰水期流水侵蚀枯水期流水沉积C.枯水期流水沉积丰水期流水侵蚀D.枯水期流水侵蚀丰水期流水沉积6.2023 年 3 月 15 日前后,图中湖床“树枝状”水脉中的水
3、体来源最可能是()A.河流水B.地下水C.大气水D.湖泊水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退(海冰较常年减少)会导致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北上水流减少;冰进则相反。下图分别示意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总面积季节变化和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 78 题。7.当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南美西海岸气候较常年()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8.据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总面积季节变化图,可推断()A.9 月海水结冰速度最快B.海水融冰速度总体上比结冰速度快C.2 月海水融冰速度最慢D.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快赛里木湖和艾比湖是新疆西北部两个较大的内陆湖泊。赛里木湖是一个风
4、光秀美的高山湖泊,被誉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艾比湖湖面面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曾达 1 200 km2,如今萎缩至 500 km2左右。下图示意赛里木湖和艾比湖流域。据此完成 911 题。9.与艾比湖相比,赛里木湖()A.盐度小B.流域面积大C.地势低D.降水较少10.赛里木湖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与此称誉无关的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C.地形D.纬度位置11.艾比湖湖面面积较 20 世纪 50 年代变小,艾比湖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A.接近湖面多年平均降水量B.接近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C.小于湖面多年平均蒸发量D.大于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
5、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下图为黄河流域图。据此完成 1213 题。12.划分黄河流域界线的依据是()A.人口密度 B.降水量C.地形D.行政区划13.为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流域内综合整治和开发应该()A.加快水电梯级开发B.优先发展航运业C.实施全流域生态造林D.优化水资源配置由于自然原因及高强度的农业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侵蚀沟逐渐发育。下图为某年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度与不同坡向的沟壑密度差异图。据此完成 1416 题。14.从坡向看,与当地沟壑密度大小无关的因素是()A.黑土质地 B.植被状况C.年降水量 D.冻融作用15.该地治理侵蚀沟的重点区域,应选在
6、()A.3以下的东坡B.69左右的南坡C.1215的东南坡D.1821的西北坡16.为降低沟壑密度,当地农业生产应()A.沿等高线耕作B.增施有机肥料C.坡地铺草方格D.实行作物轮作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地跨苏皖两省,是我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下图为南京都市圈成员示意图。据此完成 1719 题。17.南京都市圈的建设,有利于南京()A.增强产业集聚B.解决环境污染问题C.缓解逆城市化D.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18.同为南京都市圈的成员,与淮安相比,马鞍山受南京辐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是()A.弱行政区划B.强空间距离C.弱经济实力D.强城市等级19.从产业协
7、调发展角度分析,南京都市圈中的南京、马鞍山、淮安三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可能分别为()A.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B.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C.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制造业D.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引江济淮”是一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分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江水北送三段。其中江淮运河段可通航 2 000 吨级船舶,该段与淠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通过地下隧道“下穿”输水,而是修建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通水通航渡槽,形成“河上有河、船
8、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观。甲图示意引江济淮工程,乙图示意通水通航渡槽景观。据此完成 2022 题。甲乙20.“引江济淮”调水工程的实施,对皖北、豫东地区最主要的作用是()A.航运B.养殖C.发电D.灌溉21.“引江济巢”段对巢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减少生物多样性B.降低水体自净能力C.枯水期水位下降D.缩短水体更新周期22.江淮运河段与淠河总干渠交会处修建“水上立交”,其突出优点是()A.提高淠河航运价值B.降低修建成本C.保障江淮运河航运D.增加技术难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6 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在陕北黄土高原上有许多“大脚印天坑”,这些大
9、坑并非天坑,而是黄土落水洞。落水洞上层为垂直裂隙发育的黄土,下层深色岩层为隔水性较好的砂岩。黄土高原西部地区落水洞发育程度和密度均远大于东部地区。下图示意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1)指出图中黄土和砂岩形成的外力作用,并说出黄土和砂岩在隔水性和透水性上的差异。(6 分)(2)描述落水洞及洞道形成的地质过程。(6 分)(3)简析黄土高原西部地区落水洞发育程度高于东部地区的原因。(6 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黄岗山(武夷山主峰)海拔 2 158 m,是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该山海拔 1 6001 800 m 左右,有山地矮曲林分布,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海拔 1 900
10、 m 以上,为山地草甸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表现为暖湿化),近二十年来,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下图为黄岗山位置、垂直自然带分布图。(1)据图推测 M 植被类型,并说明其垂直空间范围最大的原因。(8 分)(2)简析黄岗山海拔 1 6001 800 m 处的山地矮曲林的形成原因。(6 分)(3)分析近年来山地草甸带地区土壤有机质减少的原因。(6 分)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中国陶瓷之所以享誉世界,当然离不开景德镇。景德镇在战国时期就开始制陶,被称为“千年瓷都”,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一直是传统陶瓷产业占主导地位。20 世纪 80 年代初,位于珠江三角洲
11、的佛山市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当前的日用陶瓷领域,景德镇已被佛山等地超越,千年瓷都面临着如何突围的问题。下图为景德镇地理位置图,下表为不同年份景德镇陶瓷产业产值占该市生产总值比重变化表。2010 年2020 年34.741.9(1)描述景德镇市的地理位置特征。(4 分)(2)绘制不同年份陶瓷产业产值占景德镇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的柱状统计图,并据此说明变化特点。(6 分)(3)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简析景德镇和佛山在 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陶瓷产业不同的区位优势。(8 分)B 卷江苏省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卷地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D解析
12、:当 M 地与南京(32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不变时,两地位于太阳直射点的同一侧;当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变化时,两地在北回归线两侧,所以 M 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M 地以北且向北移动时,HM-H南京减小;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M 地以北且向南移动时,HM-H南京增大;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HM-H南京最小为 3,表明夏至日 M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南京更高,所以 M 地更靠近北回归线。设 M 地纬度为 X,则 90-(2326-X)-90-(32-2326)=3,可知 X=1752,M 地纬度约为 18N。因为甲日后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开始减小,所以甲日太阳直射 M 地所在纬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2023 2024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地理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