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语文教案12篇 初中语文芦花荡教案.docx
《芦花荡语文教案12篇 初中语文芦花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芦花荡语文教案12篇 初中语文芦花荡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芦花荡语文教案12篇 初中语文芦花荡教案 芦花荡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1.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体验孙犁小说的风格,品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理解景物描写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掌握基本描写手法。 3.通过分析重点词句,把握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了解人物自尊和自信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德育目标: 通过本文学习,让学生对战争与英雄有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树立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的信念。 重点难点: 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2、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提防d 竹篙go 苇塘wi 疟子yo 寒噤jn 吆喝yo he 一梭机枪su 蹿cun 仄歪z 趴p 扒b 飒s 转弯抹角m 2、掌握下列多音字 (1)提:提( )防 提( )纲 (2)疟:疟( )子 疟( )疾 (3)喝:吆喝( ) 喝( )水 3、词语积累: (1)诗情画意:富有诗和画的意境。(2)自如:活动或操作不受阻碍。 (3)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4)胆寒:害怕。 (5)阴森:阴沉,害怕。 (6)提防:小心防备。 (7)尖利:尖锐;锐利。 (8)能耐:技能,本领。 (9)悠闲:闲适自得。 (10)央告:央求。 (11)阴惨:阴
3、沉暗淡。 (12)水淋淋:形容物体上水往下滴的样子。 (13)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14)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15)歇凉:乘凉。 (16)吆喝:大声喊叫。 (17)遮掩:遮蔽,遮盖。 (18)现眼: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 (19)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二、导入新课: (结合白洋淀图片和抗日战争图片)在那富饶的齐鲁大地上,在长长的铁路沿线,游击队员们以非凡的智慧打击了敌人,收获了胜利。在辽阔的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抗日战争的洪流也锻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认识他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
4、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些传奇人物吧。 1.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12岁在安国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对他有很大影响。他一直相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1936年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44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1958),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
5、表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2.在教学之前,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与小说有关的知识: 小说的三要素: (一) 人物要素:(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
6、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小说不仅勾勒人物的轮廓,刻画其性格的一个或几个侧面,还要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 (二) 情节要素: 小说的情节一般比较完整,往往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能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三) 环境要素: 小说中要具体描写环境。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
7、染气氛服务的。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表现较多,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 3.放录音,学生跟读全文,复述故事内容 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地点:白洋淀地区; 故事的主人公:老头子;次要人物:大菱、二菱。 环境:抗日战争中我军抗日根据地的芦花荡。 情节: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 主旨: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4.根据小说的情节特点,给课文划分段落。 明确:根据文
8、章内容安排,可以把文章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8段) 开头至“敌人发了愁”,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及人物介绍。 第二部分从“一天夜里”至结尾,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芦花荡语文教案2 【教材解读】 芦花荡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课文都与战争这一主题相联,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本课就是一篇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里的故事,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穿梭着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老头子,正是因为有了他,敌人对苇塘里部队的封锁不起丝毫作用。孙犁用他清新流畅的笔墨勾勒出了他自信、自尊、爱憎分明的鲜明性格。
9、【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这样一篇文章就能结合历史知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一篇小说,故事情节很吸引人,而且富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学生极为感兴趣,再加上本篇小说的三要素很突出,对于学生掌握小说这种文体很有帮助。所以学生学习这篇小说比较轻松。 【设计理念】 此教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了三个特点: 、能力的培养: 这篇讲读课文,我所设计的这一课时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概括、复述故事的能力。 、强化速读法的运用: 故事比较长,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进行精读、详读。 、强化学科链接: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课文内容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画一画感
10、兴趣的情节或老头子的人物素描。 、强化合作探究精神: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了解小说的特征; 、能动手画一幅有关课文的素描。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人物鲜明的个性; 、掌握小说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 准备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 预习课文生字词,查阅作者孙犁的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大屏幕播放小兵张嘎影片中,他跳进一片长满芦苇的河塘中的片断。 同学们,当你看到上面
11、这幅熟悉的画面时,你是否想起了你所熟悉的抗日英雄呢?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类似的传奇故事数也数不清。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上,就有这么一个老头子,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他仍像年轻人一样,毅然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很地教训了敌人。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小说芦花荡。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课前热身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自己清出生疏的字词,并弄懂它。 、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走近作者。 (可让几位学生上讲台写出自己已经弄懂了的字词或说出有关作者的介绍。) 三、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
12、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他爱憎分明,对同胞、对抗日队伍充满深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包含了一种强烈的责任心,还有苇塘里的歌声,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双边互动: 互动:学生阅读本文后,说出应把握哪些要素。(即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互动: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情节,全班交流。(小说主要通过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三个情节:概述老英雄形象;护送两女孩到苇
13、塘;第二天痛打日本兵。 互动:请同学复述最喜欢的情节,师生共同点评。 互动:说一说老英雄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师生共同评议。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表现在: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上。 互动:你喜欢这个老头子吗?用自己的手来素描老头子的形象,也可以素描文中所喜欢的情节。 、学习小结: 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老头子。他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用了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封锁严密,
14、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不带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自信,业绩突出。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是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这种写法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可应用。 四、延伸作业 在我们周围有没有像老头子那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把你了解到的故事告诉你的同学和老师。 【教后记】 讲完本节课后,感觉到学生对于这样的人物具有极大的兴趣,带着浓浓的兴趣来学习,课堂氛围很积极,爱国热情高涨,民族精神得到了张扬!作业的完成比较出色,同学们了解到的本地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的故事也有丰富,例如闻一多、李时珍、陈细怪学生的素描也很不错。(附学生素描作品一张。) 芦花荡语文教案3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15、 本设计着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人物形象到故事情节到艺术手法进行感知、感受、感悟,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教学步骤 观看铁道游击队导入: 在富饶的齐鲁大地上,在长长的铁路沿线,游击队员们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打击了敌人,收获了胜利。在辽阔的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抗日战争的洪流也锻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认识他们吗?让我们 一、走进芦花荡 1、听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芦花荡,将感受用“这是一片_”的芦花荡说出来。 2、将芦花荡中写景物的句子找出来,并展
16、开想象,感受美景。 二、感受人和事情 1、粗略感知: 美丽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细读文章,将自己对人事情的感受说出来。 人物: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头;一对可爱而勇敢的姐妹;一群愚蠢的鬼子兵。 事件:一次惊心动魄的护送;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 情感:一份深沉的爱国情;一份屈辱的亡国痛。 2、重点探究: 用“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_”说话,重点探究人物的性格内涵。 可以有如下结论: 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 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他过于自信自尊上; 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他智
17、勇双全的行为上。 用“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_”“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_”的句式说话,重点探究事件发生的过程与意义。 可以有如下结论: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路途的危险上;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交通工具的简陋上;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敌军密集的火力上;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敌我势力的悬殊上;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老头设下的圈套上;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敌人的愚蠢上钩上;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老头痛打敌人上。 依照上面的格式,用“深沉的爱国情表现在_”“屈辱的亡国痛表现在_”的句式发现说话。 三、探究诗性美 芦花荡是孙犁“诗体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读之有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文章的“诗
18、性美”。 讨论交流,明确: 1、轻缓的节奏: 孙犁的小说一般不具有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他着力展示的是人情美,而不力图以情节取胜。芦花荡就是这样,讲的是一位老人护送两个小女“战士”,又为她们负伤报仇的故事,全文几乎没有明显的情节高潮,一切都在柔美的芦花荡里缓缓的进行,就像那脉脉的流水一样。 2、白描的手法: 写人不以外形为主,而是注重神似。往往抓住事物的传神之处,突出重点,通过简洁的,最有特征性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点出人物的神韵,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本文在刻画主人公协助我军的“老头子”就体现出了这点。他“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鱼鹰”,这是形貌的描写。
19、紧接着以“短短的花白胡子”和“尖利明亮的眼睛”点出老人矍铄干练的内在气质。在战斗中,又以“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叹了一口气”,“像连珠箭”,“射穿了老头子的心”等几处心理描写,展现了老人的自尊。而人物的几句精简的语言描写,如“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和“等到明天,你们看吧”,就把老人的自信自强、爱憎分明的性格表现得生动而深刻。着墨不多却直指人物的灵魂精神,却反映人物的人性美和灵魂美。 3、诗意的意境: 作者追求作品中诗的情调,诗的感情。本文中的景物描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月明风清”、“一片苇叶”、“稻米和肥鱼的香味”“飒飒的风响”等情境和语言的选择,就连写战斗,也不忘那“莲蓬
20、的清香”等美的意象的选择。景物的描写是为展现情感的,即古人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而使作品的情与景都饱含着诗意,展现出作者对美好的事物和光明的人生、以及优雅的人情的向往和追求,对罪恶、丑陋、陈旧和黯淡的事物的厌弃。 4、清新的语言: 本文语言的特色是凝炼、含蓄、优美、生动、富于色彩美和音响效果。课文的第一段,写苇塘、星光和水鸟,都是那么的轻婉柔美,把读者带到一个清新的语境中。“悠悠”“弯弯”“飒飒”“溜溜”等叠音词的运用,给人以轻缓的节奏美感。“风清月明”“清爽”“悠闲”“丝绒”“清香”等词语也给人以舒适、光亮的情感体验,使文章清丽自然,含蓄隽永,柔婉秀美,富于抒情性。 【备选创意】 创意
21、说明 让学生自主阅读、自由选择、自由活动,给文章配乐、配图、配画外音、配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沸扬扬读,整体感知 二、配乐朗读 教师出示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高山流水鱼舟唱晚十面埋伏等经典国乐,要求根据文字与内容选择朗读时的背景音乐。 明确:读文中景物描写时宜选配平湖秋月,而朗读“老头抓鬼子”的内容宜配十面埋伏。 三、使用学生选择的背景音乐,指名朗读18段 要求给这段内容配一幅插图。 明确:可以是美丽的芦花荡为背景,一个干瘦的老头在荷花淀里撑着船。 四、分组读老头护送女孩子挂花的内容(954段) 想象老头没完成任务时的心理活动,给老头和二曼配上独白式的话外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芦花荡语文教案12篇 初中语文芦花荡教案 芦花 语文教案 12 初中语文 教案
限制150内