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历史A含答案.pdf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历史A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历史A含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A 卷江苏省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密封线内。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史记记载了商与周边方国的分合聚散,时而是“诸侯毕服”“诸侯咸归殷”;时而是“诸侯或不至”“诸侯莫朝”。据此可推测()A.商王的权力受到诸侯节制B.分封制取代了内外服制C.分合聚散与商之盛衰有关D.方国联盟内部联系紧密2.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两者对
2、礼的认识反映了()A.目的上的相通性 B.顺应统治阶级的要求C.阶级立场的对立 D.双方思想主张的趋同3.中国古代综合性科技著作天工开物记载,明朝时一些作坊可以锻造一千斤左右的铁锚,现代考古印证了这一记载的真实性。据此可知,当时()A.航运业达到较高水平B.中外贸易建立起了密切联系C.完成了早期的工业化D.手工作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1857 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1858 年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 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清政府态度变化主要基于()A.准备推动洋务运动B.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C.实施以夷制夷策略D.外交体制调整
3、的要求5.1937 年 10 月,国民政府军官赵渭滨家书中写道:“八路军之善战、之努力,真使东北军、晋绥军、陕军愧死!”赵渭滨的真诚赞誉,源于八路军()A.完成了战略大转移,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B.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C.打破日军“囚笼政策”,牵制了侵华日军主力D.取得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首次大捷6.1945 年 10 月,中共中央对内蒙的基本方针:“放手发动与组织蒙人的地方自治运动纯粹蒙古区域可以自治政府的形式出现,在蒙汉杂居地带则以蒙汉联合政府的形式出现”,并建立统一的内蒙自治筹委会。这一政策()A.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建立B.是激励内蒙古持久抗战的重要措施C.是中共处理民族
4、关系的有益探索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7.右图是张凡夫创作的提高产量就是加强保卫祖国力量宣传画(1951 年发行),画中一位工人正在专注地进行生产竞赛。这反映了当时()A.爱国热情的高涨B.三大改造的进程C.“一五”计划的成就D.科学技术的进步8.195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成立。1965 年高教部直属高校内迁。这一措施()迁出高校迁出专业迁入地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机械、自动控制等四川绵阳华东化工学院放射化工、稀有元素、石油天然气等四川自贡北京大学无线电、雷达、物理等陕西汉中南京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等湖南常德A.巩固了经济调整成果B.实现了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C.适应了国际形势
5、变化D.源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9.希腊城邦制度记载,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区分公民为若干等级,最低一级的平民,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贵族利益未遭冲击B.直接民主影响稳定C.民主政治达到高峰D.民主政治存在缺陷10.有学者认为:农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从而损坏了原始社会的平等,但这打破了部落通过传统主义形成的约束性的结合,使人性得到了解放。由此可知,农业革命()A.导致部落联盟走向灭亡 B.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C.确立了“家天下”观念 D.标志着人类文明出现11.下表是 14001800 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对表中人口变化解读正确的
6、是()地区1400 年1600 年1800 年中国70110330欧洲5289146非洲撒哈拉以南6010492拉丁美洲361019A.物种的交流促进了当时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B.外国移民的大量涌入促使欧洲人口迅速增加C.土地贫瘠是非洲撒哈拉以南人口减少主要原因D.西方殖民侵略导致拉丁美洲人口数量不断下降12.有学者认为,没有文艺复兴及其带来的文化和科学思潮,约翰内斯古登堡也许终生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贵族;但若没有古登堡印刷术,便没有欧洲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以及此后的工业时代。该学者重在强调()A.古登堡独特的人生际遇 B.近代欧洲思想解放的历程C.思想革命催生技术进步 D.印刷术诞生
7、的革命性意义13.1871 年,巴黎公社政权成立。它采取的经济措施如:没收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对于厂主没有逃离的企业,由公社派人监督;提高工人工资,不许企业借故克扣工人工资;禁止面包坊工人夜班等。这表明巴黎公社()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B.是法国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C.实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政权D.响应了法国民众的普遍诉求14.1918 年 7 月到 1921 年 1 月,苏俄币值的发行量增加 25 倍以上;而同期国家能够投放市场的商品,以棉布和食糖为例,1920 年还不到 1913 年的 7%。这体现出()A.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迫切性B.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必要性C.指令性计划经
8、济的缺陷显现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15.20 世纪 80 年代后,国际贸易争端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反映了()20 世纪 80 年代前20 世纪 80 年代后争端领域货物贸易领域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等领域争端内容削减关税壁垒拆除非关税壁垒争端主体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及大量发展中国家A.世界经济重心转移B.全球化向纵深发展C.大国强权主义膨胀D.区域经济集团拓展16.摄像、发布新闻多是新闻专业人员才能完成的事。数码摄像设备的普及和视频网站的发展为“拍客”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以“原创、关注、分享”为特点的“拍客”文化开始大规模流行。这一新现象折射出()A.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B.世界文化趋
9、向于同质化C.信息技术改变社会生活 D.全球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二、非选择题:共 4 题,第 1719 题各 12 分,第 20 题 16 分,满分 52 分。17.(12 分)历代王朝把注重基层治理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
10、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材料二明清时期,乡规民约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明成祖朱棣时期一度以国法的形式颁布乡规条例,赋予乡规民约以法律地位。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下,乡约完全沦为国家控制农村基层的工具,失去了原有的乡民自治内涵历史上的乡规民约表面上源于乡土,在实际制定过程中却并无底层农民的实质参与,都是在地方精英(地主士绅)的主持下,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维护封建宗法礼教的伦理纲常为目的所制定。尽管如此,乡规民约的内容仍然以淳朴民风、发展生产、
11、维护治安、稳固秩序为主体,是古代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规范。周铁涛村规民约的历史嬗变与现代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商鞅变法中“重功利而轻伦理”的政治措施,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乡规民约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封建时代加强基层治理的主要目的。(6 分)18.(12 分)票证折射“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票证1955 年发行的粮票1966 年发行的布票1979 年发行的外汇兑换券1984 年我国首批公开发行的股票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全国人民都勒紧裤腰带的时期,当时每家每户每天都过着凭票购物的生活。那个时候要精打细算
12、精心管理怎样使用一个月内的粮食。因为每人每月好像就是供应三两油,平时的饭菜很少吃到油香味,所以我们每次去买肉时都挑肥的。除了涉及吃饭问题的粮票、油票等,服装和用品类的票证同样繁多,从布鞋票到火柴票等,应有尽有,一些贵重物品更是一票难求。退休职工朱秋成 2009 年回忆材料三1978 年以后,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城市居民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家家户户的粮票基本都有所盈余,政府部门开始研究是否应该取消粮票。从 1993 年 4 月 1 日起,国家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伴随城镇居民生活近 40 年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1994 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终结。文刃
13、粮票制度的诞生与取消(1)从史料类型角度分别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4 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票证所折射出的“时代变迁”。(8 分)19.(12 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崛起意义重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革命实质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并不只是技术革命。英国原本是一个森林茂密的国家,但“自伊丽莎白一世登基时木材一直供不应求,木材的短缺在 17 世纪达到了引起民族危机的程度”,生态危机和旧的、日渐衰竭的能源供给体系已成为瓶颈。英国之所以能在工业化方面发生“突破”,解决了经济发展面临的“生态困境”,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使用新能源(例如煤和蒸汽),使得许多英国制造
14、部门的规模和产能发生了革命”。邱建群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原因之新解材料二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标志着人类历史的进步,却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妇女从社会舞台退入家庭小圈子岁月绵延几千年后,历史对妇女的命运作出了新的安排。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这种新安排的起点。社会化大工业的兴起,呼唤着一支劳动大军,特别是纺织等部门,格外适合妇女劳动;她们有了固定的工资,有了自由支配劳动果实的权利;她们不再孤陋寡闻,社会舞台造就了她们精神上的初步独立。工厂制度使她们的家庭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表上受尊敬的、脱离一切实际劳动的文明时代的贵妇人,比起野蛮时代辛苦劳动的妇女来,其社会地位是无比低下的。
15、”赵晓兰论英国工业革命对女工的影响材料三英国的城市化始于 18 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城市化发展的重大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打破了城市分布的传统格局,出现了大批新工业城市;工业革命使城市的地位和影响力大为增强,城市集中了市场和大批的公共配套设施和文化教育等机构;1825 年,英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铁路同城市连起来,使交通更便利;到 20 世纪中期,伦敦成为全国居住人口最多的城市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迈进城市化门槛的国家,但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陈昭雪英国城市化过程分析与启示(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在“工业化方面发生突破”的原因。结合所学,归纳英国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产生的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2023 2024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历史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