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_T 1209-2023 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docx
《DB53_T 1209-2023 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_T 1209-2023 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65.020CCSB6553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2092023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2023-11-23发布2024-02-23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T1209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草原监督管理站、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俊、孟广涛、沈金祥、刘智军、李品荣、罗钦、杨倩、张正海、李永进
2、、蒋波、高宏、李君、刘永杰、陈应跃、吴恒、李雄、杨爽、娄义美、卢金表。IDB53/T12092023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天然草原资源的分区、草原质量等级评价、草原类组型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天然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的调查、监测和统计的分区分级分类划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1579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天然草原nativegrassland草本和木本饲用
3、植物与其所着生的土地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草原“等”grasslandquality草原草群的饲用品质优劣,用不同饲用价值的牧草占草群总产量的重量百分比确定。草原“级”grasslandproduction草原可食牧草产量高低,产量由单位面积可食牧草风干重确定。草原等级grasslandgrade将草原等和草原级叠加组合,进行草原质量和生产力评定的综合指标。优势种dominantspecies草地群落中作用最大、对其他种的生存有很大影响与控制作用的植物种。共优种co-dominantspecies多种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相近时为共同优势种,简称共优种。1分区类型县(市、区)滇西北高
4、寒草原区香格里拉、维西、德钦、玉龙、古城、华坪、宁蒗、永胜,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共3个州(市)12个县(市、区)。滇东北温带草原区昭阳、永善、大关、彝良、鲁甸、水富、绥江、盐津、威信、镇雄、巧家、会泽、宣威、罗平、富源、陆良、马龙、麒麟、师宗、沾益,共2个市20个县(市、区)。滇中温带、亚热带草原区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晋宁、安宁、东川、嵩明、寻甸,石林、富民、禄劝、宜良、红塔、澄江、华宁、易门、峨山、元江、新平、江川、通海、楚雄、元谋、武定、南华、大姚、禄丰、牟定、姚安、双柏、永仁、大理、漾濞、祥云、宾川、鹤庆、南涧、巍山、永平、云龙、洱源、剑川、弥渡,共4个州(市)45个县(市
5、、区)。滇东南中亚热带草原区个旧、开远、蒙自、屏边、建水、石屏、弥勒、泸西、元阳、红河、金平、绿春、河口,文山、砚山、麻栗坡、马关、丘北、西畴、广南、富宁,共2个州21个县(市)。滇西南南亚热带、热带草原区思茅、普洱、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澜沧、西盟、孟连、景洪、勐海、勐腊、潞西、盈江、梁河、陇川、瑞丽、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临翔、凤庆、云县、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沧源,共5个州(市)31个县(市、区)。DB53/T120920234草原分区根据云南地理和气候特征,按照地理位置相近和气候条件相似的原则,云南天然草原分为滇西北高寒草原区,滇东北温带草原区,滇中温带、亚热带草原区
6、,滇东南中亚热带草原区和滇西南南亚热带、热带草原区5个分区类型,见表1。表1云南天然草原分区5天然草原质量等级评价参照NY/T1579,按照草原草群的饲用品质优劣和草原可食牧草产量高低叠加组合,进行草原质量和生产力综合评定。6天然草原类组型划分类按照云南植物地理区系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地带性过度类型,并基于中国草地资源分类基础,将具有相同水热气候带和植被特征的草原划分为一个类,云南天然草原资源划分为10个类别,见表2。编号资源类别特点分布区域A热性草丛类特点: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湿热的气候条件下,被破坏的森林灌丛较长期内难以自然恢复而形成的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乔木郁闭度0.1以下),植
7、被基本稳定的草原类型。云南南部。B热性灌草丛类特点: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森林灌丛植被被破坏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次生植被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散生有少量乔木和灌木(灌木覆盖度0.4以下)的草原类型,热性灌草丛类比热性草丛类稳定性差一些。云南南部。C暖性草丛类特点:在暖温带、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森林植被连续受到破坏,原来的植被在短时间内不能自然恢复,而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形成的一种植被基本稳定的次生草原类型。云南中部、北部、东南部。D暖性灌草丛类特点:在温暖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森林植被长期遭受破坏,原有植被短期内不能自然恢复,而形成以暖性中生或旱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
8、其中散生灌木或零星乔木,植被相对稳定的次生草原类型。云南中部、北部、东南部。E稀树草原类特点:在具有热带干热气候的亚热带河谷底部极端干、热的气候条件下,以扭黄茅属为代表的高温草本植物和高温耐旱的有刺或肉质灌木,底层连续高大禾草之上有开放的树冠层,即稀疏的乔木,为我国的萨王纳。云南元江、澜沧江、怒江的山地。F干暖稀树灌草丛类在亚热带河谷底部干、热的气候条件下,森林破坏后次生为旱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小叶灌丛为主,在河谷坡面常呈半荒漠状外貌。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G低地草甸类特点:在土壤湿润或地下水丰富的生境条件下,以中生、湿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一种隐域性草原类型。云南缓坡平坦河谷。H山地草
9、甸类特点:在山地温带气候带,大气温和与降水充沛的生境条件下,在山地垂直带上,由丰富的中生草本植物为主发育形成的一种草原类型。云南滇东北、滇西北、滇中的山地。I高寒草甸类特点:在高原(或高山)亚寒带和寒带寒冷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由耐寒性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形成的一类以矮草草群占优势的草原类型。云南山体植被垂直带的最上部,其上部接近雪线,集中分布在滇西北。J高寒灌丛草甸类特点:由高寒草甸演变而产生,由垫状灌木和草甸植物组成,草群以杂类草为优势种的草原类型。云南滇西北。DB53/T12092023表2云南天然草原资源类组在草原类的范围内,按组成建群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植物所属经济类群相同的草原划
10、分草原资源组,云南天然草原资源划分为9个经济类群组,见表3。3编号经济类群组范围a高禾草组以草层高80cm、茎秆高大粗硬的禾草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b中禾草组以草层高30cm80cm的禾本科牧草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c矮禾草组以草层高30cm的禾本科牧草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d豆科草本组以豆科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e大莎草组高大的莎草科牧草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牧草冷季保存率高,植株高大。f小莎草组以矮小的莎草科牧草,主要是嵩草属或苔草属牧草为优势种组成的地,草质柔软,叶量大,营养价值高。g杂类草组除禾本科、豆科、莎草科以外的以双子叶阔叶牧草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杂类草的经济利用价值随种类不同而异
11、。h蒿类半灌木组以蒿类半灌木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i半灌木组除蒿类半灌木以外的其他半灌木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序号类编号类组型编号草原资源型1A热性草丛类高禾草组A01五节芒型(Comm.Miscanthusfloridulus)2A02芒型(Comm.Miscanthussinensis)3A03类芦型(Comm.Neyraudiareynaudiana)4A04苞子草型(Comm.Themedacaudata)5中禾草组A05黄背草型(Comm.Themedatriandra)6A06黄背草、白茅型(Comm.Themedatriandra,Imperatacylindrica)7A07黄背草
12、、扭黄茅型(Comm.Themedatriandra,Heteropogoncontortus)8A08扭黄茅型(Comm.Heteropogoncontortus)DB53/T12092023表3云南天然草原资源组型在草原组的范围内,按主要片层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生境条件相似的草原划分草原资源型,型是草原资源类型划分的基本单位。云南天然草原资源划分为185个资源型,见表4。表4云南天然草原资源型4序号类编号类组型编号草原资源型9A09白茅型(Comm.Imperatacylindrica)10A10白茅、金茅型(Comm.Imperatacylindrica,Eulaliaspeciosa
13、)11A11白茅、野古草型(Comm.Imperatacylindrica,Arundinellahirta)12A12金茅型(Comm.Eulaliaspeciosa)13A13野古草型(Comm.Arundinellahirta)14A14硬秆子草型(Comm.Capillipediumassimile)15A15旱茅型(Comm.Schizachyriumdelavayi)16A16画眉草型(Comm.Eragrostispilosa)17A17刚莠竹型(Comm.Microstegiumciliatum)18A18光高梁、白茅型(Comm.Sorghumnitidum,Imperata
14、cylindrica)19A19细毛鸭嘴草型(Comm.Ischaemumciliare)20A20雀稗型(Comm.Paspalumthunbergii)21A21四脉金茅型(Comm.Eulaliaquadrinervis)22A22刺芒野古草型(Comm.Arundinellasetosa)23A23细柄草型(Comm.Capillipediumparviflorum)24矮禾草组A24蜈蚣草型(Comm.Eremochloaciliaris)25A25荩草型(Comm.Arthraxonhispidus)26A26地毯草型(Comm.Axonopuscompressus)27A27竹节
15、草型(Comm.Chrysopogonaciculatus)28杂类草组A28芒萁、芒型(Comm.Dicranopterispedata,Miscanthussinensis)29A29芒萁、白茅型(Comm.Dicranopterispedata,Imperatacylindrica)30半灌木组A30紫茎泽兰、野古草型(Comm.Ageratinaadenophora,Arundinellahirta)31B热性灌草丛类高禾草组B01具灌木的芒型(Comm.MiscanthussinensiswithShrub)32B02具云南松的芒型(Comm.Miscanthussinensiswi
16、thPinusyunnanensis)33B03具竹类的芒型(Comm.Miscanthussinensiswithbamboo)34B04具灌木的芒、野古草型(Comm.Miscanthussinensis,ArundinellahirtawithShrub)35B05具柯的芒、金茅型(Comm.Miscanthussinensis,EulaliaspeciosawithLithocarpusglaber)DB53/T12092023表4(续)5序号类编号类组型编号草原资源型36B06具灌木的五节芒型(Comm.MiscanthusfloriduluswithShrub)37B07具乔木的五
17、节芒型(Comm.Miscanthusfloriduluswitharbor)38B08具灌木的类芦型(Comm.NeyraudiareynaudianawithShrub)39中禾草组B09具竹类的白茅型(Comm.Imperatacylindricawithbamboo)40B10具灌木的白茅型(Comm.ImperatacylindricawithShrub)41B11具灌木的白茅、杂类草型(Comm.Imperatacylindrica,HerbarumvaiarumwithShrub)42B12具灌木的野古草型(Comm.ArundinellahirtawithShrub)43B13
18、具乔木的野古草型(Comm.Arundinellahirtawitharbor)44B14具灌木的刺芒野古草型(Comm.ArundinellasetosawithShrub)45B15具灌木的细毛鸭嘴草型(Comm.IschaemumciliarewithShrub)46B16具云南松的细柄草型(Comm.CapillipediumparviflorumwithPinusyunnanensis)47B17具灌木的扭黄茅型(Comm.HeteropogoncontortuswithShrub)48B18具乔木的扭黄茅、杂类草型(Comm.Heteropogoncontortus,Herbar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_T 1209-2023 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 1209 2023 天然 草原 资源 分类 技术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