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地理A卷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地理A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地理A卷含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A 卷江苏省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卷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密封线内。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 M 地与南京(32N)正午太阳高度差值(HM-H南京)年变化图。据此完成 13 题。1.甲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A.0B.2326NC.2326S D.18N2.图中 Q 值为()A.14B.18C.29D.353.M 地、南京在甲乙期间,两地的()A.正午太阳高度均减小B.昼夜时长差值均
2、增大C.日出方位均向东南移D.正午日影均朝北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自 2022 年 8 月 6 日跌破 12 m 后,水位持续维持在低水位。2023 年 3 月 15 日,星子站出现 2023 年以来最低水位 6.7m。下图为该日鄱阳湖某处湖床上出现的“树枝状”水脉景观图。据此完成 46 题。4.图中四地海拔最接近 6.7 m 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图中湖床“树枝状”水脉的形成过程是()A.丰水期流水沉积枯水期流水侵蚀B.丰水期流水侵蚀枯水期流水沉积C.枯水期流水沉积丰水期流水侵蚀D.枯水期流水侵蚀丰水期流水沉积6.2023 年 3 月 15 日前后,图中湖床“树枝状”水脉中的水
3、体来源最可能是()A.河流水B.地下水C.大气水D.湖泊水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图中为不同时期的地层,为断层,该区域东西两侧的地下水互不连通,形成两个独立的地下水系统。据此完成 78 题。7.下列有关图中形成顺序,正确的是()A.晚于 B.晚于C.早于 D.早于8.形成图示区域东西两侧两个独立地下水系统的主要原因是()A.两侧岩性差异B.岩层断裂分割C.岩浆侵入隔断D.岩层褶皱变形2022 年 8 月 20 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过去 1 个月,35 以上高温天气覆盖了我国 450 万平方千米的面积。下图为2022 年 8 月 13 日白天全国高温落区预报图。据此完成 911
4、 题。9.图中37 落区形成连续高温的主要原因是()A.热岛效应强B.副高势力强C.台风数量少D.出梅时间早10.图中高温落区的分布特征随温度升高逐渐演变为()A.临海濒江 B.集中连片C.省会周边 D.斑状团块11.2022 年 8 月 13 日白天,图中37 高温落区随时间变化,位置移动趋势是()A.逐渐南移 B.逐渐北移C.逐渐东移 D.逐渐西移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气候南北差异大,半岛几乎全部为珊瑚岩和石灰岩构成。下图为尤卡坦半岛位置和地形图。据此完成 1214 题。12.尤卡坦半岛南北的气候差异表现为()A.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B.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C.北部为热带沙漠气
5、候D.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13.尤卡坦半岛北部气候特征的形成,主要受()A.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B.地形地势的影响C.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D.沿岸洋流的影响14.尤卡坦半岛多由珊瑚岩和石灰岩构成,导致该半岛()A.降水量增加B.地表河湖增多C.土壤肥力降低D.泥石流多发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退(海冰较常年减少)会导致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北上水流减少;冰进则相反。下图分别示意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总面积季节变化和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 1516 题。15.当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南美西海岸气候较常年()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16.据南极大陆周
6、围海域海冰总面积季节变化图,可推断()A.9 月海水结冰速度最快B.海水融冰速度总体上比结冰速度快C.2 月海水融冰速度最慢D.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快赛里木湖和艾比湖是新疆西北部两个较大的内陆湖泊。赛里木湖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湖泊,被誉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艾比湖湖面面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曾达 1 200 km2,如今萎缩至 500 km2左右。下图示意赛里木湖和艾比湖流域。据此完成 1719 题。17.与艾比湖相比,赛里木湖()A.盐度小B.流域面积大C.地势低D.降水较少18.赛里木湖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与此称誉无关的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C.
7、地形D.纬度位置19.艾比湖湖面面积较 20 世纪 50 年代变小,艾比湖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A.接近湖面多年平均降水量B.接近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C.小于湖面多年平均蒸发量D.大于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下图为祁连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2022 题。20.图中山地荒漠草原带的形成,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分异B.经度地带性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地方性分异21.祁连山中段山地北坡自然带谱较南坡丰富,主要原因是北坡()纬度更高山麓海拔低相对高度更大人类活动较少A.B.C.D.22.图中北坡山地森林带的植被类型及其形成的直接影响因素是()A.针叶林水分B.落叶阔叶林水分C.落
8、叶阔叶林热量D.针叶林热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6 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 分)在陕北黄土高原上有许多“大脚印天坑”,这些大坑并非天坑,而是黄土落水洞。落水洞上层为垂直裂隙发育的黄土,下层深色岩层为隔水性较好的砂岩。黄土高原西部地区落水洞发育程度和密度均远大于东部地区。下图示意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1)指出图中黄土和砂岩形成的外力作用,并说出黄土和砂岩在隔水性和透水性上的差异。(4 分)(2)描述落水洞及洞道形成的地质过程。(6 分)(3)简析黄土高原西部地区落水洞发育程度高于东部地区的原因。(6 分)24.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
9、此完成下列问题。(20 分)(1)绘制此时刻甲地气流运动示意图。简述图示季节甲地气温极低的原因。(8 分)(2)分析图中乙地气压中心的形成过程。(6 分)(3)说出此时刻日本北部可能出现的天气特征,并简析此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6 分)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黄岗山(武夷山主峰)海拔 2 158 m,是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该山海拔 1 6001 800 m 左右,有山地矮曲林分布,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海拔 1 900 m 以上,为山地草甸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表现为暖湿化),近二十年来,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下图为黄岗山位置、垂直自然带分
10、布图。(1)据图推测 M 植被类型,并说明其垂直空间范围最大的原因。(8 分)(2)简析黄岗山海拔 1 6001 800 m 处的山地矮曲林的形成原因。(6 分)(3)分析近年来山地草甸带地区土壤有机质减少的原因。(6 分)A 卷江苏省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卷地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D解析:当 M 地与南京(32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不变时,两地位于太阳直射点的同一侧;当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变化时,两地在北回归线两侧,所以 M 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M 地以北且向北移动时,HM-H南京减小;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M 地以北且向南移动时,HM-H南京增大;当太阳直
11、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HM-H南京最小为 3,表明夏至日 M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南京更高,所以 M 地更靠近北回归线。设 M 地纬度为 X,则 90-(2326-X)-90-(32-2326)=3,可知 X=1752,M 地纬度约为 18N。因为甲日后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开始减小,所以甲日太阳直射 M 地所在纬度,故甲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18N。2.A解析:当 M 地与南京(32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不变时,两地同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由上题 M 地纬度为 18N,可知 Q 值为 14。3.B解析:甲乙期间,太阳直射点由 M 地所在纬度向北回归线移动,M 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2023 2024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地理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