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五对关系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
《厘清五对关系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厘清五对关系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厘清五对关系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成为当前学科教研面临的重要课题。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下面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针对一线教师当下的困惑,着眼于厘清“五对关系”,确立“核心素养可教可学可评”的意识与理念,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从而推动教学实践从知识教学走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一、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能力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等人的研究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2、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认为核心素养即关键能力,包括:使用工具进行沟通;在异质集体交流;自律地行动。 OECD界定的关键能力涵盖了多个学科。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能力目标与OECD 提出的关键能力均有对应表述(见表1)。由此,界定和厘清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应关注上述关键能力的具体表现。 基于OECD提出的关键能力,戴慧、唐凤林提炼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四个二级核心素养(学科关键能力):思辨力、调适力、信念力和行动力。 这些能力体现了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能力目标,具有“关键”“核心”的特质。然而,关键能力不等同于核心素养。厘清
3、、提炼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素养,不仅要从关键能力出发,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彰显必备品格。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报告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内容承载了“责任担当”“人文底蕴”“健康生活”三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情怀”等基本要点。这些说明,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化、学科化。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厘清 关系 把握 学科 核心 素养 内涵 优秀 获奖 科研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