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 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罗伯特胡克3.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施莱登、施旺4.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5.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6.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无细胞结构,
2、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植物没有系统层次。2.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即为个体,不具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3.细胞是地球上最小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4.细胞内的分子、原子以及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1.低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找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并调节至清晰移将要放大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
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调可用大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焦距至物象清晰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4.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5.转换高倍物镜后,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6.显微镜下的像为倒立的虚像,若要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则物象在哪一侧就移向哪一侧。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原核细胞无核膜无细胞核无染色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细胞有核膜有细胞核有染色体有众多的细胞器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4、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4.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蓝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等,真核生物主要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等。5.蓝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动物和大多数细菌是异养生物。第1章 知识清单汇总:第1节1.罗伯特胡克首次发现并命名了细胞,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4.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5.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6.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
5、一性。7.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8.细胞是地球上最小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9.植物没有系统层次。10.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即为个体,不具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第2节11.使用高倍镜的一般步骤:1找2移3转4调12.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1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14.转换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可用大光圈或反光镜来调亮,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焦距至物象清晰。15.显微镜下所呈的像是倒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象移动的方向相反。16.科学家根据细胞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
6、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17.原核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构成。18.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19.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蓝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等,真核生物主要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等。20.蓝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动物和大多数细菌是异养生物。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2.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3.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种,分为大量元素(C、H、O、N、P、S、
7、K、Ca、Mg)和微量元素(Fe、Mn、Zn、Cu、B、Mo)4.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含量很高。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化合物分为无机物(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2.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脂肪苏丹染液橘黄色 淀粉碘液蓝色 4.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本实验中物质的鉴别都利用的是颜色反应,因此,应注意选择颜色较浅或近白色的实验材料,以避免实验材料的颜色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斐林试剂可鉴定糖类中的
8、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选择实验材料时不能选用甘蔗,因甘蔗中的蔗糖不是还原糖。选用蛋清做实验材料时,一定要充分稀释,防止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黏附试管,不易清洗。 斐林试剂甲液、乙液需等量混合后使用,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检测脂肪实验中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制作临时装片时,先用苏丹染液染色,再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最后滴加蒸馏水制成装片。第2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一、细胞中的水1.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也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2.水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结合
9、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3.自由水的作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参与体内多种生化反应 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4.在一定条件下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而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干旱和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二、细胞中的无机盐1.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无机盐的作用:是细胞中某些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对于维持细胞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1.元素组成C、H、O2.作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3.分类:单
10、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等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等4.糖类特点: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称为“生命的燃料”。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动物细胞特有的糖乳糖、糖原 植物细胞特有的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淀粉是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类中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是还原糖,而多糖和蔗糖不是还原糖。二、细胞中的脂质1.元素组成C、H、O,少数含有N、P2.分类: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3.作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
11、能物质,还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5.细胞内三大能源物质及供能情况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除此之外,动物细胞中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淀粉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者供能顺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均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但因为
12、脂肪中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所以相同质量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蛋白质的功能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蛋白质的功能:组成细胞结构(结构蛋白) 催化功能 运输功能 调节功能 免疫功能总体来说,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参与组成细胞结构、催化、运输、信息传递、防御等重要功能。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1.氨基酸组成元素:C、H、O、N,有的含有S、Se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其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3.氨基酸是
13、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大约有21种,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三、蛋白质结构及其多样性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C、H、O、N等化学元素氨基酸(脱水缩合)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和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3.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四、关于蛋白质的计算1.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平均分子质量氨基酸数脱水数183.一条肽链中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NH2)和一个游离的羧基(COOH),分别在肽链的两端,若氨基数和羧基数多于1,则其余的
14、氨基和羧基在R基上。4.一条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蛋白质完全水解时所需要的水分子数等于该蛋白质形成时脱去的水分子数。五、蛋白质特性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经过加热、加酸,加酒精等引起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可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第5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1.核酸分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核糖核酸,简称RNA。2.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15、中。二、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一)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1.元素组成:C、H、O、N、P2.核苷酸种类: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二)核酸的分子结构:1.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RNA是由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一般情况下,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2.组成 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是A、G、C、T4种,一般为双链结构;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是A、G、C、U4种,一般为单链结构。3.细胞生物体内含有五碳糖2种
16、,碱基5种,核苷酸8种。病毒体内含有五碳糖1种,碱基4种,核苷酸4种。(三)核酸的功能1.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生物的遗传信息,DNA是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1.细胞是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在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2.多糖的基本单位是单糖,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
17、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3.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传递信息 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传递信息通过细胞间的通道(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传递信息二、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1.1895年,欧文顿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据此推测,细胞膜由脂质构成。2.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制备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得知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其中磷脂含量最
18、多。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并进行单分子层铺展实验,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红细胞面积的两倍,由此推断,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还含有蛋白质。三、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1.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糖类。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此外动物细胞还有少量胆固醇。 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2.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细胞膜模
19、型假说: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构成,细胞膜是静态的统一结构。3.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法进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从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4.1972年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四.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具有屏障作用。蛋白质分子镶嵌、嵌入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这些蛋白质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做糖被,糖被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之间的分
20、工1.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2.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3.各种细胞器及其功能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
21、的环境,还可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4.细胞壁、细胞骨架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面,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质基质中有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小结1:1.没有叶绿体或中央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2.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如真菌、细菌等都有细胞壁。3.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2023 2024 学年 上学 生物 人教版 2019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58961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